頑固性低血鉀、高血壓,突發眼瞼水腫,一查竟是腦內長了腫瘤!

2020-12-18 騰訊網

中年女子突然眼瞼水腫、低血鉀,開始怎麼也找不出原因,最後仔細檢查發現竟是垂體瘤作怪。醫生從鼻腔裡將瘤子取出,術後第一天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連多年的高血壓也治癒了。

高血壓、低血鉀、眼瞼水腫竟是腦垂體瘤惹的禍

今年48歲的耿女士(化名)患有糖尿病10餘年,高血壓病3年,平時規律服藥,血壓、血糖控制得還不錯。可就在2個月前,耿女士出現雙眼瞼水腫不退、四肢乏力,到醫院檢查發現血鉀只有2.9mmol/L(血鉀正常值3.5-5.5mmol/L),給予補鉀治療後血鉀只能短時間維持在正常範圍,很快又出現頑固性低鉀血症。心急如焚的耿女士輾轉多家醫院治療,可低血鉀和眼瞼水腫並未得到緩解。

11月初,耿女士來到市人醫內分泌科就診,醫生根據她的主訴,建議她檢查一下激素水平,檢查結果提示耿女士激素水平異常,初步診斷腦垂體瘤可能。於是立即請神經外科主任王篤前會診。

四肢纖細,滿月臉,典型的『向心性肥胖』,結合激素水平的檢查結果,考慮腦垂體瘤,建議患者磁共振進一步確診」,王篤前主任介紹道。很快磁共振結果出來了,導致耿女士眼瞼水腫、頑固性低血鉀的真兇終於露出水面。手術指徵明確,應儘快手術治療。

影像圖(△術前影像檢查顯示:垂體瘤,垂體柄左偏)

醫生將垂體瘤從鼻子裡「夾」了出來

考慮到垂體周圍與顱神經及血管關係密切,手術一旦損傷血管或神經,就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若出現頸內動脈或海綿竇破裂出血更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在制定詳細手術方案並充分完善術前準備後,11月18日,神經外科王篤前團隊經鼻蝶竇入路成功為患者進行了手術

△術中

術中,在充分保護好海綿竇、頸內動脈、視神經等結構前提下,將垂體腫瘤順利切除。手術歷時1小時順利完成,術中僅失血10毫升。

術後第一天「奇蹟」出現

術後第一天,醫生為耿女士複查了各項指標,「奇蹟」出現,激素水平恢復正常,而且在沒有任何藥物幹預的情況下,耿女士的血鉀恢復到3.7mmol/L,血壓也由原來的170/95mmHg恢復到130/80mmHg,眼瞼水腫也得到了明顯緩解,一周後耿女士康復出院。出院時耿女士笑著感慨道:「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手術不僅治好了我的低血鉀,連這麼多年的高血壓也治好了,終於可以不要降壓藥不離身了......」

得了"垂體瘤"會有哪些症狀?

一起跟小編了解一下!

什麼是垂體瘤?

垂體瘤是常見的人體腫瘤之一,其大部分屬於良性腫瘤,對人體主要危害是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性功能下降、月經紊亂、不孕不育等)以及顱內神經壓迫症狀(頭痛、視力下降、偏盲等)。

腦垂體有哪些功能?

腦垂體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核心,是利用激素調節身體各器官平衡的「總司令部」,控制多種對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有重要作用激素的分泌,還可以儲藏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垂體瘤有哪些症狀?

主要有兩大類症狀:

01

由於腫瘤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引起的相應臨床表現,如: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臨床表現,有時常被誤認為「老花眼」進而耽誤早期治療。

腫瘤出血還可引起垂體瘤卒中,進而出現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儘早急症手術治療,挽救視力。

02

由於垂體瘤產生激素種類的不同所引起的相應症狀。由於腫瘤激素分泌種類的不同,激素分泌性垂體瘤可分為以下幾種:

(1)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

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閉經、泌乳、不孕;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減低,如性慾下降和不育。

(2)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

在成年人患者中,主要表現為鼻唇增厚,鞋子變小,容貌變醜,睡眠呼吸暫停和過度打鼾。長期患病還可以導致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心臟病以及甲狀腺、結腸的腫瘤等等。在青少年患者中,該腫瘤患者可表現為巨人症。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型垂體瘤

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紫紋(身上紫紅色的皮紋)。

(4)促甲狀腺激素(TSH)分泌型垂體瘤

主要表現為高代謝的症狀怕熱、多汗、體重下降、心慌房顫等。

(5)其它:FSH、LH型垂體瘤等

臨床主要表現為女性月經紊亂、不育,男性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減退、不育等。

怎麼知道是不是得了「垂體瘤呢」?

如果出現類似情況,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或諮詢。通過頭部的磁共振(MRI)檢查,抽血化驗,測定內分泌激素水平,可以早期診斷「垂體瘤」。

審核︱ 胡紅雲 沙海萍

編輯︱ 紫熙

圖文︱紫熙 劉耀 劉進來

製作︱ 蔡鈺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自「揚中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女子視力越來越差近乎失明,一查竟是腦內長了腫瘤
    在醫生建議下,靳女士又到神經外科諮詢,經頭顱磁共振檢查,提示鞍結節處有一鵪鶉蛋大小的腦膜瘤。「這正是視力下降的元兇!」鄭州頤和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太平指出,鞍結節腦膜瘤侵犯視神經,會造成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明,應儘早手術切除,才能改善視力。
  • 女子「皮疹」反覆發作,一查竟是肺癌!
    女子「皮疹」反覆發作,一查竟是肺癌!醫生提醒:這18種小毛病可能惹大禍!人都難免有個頭疼腦熱但有些不起眼的症狀不容忽視因為,有時候它可能就是癌症的一個信號。接診的皮膚科醫生蔣曉蕾檢查發現,劉女士的上眼瞼、額部有紫紅色紅斑,頸部有V領樣、肩部有披肩樣紫紅斑,並沒有明顯的過敏皮疹,不像是過敏性皮炎,就問她是否有手臂疼痛和肌肉酸痛的症狀,這下正好說中了劉女士的症狀。蔣曉蕾醫生告訴她,這幾個病徵的同時出現,基本符合皮肌炎的診斷。在隨後的檢查中,劉女士的女性腫瘤標誌物多項指標嚴重超標,肌酸激酶也出現了異常,核磁共振結果顯示,肺部有腫瘤。
  • 體重驟增,竟是腎病水腫惹的禍?
    水腫,大部分腎病患者均會出現的症狀,情況不同,水腫發生的位置也不同:有的是下肢水腫,有的是眼瞼水腫,嚴重的甚至全身水腫。近期,祈康醫院腎內二科一例7年腎病症候群重度水腫患者康復出院了,49歲的張先生滿臉洋溢出幸福的喜悅。
  • 老人頭暈噁心無法走路 一查發現腦中長66個腫瘤
    (原標題:老人頭暈噁心無法走路 一查發現腦中長66個腫瘤)
  • 75歲男子連續打嗝1個月,一查竟是肝癌!醫生:這幾種打嗝或是疾病信號
    醫生趕緊讓林大伯去做了一個彩超檢查,結果發現,林大伯的肝臟內有一顆差不多雞蛋那麼大的腫瘤,靠近膈頂,觸碰到了膈肌。 經過腫瘤活檢,證實是原發性肝癌!幸好發現及時,林大伯進行了肝癌綜合治療,幾天後打嗝症狀就完全消失了。 專家推測,可能是肝臟腫瘤刺激到膈肌引起膈肌反應,造成了連續打嗝。
  • 原來真兇竟是這個常見藥
    臨床上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有鉀攝入不足、鉀排出過多、鉀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血漿稀釋。 臨床工作中,當看到患者低鉀血症報告時,結合患者低鉀血症症狀,臨床醫生一般會開出口服氯化鉀醫囑。但最近遇到一例頑固性的低鉀血症患者,臨床有給補鉀,患者血鉀卻一直上不去,究竟為何故呢?
  • 沒想到真兇竟是這個常見胃藥
    臨床上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有鉀攝入不足、鉀排除過多、鉀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血漿稀釋[1]。臨床工作中,當看到患者低鉀血症報告時,結合患者低鉀血症症狀,臨床醫生一般會開出口服氯化鉀醫囑。但最近遇到一例頑固性的低鉀血症患者,臨床有給補鉀,患者血鉀卻一直上不去,究竟為何故呢?
  • 不得不防丨秋冬季如何警惕高血壓腦出血來襲!
    了解高血壓腦出血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發生於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高血壓病常導致腦底的小動脈發生病理性變化,突出的表現是在這些小動脈的管壁上發生玻璃樣或纖維樣變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壞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強度,出現局限性的擴張,並可形成微小動脈瘤。因情緒激動、過度腦力與體力勞動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壓劇烈升高,導致已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紋動脈破裂最為多見,其他依次為丘腦穿通動脈、丘腦膝狀動脈和脈絡叢後內動脈等。
  • 身上「癢」沒當回事,一查竟是癌!冬天尤其要當心!
    身上「癢」沒當回事,一查竟是癌!冬天尤其要當心!皮膚瘙癢難忍,一查竟是癌作祟江蘇泰州的黃奶奶,今年88歲,最近幾個月,她經常覺得身上瘙癢難忍,以為是冬天乾燥引起的,就沒太在意。但沒想到的是,幾個月下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看到黃奶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家人發現情況不對,趕緊將她送到了醫院。而經過檢查,結果大吃一驚,醫生發現,黃奶奶的皮膚瘙癢,竟是由於腫瘤造成的。
  • 耳朵後面長個小疙瘩不痛也不癢,一查竟是肺癌!
    原標題:杭州六旬大伯耳朵後面長個小疙瘩不痛也不癢,過年孩子來看他多了個心,帶去醫院一查竟是肺癌! 杭州年過六旬的王先生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身體倍棒,沒有老年人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病,平時喜歡出去散步爬山。無非就是二三十歲時就染上了抽菸的壞習慣,一天一兩包,抽了幾十年,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舒服,甚至連平常的感冒咳嗽也很少。
  • 【浦人醫·技術】 18歲小夥被糖尿病、高血壓纏身,竟是垂體腫瘤惹...
    【浦人醫·技術】 18歲小夥被糖尿病、高血壓纏身,竟是垂體腫瘤惹的禍 2020-12-0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文讀懂低血鉀的病因和治療
    鉀離子是維持人體器官功能的重要電解質,高血鉀或低血鉀都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危重的是低鉀血症。什麼是低血鉀症?血鉀低於3.5 mmol/L,或低於14 mg/dl時稱為低血鉀。當體內缺乏鉀500 mmol以上時血鉀才有下降。以下整理了低血鉀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 晨起眼瞼常常水腫,這都是不同疾病的徵象,快看看你的水腫原因
    相信很多朋友在早上醒來,出現過眼瞼浮腫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一些愛美的女性來說,為了遮住浮腫耷拉的眼皮,往往要化很多妝容。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去做,因為一般人出現眼瞼浮腫的情況,多是由於睡前喝了大量的水,或者和著淚睡下造成的,幾個小時內就會自然消退。
  • 女子眼瞼長豆成癌腫 切除後用額頭皮膚再造眼瞼
    沒想到眼睛上也會長腫瘤,更沒想到還是癌。」溫州醫科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的患者王女士說。她近日剛做完眼瞼(俗稱眼皮)癌腫切除手術,癌腫覆蓋面積達到半張臉。而她的癌腫卻源於4年前眼瞼上長的一顆豆子大小的腫物,因為平時不當回事,使其慢慢發展為眼瞼癌腫。
  • 尋醫問藥丨高血壓患者出現雙下肢水腫是怎麼回事?
    高血壓患者,特別是病程較長者,常易發生午後雙下肢水腫。與高血壓相關的雙下肢水腫有以下幾種情況:1、服用降壓藥出現的水腫:能引起雙下肢水腫的降壓藥為鈣通道阻滯藥(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等),改換降壓藥後,水腫可緩解。
  • 11歲和13歲少年反覆流鼻血,一查竟然是鼻子裡長腫瘤!
    11歲和13歲少年反覆流鼻血,一查竟然是鼻子裡長腫瘤!經過詳細檢查,明明同樣遭遇「鼻咽纖維血管瘤」,腫瘤破壞了他的顱底骨質。這時,明明的雙側鼻腔、鼻道已經被腫瘤充滿,他只能夠靠嘴來大口呼吸。鼻咽纖維血管瘤陳海紅主任醫師介紹,鼻咽血管纖維瘤是鼻咽部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毗鄰顱底和眼眶等重要組織結構。「雖然是良性,但它卻是一種局部侵襲性腫瘤,對周圍組織甚至骨骼具有破壞性和侵襲性。」
  • 2017 最新共識:內分泌相關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及診斷鑑別
    PPGLs 經典的三聯症狀包括:頭痛、大汗和心悸,通常發生在幾分鐘到1小時內,頻率可從每天幾次到每月幾次,可自發,也可因各種物理或化學觸發物引發,如全身麻醉、排尿和藥物(β-腎上腺素能抑制劑、三環抗抑鬱藥、糖皮質激素等)。約 35% 的患者出現陣發性高血壓,有些患者甚至可能演變為高血壓危機。這些高血壓波動和兒茶酚胺的釋放,被認為是導致心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中風或心力衰竭的高發原因。
  • 【健康提醒】男子胸背部脹痛,一查竟是肺癌晚期!
    【健康提醒】男子胸背部脹痛,一查竟是肺癌晚期!胸背部脹痛誤以為是肩周炎,竟是肺癌晚期王先生是一位老菸民,每天抽菸量不少於10支,平時稍有咳嗽。由於身體比較壯實,所以自認為很健康,未把咳嗽當回事,也未曾想過要去做個健康體檢。去年10月,王先生胸背部偶有脹痛,肩關節稍有酸痛感。他便到醫院做了胸片檢查未見異常,誤認為是肩周炎,便沒做進一步的檢查。
  • 66歲大媽眼瞼上長了玉米色腫塊 眼睛越長越小
    直到前不久,她來到揚大附院(揚州一院)眼科,做了上眼瞼板腫塊切除及眼瞼再造手術,終於「打開」左眼,可以看清東西了。病例66歲大媽眼睛越長越小原來是眼瞼上長了腫塊66歲的孫大媽,家住興化農村,平時除了務農,還操持家務活,非常能幹。
  • 老兩口在家突發「失心瘋」互毆 禍首竟是「八寶粥」
    經過醫生了解,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午餐的那一鍋「八寶粥」。一碗「八寶粥」竟然讓老兩口互毆 前天中午,老伴煮了一鍋八寶粥當午餐,兩人吃完後不到十五分鐘,突然感到頭暈目眩,以為是餐後「春困」,正準備一起回房間休息時,鄭爹爹突然抬起右手,一巴掌扇向老伴,老伴也「不甘示弱」的在鄭爹爹胸前「回敬」了一拳。聽到房內有動靜,女兒立即前來查看,發現鄭爹爹和老伴面紅耳赤,並不停的大喊大叫,雙手在空中胡亂比劃。女兒欲上前將兩位老人拉出房間,不料也挨了鄭爹爹一拳。 「不好,父母莫非是中了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