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記憶】帶著螃蟹回老家
文|曹會智(原創首發)
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周六,單位正常上班。妻打電話告訴我說,她的侄子寄過來八隻螃蟹,她已經收到並聽見螃蟹在箱子裡爬動的聲響,她問我要不要把箱子打開,把螃蟹放到水桶裡再灌上水?我說不用。掛了電話,我就想這些螃蟹該怎麼處理。
下午快該下班的時候,我有了一個主意,想請妻子帶著女兒一家三口一起回趟老家,陪著我年邁的父母一起吃螃蟹。母親好久沒見我的外孫女小米了,很想孩子,已經對我念叨過好幾次了。
於是,周六下班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開車回老家。下班高峰期,路上有點堵,再加上小米路上一會兒要尿尿,一會兒要拉臭,耽誤了點時間。女兒有點著急,說回家太晚,會耽誤她爺爺奶奶吃晚飯,我笑了:「管天管地,還能管住俺小米拉臭放屁?小米三歲多,不拉褲子就不錯了!」我很清楚,小米是我帶回家最好的禮物,母親見了小米一定高興得很,遠比那幾隻螃蟹更能讓她開心。
妻子考慮很周到,在等我們接她的時間裡,先把螃蟹蒸熟了,用盆子裝了,用袋子套了,紮緊袋子口保溫,但我還是聞到了螃蟹的香味。女兒問妻子:「媽,你有沒有剩兩隻活螃蟹給小米玩?」妻子很驕傲地說:「放心好了,我給小米留著呢,讓孩子看看螃蟹怎麼橫著走,讓孩子數數螃蟹幾條腿!」三歲多的孩子,正是認知世界的時候,女兒很想讓孩子多學點知識,一路上問孩子在動物園見過的斑馬樣子,教孩子公路上的斑馬線為啥叫斑馬線,她還給小米預訂了兒童劇「小馬過河」。說著笑著,八點之前,我們終於回到老家西馬村。
母親坐在院子裡的燈光下,正在摘青菜,那是她開荒種的,一定是她收拾乾淨了準備讓我們帶回洛陽吃的。她聽見大門響,抬頭看見小米,非常高興,站起身來,連聲叫我弟弟趕緊盛湯,讓我們趕快進屋吃飯,她說她的白麵湯裡專門放了蜂蜜,她知道小米喜歡吃甜的。
父親看見我們一大家子回來,也很是高興。他說他已經先吃過飯了,讓我們趕緊吃,他有痛風,吃不了螃蟹,他在一旁坐在床上看他的電視劇就行。電視裡正在播《英雄後衛師》,記述紅軍長徵的故事。父親早年當過兵,他對軍事題材故事特別感興趣。
媽媽和我們圍坐在一起吃飯 。茶几上,有清炒茄子,有雞蛋炒青菜,還有弟弟專門炒的線辣椒,再加上蒸螃蟹和白麵湯,也算四菜一湯了。餅是鄰家賣的「常記蔥油餅」,夾了炒辣椒吃,非常合我的胃口,禁不住誘惑,我吃多了。
吃螃蟹是個麻煩事,雖然配的有螃蟹醋和姜粉,配的有剪刀小勺小棍,但北方人依然不習慣。我直接用手掰開蟹殼用牙咬蟹腿,把蟹肉和蟹黃蘸了汁,送到母親口裡。母親沒有嫌棄我,她細細品味,連說好吃,她還給我講了村裡有人自己抓了河蟹直接在鍋裡炒了黃焦帶殼吃的逸聞趣事兒。嘿,我小的時候也那樣吃過,是爺爺抓了螃蟹給我吃,想讓我補鈣的。
女兒挺有耐心,拿著剪刀把螃蟹腿剪斷,用小棍把蟹肉捅出來,遞給小米吃。母親看著笑:「這樣吃螃蟹肉會讓嘴饞的人著急的」。是的,北方人多豪爽,更喜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吃螃蟹這細發活兒,真的需要足夠的耐心,著急不得 。弟弟和女婿也都拿了一隻螃蟹慢慢地挑肉吃。妻子忽然想起什麼,起身拿了一隻螃蟹出門,說是要送給村裡開紅家的小孫子嘗嘗,那個孩子只比小米小一天,媽媽和開紅多有來往,互相多有照顧的。
我很佩服妻子考慮周全。一隻螃蟹不算什麼,但一個小男孩看見了,一定很喜歡,一定會在他童年的記憶裡留下一點奇特印象,留下一個秋天吃螃蟹的美妙感覺。
曹會智
2019年10月13日凌晨寫於西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