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是個二胎寶媽,因為有了一胎的經驗,所以懷這胎的時候就沒有那麼的緊張了。如今她已經懷孕38周+3了,早上起來的時候她覺得腰有點疼,而且還有少量的出血,家裡人看到這個狀況,感覺收拾了待產包準備去醫院,可她卻說這是寶寶在入盆呢,屬於正常現象,去醫院也是等,還不如在家呢。
結果到了下午,丁姐感覺像尿了褲子一樣,上了趟廁所才發現是羊水破了,她只說了句:「寶寶可能要提前出生了,我洗個澡後再去醫院吧。」
誰知道去醫院後,卻遭到了醫生的訓斥:「羊水破了,還這麼的淡定,你和寶寶隨時都有危險,快點準備進行剖腹產手術吧!」
原來丁姐這是「早破水」,也就是胎膜早破。幸虧醫生趕緊給她做了剖腹手術,胎兒的呼吸已經非常的微弱了,勉強在羊水和血水中存活著,而胎盤也已經脫落了近一半。要不是搶救及時,不僅是胎兒危險,就連孕婦也會陷入危險。
正確識別臨產信號
從子宮開始有規律的收縮,一直到胎盤娩出都算是自然分娩的全過程,要經過待產、臨產、生產三個過程。對準媽媽來說,正確識別臨產信號,選擇恰當的時間,及時到醫院去,是安全生產的保障。
臨產的三大信號:見紅、陣痛、破水
1、 見紅
見紅是分娩的先兆,一般12-48小時就應該臨產。見紅的特點:茶褐色、粉紅色、紅色都是可能出現的顏色;混合黏液流出,質地黏稠;出血量明顯比生理期的出血量少;如果比平時的月經量多為異常,或有鮮血時,或大量湧出,並且伴有腹痛的感覺,就要立刻到醫院就診。
2、 陣痛
一天內可感覺子宮規律地收縮,膨脹6次以上,表示陣痛開始了。陣痛呈現時間間隔有規律,陣痛發生的時間間隔逐漸變短,腹痛,少數人覺得有腰酸的特點。對初次生產的準媽媽每10分鐘陣痛一次時,或有生產經驗的準媽媽每15-20分鐘陣痛一次時,即要入院待產。
陣痛可分為真陣痛和假陣痛,它們的區別如下:
假陣痛:生產前3-4星期開始發生,無規則性,因為走動會改善疼痛的感覺,疼痛發生的部位在下腹及腹股溝,很少伸展至背的周圍。
真陣痛:生產開始時發生,有規則性,疼痛感覺強烈,無法因走動而改善,疼痛的部位在腹部、背部、尾椎骨處。
陣痛細節小叮嚀:
一天數次陣痛:這種情況到分娩往往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時候的準媽媽可以做入院前的準備,如果方便,可以洗澡洗頭,而家人要準備好去住院要用到的車子和待產包。
每隔1小時左右1次的陣痛:這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了。是時候去醫院了,如果家裡離醫院遠,更應該引起注意。
每隔20-30分鐘一次的陣痛:強烈的痛起來了,沒辦法只有忍耐吧,也有可能見紅。在疼痛的間隙,準媽媽可以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例如牛奶、水果等。如果是在夜間的話,最好提前準備一些點心。
每隔10-15分鐘一次的陣痛:必須立即住院,如果有破水現象,應該立刻平躺入院。
3、 破水
婦產科醫生建議:破水必須第一時間到醫院
一般先陣痛才破水,下面突然流出清亮的液體,包裹胎兒的卵膜破裂使羊水流出,稍黏、無色,與尿液相似,有時含有胎糞或胎脂,稱為「胎膜破裂」。準媽媽感覺到熱的液體流出,有無意識,不能控制,持續性的特點。
破水和漏尿的區別:
有的準媽媽破水、漏尿傻傻分不清楚,因為它們從性狀上是很難區分出來的,不過它們是有本質性的區別的。
漏尿: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尿的流出。
破水:無意識,不能控制,並且是持續性的。
如果兩者還是分不清,最好平躺由家人送到醫院,讓醫生來幫你判斷。
妊娠期最後一個月,也就是懷孕37-40周,是一個關鍵時期,寶寶隨時都有可能出生。因此你除了要準備好待產包外,還需要正確識別臨產信號,這樣才能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