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孕婦很多的生活習慣都要改變,否則就可能危害自己和胎兒的身體狀況。因此很多人都會提醒孕婦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項,但是百密一疏,有些問題經常被忽視,比如孕婦上廁所的問題。
朋友的妹妹,到了預產期到醫院住院,因為一家人在懷孕期間對孕婦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在孩子即將降生的時候,全家人也是很開心。
第二天孕婦告訴婆婆自己想去廁所,然後在婆婆的陪伴下如廁了很長時間,而上完廁所的孕婦並沒有感覺到任何不舒服,兩人也就和往常一樣回了病房。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檢查中,卻發現即將出生的胎兒已經沒了生命體徵。
這讓一家人驚恐萬分,因為剛入院的時候檢查結果還一切正常,怎麼突然就沒了生命體徵呢。經過醫生詳細的詢問和檢查,真相才浮出水面,原來是孕婦上廁所時的姿勢不正確,導致壓迫胎兒,最終導致還未出生的胎兒去世。
那麼,關於孕婦上廁所,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1、儘量不要使用蹲廁
因為傳統的蹲廁需要下蹲,而如果下蹲姿勢不正的話,很容易導致腹部受到擠壓,導致胎兒的身體受到影響,甚至造成缺氧的狀況。而且一般孕婦如廁的時間是要比普通人久一點的,這就容易導致孕婦可能出現腿部發麻的情況,如果一旦站立不穩,就很容易摔倒,影響胎兒和孕婦的身體狀況。
而且在起身時,因為孕婦懷著胎兒,更容易導致頭部缺氧的情況的發生,也容易導致孕婦摔倒。
2、不要長時間上廁所
其實不單單是孕婦,現在生活中有很多都習慣上廁所玩手機,注意力經常被手機吸引,然後上廁所的時間就無限延長。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導致便秘的發生。而如果長期便秘,就很有可能導致痔瘡的形成。
以後的生活質量都會降低。長期上廁所也會導致上述頭暈腿麻的情況的產生,使孕婦摔倒。而且長時間上廁所也會使身體處於緊繃狀態,如果姿勢不正確,也會導致胎兒缺氧,影響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影響孩子的智力狀況。
如果時間過長,甚至會導致胎兒缺氧致死。所以一定要注意上廁所的時間,每次排便時間都壓縮在十分鐘以內。也不要帶著手機去廁所,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
3、儘量少的使用公廁
因為孕婦本身就是需要尤其注意衛生的特殊人群,加之有些地方的公廁衛生條件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所以為了自己衛生安全,也是要儘量不去公廁。更何況,公廁的防滑措施也欠佳。
由於經常需要打掃的原因,很多情況下公廁地面上經常會有水,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滑倒,危害自己和孩子的身體健康。更何況,公廁是被很多人用的,經常會有人員進出,一旦不小心發生碰撞,將會導致不可預料的後果。所以孕婦最好儘量少使用公廁。
不僅僅是上廁所,只要是在孕期中,孕媽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多麼謹慎都不為過,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導致胎兒的健康情況受到影響。同時家人也要注意,孕婦一個人是注意不了這麼多的細節的,家人一定要時刻留心,提醒孕婦一些注意事項。這樣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更能保證胎兒和孕婦的安全。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