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 | 餘淑萍: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在學軍中學一直認真教書,無私奉獻

2021-03-01 杭州學軍中學

有這樣一位女教師,她在大學工作七年後來到杭州學軍中學,一直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我校教育事業持續輝煌做出了很大貢獻。她在我校工作二十六年後於去年退休,不到三個月就接受校長召喚,回校教高二(3)班、(5)班、(6)班的政治課,指導學生參加今年一月的學考。

她就是我校政治教研組退休教師餘淑萍老師。

1993年12月冬,餘老師因為要與先生團聚,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工作七年後選擇南下,調至杭州學軍中學工作,擔任政治學科教師,從此開始她的中學教師生涯。

1995年11月17日,餘老師(一排右一)和領導、同事

餘老師在我校工作二十六年,一直堅守崗位,踏實工作,以極其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卓越的教學成績詮釋了「好老師」的內涵。

餘淑萍老師

餘淑萍老師

杭州學軍中學高級教師

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

在哈爾濱師範大學任教七年

在杭州學軍中學任教二十六年

筆者通過採訪餘老師和她的兒子、學生和同事,了解到她這二十六年來在班主任工作和政治教學方面的感人故事,不禁滿懷敬意,寫下這篇文章。

接受筆者採訪時,餘老師談了自己年輕時擔任班主任的經歷。她說:「我始終覺得教書不僅僅是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做人。」

作為我校的資深班主任,餘淑萍老師始終關愛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擁有堅毅的意志和穩定的心理素質。毋庸置疑,學軍學子在初中學習階段都是很優秀的學生,長期以來深受老師信任,但在步入高中後,有一些學生會在激烈競爭中暫時落後,這就導致他們有時會產生一點心理壓力。每當此時,餘老師總是主動找那些遇到困難的學生溝通,幫助他們調適自己的心情。

餘老師(四排右二)和學生參加春遊

她記得很多年前自己班上有一個女生遇到過這樣的困難。在跟她交流後,餘老師發現了她的真實想法。這位女生說,她在進入高中後發現老師沒有像初中老師那麼持續關注她,更沒有特別管她。這時,餘老師親切地說:「一個人關鍵還是靠自己,初中時你是尖子,心智不夠成熟,那時老師自然會多管你。但是,你進入高中後,老師們會有意識地放手,引導你和同學們養成自覺學習和自主管理的習慣。到你上大學或工作後,就更沒人會多管你了。」不過,她發現自己講明了道理,但還是不能讓這名女生解開心結,後來就列舉了以前學生進步的實例,才幫她解決了問題。後來,這名女生變得很主動,高考時取得很不錯的成績,順利升入大學。

餘老師和學生參加春遊合影

當然,餘老師也提到對男生的指導。多年前,班上有一個家境優越的男生,性格有些叛逆,有時不願來校上課。她就趕到這個學生家中,督促他到校上課。後來,這名男生發展特別出色,還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工作後專門回到母校,為自己當年的幼稚向餘老師表達他的歉意和感激。在這些傑出校友隊伍中就有一位名叫周潛的校友。周潛參加工作後,也常回母校看望老師。他說:「如果我沒到學軍中學讀書,沒遇到關心我成長的餘老師和任課老師,以我當年的學業水平去讀一所很普通的中學,也許我很難上大學,也就不可能有我現在的成就。」這是周潛對母校學軍的感激之言。

因為出色的班主任工作和優秀的高考成績,餘老師多次被我校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隨著年齡增大和體力不濟的情況,她後來不再擔任班主任,專心教政治。不過,她在平時課堂上只要發現學生存在問題,還是會像往常一樣幫助他們。

我問她這樣做的原因,她的答案是:「以身作則,將心比心。」餘老師就是這樣循循善誘,愛生如子,鼓勵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八個字已成了她擔任班主任和教師的工作準則,很好地展現了她在我校工作二十六年的職業精神。 

餘淑萍老師一直把如何上好每一堂思想政治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政治學科的意義並指導其未來發展,作為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

在多年工作中,餘老師發現總有一些學生存在排斥政治課的傾向。他們認為教師上政治課就是講空的大道理。為了幫助學生糾正這種看法,幫助他們學以致用,她一直在引導學生緊密聯繫現實生活方面下功夫。

餘老師在高二(3)班上課

例如,她在上《思想政治》必修內容「政治生活」的「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這部分內容時,就發現班裡發生的一件事可以作為這節課的材料。

事情是這樣的。為了迎接學考,當時高一年級組安排學生在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進行政治模擬考,但在一個星期五下午,年級組為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複習時間,臨時把第三節課調整為自習答疑,改在第四節課進行模擬考。其中一名同學因為他當天很早就買了回家的車票,被年級組這個臨時調整打亂了回家計劃,就產生了逆反心理,在參加政治模擬考時故意在答卷上寫了另一名在北京參加競賽集訓學生的姓名。餘老師在閱卷時發現這個情況後,找到這個學生,告訴他:「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只要跟老師說一聲提前考或想帶回家考,我都會同意的。」後來她在上課時列舉了這件事:「這位同學採取這種處理方式,一是不嚴肅對待考試,擾亂了考試秩序,二是沒能正確維護自己的利益訴求,說明他表達自己訴求的能力不夠、方法不當。」當時不少同學都認為這樣的政治課很接地氣,指導他們懂得了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確方式。

2006屆學軍校友、2010屆浙大校友王釧回憶:「在我讀初中時的印象中,政治課相對而言是較為枯燥的,所以我在那時遇到過一些同學不認真聽課的情況。但是,到學軍中學讀高中後,看到餘老師每次都悉心備課,總是精神抖擻、大步流星地踏進教室。聽她的課時,我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感受到那些有條條框框又繁複不已的政治課理論會隨著她生動的講解在我的腦海中變得清晰明朗。」看到畢業學生對自己的感言,餘老師欣慰地說:「我感覺到自己教的課還是有意義的。」

左起:金麗君老師、王釧校友、餘老師

餘老師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她記得,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第一次政治選考成績還未公布時,部分學生有些焦慮,不知道還要不要考第二次,內心猶豫不決。當時,她創新了授課形式,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感動中國人物與中國改革成就等內容的視頻片段,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課後,學生更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心情不再浮躁了。

多年過去後,她在回憶這堂課時跟筆者說:「我發現這樣的課效果特別好,大家發言積極,改變了看問題的思路。我就是喜歡引導學生不要把眼光總聚焦在分數上,而要站在時代的至高點,用寬闊視野看自己和身邊的事。我也告訴學生,如果成為一名科學家,做有益於國家的大事,要遠遠比那些明星對社會的促進作用要大。」

餘老師(一排左一)和2018屆10班學生畢業合影

後來,談到餘老師對2018屆學生的辛勤付出和政治選考取得杭州市第一的成績時,她謙虛地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她心中,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竭盡所能做到最好,同時提升自己、充實自己。「這是職業操守,我也是這樣教學生的。」

餘老師(一排左三)和2005屆4班學生畢業合影

餘老師(一排左二)和2006屆6班學生畢業合影

餘老師(一排右三)和2010屆2班學生畢業合影

餘老師(一排右四)和2016屆6班學生畢業合影

餘老師就是這樣努力鑽研,教書育人,追求美好課堂,把自己的政治課變成一堂堂有趣味、有意義的人生課,引導一代代的學軍學子持續學習,努力前行。

近年來,我校引進五十多名哈佛大學、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優秀畢業生,以「啟夢」、「築夢」、「追夢」、「圓夢」計劃,搭建青年教師梯隊的培養平臺。作為資深的政治教師,餘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師徒結對活動,在青年教師成長道路上做他們的引路人,所以她時常去聽年輕老師的政治課。

有時,與其它老教師結對的青年教師也會主動向她請教。每每這種時候,餘老師對他們一視同仁,關懷備至,向他們無私地傳授自己積累的經驗。我校紫金港校區政治教研組組長王瑞老師說,她剛到西溪校區參加工作時,餘老師對她幫助甚多。她說:「餘老師對我提出的問題非常有耐心。她總能提綱挈領,快速抓住重點。她用她的言行教會了我什麼是認真負責。『務學不如務求師』,我衷心感謝餘老師。」

我校西溪校區青年教師金園園老師說,校長有一次來政治組辦公室,鼓勵他們青年教師多多向餘老師學習。本學期,金老師在「文化自信」材料分析題的命題過程中就向餘老師學習,可謂獲益良多。她說,在磨題過程中,餘老師提出這個材料要體現時代要求,這樣有利於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拉近學生和現實的距離,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這個知識點緊扣社會熱點是可行的,但要注意設置問題時的定向化,讓問題與學生實際理解程度相匹配,做到指向明確,以引導學生從文化自信的意義、來源等角度思考。餘老師還說到參考答案,提出擬定答案時要簡潔流暢、緊扣題意,同時與之相對應的材料分析要邏輯嚴謹。這就是餘老師在教學上極其嚴謹細緻的一面。

餘老師也經常根據自己的管班經驗,在指導年輕班主任就如何跟學生溝通交流方面提出她的參考建議。她笑著說:「年輕班主任在經驗方面有時會欠缺一點,但與此同時我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例如,如何拉近和00年後學生的距離,如何在課堂上列舉富有時代氣息的例子,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手段等。」這是餘老師指導晚輩時虛懷若谷的一面。

餘老師在2016年暑假訪問日本岐阜市本庄中學

2019年底,餘老師光榮退休。她的兒子周雨晨校友說:「那天,母親終於退休了。她從學校帶回各種小禮物,這些自然都是學生表達的心意。此外,還有出國訪問時收到的小工藝品。冬去春來,一代代學生如江水奔騰入海,而其中的點滴故事,她如數家珍。也許,這是我母親在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中所獲的最好報酬。」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緩解時,她重新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和那些教參,回到闊別不到半年的講臺。她對兒子說:「校長說學校現在缺人,我得回學校給學考班代課。」在兒子眼裡,她臉上看不出疲憊,像是重新注入燃料,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今天,餘老師可謂桃李滿天下,深受同事和學生的熱愛。我校政治教研組組長徐菊紅老師說:「餘淑萍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教學成果顯著;愛生如子,掏心掏肺,深得學生喜愛;為人大氣,熱情直爽,是後輩學習的榜樣。感謝她放棄退休後的安逸生活,繼續為學校盡心盡力,這一切源於餘老師的學軍情懷。」

「一頭蓬鬆微卷的中長發,一雙銳利有勁的眼睛,語速驚人、擲地有聲的講課方式,永遠透著昂揚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是餘老師給我最深的印象。在我心中,餘老師就是政治課的靈魂人物,也是深深影響我人生道路的老師之一。在她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一門知識體系,更是奮進向上的力量,對自身事業的熱忱和敬業積極的態度。現在回眸在學軍的時光,說起母校之情,我以為對學軍和學軍老師的感情是最深的。這種感情比大學時期的要深得多。」

餘老師在今年學考前為學生個別輔導

上學期以來,三個學考班學生表示,很喜歡餘老師的政治課。談到餘老師近一年來給他們的印象,三位政治課代表有話說。

「餘老師熱愛教書,工作十分上心。在她的課上或與她的相處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老師身上的活力。這種活力不是如火焰般跳動的,而是如江水般湧流不息的。」

「餘老師熱愛政治課教學,對教育總是充滿熱情。她善於從書中找到依據,從身邊找到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科難點。同時,她非常理解學生,特別是在一些學生考試不理想時,會單獨與學生交流,幫他們分析失利原因,並激發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餘老師是很有工作責任心、滿懷熱情、熱愛教育的優秀教師。她做事嚴謹,即使在學生遇到很小的問題時,也會耐心解答。尤其在作業批改方面,她特別認真,會為每位同學的每道錯題圈出錯別字,在旁邊寫上關鍵點和知識點對應的頁碼。她知識廣泛,通曉古今中外,又常關注時事。因此,她講課時總能聯繫歷史和生活,讓課堂呈現出輕鬆活躍的氛圍。當然,她對知識點是熟記於心的,能馬上說出任何一個知識點的具體頁碼和位置。總之,她對學生的體貼與工作的努力,令我們班每位同學都深深感動與折服。能遇見餘老師,是我們學生莫大的榮幸。」

從教二十六年後,餘老師發現當代社會對學生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重視優秀人才的創新精神。她說:「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更全面的素質,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這兩方面,學軍中學都做得很好。」

在離開她所熱愛的工作崗位之際,餘老師送上對學校的祝福與期待:「我希望學軍中學越來越好,希望我校教師能獲得充分發展,更希望學軍學子多參加活動,促進自身素質的發展,為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他——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看到這句話,我眼前浮現出的是他的身影,一個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青年同事——李冉。他的出現讓英語課堂再現靈動,他走到哪裡都帶來一片羨慕與讚嘆。「聽說今年咱們學校來了一個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研究生來我們鄉鎮教初中,太大材小用了吧」……大家的驚嘆聲還沒落下,領導就組織我們觀摩這位研究生老師的課堂。
  • 眼裡有光心裡有愛
    修路植樹建光伏村民眼裡有了光    「感謝政府,感謝黨,現在的政策好了,生活條件也變好了。」80多歲的張大娘行動不便,但當記者問起她覺得現在的生活怎麼樣的時候,她一臉滿足。  這讓記者深刻感受到了扶貧扶持的不僅是人民的經濟生活,更重要的是溫暖了當地人民的心。
  • 杭州學軍中學舉行2020級新生入學典禮!兩位中考狀元代表發言
    從『2020愛上學軍』到『愛上學軍,逐夢未來』,這其中飽含著各位家長、各位同學的信任,凝聚了學軍中學全體教職員工的責任與付出。於你們而言,從今天開始,將開啟一條嶄新的追夢之路。」陳校長致辭時說,杭州學軍中學一直希望培養面向未來的「有德、有識、有才」的領軍人才,打造富有學軍特色的科學高中和科技高中。
  • 杭州學軍中學老師寫給畢業生一封5000多字的信:感動了全體同學
    編者按:7月12日晚,在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的教職工微信群,老師們爭相閱讀西溪校區高三年級組歷史教師楊熙銘老師在學生畢業時寫的一封信《縱使前路漫漫,亦不會形單影隻——給杭州學軍中學2020屆(11)班的全體同學》。在感動之餘,同事們紛紛為他點讚。
  • 希望大家眼裡有光、心裡有火、腳下有路!杭高錢塘學校舉辦高一新生大會,副校長張敏傑致辭
    上周六,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舉行2020學年高一新生大會。學校今年首次招生,共672名同學,每個人的笑臉都被收集起來,做成了一段視頻《你笑起來真好看》,在現場播放。新生年年有,今年卻不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家不僅經歷了初中三年的磨鍊,還在家體驗了長達兩個多月的網絡課堂,忍受著遊戲和零食的誘惑發奮學習。而對於在座的各位來說,這個「不同」來得更特別一些。因為,你們是杭高錢塘首屆學生。首屆,這個重達千鈞的詞組,在我心裡是既沉重又興奮。
  • 熱播劇《小歡喜》作者說有一兩個主角的原型來自學軍中學
    3個家庭的喜怒哀樂不僅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緒,也讓許多人大呼太有共鳴了。今天下午,《小歡喜》的原著作者魯引弓在杭州學軍中學的家長論壇,還在論壇上透露了一個「大秘密」:《小歡喜》中有一兩個主角的原型就來自學軍中學。原來,魯引弓就住在學軍中學周邊的小區。小區鄰居中許多都是就讀於學軍中學的學生家庭。
  •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愛,眼裡有光,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老師說你沒寫就是沒寫,為什麼撒謊說自己沒帶?」「你怎麼可能自己一個人找著路,算了算了,明天還得我費力送你。」耳熟嗎?這些話有統一的潛臺詞——其實我打心眼裡不信任你。信任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講,是一種什麼體驗?可能很多父母都體會不到。
  • 眼裡有光,心中是海的"她"—————濰坊十中青年班主任邱燕
    作為一種職業,教育,最能夠吸引她的,莫過於在伴隨孩子們共同經歷的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中,老師自己同樣也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歡樂,真正體會到做教師、做班主任是光榮的、教書是嚴肅的、講臺是神聖的;在人生價值的坐標繫上,不再是一個個漂移不動的虛點,神聖的工作履歷表上,有我們崇高的誓言與約定!
  • 「清華北大研究生又怎樣,還不是跟我一樣到中學教書」
    從公示中看到,該校本次擬錄用的35名新教師,學歷全部為碩士或博士,其中有33人來自清華、北大兩所國內最頂級的名校,另外兩名老師分別來自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英語)和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體育)。新錄用的35名教師,不僅全部是研究生學歷,且有33人是清華北大畢業生,難怪有人直言:這是「定向招錄」清華北大研究生。
  • 全國模範教師洪彥: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我以洪老師為榜樣,將來做像她一樣有愛心、待人親切的好老師。」韋妙眼中的榜樣洪老師就是東高地四小副校長、2019年9月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的洪彥。該校校長徐豔紅對洪彥老師概括出8個字評價:心中有愛,眼裡有光。洪彥老師在自己教師崗位上如何播散愛的種子,育出茁壯的青苗?眼裡有光的她又是如何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和感染了他人?「洪老師,您的包裹。」
  • 表白情句|心中有光,眼裡有你
    心中有光,眼裡有你願今後的日子心中一直有光,眼裡全都是你,我想跨過山和來保護你。陪你趟過四季,陪你領略風雨,你奪去了我的獨處,卻一直陪在我身邊。太陽會下山的那一天,樹葉到了秋季會變黃,而我會在黃昏下等你。
  •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有調查數據顯示,95%的父母不相信孩子。孩子說了,父母卻不信。恍如一記重錘打在他身上,孩子心裡某個東西悄無聲息的碎了。01很多時候,父母都有愛孩子的本能,卻少有信孩子的能力。心理學家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 杭州學軍中學校友、浙大博士:Nature論文第一作者,自述成長故事
    人物自述:在學軍中學時期我的高中老師在母校學軍中學讀高中時期,有幾位老師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與影響,第一位老師是我們班的化學教師姚琪老師圖:高中時的劉昭明同學高中時光,一段寶貴的經歷我讀高中時,有時老師布置作業較多,我和很多同學一直很認真地完成……直到畢業、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後,我們才發現這段高中往事其實是人生經歷中的寶貴經歷
  • 在學軍中學校長陳萍眼裡,動力、毅力、能力都很...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實習記者 鄺穎圖)4月21日晚上,杭州觀成中學初二學生齊聚浙江工業大學,聆聽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帶來的關於學習與學習力的講座。本場講座是「面向未來的你——學習力成就未來」名校長巡講系列活動的第三場,由中國教育在線、杭州日報、精銳教育聯合舉辦。
  • 西湖高級中學加入學軍中學教育集團,共同開設創新實驗班!
    上周,西湖高級中學傳來一個好消息:學校正式加入學軍中學教育集團,雙方建立緊密型合作辦學關係!為什麼要加入學軍中學教育集團?雙方的合作形式有哪些?校長王靖宇介紹了來龍去脈:2018年7月,杭州市出臺《關於推進新名校集團化辦學共建共享市域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的實施意見》,鼓勵跨層級、跨區域組建新的名校集團,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因此有了兩校的合作。
  • 全國模範教師洪彥: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 名師論壇
    「我以洪老師為榜樣,將來做像她一樣有愛心、待人親切的好老師。」韋妙眼中的榜樣洪老師就是東高地四小副校長、2019年9月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的洪彥。該校校長徐豔紅對洪彥老師概括出8個字評價:心中有愛,眼裡有光。洪彥老師在自己教師崗位上如何播散愛的種子,育出茁壯的青苗?眼裡有光的她又是如何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和感染了他人?「洪老師,您的包裹。」
  • 青春激揚,進無止境,杭州學軍中學新高三今天正式啟航!
    杭州學軍中學新高三今天正式啟航!8月30日下午,杭州學軍中學2018級新高三啟動儀式在西溪校區國際交流中心隆重舉行。特邀嘉賓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方哲宇教授,我校領導陳萍校長、張同華副校長,文淵中學曹海副校長,教學處副主任張春傑,學生處副主任、高三年級組長徐月明老師,高三年級組長曾裕老師和年級全體教師出席啟動儀式。2018級全體同學和部分家長代表見證了這一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時刻。
  • 找到每一個「眼裡有光」的老師
    最初,以為這只是孩子們私下裡的玩笑和搞怪,作文中描述了這位老師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時的情景:「我們目光不禁向門外瞟去,出乎意料的是,門外當真有人在向內望」「玻璃上的反光使我完全看不清門外的人,但我通過那身高知道,他不算高。」顯然,初次見面時,這位「大師」至少僅從外觀上看算不上高大。
  • ...杭州學軍中學畢業生奪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主教練說他有很多優點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周仁愛)昨天晚上,有一個消息在杭州學軍中學師生的朋友圈炸鍋了——進入學軍中學後,他就跟著學校數競團隊的老師學習。  他認為,數競道路並不辛苦,因為在參加數競過程中他體會到做題的快樂,領悟到數學的奇妙,越學數競,自己越覺得無限魅力。  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校長邊紅平是國際數學奧賽著名金牌教練,在梁同學上學軍中學之前,他們就互相認識了。得知梁同學獲得了金牌,邊校長表示「早有預感」。
  • 一個笑容治癒,眼裡有光的孩子,應該這樣養
    所有人都心疼她難以想像的遭遇,又感概她的了不起——經歷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依然有一顆赤子之心,笑容治癒,眼裡有光。突然想到,作為父母,誰不希望孩子的一生風平浪靜,現世安穩,做一個幸運的人。雖然現實更多是無風三尺浪,平地一聲雷。我們知道,幸運的人不是說人生沒有坎坷,而是他們能平穩地度過每一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