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時寶寶」與深圳經濟特區「同日生」

2020-09-03 光明網

「深圳40」寶寶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出生了。醫院供圖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 通訊員 範文婷) 「是個男孩,重3.26公斤!」8月26日零時06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傳來一陣響亮的嬰兒哭啼聲。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生日的這一天,零時寶寶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出生了。

據了解,從8月25日21時30分,產婦曹女士進入產房開始,準爸爸晏先生就在8樓產房外焦急等待,不停地踱步、時而看看手機……直到收到順利分娩的信息,一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晏先生說,寶寶像是專挑著時間來報到的。曹女士的預產期原本是8月20日,誰料寶寶一直不發動,一直到26日零時才出生。對孩子的到來,夫妻倆滿心歡喜。護士將媽媽和寶寶推出產房,晏先生從第一眼看見寶寶,嘴裡就一直念叨著,「像,真像媽媽!一模一樣!」

提及在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這天迎來寶寶的心情,晏先生說,「我和妻子來深圳十幾年了,用青春歲月見證了深圳的飛速發展,很榮幸我們能參與到這個發展進程中,我們來深圳,無怨無悔!也希望寶寶這一代人,能創造深圳下一個輝煌的四十年!」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召開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吳家明12月19日,「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召開,多位專家領導出席,圍繞「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議題,探討新時代、新格局背景下,高起點改革的演進邏輯、高層次改革的制度約束與制度創新
  • 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舉行
    原標題: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舉行   12月13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主辦的「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寶安召開,論壇主題為「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副市長吳以環為開幕式致辭。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大召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璇 李麗 通訊員 章平 文/圖)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舉行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韓文嘉 趙鑫 通訊員 章平)昨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召開
    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2018世界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論壇」舉行
    陳文 攝中新網深圳6月16日電 (記者 陳文)6月16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前海創新研究院、中國建設報主辦的「2018世界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主題為「改革開放再出發」。
  • 如果深圳不是經濟特區,會有哪些連鎖反應?
    深圳從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以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迅速進入中國一線城市梯隊和世界一線城市行列。現在假設深圳不是經濟特區,還是按照當年小漁村逐步發展,會有哪些連鎖反應?一、如果深圳不是經濟特區,深圳現在最多是個經濟強鎮。如果深圳不是經濟特區,深圳有可能是寶安下轄的一個經濟強鎮。
  • 鄧小平對深圳經濟特區的三次關鍵支持
    文/張嘉升1980年8月正式成立的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而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和設立特區的主要決策者,更是對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深圳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風風雨雨,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 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楊正位表示,「我們將研究推出更多務實舉措,切實支持深圳等經濟特區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海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李仁君表示,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海南要對標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努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制度創新成果。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創新研究特輯》
    講好深圳故事既是時代所需,也是中國學者的責任。為了總結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改革探索的經驗,為深圳改革探索提供學者的觀察和視角,深圳市社科院組織市內外的專家學者對深圳經濟特區4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十部著作,作為《深圳改革創新叢書》的特輯出版。《深圳改革創新叢書》作為深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此前已經出版了六個專輯,在國內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2020-10-16 18:42:02 作者:孔慶玲 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社臺北10月16日電 連日來,臺灣媒體持續關注深圳建立經濟特區
  • 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召開,關注先行示範區建設
    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從區位角度講,深圳的地理優勢在哪?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深圳經濟特區已經成立40周年了,40年時間裡,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到地級市、省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一線城市,可謂步步飛躍。特別是當前深圳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隔壁廣州,一躍成為國內經濟第三城市,僅次於北京、上海, 發展速度可謂火箭一般。
  • 中國的首都是北京,為什麼當初卻把經濟特區設在了遠在南方的深圳?
    不知不覺今年已經是設立深圳為經濟特區36周年了,現在的深圳可以說是富甲一方,不光房價遠高於其他地區,騰訊的總部也在深圳,北京都沒有這麼發達,當初為什麼沒有為北京留一個經濟特區的位置呢?
  • 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十條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經濟特區會越辦越好」……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蹟,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
    40年來,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中,湧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於實踐探索的先鋒模範,為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範引領作用,是特區建設者的優秀代表。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萬捷等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10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評說深圳四十丨評論員劉遠舉:深圳經濟特區40年,從波鞋到華為的...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這一天,後來被稱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生日」。深圳經濟特區,正是這樣的邊緣改革的試驗場。
  • 我國「掉隊」的2個經濟特區:毗鄰深圳,但GDP卻不足3000億!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東部地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經濟特區, 各個經濟特區的發展狀況不同, 比如汕頭和珠海,和深圳同屬於廣東省,但一點深圳的光芒都沒有,經濟發展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修正後的地區總產值達到了20078.59億元,已經實現了超越省會廣州市的目標。
  • 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走進深圳
    9月27日至28日,國新辦組織中外媒體記者赴深圳、珠海參加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  九月的鵬城暑熱漸消,道路兩邊桂子飄香、紅旗飄揚,洋溢著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喜悅。27日,中外媒體記者來到深圳,先後來到前海媽灣智慧港、利安建築事務所、前海展示廳、騰訊公司、平安金融中心,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情況進行參觀採訪。
  • 《我們的四十年》:當年萬人逃港事件,促使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最終如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佳樣板?(圖/新華)《財經》總編輯王波明特邀當年直接參與深圳特區建設的親歷者、深圳市原副市長張鴻義和張思平一起,回顧經濟特區設立和發展的艱難歷程。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發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對外宣布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張鴻義說, 深圳原本只是毗鄰香港的一個小漁村,當時中央沒有錢,鄧小平要求深圳「殺出一條血路來」。雖然沒有錢,但有了特區的政策,深圳人開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的市場經濟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