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RO行業快速發展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合同研究組織)是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和研發機構在藥物研發過程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一種學術性或商業性科學機構,又稱醫藥研發外包企業。近年來,在創新藥爆發、藥品監管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等原因推動下,我國CRO行業快速發展。
1、CRO:創新藥研發的好幫手
CRO是製藥企業研發新藥的好幫手,CRO企業接受客戶(主要是醫藥企業)委託,按照行業法規以及客戶要求提供藥物從研發到上市過程中的全流程或者部分流程服務。CRO的參與可以讓藥企在研發難度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縮短研發周期。根據Tuft統計,在CRO的參與下,1/2/3/NDA四個階段可分別減少23/58/43/31周,總體耗時從497周減少至342周。
2、國產創新藥迎來爆發
2019年是中國創新藥爆發的一年,自2016年國家開始加速新藥審批速度以來,每年都能獲批40個以上新藥。2019年首次在中國獲批的新藥有60個,其中國產新藥十餘個,佔比超過20%,創下了新紀錄。根據國家藥監局的數據,2019年中國10個1類新藥、16個臨床急需境外新藥、19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10個優先審評醫療器械成功上市。國產創新藥市場的踴躍態勢,促使CRO行業需求增加。
3、市場規模規模持續擴大
事實上,我國CRO行業規模近年來也在不斷擴大。自2015年7月22日臨床數據自查核查在行業內掀起一場藥政改革「風暴」後,衛健委、藥監局及2018年新組建的國家醫保局更是動作不斷,仿製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的推出,從根本上改變了行業生存規則,越來越多的傳統製藥企業開始向創新藥研發轉型,對專業化CRO服務需求提升。
2014-2018年,中國CRO行業規模從22億美元增長到58億美元,複合增速為27.4%,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78億美元,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從細分市場來看,臨床CRO領域佔據了過半的市場份額,比重達到57%;其次是臨床前CRO,佔比為24%;最後是藥物發現,佔比為19%。
4、中國CRO企業多而小
根據火石創造統計,目前我國CRO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業務較為分散,且規模較小。CRO企業總體超過525家,其中臨床前CRO企業262家,佔比為50%;臨床CRO企業為248家,佔比為47%。分領域來看,藥物發現領域企業主要有藥明康德、睿智化學、維亞生物等;臨床前CRO領域主要有藥明康德、昭衍新藥、康龍化成等;臨床CRO領域主要有泰格醫藥、博濟醫藥、方恩醫藥等。
5、中國CRO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在政策的引導下,近年來我國很多藥企從以仿製藥為主轉向創新藥研發,CRO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期。未來,隨著CRO行業的發展,其不斷走向縱向一體化平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務。此外,行業龍頭企業將不斷拓展產品線及服務,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競爭也將不斷加劇。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