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藝術與科技新的可能性:「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

2021-01-09 藝術中國

展棚外立面建築投影

2021年1月4日晚7點,「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操場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四川天府銀行作為品牌支持,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學華宣布展覽開幕

開幕式由四川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文雲英主持

本次展覽策展人鍾舒致辭

實驗藝術學院參展教師代表白小墨致辭

隨著操場展棚外立面建築投影作品的啟動,展覽緩緩拉開。開幕式由四川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文雲英主持,本次展覽策展人鍾舒,實驗藝術學院參展教師代表白小墨相繼致辭,並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學華宣布展覽開幕。

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為了努力探尋藝術與科技共生的發展路徑,於2019年12月27日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旨在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促進新知識的發現與形成以及科技進步新的可能性。

展覽現場

實驗藝術學院在建立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第一步,用一年的時間,基本形成學科專業架構,在全國藝術與科技融合領域走在前列;第二步用三年的時間,學科專業架構進一步成熟,形成一批國家認可的新學科、新專業,在藝術與科技融合方面取得一批有質量的研究成果,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第三步用五年的時間,成為新藝術領域具有國內水平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創新型、跨界型學院。

通過一年多的建設,實驗藝術學院已基本實現了藝術與科技共生,促進兩者最新成果並惠及大眾,聯動社會美育的辦學初衷,取得一些成果。這次開幕的「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便是學院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周思源

「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可謂是四川地區高校首次將樂器、裝置、架上繪畫、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展示的展覽,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周思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以「出山」作為展覽的主題,直白的表達了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的態度。「『山』即是困難,這座觀念上的山,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創新。現在外界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有著不同意見,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在推進的過程中首先要思想解放,要創新;其次,『出山』也是我們的自信,作為實驗藝術學院初步的成果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態度,道阻且長,先拿出我們的決心和信心來;第三,本次展覽作為實驗藝術學院成立一年之初的成果和成效的呈現,能夠起到教育意義,讓大家更加具有緊迫感和責任感,意識到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不僅僅是說說而已的事情,必須動,不動就會落後。」

周思源表示,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之下,面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打出了「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的路線,這與其他院校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整個展覽也是為了解決和研究、推進藝術與科技更好的融合。「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多維度的。希望更多的老師和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增加自信。這條路既艱苦又責任重大,深入研究探索,相信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展示了以周思源書記為代表的實驗藝術學院共計十四名(組)教師的實驗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了mapping投影、紗幕投影裝置、計算機算法視覺裝置、計算機算法聲音裝置、網際網路藝術、燈光裝置、影像媒體、樂器設計與改造、交互雷射裝置、數位化機械設備裝置,AI音樂教輔研發、架上繪畫等實驗藝術作品共計32件,其中新媒體藝術作品15件。

周思源 《蜀道》 mapping投影

周思源 《蜀道》紗幕投影

周思源 《蜀道藍色系列3號》油畫布、油彩 4.6米*2米 2020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周思源的作品展現了傳統架上繪畫與科學技術手段交融實現的跨界嘗試。其中名為《蜀道》的mapping投影和紗幕投影,以油畫為創作素材通過投影的疊加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方面,突出了山的偉岸、格局和意象;另一方面,數字圖像的再造實現了從平面到三維空間的提升。同時呈現了油畫本身對山體肌理的厚重與穩固地塑造以及山這個主體的色彩或雄渾或富麗或內斂或清爽。數字影像中流淌的筆觸還原著藝術家創作時的心境,宛如壯麗的交響樂奏鳴曲,為觀者提供一種層次分明的體驗。

田野 《2019-2020》影像、裝置、網際網路 藝術燈箱加外掛顯示屏 3米x1米 2019-2020

田野現場展出的是一個結合了影像與裝置的作品《2019-2020》。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件網際網路藝術作品,在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之際,眾多藝術家都在積極地思考關於生命、社會、疾病等主題的創作。田野作為教育者首先通過網際網路發起了一場藝術活動,面對回到全國各地在家的藝術學院的學生,要求每人帶三張當地疫情防控期間的出門條或通行卡拍攝成照片和圖像返回給藝術家進行整理;回到藝術現場,該作品包括了搜集的物件圖像的呈現和影像裝置兩部分,其中影像展現了worldmeter網站全球實時更新的新冠感染、死亡與治癒數據,為藝術家參與社會公共事件提供有效地佐證。

白小墨 《幽月》計算機算法視覺裝置、聲音裝置 黃銅、磷、投影、燈光 4米×7米×4.5米 2020

白小墨 《回》交互雷射裝置、聲音裝置亞克力、雷射燈、計算機 1.8米×0.35米×1.1米 2019 - 2020

本次展覽中新媒體藝術家白小墨展出了兩件作品,分別是計算機算法裝置《幽月》,使用黃銅和磷加工而成為特殊的視覺呈現媒介,以月球表面影像作為材料進行創作。通過算法實時生成的聲音與視覺實時交互。作品《回》延續⽩⼩墨「秩序」系列交互裝置藝術作品的特徵,即以計算機編程為手段、信息轉換為本質、跨媒介交互為風格,並且以聲音作為作品的核⼼媒介。兩件作品的共同點都在於用技術闡釋現象,賦予科技表現藝術新的可能性。

林印吉 《攬星系列》燈光裝置 紙、水墨、石頭、LED燈 2020

畢業於中國美院藝術現象學與實踐方向的林印吉博士創作了《攬星》系列的燈光裝置作品。誠如藝術家的詮釋「我為了生命中的星光而活,人們卻說那是在浪費時間。」整組燈光裝置呈現出中國藝術審美精神的獨特詩性之美。《攬星》試圖以最常見的照明手段介入傳統的文人題材。石頭作為中國傳統文人美學的標誌性符號,本組裝置提供一種新的策略,就像一次對習慣與標準的破壞。同時,也是藝術家對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的思考與對未來的勉勵。

夏凡 《AI古箏教輔系統》 AI音樂教輔研發視頻 1920px x 1080px 2020

本次成果匯報展同時體現了實驗藝術學院對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的追求。夏凡博士開發設計的「AI古箏教輔系統」為古箏初學者構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自學古箏框架,通過AI唱譜、AI智能糾錯、AI智能打分等多種寓教於樂形式,讓初學者在輕鬆快樂中高效學習古箏。

徐靜平 《長笛家族與一笛兩用》器樂製作與研發黑檀木、鎳銀、純銀、k金國際標準尺寸 2013-2019

樂器改良家徐靜平現場展示《長笛家族與一笛兩用》包括了分別使用黑檀木、鎳銀、純銀、k金打造的短笛、高音木長笛、高音長笛銀制、高音長笛10K金、中音長笛、低音長笛、倍低音長笛、一笛兩用。

熊周藝 《碳纖維小提琴》器樂製造碳纖維複合材料

同時,現場同時呈現了一把碳纖維小提琴,熊周藝使用小提琴製作界正在探索新的材料,能在零下二十度的戶外演奏的小提琴。

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 《銀杏吉他》古典吉他 650mm(弦長) 2020

作品《銀杏吉他》由現代器樂系徐寶老師為貴州正安神曲樂器設計。採用與傳統古典吉他不同的音梁結構,口輪花和琴頭都採用了銀杏葉來作為標誌進行裝飾。該作品是普及型的面單吉他,創新的設計使其在聲音的清晰度、遠達性等多方面均可與高檔的音樂會吉他相媲美。

陳意 《復共鳴之聲》樂器改良 2020

樂器改良家陳意展出《復共鳴之聲》的樂器改良系列,包括了復共鳴二胡(明清老紅木)、復共鳴中胡(紫檀木)、復共鳴高胡(紫檀木與復共鳴大中胡(紫檀木)共計四把,旨在於提高樂器演奏的聲學效果。

王妍力 《中提琴作品》器樂製作、聲音裝置楓木琴身長413mm 2017

藝術家王妍力在現場展示了一把借鑑斯特拉迪瓦裡黃金時期琴型的中提琴,琴身長413毫米,面板年輪均勻,橫向射線豐富;背板由兩塊楓木對拼而成,花紋對稱。該把提琴個性化調整契合當代演奏者的需要,保證了音色的平衡和充分傳導性,具有良好聲學性。

易加義(持有者) 《川音十孔笛》樂器竹子 2020

另有一把川音十孔笛,於上世紀50年代,由四川音樂學院竹笛專業開創者沈文毅老先生研製而成。該十孔笛承載著幾代川音笛人的期盼,作為川音、巴蜀乃至中國的一張音樂新名片,未來十孔笛將繼續在藝術舞臺上迸發著無限的可能性和生命力。

鍾舒 《閱後即焚》聲音交互、光雕投影樹脂、投影、燈光、木板尺寸可變 2020

作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兼參展藝術家鍾舒,帶來了一件光雕攝影與聲音交互的媒體藝術作品《閱後即焚》。理解該作品有以下關鍵詞:信息、時間、物質與非物質。取名《閱後即焚》旨在表達人對信息的理解和儲存方式取決於文字內容的權威性。該件媒體藝術作品包括了聲音交互、光雕投影與樹脂裝置三部分。首先,當人進入展場時觸發響應裝置,光雕投影隨之將文字焚燒的相關內容通過軟體進行分屏投影處理,在於傳達一種共時性的存在。其次,《閱後即焚》裡的火的焚燒與殘存的物,是一種非物質(文字)與物質(殘留物)的對應,也是表達對文字權威性的肯定。

魏盛傑 《像素城市》交互裝置木質+鏡面尺寸可變 2020

公共藝術家魏盛傑本次展出的作品集合了器樂交互與聲音裝置即《像素城市》,從膠片時代到數碼時代,像素作為數字時代最基本的計算單位,被運用到各種數位化機械設備中深切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該作品隱喻著城市的模塊化發展、組團式迭代以及人作為城市獨立的像素點存在,移動、碰撞、交流、融合。《像素城市》這件作品反思人與空間、人與人在城市中的位置關係,讓觀眾在步入作品中感知自己與空間的映射關聯,啟發對城市未來的思考。

張晉 《談特斯拉先談鋰電池》裝置機械電錶,直流電源, 18650鋰電池,Mp3播放器,等離子揚聲器,微控制器尺寸可變 2017 - 2020

藝術家張晉的裝置作品《談特斯拉先談鋰電池》是一個嚴肅的呈現科學原理的作品。資料顯示Model S 85是特斯拉公司2016年宣布停產的一款汽車,其動力部分由7000多顆鋰電池提供。它每跑一小時候需要消耗85度的電能,約等於張晉工作室一個月的耗電量,即平均每一天消耗2.8度電。藝術家通過技術手段讓特斯拉線圈產生的高壓電擊穿空氣產生電弧把音頻信號轉換成物理意義上的聲音。

現場嘉賓合影

「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用這場實驗藝術的實踐嘗試消解藝術與科技的焦灼,力圖表現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博弈。更在於提供一種開放而誠實的態度,提出藝術家應有的思考,保持對科技的審視與好奇,拉開藝術與科技持續性對話與交流的未來圖景。展覽客觀於當下的數位化變革,更寄希望於未來的精神。

據悉,本次展覽從2021年1月5日起,每天下午2點至晚上9點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操場展出,並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供稿)

相關焦點

  • 藝術與科技如何跨界融合,「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
    1月4日晚7點,「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操場拉開帷幕。開幕式由四川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文雲英主持,本次展覽策展人鍾舒,實驗藝術學院參展教師代表白小墨相繼致辭,並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學華宣布展覽開幕。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為了努力探尋藝術與科技共生的發展路徑,於2019年12月27日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 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更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中新四川網7月7日電 (董媛媛)7日,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正式更名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該學院成立於2001年,2006年面向全國招生大學本科層次的藝術類院校,2010年獲得跨省組織部分專業招考權,2012年批准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2014年更名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四川音樂學院欲更名為四川藝術大學
    四川音樂學院欲更名為四川藝術大學 2011-12-27 09:50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汪玲
  • 藝術與科技怎麼跨界融合?川音這場展覽給你答案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在成都拉開帷幕,為市民奉上了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繪畫、裝置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創新展覽。  展棚外立面建築投影  將樂器、裝置、架上繪畫、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時行綜合展覽  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於2019年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旨在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促進新知識的發現與形成以及科技進步新的可能性。這次展覽便是學院成立後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 四川音樂學院2021年暫停藝術專業校考!
    12月7日,四川音樂學院在其官網發布《四川音樂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簡介》,其中「我校2021年暫停藝術類專業校考」的重磅消息引動視聽。學院概況四川音樂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39年的「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1959年更為現名,成為當時國內具有本科辦學層次的六所專業音樂院校之一。學校有武侯和新都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200餘畝,設有26個教學部門、10個研究機構。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發布2020年招生簡章
    近日,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發布2020年招生簡章,詳情如下: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2020年招生簡章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原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為面向全國招生的大學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16年被列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
  • 迎建校80周年 四川音樂學院藝術教育基金會成立
    捐贈籤約儀式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5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八十年薪火相傳,八十年桃李芬芳。為慶祝四川音樂學院八十周年華誕,推動學校長遠發展,11月15日,四川音樂學院隆重舉行藝術教育基金會啟動儀式。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20年省外招生簡章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原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為面向全國招生的大學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16年被列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並當選為「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首屆理事單位。學校地處李白誕生地、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現有綿陽、梓潼兩個校區。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21年(四川)招生簡章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21年(四川)招生簡章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為面向全國招生的大學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16年被列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並當選為「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首屆理事單位。
  • 藝術管理專業「院校推薦-第6彈」四川音樂學院
    藝術管理專業【院校推薦-第6彈】四川音樂學院寫在前面——關於藝術管理,小夥伴們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想讀藝管,有哪些學校可以選擇呢?」話不多說,馬上來看看推薦吧!【緣起與學科專業】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官網http://www.sccm.cn/四川音樂學院藝術學理論與管理學院http://www.sccm.cn/department
  • 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戲曲學院師生 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 在...
    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戲曲學院師生 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 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 編輯:崔瀟    來源:新華網    2020-10-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怎麼樣 好不好
    還有更多的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每個想要報考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同學和家長一定都想要了解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怎麼樣和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好不好就成了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是高三網根據多方面資源信息整理的有關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的評價,相信您看完以下評價,心裡一定有數了。1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簡介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原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
  • 院校全壘打 | 浙江傳媒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河北傳媒學院
    浙江華策電影學院-影視攝影與製作(電影攝影與製作)招生人數增加5人(今年125去年120);6、電視藝術學院-錄音藝術招生人數增加10人(今年85去年75);更多變化請查看下方相關閱讀下沙校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998號 桐鄉校區:浙江省桐鄉市梧桐街道逾橋西路998號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四川音樂學院簡稱「川音」,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音樂」為主要辦學特色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全國11所獨立設置的專業音樂學院之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四川音樂學院2020年藝術本科提前批在河南招生計劃
    2020-10-22 10:34:11河南招生辦公室
  • 雲南藝術學院
    《音樂美學》;有3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音樂教學與展演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有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4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有3個雲南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有1個雲南省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建設項目;有5部雲南省高等院校優秀教材;有1個省級藝術師資基地。
  •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吉林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專科學校)歷史沿革
    2020.8.24 1.吉林建築科技學院歷史沿革2000年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創建2004年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通過教育部獨立學院確認2013年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更名為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2019年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改建為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參見吉林:「吉林建築大學(……)歷史沿革」2.吉林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專科學校)歷史沿革1958
  • 四川音樂學院2020年省外招生藝術史論、藝術管理專業考試難不難?
    據了解,藝術史論是藝術學學科,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是培養具備中外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等方面基本知識。藝術管理是管理學和藝術學的結合,其中,管理學是實現藝術管理的方法論,藝術學則是藝術管理的理論基礎。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藝術的發展,藝術管理活動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聯繫和交融,各種管理學和藝術學的知識也都存在著內在聯繫。
  • 「真人秀」成就了四川音樂學院?
    不管是火的一塌糊塗的全民超級女聲還是瘋狂到不能自已的快樂男聲,亦或是中國好聲音,再或者是中國最強音,都可以見到四川音樂學院的學生和老師參賽的身影。也有很多的選手成功晉級,甚至成了中國流行樂壇的中堅力量,比如大家熟知的鋼琴王子李雲迪、全民偶像李宇春、話題女王何潔、音樂製作人王錚亮、實力歌手譚維維、唱跳歌手魏晨、流行音樂何冰等等都是來自四川音樂學院。
  • 四川音樂學院3位女教授被調查,藝術招生腐敗何時休?
    多個消息源向經濟觀察網記者確認,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其中,鄧芳麗為聲樂系副系主任。此3人案發,疑因涉及四川音樂學院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