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超1億元假化妝品案背後:全國超100萬家化妝品企業經營異常
近日,浙江諸暨警方破獲了一起製售假化妝品案,抓獲了8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了大量知名品牌的化妝品和母嬰用品,涉案價值超過1億元。
警方調查中發現,這批嬰兒潤膚油的生產源頭位於廣州的一個地下作坊,一瓶嬰兒油的成本不足一塊錢。整個生產過程都極其隱蔽,反偵察意識也很強。
化妝品制假售假為何如此盛行?
事實上,此類大型化妝品售假造假案近年來頻頻發生。
就在今年8月,江蘇省同樣偵破一樁大型「大牌化妝品售假案」,造假數量已然高達18萬套。所謂的「國際大牌化妝品」,生產配置僅僅只是三間出租屋內的一臺貼標機、一臺灌裝機。造假的成本如此低廉,而違法銷售所得的利潤簡直堪稱「暴利」。
對於化妝品制假售假盛行的原因,湖北乾行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華分析認為:
首先在於銷售的方式十分隱蔽,製造假的廠家商品信息即可。
其次化妝品銷售的範圍太大,監管難以完全覆蓋。
再者售假獲取的利潤十分高昂,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
最後,消費者的鑑別意識仍待加強,在消費時需要提高警惕性。
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全球第二,經營異常企業超百萬家
近年來,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飛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4880億美元,其中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佔比達12.7%,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化妝品市場。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經營範圍包含「化妝品、護膚品、彩妝」的在業、存續、遷入和遷出的企業約為688萬家。2019年新增化妝品企業超228萬家,約佔總數的33%,同比增速約為50%。同時,我國近5年新增化妝品企業超552萬家,佔比超過總數的八成。
從地域分布來看,排名前五的分別為廣東省、山東省、陝西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其中廣東省化妝品企業達70萬家,佔比超10%。從註冊資本來看,近4成企業註冊資本集中在0-100萬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超過100萬家化妝品企業存在過經營異常,全國超683萬家化妝品企業無專利信息。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今年或將出臺
當下,網絡經濟蓬勃興起,化妝品產業和市場越做越大,同時也給監管帶來了諸多挑戰。
對此,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綜合處處長李南表示,「化妝品監管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臨許多挑戰。做好新時代化妝品監管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李南指出,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今年有望出臺,化妝品註冊管理辦法、化妝品標籤管理辦法、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也計劃與條例同步出臺並實施。此外,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辦法、化妝品註冊備案檢驗程序等配套文件也在研究制定過程中。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