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學佩戴口罩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則策略。對於口罩來說,其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阻擋飛沫」,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疫情中,講話、咳嗽以及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是病毒傳播的主要載體。有效預防,「戴口罩」是最為基本且更有效的方式。選對口罩、用對口罩以及科學處理口罩是當下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事情。
哪種口罩更有效?
針對此次疫情,首先建議大家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口罩:對於「醫用口罩」,一般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護理口罩」;從防護效果和衛生角度考慮,建議大家購買獨立包裝的醫用外科口罩(此種口罩已經過滅菌),一般人員使用這種口罩即可。
對健康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雖然醫用護理口罩在抗血液或傳染性體液上無特殊要求,但其仍然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同樣可以使用。
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N95口罩能夠在生活中隔離特別小的顆粒,再加之和面部的貼合度非常緊密,不易漏氣,此時使用較為合理(價格較高且憋氣明顯)。
對於口罩來說,如何佩戴更加靠譜(合理)?
戴口罩,應該安全+科學。戴口罩之前應該先洗手,並且要檢查口罩的完整性;在分開口罩的反正和上下之後,請完整戴上口罩並調整束帶的鬆緊度和鼻夾的形狀。「鼻夾」的卡扣很重要,我們應該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屬片,讓口罩更加貼合面部的形狀。請您明確,口罩的「洩露率」越高(越漏氣),其防護效果也就越差。
口罩佩戴完畢後,請不要隨便用您「已經被汙染的手」觸碰口罩之內的口和鼻,也不要接觸自己的眼睛。
回到家,「摘口罩」要安全合理:
首先,摘口罩的過程中請不要接觸口罩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避免汙染口罩,增加感染風險。
其次,口罩本屬於「防護物品」,自己的口罩自己管理,不要去觸碰別人使用過的口罩,別因為這件事導致交叉汙染。
而且,口罩使用完畢,請不要直接「隨便扔到包裡或者兜裡」,這樣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建議您將口罩由內向外反向摺疊,然後再用自封袋包裝,最後再扔掉。
口罩,只能使用一次嗎?
從科學和防護角度來講,口罩本身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並不能重複使用,對於「醫用口罩」和「防護口罩」都是如此。但是考慮到現如今的實際情況,本身口罩稀缺,對於一個健康的普通人來說,如果您並無發熱或卡他症狀,可以重複使用,但重複的次數不建議超過5次。
戴過的口罩,請您摘下後放入乾燥處,然後再放入衛生密閉的「封閉袋」中。
「口罩」,毋庸置疑是現如今「防護性」較強的一種物品,科學使用,增強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禦能力,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遠離「新冠」,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更加安康。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