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佛像還是要國寶?佛像身中「裝藏」寶物,日本專家陷入兩難境地

2020-12-22 葉三說

在悠久的東南亞發展歷史中,唯一可以稱得上有文化、有底蘊的國家,恐怕就是大家無法釋懷的島國日本。

這個曾經以經濟、文化等綜合實力,位列「亞洲四小龍」的國家,時至今日依然保留了很多古香古色的建築,以及獨具島國文化魅力的寶物。

日本文化實際上也是大雜燴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有唐朝的影子也有其他國家的元素。日本千年古剎法華寺,就是借鑑了唐朝、印度等國家的佛教基因,於1250年多年前拔地而起。

而這座寺院有一尊佛像,用X光掃描後專家犯難,保護佛像還是要寶物,日本專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第一、佛教在日本大行其道

早在一千三百九十年前,日本便開始覺醒並瘋狂地汲取優秀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據《唐史》等史料記載,日本曾於公元630年至894年,分多次派遣僧侶、文人、商人等群體,前往當時的唐朝學習文化、藝術、建築等,這些人在當時被唐人稱作遣唐使。

可見當時的唐朝就是亞洲的核心,無論是政體、經濟還是文化藝術,都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日本作為寄寓在海島上的小國,對唐朝充滿了無限的崇拜。

事實上日本是一個非常擅於學習的國家,尤其是當佛教傳入日本之後,更是成為了日本人的主流信仰。

第二、裝滿「寶藏」的佛像

在日本派出遣唐使的同時,佛教也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傳入日本。有人統計過日本寺廟數量,據說被評為國寶的寺院就有38處之多。

如果將全國寺院算在一起,至少也有大小几百座,其中,淺草寺、清水寺、法華寺,更始人潮湧動、信徒如雲。

法華寺建造於是日本奈良時代,寺院中有一尊文殊菩薩坐像,高約73公分屬於一尊木質結構的佛像,據說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日本的國寶級菩薩坐像,卻因為一件事情而名揚海內外。

話說當年日本學者在對其進行研究的時候,曾進行X光內側檢視,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佛像內部中空,裡面好像還有很多東西。

在專家們進一步掃描之後,發現佛像中藏有近200件文物,應該是在建造佛像時被人為放進去的。按照比較專業的說法來講,這種做法被人稱為「裝藏」。

簡而言之就是在建造佛像之時,工匠會在佛像背後預留一個洞,然後在開光時由主持或得道高僧,將事先準備好的經卷、寶物、五穀、金屬肺肝,按照先後順序放入佛像中封存。

當然,佛像內的藏品種類也多種多樣,活佛、高僧的肉身或舍利,或者是甘露丸、嘛呢丸、藥材、花草、水土,以及聖物、經咒、符等,這個工序就被人們稱為「裝藏」。

一旦佛像經過「裝藏」之後,就不允許被打開了,否則不僅會損壞佛像,而且也會觸犯佛教戒律。

第三、要佛像還是「裝藏」的寶物

日本專家曾為發現這尊法華寺佛像內的寶物而欣喜若狂,但是緊接著一個天大的難題,便擺在了他們面前。

將佛像內部裝藏寶物取出來,勢必會損毀這尊擁有800多年歷史的佛像,但若不能打開它裡面的寶物,想必就很難重見天日了。

如果從宗教角度來講,隨意損毀佛像便是對佛祖、菩薩的褻瀆,法華寺的僧人也肯定不會讓人這麼做。

所以說這是一個令人十分糾結的難題,當所有人都陷入兩難的進步之時,日本政府做了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那就是暫不開啟這尊佛像。

表面上看大家都白忙活了一場,如果看不到佛像內裝藏的東西,也就無法進一步了解這個佛教的來歷,以及有關佛教和法華寺的歷史謎底。

但是為了尊重歷史、文物、文化,人們又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了損毀這尊佛像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民族,他們對於保護古代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超越了其他國家。

因為去過日本的人都應該知道,當地有很多超過千年的古建,從這一點就足以證明這個民族保護文物的決心。

結 語

「裝藏」是佛教比較常見的塑佛形式之一,在佛像製造即將進入尾聲之時,人們便會在佛像背後留一空洞,然後將與佛教和生活有關係的東西,塞入佛像體內封上洞口。這既表達了佛教徒對佛祖的虔誠和尊敬,同時也體現出了佛教的一大特色。

相關焦點

  • 藏家齊聚南昌「鑑寶」 罕見佛像令專家拍案叫絕
    當天,央視《尋寶》欄目攜眾多國家級鑑寶專家,舉辦了藏品海選,800多件民間藏品悉數亮相,角逐南昌的「民間國寶」。  全國藏家齊聚南昌「鑑寶」  昨天,央視《尋寶》欄目的藏品海選,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近千位藏家帶著各種寶貝紛至沓來,現場被聞訊趕來的藏家們和古玩愛好者擠得水洩不通,場面十分壯觀。
  • 佛像之魂|佛教「裝藏」之說
    自元明始,藏傳佛教文獻有關裝藏的內容更為詳細,輯錄元明時期密教諸法本的文獻《大乘要道密集》中,由怛哩巴上師所著,譯師莎南屹囉所譯的《聖像內置總持略軌》便是關於佛塔、佛像如何裝藏的。書咒之人應具一定的戒律,最次也需是持一分戒之人,根據儀軌在每一咒後要增加相應的祈願內容,完成後「以香藥水塗諸神咒,又以寶末和糖蜜水,於相塗點。」 最後進行招請供奉護法、遣除魔障的儀式後,將咒語安奉在塔像不同部位 。目前對於裝藏最細緻的論述,出自清工布查布的《造像量度經續補·八·裝藏略》。據述,「裝藏「悉言用舍利。中具二種。或曰四種法身舍利作第一。
  • 如何讀懂一尊佛像|佛像背光
    佛像起源於印度佛教。最早因為釋迦牟尼歸天后,為了懷念而製作的像。從印度傳到中國,經由朝鮮再傳到日本。隨著時代的變遷,說經傳教在民間的傳播,佛像種類開始出現更多變衍。大致分為:佛,菩薩,護法諸神等。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 藥師佛,彌勒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
  • 藏家故事|黃旭:佛像收藏其實很簡單
    雅昌藝術網:很多佛教專場名字就叫喜馬拉雅藝術。國內的大型拍賣行佛像類的真品率都能達到95%甚至98%。各個拍賣公司的負責人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只要從正規渠道買,或者是業內比較知名的行家推薦、大拍賣行競得,買到假貨的概率比較小。
  • 關於請佛像的常見問題(佛像和經書哪個更重要)
    一、佛像開光是一種啟用儀式,佛像表法佛菩薩,需要用佛教開光儀軌對佛像進行淨化,然後需要裝藏最後是請佛菩薩落座。(佛菩薩的身相可以幻化無量無數,所以自然可以落座在無數尊像中)二、座像好還是立像好?無論是佛像還是神像都無差別。
  • 大昭寺釋伽牟尼佛像的來歷,佛像到這馬就不動了,於是就在這安置
    直到現在,在西藏還可看到漢地文化已深深滲入藏民族社會生活之中。象藏醫的望、聞、問、切;遍布西藏農區的水磨房;民居牆體的水樣花紋;寺廟的金頂和鬥拱。我曾注意到,唐代女性服飾後腰墊的特點有兩個地方還保留著,一個是藏族婦女,尤其是農區藏族婦女,後腰墊還非常普及。還有一個就是日本女子的和服,不過,後腰墊已成為一種裝飾。
  • 尼姑拿佛像上鑑寶節目,專家鑑定為假,她卻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但是,在這種一本萬利的行業中,雖然回報很高,風險卻也很大。一些投機分子,就盯緊了這一行,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造假方式,使得現在的古玩市場上充斥了大量的假貨。因為假古玩實在太多,而現在的人大多是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很多人都沒有辨別的能力,為了求得一個真相,便有人帶著自己的藏品去鑑寶節目中,讓專家幫忙鑑定一下。
  • 千年佛像內藏宋朝高僧「金身」:骨骼完整(圖)
    原標題:千年佛像內藏宋朝高僧「金身」:骨骼完整(圖)  視頻:千年佛像內現打坐高僧真身 內臟已被掏空 來源:中央電視臺 圖為佛像及其掃描圖。來源:德倫特博物館。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荷蘭德倫特博物館(Drents Museum)最近為一尊中國千年佛像做電腦斷層掃描和內窺鏡檢驗,發現佛像內端坐一人,內臟掏空,體內還藏有寫著中文的紙屑,專家推測其身份為宋朝高僧柳泉。   報導稱,這尊佛像是現今僅存的唯一一尊來自11世紀(宋朝)的佛像,也是唯一一尊作為文化交流、由中國佛教協會借出給西方研究的佛像。
  • 關於金銅佛像的收藏、鑑定與研究的思考
    《漢風藏韻》輯錄的文章,是繼中華書局出版《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以下簡稱《漢藏交融》)、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金銅佛像集萃》之後,又一部研究李巍先生收藏的元、明、清金銅佛像的學術成果。其中新作有待咀嚼,即使讀過的文章仔細品味,仍可開啟茅塞。  幾家出版社何以連續出版關於這批佛像的圖書?
  • 小學生掏鳥窩卻發現黑箱子,裡面到處經書佛像,家長:捐給博物館
    曾到過蘇州博物館的朋友都知道,在這個地方有一件價值高達50億的國寶文物。只是這件文物並不是由考古人員從古墓中挖掘出來的,而是三個小學生在遊戲玩鬧時無意中發現的,也算是緣分了。據說這件文物在被發現前是被藏在了一個洞穴中,洞穴上面有個活動石板,三個孩子玩鬧時不小心踩到了上心,出於好奇心作怪就一探空間,沒想到從中發現了這件寶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件事的經過:那是1978年的一天,蘇州有三個小學生約好了要到附近的瑞光塔玩。
  • 我國最奇特「樹抱佛」,佛像竟藏於古樟樹中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些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其中就包括佛教文化,雖然佛教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但是經過漫長的傳播發展,已經形成了有我們自己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因此也留下許多的佛教建築,在這些建築中最多的就是佛像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不一樣的佛像,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 古代銅鎏金佛像鑑定方法:這四點你都知道嗎?
    藏傳主要承受的是印度密教期的東印度、尼泊爾、斯瓦特、克什米爾等幾個藝術流派的影響,外型以憤恨像居多,多為多面多臂或異類身,有坐、立、舞等各種姿態。 三、封底技術 古代佛像製造完結按宗教程序還要裝藏與開光,才能讓釋教徒供奉。裝藏即在佛像內膛放一些釋教聖物。
  • 半偏袒式佛像袈裟溯源:何以中土流行,印度反而罕見
    半偏袒式形制的佛像袈裟在現存最早的一批中國佛教石窟以及北涼石塔中極為常見,並在入唐後成為袈裟主流形制之一,滲透到朝鮮半島、日本以及藏傳佛教地區,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這種袈裟形制在印度本土卻極為罕見。之後,A型半偏袒式在北齊重新登場,入唐後成為袈裟主流形制之一〔圖六〕,並滲透到朝鮮半島、日本以及藏傳佛教地區,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這種袈裟形制在印度本土卻極為罕見,因此引起了中國和日本學術界的關注。
  • 中國第一佛像窖藏,出土300尊佛像,網友大呼:中國的「維納斯」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之下,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很多時候我覺得就讓他們繼續深埋著也未嘗不是好事,但是一旦遭到破壞,還是應該搶救挖掘出來好好保存,畢竟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珍貴的文化。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青州窖藏佛像,好好感受一下中國古代優秀的佛教文化。
  • 敦煌壁畫中的藥師佛像
    敦煌尊像畫中數量眾多的藥師佛像,在唐代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往往在一個洞窟內不厭其煩地連篇繪製,反映出人們對藥師佛信仰供奉的熱情。以普度世人達到覺悟境地為理想的佛教,為了度眾的方便而出現種種利益現世的佛陀,受到大眾的信仰。
  • 我國最「神奇」樟樹,千年老樹中藏有一尊佛像,吸引無數遊客前往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樹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只是沒見過這一棵而已,這個樹就是樟樹了,這樣的樹在福建的南部有很多,並且他們作為古老的書中,他們的生存能力也是極其頑強的,甚至有些樹生長千年依舊枝葉濃密。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一個非常獨特的樟樹。它的年齡已經上千年,但依舊很健康,如果你想要抱它大概需要十多個人連在一起才能抱住。
  • 日本的小鹿為何不怕人?佛像前緣何開大窗?木柱下怎麼還開個洞?
    其實日本有許多專門為外國遊客提供的優惠票,比如東京的24/48/72小時地鐵通,也是只賣給持短期旅遊籤證的外國遊客的,比日本本國人買要優惠很多。今天一早我們到京都站乘坐近鐵直奔奈良,注意不要坐特急,那個還得補張510日元的特急券。普通急行快車45分鐘就到了,僅比特急多用10分鐘。
  • 歐洲央行陷入兩難境地 今日黃金連陽節奏
    原標題:歐洲央行陷入兩難境地今日黃金連陽節奏周一(2月17日)因美國假期因素,因此提前休市,黃金整體表現平淡。歐洲央行陷入兩難境地政策實施受阻恐阻礙歐元區復甦前景周一德國議員嚴辭批評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民間的反抗情緒可能限制央行執行低利率政策。德國議員約爾格.莫依藤(Joerg Meuthen)以德語長篇大論地批評歐洲央行行長克裡斯汀.拉加德時,改用英文說道,沒有人相信你,你要清楚這一點。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流傳日本的唐代佛教藝術品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國寶》特展是日本四十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特展。在國寶展前三期的文章裡,筆者著重介紹了一些日本寺廟中的文物珍品,如《吉祥天女像》(中國唐代或日本奈良時代,藥師寺藏,第一期展示)、曜變天目茶碗(南宋,龍光院藏,第二期展示)、《猿鶴觀音像》(南宋牧溪畫,大德寺藏,第三期展示)等,都是藝術史上的名品。同樣,第四期(11.14-26日)裡也有很多頂級的藝術珍品。日本學習中國文化,一個重要的途徑是佛教。
  • 日本的三尊大佛像,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比奧特曼還大!
    說起鄰國日本,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印象,對於二次元愛好者來說日本動漫他們是很喜歡的,我們對日本二次元的初識可能是奧特曼,而今天要說的是日本的一些佛像,一起來看看吧日本的動漫中,奧特曼算是很受歡迎的,而今天提到奧特曼是要說奧特曼的身高,平均身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