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蚊蟲活躍 出現明顯紅腫皮疹需及時就醫

2020-12-22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7月13日報導:一名在東方綠洲參加夏令營的小朋友被蚊蟲叮咬後全身突發皮疹,紅腫瘙癢難耐,使勁抓癢後又造成了繼發感染。醫生提醒,如果蚊蟲叮咬後出現大量水泡、皮疹或紅腫情況,應及時就醫。

  在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皮膚科,暑假以來幾乎每天都會接診到在東方綠洲參加夏令營的學生。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池麗俏表示,夏季蚊蟲活躍,不論是在室內還是戶外活動時,各類人群都會受到蚊蟲叮咬的困擾。

  「如果只是局部出現紅腫,有少量皮疹,影響並不大。」池麗俏告訴東方網記者,「但如果被叮咬後,感覺非常癢,又出現明顯的皮疹或紅腫、摸上去硬硬的小塊的話,就要注意是否是過敏反應了。」

  據介紹,嬰幼兒、體質敏感者都屬於易感人群,被蚊蟲叮咬後就會對毒液產生過敏反應,一旦出現出疹型尋麻疹,一般需要使用抗過敏藥物。池麗俏說,家中養寵物、環境潮溼或樓層比較低、小區花草又比較多的情況下,市民就更容易被叮咬。夏天在戶外時,四肢暴露在外,更是給蚊蟲提供了「機會」。

  對此,池麗俏建議市民出門前可以使用防蚊液,如果要去野外,可以穿著長衣長褲,不要把四肢長時間暴露在外面。市民家中也可以常備一些抗過敏藥物,外用爐甘石洗劑等。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過敏屬於遲發性過敏反應,有的人會在被叮咬後的兩、三天、甚至更久的時間後才出現過敏症狀,建議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皮膚科醫生支招:被蚊蟲叮咬了怎麼辦?
    齊魯網煙臺8月26日訊(通訊員 畢麗麗)炎炎夏日,高溫潮溼,也是蚊蟲活躍的季節,被蚊蟲叮咬後皮膚可以出現紅腫
  • 炎炎夏日如何防蚊?蚊蟲防不好,真能要命
    要問炎炎夏日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當然是西瓜、空調,wifi。 但是!炎炎夏日也有煩人的東西,比如蚊子。 今天科大大就看到一條新聞:江蘇句容今年3月份就出現了一例登革熱患者。
  • 如何應對蚊蟲叮咬後 「瘙癢紅腫?」
    在古代,農曆五月被認為是「毒月」,因為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細菌、病毒都很活躍,是容易流行疫病的季節,特別是小孩子容易被傳染,比如上周再次跟大家強調的「炎炎夏日,警惕手足口病再度來襲!」自然界的許多昆蟲也都出來活動,所以今天我們就再來說一說關於蚊蟲的那些事。
  • 夏日蟲蟲來襲 臭蟲死灰復燃 出現水皰、紅腫要及時就醫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蚊子、跳蚤、蟎蟲、米蟲、蛾蠓……入夏以來,伴隨著高溫、雷雨輪番上陣,「蟲蟲特工隊」日漸活躍起來,醫院皮膚科因蚊蟲咬傷來就診的病人明顯增多。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副館長殷海生特別提醒,早先被認為已經在上海幾乎絕跡的臭蟲最近又「重出江湖」,要引起重視。這些惱人的蟲子怎樣識別?
  • 95%的人都不知道,寶寶夏季預防蚊蟲叮咬和治療的小妙招!
    瑞禧時光月子中心 炎炎夏季到了,很多寶媽們會帶寶寶外出進行室外活動,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活動也越來越活躍,寶寶嫩嫩的皮膚很容易被蚊蟲叮咬起包,嚴重者會形成蟲咬皮炎。
  • 嚴重蟲咬須及時就醫
    根據歷年監測數據,北京地區蚊蟲密度高峰期將出現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今後一個月內蚊蟲密度可能會繼續上升。  「在溼熱環境中,蟲咬性皮炎等皮膚病發病比較多。」劉曉雁介紹,夏季是蚊蟲繁衍的季節,雨水泛濫更促進了蚊蟲的滋生,人們外出活動或睡覺時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而發生蟲咬性皮炎,特別是嬰幼兒。  蟲咬性皮炎是蚊蟲叮咬後的皮膚反應,醫學上也叫「丘疹性蕁麻疹」。
  • Get這些小技能,緩解蚊蟲叮咬紅腫
    被蜱蟲叮咬後,患者可能出現頭疼、皮疹、發熱等症狀。被叮咬部位除了出現充血、水腫、炎症的反應外,還可能發生繼發性感染,最嚴重的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這種情況十分兇險,可以引發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蜱蟲叮咬的特點是將頭埋在人的皮膚下吸血,所以一旦發現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生拉硬拽,可以用酒精塗抹,然後用鑷子夾緊取出,一定要保證傷口裡沒有殘留。
  • 天氣漸熱 開啟寶寶防蚊蟲叮咬大作戰!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蚊蟲也越來越活躍。有時候就僅僅帶孩子到小區或家附近的公園走一圈,孩子身體暴露部位也會被叮出「包」來。這可怎麼辦?夜晚外出乘涼宜穿長袖衣褲,小孩不要赤身露體;由於蚊子、隱翅蟲等有趨光性,所以不要在燈光下停留或玩耍,最好拿把扇子,隨時驅逐蚊蟲。2.外出旅遊或進入果園應戴寬邊草帽或遮陽帽,穿長袖衣服,不要在有毛毛蟲的樹下停留。一旦身上落有毛毛蟲,不要亂拍打,應輕輕抖動掉,皮膚上沾有毒毛,可用醫用膠布或透明膠紙將毒毛粘去,癢痛劇烈者需及時送醫院治療。
  • 95%的人都不知道,夏季預防蚊蟲叮咬和治療的小妙招
    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活動也越來越活躍,寶寶嫩嫩的皮膚很容易被蚊蟲叮咬起包,嚴重者會形成蟲咬皮炎。蟲咬皮炎泛指昆蟲叮咬引起的皮膚局部炎症反應。常見的昆蟲有蚊、蠓(小咬)、跳蚤、螞蟻、蟎蟲、蝨子、白蛉、隱翅蟲等。
  • 重慶已進入蚊蟲活躍期 請收好這份預防指南
    根據重慶市疾控中心的常年監測,重慶的蚊蟲出現的高峰期一般在6—9月。入伏後,不少人發現蚊子逐漸多了起來。就在近日,重慶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據重慶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監測,近期市內多地出現蜱蟲。實際上,除了蜱蟲、蚊子,炎炎夏日,人們還有可能接觸到很多會給人帶來傷害的毒蟲,遇到它們要怎麼辦呢?不同的蟲類咬傷後 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針對夏日時常出現的各種毒蟲,被咬以後應該怎樣處理呢?
  • 嚴重蟲咬須及時就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根據歷年監測數據,北京地區蚊蟲密度高峰期將出現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今後一個月內蚊蟲密度可能會繼續上升。  「在溼熱環境中,蟲咬性皮炎等皮膚病發病比較多。」劉曉雁介紹,夏季是蚊蟲繁衍的季節,雨水泛濫更促進了蚊蟲的滋生,人們外出活動或睡覺時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而發生蟲咬性皮炎,特別是嬰幼兒。  蟲咬性皮炎是蚊蟲叮咬後的皮膚反應,醫學上也叫「丘疹性蕁麻疹」。
  • 重慶進入蚊蟲活躍期 除了蚊子這些害蟲也影響健康
    06-03 17:08:4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6月6日是2018年世界害蟲日,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市愛衛辦主辦的相關活動中了解到,進入6月,重慶的蚊蟲活躍期也即將來臨。
  • 過敏請及時就醫
    大片大片皮疹蔓延全身上下,雙眼紅腫,癢痛難忍,皮膚上一道道劃痕,甚至可以「寫字」,反覆發作……李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已經10年沒有發作過的蕁麻疹,在這個夏天怎麼突然「復活」了?入夏以來,尤其是最近半個月內,這些症狀反覆出現,李女士匆忙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過敏反應科就診。
  • 夏季小心這5種蚊蟲 千萬別輕易「拍死」
    夏日炎炎,我們不僅要受酷暑高溫的折磨,還要忍受蚊蟲叮咬之苦。知道嗎,被有些蚊蟲叮了,不僅是皮膚痒痒、紅腫,處理不好還可能危及生命。那麼,夏天,應重點防哪些蚊蟲?被不同蚊蟲咬後,如何針對性地處理?銀川市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雷鳴為我們進行了講解。
  • 蟲子叮咬也會過敏 紅腫化膿需立即就醫
    本報訊(記者 何曉)前幾天,家住縣城家景星城的兒童小周在外出遊玩時,疑似被隱翅蟲襲擊,出現大面積紅腫並起了水泡,幸好及時就醫,沒有嚴重化膿,目前小周已經恢復健康。這段時間,縣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的病人中,因蚊蟲叮咬引起過敏、丘疹性蕁麻疹、急性皮膚炎症的情況增加了不少,這是因為春夏交替,氣溫高、溼度大,蚊蟲增多,加上衣服穿得少,容易被蚊蟲叮咬,尤其是一些過敏體質或者是自身免疫機能比較薄弱的人,被叮咬後容易紅腫起泡,或者患上丘疹性蕁麻疹、急性皮膚炎症等。
  • 不想讓蚊蟲「親吻」萌寶,皮膚科醫生支4招!
    炎炎夏日,最惱人就要數蚊蟲了寶寶皮膚細嫩,更容易受到蚊蟲的青睞如何保護寶寶不受蚊蟲侵害?為此我們請教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任發亮。這些昆蟲叮咬皮膚有不同的反應寶寶皮膚出現被叮咬的症狀,家長們首先要試著判斷究竟是被什麼蚊蟲叮咬的。任發亮提醒,被不同蚊蟲叮咬,臨床表現也不同,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1.當被蚊子、白蛉、跳蚤、臭蟲等小昆蟲叮咬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反應,產生紅斑塊、水皰,甚至大皰,瘙癢發痛。
  • 夏日炎炎,寶寶皮膚護理有門道
    夏日炎炎,寶寶皮膚護理有門道 原標題:   眼下,廣州天氣熱溼度高,在這樣的環境裡,寶寶嬌嫩的皮膚更容易產生問題。曬傷、長痱子、紅屁股、蚊蟲叮咬……諸如此類的皮膚問題困擾著不少新手爸媽。
  • 孩子反覆發熱需警惕川崎病
    臺海網6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李方芳通訊員趙雅淇)炎炎夏日,氣溫居高不下,孩子們生病的風險也有所增加。部分家長反映寶寶持續發熱,給予退熱藥、感冒藥後體溫仍反覆;口服或靜滴抗生素,症狀也無改善,熱程甚至長達5天以上。
  • 夏季隱翅蟲皮炎常見 孩子被咬要及時就醫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蚊蟲也越來越活躍。有時候帶孩子到小區或家附近的公園走一圈,孩子身體暴露部位就會被叮出許多「包」來。  家住大渡口區的陳女士,日前抱著不到1歲的寶寶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起因也是帶寶寶去公園遊玩,回來後寶寶皮膚不僅出現大紅疙瘩,在大紅疙瘩上還出現了小水皰,癢得寶寶直哭。  接診醫生表示,這是一些「看不到的」蚊蟲叮咬後的過敏反應,具體是由什麼蚊蟲叮咬的,需要進行化驗分析才能夠判斷。
  • 3歲小孩腳背起水泡 竟是蚊蟲叮咬惹禍
    夏季是蚊蟲叮咬的多發季節,尤其要防範蟲咬後出現過敏反應。近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就接診了這樣一個3歲患兒,最初只是足背局部紅腫,沒想到兩三天後就發展成了大水泡,有的水泡甚至破潰、有液體滲出,家人見狀趕緊帶著孩子來就診,這才知道是蚊蟲叮咬後引起過敏反應患上了蟲咬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