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大學密集 爆炸案後華裔學生外地家人急尋人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波士頓大學密集 爆炸案後華裔學生外地家人急尋人

馬拉松選手找到家人後,相擁抱頭痛哭。 (美國《世界日報》/劉晨懿之 攝)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波士頓驚傳連環爆炸案,死傷慘重,由於連環爆附近有波士頓大學、蘇福克大學、塔虎茲大學醫學院、哈佛大學、麻省理工、東北(Northestern)、麻省大學波士頓校區等多所大學,關心子女安危的外地華人家長,在爆炸案傳出後,急急用手機「尋人」。

  有的一時因手機不通,焦急萬分;找到子女的家長,放下心上大石,也都連連囑咐子女,在案情進一步明朗之前,不要隨便外出。

  維吉尼亞州費郡的韓塔米,從有線電視CNN得知爆炸案後,就趕緊用手機聯繫讀波士頓大學大三的大女兒韓潔西,試了幾次都沒接通,急得像熱鍋上螞蟻。還好,女兒在10分鐘就回電報了平安,稱周一是麻省的歷史假日「愛國日」(Patriot Day),她正在圖書館溫書而沒開機。

  就讀東北大學的華裔學生穆祈斤(Eric Muller)說,東北大學距爆炸地點走路只須十分鐘,由於學校沒課,加上波士頓馬拉松是國際知名賽事,同校好友多人前去看熱鬧,還好,目前並尚未傳出有該校學生受傷。

  家住新澤西州的穆祈斤和同學一樣,都接到父母打來的關切電話。他說,爸爸提醒他「這幾天離那地方遠一點」,因為,不知是否仍有尚未引爆的爆裂物。

  波士頓大學即將畢業的梅丁文表示,爆炸發生時正在紐約旅遊,「聽到馬拉松比賽中發生爆炸的消息,嚇了一跳」,馬上想起自己有位朋友是馬拉松比賽的志工,「就抄起電話撥他的號碼,可是根本打不通」。

  想確定朋友安危的梅丁文心急如焚,便想到嘗試通過更新推特(twitter)來了解朋友信息,「萬幸的是他更新了推特報了平安,而且原來在波士頓市中心地帶的手機電話信號全部屏蔽」,這也就是電話沒有接通的原因,「幸好是虛驚一場」。

  劉璐娜的弟弟也在波士頓讀書,當她得知波士頓馬拉松終點處發生爆炸慘劇後,急忙給在現場看馬拉松比賽弟弟打電話,「當電話那頭聽到了弟弟響應的聲音,才放心了一半」,得知弟弟已經離開事發地。不料不遠處的甘迺迪紀念圖書館又發生爆炸,「弟弟平時很喜歡去圖書館的」,劉璐娜又焦急地撥通了弟弟號碼,「知道他沒事已經在家休息,這才長喘一口氣」,並叮囑弟弟千萬不要再出門。

  911恐襲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後,各大學對於保護學生安全都有一套應急措施,學生會實時收到校方的安全指示,若事件發生在校內,家長也會收到信息及處置措施。就讀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孫捷說,該校距離爆炸點約一哩,但似未受爆炸案幹擾,如常運作。(許惠敏、何小舟)

相關焦點

  • 美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死刑被撤
    中新網8月3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聯邦第一巡迴上訴法院推翻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薩納耶夫的死刑判決,下令重新審判量刑。受害者紛紛表示憤怒,稱此舉無異於「再揭傷疤」,美國總統川普也斥此舉「荒謬」。資料圖: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嫌犯薩納耶夫。
  • 波士頓爆炸案再登大銀幕 聚焦傷殘男主逆境人生
    導演大衛-戈登-格林(左),《堅強》一書作者、爆炸案受害者Jeff Bauma(右)  繼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愛國者日》和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的《堅強波士頓》之後,又一部以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為背景的電影正由獅門影業籌拍
  • 中國小夥助破波士頓爆炸案 佯裝英文差周旋(圖)
    波士頓大學23日在學校禮堂舉行千人追思會,悼念呂令子,呂令子的父母等家人出席了追思會  波士頓爆炸襲擊案兩嫌疑人曾劫持車輛計劃奔襲紐約時代廣場,而他們挾持的,竟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駕駛的汽車由於車子汽油耗盡,這名司機機智逃走,向警方報告了嫌犯行蹤,為爆炸案的偵破立下大功。  中國小夥成人質  據《波士頓環球報》4月26日報導,26歲的丹尼來自中國大陸中部省份,2009年進入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工科碩士,畢業後與兩名同樣來自中國的朋友創業,目前已經拿到綠卡。出於安全考慮,丹尼受訪時不願透露中國名字。
  • 緊急尋人!樟樹一學生失聯8天,家人急尋求擴散!
    緊急尋人!樟樹一大學生離家出走已失聯8天家人急尋,求擴散!!李某某的家人懇請各界好心人士,幫忙留意多多擴散,助力孩子早日回家!懇請好心人士幫忙留意多多擴散如有最新消息小編將留言告訴大家!
  • 2013年波士頓爆炸案兇手的死刑判決被推翻,川普發推反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震驚世界,造成包括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內的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可時隔7年之後,美國上訴法院卻推翻了兇手的死刑判決。此事迅速引發輿論爭議,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大感不滿。
  • 爆炸案一年後「波士頓堅強」口號被指宣傳過度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20日報導,去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賽場發生爆炸事件後,一條「波士頓堅強(Boston Strong)」的口號迅速傳遍美國。一年後,這句口號再次引起熱議。據報導,在爆炸發生後,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句口號。該口號最初來自於克利夫蘭市一名居民的「推特」狀態。
  • 美兩名華裔少年被害 兇手疑為其姑父
    火災中喪生的李冰蘭2013年4月,波士頓大學附近的一棟兩戶三層房屋發生三級火警,火勢迅速延燒,造成1死15傷的慘劇,該名死者正是波士頓大學中國女留學生李冰蘭波士頓大學一年來多名學生遭意外 包括兩中國學生
  • 波士頓大學悼念遇難中國女孩
    【中央社波士頓4月17日電】中國大陸一名女學生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中喪生,她就讀的波士頓大學昨天晚上在校園舉行哀悼會,神學院發起所有學生本周都穿慢跑鞋,以示團結追求和平。    波士頓大學馬丁·路德·金紀念堂前面放了一雙慢跑鞋、鮮花與一個鑰匙圈。
  • 臺灣反恐專家談波士頓爆炸案:找出兇手無需太久
    9·11事件後美國本土首次遭遇襲擊!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2點50分左右,久負盛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線附近發生炸彈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震驚世界。  這次爆炸是不是恐怖襲擊?是什麼人幹的?此事件將對美國反恐政策和全球反恐產生怎樣的影響?臺灣方面在反恐方面將如何反應?
  • 華裔周來生榮獲波士頓大學年度唯一最佳教授獎
    中新社華盛頓五月十九日電(記者徐德金)美國波士頓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周來生,今天榮獲波士頓大學本年度唯一最佳教授獎。這也是該大學有史以來首次將最佳教授的榮譽稱號頒給一名華裔學者。  波士頓大學共設有十五個學院,有本科生一萬六千人、研究生一萬一千人,助教、副教授、教授三千四百名。
  • 中國人遭波士頓爆炸案嫌犯劫持 非美籍成免死金牌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4月23日報導,波士頓劫車案中的中國受害者稱,他是趁波士頓爆炸案嫌疑人焦哈爾·特薩爾納伊夫(Dzhokhar Tsarnaev)停車去買「紅牛」飲料的時候成功逃跑的。之所以沒有被殺害,是因為他「不是美國人」。這位名字還沒有被透露的劫車受害人告訴當局,是中國人的身份救了他一命,並且稱嫌犯兄弟倆告訴他,他們不會殺他,因為他不是美國人。
  •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死刑竟被撤銷!
    大家還記得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嗎?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波村人心中永遠的夢魘... 圖片來自fox25,版權屬於原作者 案件回顧 2013年4月15日,就讀於麻薩諸塞州達特茅斯大學
  • 不滿獄內待遇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告政府
    因為不滿囚禁期間待遇,美國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起訴美國聯邦政府。美聯社7日報導,現年27歲的焦哈爾·察爾納耶夫4日手寫一紙訴狀,聲稱在科羅拉多州弗洛倫斯聯邦改造監獄服刑期間,受到「不法、無理和歧視性」對待。焦哈爾·察爾納耶夫舉例說,在監獄小賣部買的白色棒球帽和頭巾遭沒收,洗澡受到限制,每周只有三次。他說,這加劇了自己的「精神和身體衰弱」。
  • 在波士頓爆炸案中受傷女運動員欲嫁救命消防員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3日報導,美國48歲女長跑選手斯多亞,於2013年4月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中受傷,在場的消防員馬泰裡亞當場為她急救,並護送她到醫院。雖然斯多亞事後需切除右邊小腿,卻在治療期間與馬泰裡亞互生情愫,兩人於去年12月訂婚,預定今秋結婚。據悉,當天爆炸發生時,站在終點旁觀的斯多亞直接受波及,馬泰裡亞趕至她身旁施救,並在送院過程中一直安慰她。
  • 波士頓大學追思遇難中國學生 同學室友憶生活點滴
    波士頓大學追思遇難中國學生 同學室友憶生活點滴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4月18日晚,呂令子追思會在波士頓大學體育館一個大廳裡舉行。
  • 波士頓爆炸案兇手上訴要求取消死刑 律師稱其事發時才19歲不懂事
    焦哈爾察爾納耶夫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 實習生 劉紫雲12月12日,2015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兇手焦哈爾察爾納耶夫的死刑上訴案在波士頓聯邦上訴法院開庭,焦哈爾的律師和聯邦檢察官在庭上口頭陳述,但焦哈爾本人並沒有出庭。
  • 波士頓爆炸案,李昌鈺負責現場檢查,並獲得重要證據:壓力鍋蓋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對於國人來說,有兩大著名且熟悉的東西,第一就是波士頓龍蝦,第二就是波士頓的馬拉松。(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世界上一共有六大馬拉松賽事,可是2013年,波士頓時間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處,眾多體育愛好者雲集,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等待著馬拉松運動員跑到終點,然後拍照,記錄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可是隨著幾名運動員先後跑到終點,竟傳來「轟轟」兩聲巨響,只見兩股白煙升騰而起,一起駭人聽聞的大爆炸發生了。
  • 聚焦丨被美國華裔告上法庭的哈佛大學,其實才是華裔學生的保護者
    2018年10月14日開庭前一天,波士頓亞裔學生組織集會,維護哈佛多元化招生政策。 最高法院有兩個判決為美國目前大學錄取提供了依據: 1)1978年最高法院對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的判決——大學錄取可以把種族作為一個參考因素,但不得採取種族配額制; 2)2016年白人女生費舍爾第二次起訴德克薩斯大學,最高法院 以4:3票維持平權法案。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一審宣判:校方有「嚴重過失」被判賠償受傷學生162萬
    2016年東華大學化學實驗室爆炸,導致3名學生1輕傷、2重傷一事曾引起廣泛關注。2016年9月21日,郭宏振在指導研一師弟師妹添加高錳酸鉀過程中,發生爆炸。爆炸導致郭宏振瞬間失明,臉、脖頸多處被高錳酸鉀、濃硫酸及炭粉混合爆炸物燒傷,手腕處被碎玻璃炸傷,上身、腿部均有燒傷,經多次治療,郭宏振左眼視力不足0.1,右眼無視力且嚴重異於常眼。面部嚴重毀容。
  • 紐約連發華裔少女離家出走 心理醫生籲家長少苛責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頂尖學區的長島大頸(Great Neck)過去一個月接連有三位花季少女疑離家出走,家屬報警尋人,其中包括兩名華裔少女。華人教育專家與心理治療師提醒,13歲到16歲青少年情緒變化大,家長切莫因不好好學習就斥責孩子沒前途或申請不到大學,應多一點關懷與體諒,否則小孩容易逃家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