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月薪一萬,吃不起車釐子,現在,不知道你喝得起一杯奶茶嗎?是的,奶茶漲價了,進入了30元時代,一杯奶茶等於一斤肉。
吃火鍋、喝奶茶,被戲稱為疫情復工的「精神支柱」,繼海底撈漲價後,沒想到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漲價了。
奶茶作為現代生活的時尚熱品,備受青年男女的青睞,特別是大學生,都市女性,一直以來,大眾對奶茶的關注就從未間斷過。
有關奶茶的兩個經典文案,我覺得說得深入人心。
沒有一顆珍珠不溫暖人心
沒有珍珠的珍珠奶茶沒有靈魂
奶茶以其獨特的元素標誌,給人溫馨、舒暢、自由的狀態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
物價是漲了,眼尖的人可能早就看了出來,其實去年奶茶就「悄悄」進入了20元時代。只是大眾對價格不太感冒而已,畢竟都有打折促銷優惠券、買二送一,第二杯半價等套路。
疫情後,專家估計會出現刺激性,報復性消費,比如衣食住行吃穿,結果,喝的先行漲價,這是很多人想都沒想到的。
近期,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奶茶漲價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喜茶。
咖啡也這樣,原來19一杯,然後29買一送一,然後38加一元送一杯,然後39一杯……
總感覺這是套路,有的人常年不喝,突然一看39一杯果斷不喝,但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跟隨的。
因為別人也不在乎!尤其是被貼標籤過後,比如星巴克的標籤就是小資,管他真假不可否認這就是他的標籤,奶茶,應該也有一個特定的女性標籤,很多人就會為標籤買單!
奶茶有漲價的權利,我有不消費的選擇。
我喝過最便宜的奶茶,是高中時候,2元一杯,真正的「珍珠奶茶」,因為店家名字就是XX珍珠奶茶,而且就真的只有這一款產品。
每天下午放學,晚自習回家,女同學心心念,買一杯喝著跳著唱著蹦回家。
藉機漲價才是真的,一杯奶茶的原材料成本才多少錢?30一杯真以為是『奶』茶,一般人一天的生活費,太奢侈了。
海底撈也漲價了,一位北京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20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折合下來1.5元一片;自助調料10元一位;米飯7元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兩人吃一頓,女孩子,還不喝酒,已經奔著400去了。
我的觀點:漲不漲價是經營者的正當決定,這是市場行為,沒必要替別人操心,自己掂量自己的荷包,量力而行。
想過精緻生活,就不要怕花錢,覺得貴不去就是了,商家會遵循市場規律活下去或者死掉。
漲價是商家的權利,喝不喝吃不吃是你的自由。
網友評論:一天工資夠2杯,改為喝水。我比較庸俗,看到這個新聞,我第一感覺就是和豬肉比較,一杯奶茶一斤肉,怎麼選擇?
答案是肯定的,我選擇一斤肉!奶茶火鍋也不是必須,漲到吧,你這麼明星的品牌應該向明星薪酬看齊。
可以做成奶茶中的奢飾品,越貴越能彰顯你品牌的高大上,越貴越有人追捧。
還要繼續炒作,多做些飢餓營銷話題營銷病毒營銷,把高端小資精緻窮的生活產品價值觀傳達給更多的人。
網上有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人生?獲得高贊的是這句話:
真正的人生,從第一杯菊花茶,第一杯白開水開始!
是因為窮嗎?是的,向生活地下了頭,喝一杯星巴克,吃一顆車釐子,一杯奶茶的財務自由都沒有了,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白開水才是真正的生活氣息,真正的價值觀導向。
我喝奶茶喝時候,網上一直吵喝「星巴克」的自由,吃「車釐子」的自由,現在突然發現,能喝一杯奶茶也是財務自由啊!
30歲,月薪一萬,吃不起車釐子,現在,不知道你們喝得起一杯奶茶嗎?
車釐子是按照「顆數」算錢的,按照斤算太貴,動輒3-500一斤,好的7-800,一顆3塊4塊5塊不等,分為SXJ級、XJ級別、J級別、XL級別、L級,說來慚愧,到現在我都沒整明白這些英文字母的含義。
下一步,要算算一杯珍珠奶茶,一顆珍珠多少錢了?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卻連奶茶都喝不起。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真的窮的響叮噹,而是掙錢的速度趕不上花錢的速度,錢存不下來。
可能能力匹配不了欲望的焦慮,總有一些錢,雷打不動每個月必須花出去的,剩下的,叫我買30一杯的奶茶,真的捨不得。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不管男人女人,我覺得都是一樣的,生活的劫,都只能自己去渡。
不敢任性,一家老少每個月都盼望著那點錢,定時定點定量得花出去。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