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學歷都是我們在求職時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好學歷的話,想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說到學歷這個話題,學歷被分為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在被問到是什麼學歷時,學生往往會回答自己的最高學歷。
那麼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有什麼區別呢,大家的理解正確嗎?其實很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第一學歷都有要求,如果學生不符合條件,是不能被順利錄取。這裡我們就來說說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幫助大家應對就業時的難題。
兩種學歷的的具體含義:
第一學歷的含義,必須是「全日制」高等教育拿到的學歷
第一學歷,就是學生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拿到的學歷。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全日制」這個條件,函授和成人自考都不屬於這個範疇。簡單來說,如果你專科畢業後完成了兩年專升本的學習,那麼你的第一學歷就變成了本科。
最高學歷的含義,在最後學習階段獲得教育部批准的文憑
最高學歷就比較好理解,就是學生最後階段的學習過程,經過教育部批准的文憑。如果學生最後階段的學習是碩士研究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拿到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證和畢業證,那麼學生的最高學歷就是碩士研究生。
那麼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哪個更重要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固定的答案,有的用人單位更加看重學生的第一學歷,有的用人單位則更看重學生的最高學歷。不管是哪種都很好理解,就好像有的人覺得考研讀研重要,有的人覺得工作經歷重要一樣,都是不同的選擇罷了。
當用人單位覺得第一學歷更重要時:
全日制本科學歷和全日制專科學歷相比,當然是前者更吃香。但如果是函授或者自考本科,和全日制專科相比,誰更吃香呢?如果用人單位覺得第一學歷更重要,那麼可能覺得兩者區別並不大,在這個基礎上更關注其它方面。
第一學歷決定了學生所在的院校,以及學生幾年來的學習環境。如果學生的第一學歷很出眾,學校特別拿得出手,顯然是更容易得到青睞的。因為好的學校學術氛圍更好,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能力上可能更有優勢。
當用人單位覺得最高學歷更重要時:
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不僅用人單位覺得最高學歷更重要,大部分學生也認為最高學歷更重要。現在大家的就業壓力都很大,在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時,大家往往會選擇通過提高學歷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還有的學生本科是普通院校,而學生自己有個「名校夢」,這種情況就只能通過考研來圓夢。雖然考研究生難度也很大,但是學生在考研成功後,得到的回報還是很豐厚的。有名校的光環,有學歷的提升,找工作會更容易。
學生「出身」上的不同,決定了用人單位HR的選擇:
什麼是學生的「出身」呢?舉個例子來說,兩個學生都是985高校畢業的研究生,但是本科學校區別大,那兩個學生的競爭力還是存在差別的。用人單位可能還是傾向於錄取本科院校比較好的學生,這就是學生的「出身」問題。
這點還是挺無奈的,但是事實上確實有不少企業很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一些名企,對學生的本科院校會很看重。甚至會有極端的情況出現,即使你的最高學歷是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也有可能會敗給畢業於985高校的本科生。
即將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應該注意什麼?
學會主動出擊:現在就業壓力很大,學生們在找工作時需要主動出擊,不要認為好工作會突然降落在自己頭上。所有機會都需要自己主動爭取,不然就會跑到別人那裡。拿本科生來說,從大四上半學期開始,就要著手就業問題了。
學生需要及時關注學校的招聘會,參加招聘會被企業錄取的概率比較大。如果錯過了招聘會,就需要關注大型企業的校園招聘信息,報名參加筆試取得面試的機會,進入最後的競爭階段,而這些信息都是需要學生自己搜集的。
抓住就業黃金期:對畢業生來說,就業的時機很重要。可能大家聽輔導員說過這樣的話,找工作要珍惜「金九銀十」,也就是九月十月。這個階段是很多大型企業發布招聘信息的時間,也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發布招考公告的時間。
很多學生在這個階段正在進行工作實習,在實習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就業信息,不要錯過考試報名。雖說之後也會有一些工作機會,但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可能都比不上這段時間,而且到時候學生也只有被挑選的份兒了。
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找工作的時候,學生們也會有些糾結,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樣的工作。有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很認可,在畢業後也會找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但有的學生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在找工作的時候只能重新開始,涉足別的行業。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進入到哪個領域,自身的優勢是什麼,大家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找工作的時候會顯得非常迷茫。
結語:在求職時,用人單位會很關注學生的學歷,可以說這是基礎門檻了。除了學歷之外,學生自身的能力、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也很重要。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提升就業成功率呢?#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