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英語能力被拉美國家趕超
11月3日,英孚教育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在母語非英語國家的英語能力排名中,中國排在第47位,不及巴西、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等拉美國家,而去年中國的排名是第34位。
英孚的研究還表明,由於英語是國際商業交流和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語言,所以英語的能力和國家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國民總收入為一個國家一年內用於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和地租的總和,不代表居民實際收入)、高科技的發展成正相關,而一個國家的網際網路普及率越高,學習英語的途徑就越多,英語能力就越容易提升。
《金融時報》報導,超過中國的拉美國家都在提高英語能力方面極具雄心。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3月,巴西推出「英語無國界」政策,1萬名在巴西高考中分數較高的學生將獲得在線英語課程,而1萬名託福考試分數較高的學生,可獲得優先進入大學學習的資格。2013年5月,墨西哥總統涅託和歐巴馬共同宣布開啟「十萬」項目,計劃到2018年送10萬個墨西哥學生至美國留學。
相較之下,中國卻對公共教育應給予英語教育多大重視提出質疑,2013年,北京考試院宣布2016年起,高考英語科目減少50分,中考英語科目減少20分。2014年,山東取消高考英語聽力考試,改為選擇高中學業水平聽力考試中成績最好的一次,單獨計入檔案。
中國債務增長超經濟增長,企業債務水平最高
中國的未來將債臺高築?10月,《經濟學人》提出了疑問。根據統計,中國的總債務水平自2007年至今增加了近3倍,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國的總債務已經超過經濟規模的2倍。
而中國GDP的增速則一直在下降,債務增長持續超過經濟增長,中國的債務問題已經非常明顯。
其中企業債的問題最為突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數據顯示,中國非金融部門企業債務佔GDP的比重升至123.1%,佔比最高,並且超過美國等其他國家。
企業債務水平高背後反映的是中國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中國長期依靠投資發展經濟,政府的隱性擔保使得出現大量「殭屍企業」,產能過剩的企業僵而不死,大量資金沉澱在低效部門。
經濟學人的文章稱,短期內債務迅速增長在歷史上一般是預示金融危機的準確信號,中國即使避免了嚴重危機,也可能導致頑疾:維持經濟增長需要的貸款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