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本性:疫情考驗人性,災難鍛造國魂

2020-12-20 中國網

疫情考驗人性,災難鍛造國魂。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公布,截至2月18日24時,全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而醫治無效最終去世的人員,已經2004人,累計確診人數74185人。從1月23日,武漢「封城」,湖北「封省」,直至全國各省,多步後塵,為了嚴防死守,保護人民。1月30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泱泱華夏,百業停擺。春節假期,延長了;學校上課,推遲了;火車停開、飛機停飛、輪船停航;高速道路,封了;社區大門,閉了;乃至,除夕之夜,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也不例外。但疫情,卻沒有完全退卻的跡象。


病毒猖狂,多難興邦,災難當頭,全民抗疫。中國地雖大,已一步不可退;中國人雖多,是一個不可棄。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肅穆的中南海,到巍峨的崑崙山,從白衣天使,到戎裝勇士,皆以戰時狀態,奔突向前。這些,讓我想起中國的國歌,其中有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火煉真金,大浪淘沙。此次,新冠肺炎被我國列入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傳染力極強。通過唾沫、黏膜、排洩物、氣溶膠等皆可傳播。潛伏期長達14天,甚至24天,期間,同樣具有傳染力。而且,還是新發現的病毒,人類對它的了解,尚是有限,沒有特效藥可以對治。可見,它對生命的危險性與對心理的衝擊力有多大有多勁。


但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而避之。危險當前,就有人不畏生死,災難面前,就有人迎頭而上。佛學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他們有集體的,也有個人的;他們不僅有信仰者,也有無信仰者;不僅有公職人員,也有民間人士;不僅有男人,也有女人;不僅有青年,也有老人;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外國人;當然,也包括我們,宗教界人士。


巔峰之樹,才知風勁;谷底之花,才知土肥。在這些奮力抗疫的最可愛的人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一批又一批奮勇向前、決勝千裡的白衣天使與戎裝勇士。


長期以來,我們的社會,一直不看好年輕的一代,不看好80後與90後這一代,認為他們多是獨生子女,是被家長與社會供奉起來的「小祖宗」「小皇帝」,不僅不能獨立,而且不會吃苦,只會吃喝玩樂,是室內花朵,經不得風雨,是垮掉的一代,糟糕的一代,扶不起的一代。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個時代,自有後浪推前浪。此次,大批80後與90後的白衣天使與戎裝勇士,風瀟瀟,易水寒,充滿血性,忠肝義膽,像戰爭年代的敢死隊,如和平時代的突擊隊。他們,尤其90後,看起來,雖然還像小孩,稚氣未脫,但他們,青春飛揚,決絕勇敢,國旗下,或黨旗下,或團旗下,誓言真摯,容顏剛毅,當他們要出徵時,那與親人的相互告別,那與隊友的互相鼓勵,讓我突然感覺,這一場疫情,使他們長大了,成熟了,他們稚嫩的雙肩,就像兩座大山,充滿力量。在祖國危難的時刻,他們不僅可以擔當,而且,那麼頑強,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與希望。


有謂,大愛無疆,大道至簡。這些80後與90後的最可愛的人,他們中的許多故事,讓我感動。


比如:有醫務人員,為了減少感染機率,她把一頭秀髮給乾脆剃光,輕裝上陣。有醫務人員,主動請求去抗疫第一線,她的請戰書中有兩句話:「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有醫務人員,上陣之前,已作了最壞的打算,他交代單位:「如果不幸,捐獻遺體」。還有醫務人員,對同事充滿體諒與愛,她說:「我沒孩子,我上」。另有一位醫務人員,正在支援武漢,遠在昆明的母親去世了,她淚流滿面地向遠在昆明的方向,鞠三個躬後,就忍著悲痛繼續去服務病患。尤其是,被稱作「吹哨人」的李文亮醫生,為人抱薪,卻斃命於風雪,在抗疫中被感染,不幸去世,捨命又流淚。據報導,截止2月11日,已有1716名醫務人員確診被感染,6人殉職。


又比如:武漢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以火神與雷神的速度建成後,交接予三軍將士組成的支援湖北與武漢的抗疫醫療救援隊,救援隊的官兵,從報導與圖片上看,他們絕大部分都是80後與90後,尤其是90後的年輕人。這是一場戰爭,一場人民戰爭,戰場,屬於年輕人,戰場,同樣也屬於年輕女性。他們為信仰而拼,為生命而博。看著他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形象,如戰場上的英勇騎士,充滿著英雄主義,令我羨慕。從此,我們可以相信,今天,人民軍隊還是人民的軍隊,還是人民的子弟兵,還是人民生命的鋼鐵長城,初心乃在,軍魂乃堅,戰旗乃紅。


此次抗疫,是全民的戰爭。有人說,讀書當學鍾南山。鍾南山院士,今年已經84歲高齡了,為了抗疫,為了解除患者的無助與苦難,他仍奔赴於一線,他就如80後與90後的年輕人一樣,不懼危險,不怕辛苦。鍾南山院士是千千萬萬各行各業奔赴抗疫一線的勇士們英雄們的典型代表,這些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勇士們英雄們,就如魯迅先生說的:「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我們為之感動,更為之致敬。這些,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與美。


人生,永遠不知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發生在英國德比郡亞姆村的有關瘟疫的悲壯又感人故事,1950年版的英國教科書中,就記載有這樣一段歷史:在17世紀,歐洲發生了兇猛的「黑死病」,每天導致英國7000人以上死亡,結果是歐洲2500萬人喪命。起初,黑死病從倫敦開始擴散,然後,蔓延全國。不過,在英國北部,卻沒被傳染,因為,中部有德比郡的山脈分隔出英國的南北,這山脈阻止了「黑死病」的北進。在這山脈間有個南北互通的必經山谷,一個樞紐小村莊,叫亞姆村。當時,一名從倫敦來的布商把「黑死病」帶到了該村,一個裁縫的四口之家已被他傳染,已經兩人死亡。這時,亞姆村的村民面臨著生死的抉擇,有人提出,趕緊北撤,因為,英國北方還是安全的,這樣做,或許,他們還有生存的一線希望,但會把傳染病馬上帶到北方。有人卻認為,應該堅守亞姆村,把傳染病阻止在這,拯救英國,雖然,這樣做了,他們必死無疑。最後,在一個牧師威廉的主持下,村民們進行了討論,最終做出痛苦而偉大的決定:為了阻止黑死病向英國北部蔓延,全體村民,堅守亞姆村。他們將北上的路封鎖,並派了強壯的村民看守,互相之間,相互隔離。如有村民被感染,就將其移入酒窖和地下室。該村抗擊黑死病的事跡感動了英國南部的人們,人們冒著風險送來許多食物等,但該村只允許人們將食物放在亞姆村的圍牆外,他們自己到村外取,防止交叉感染。經歷400天自我隔離,堅守亞姆村的村民,為此付出了慘痛的死亡代價,原先344人的村莊,僅存70人,其中,33個是16歲以下的孩子,但卻因此拯救了大半個英國。為此,在亞姆村的中央小廣場上,有個石碑,至今還在,上面刻著這樣一段文字:「走的話,未必能活。不走的話,一定會死,但我們,願意試試。因為,善良需要傳遞下去,並讓後人記住。」亞姆村民,被後人冠以「賢者善人」。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宣布該村村民世襲免稅。其自我犧牲,拯救大眾的壯舉,感動一代又一代的世人。


世間總是這樣,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清流,也有濁水。在全民抗疫,甚至許多人為之犧牲的同時,卻有一些人,總在做著損人利己,乃至害人害己的行當,這暴露了人性的醜與惡。比如,有人不僅乘機趕製冒牌口罩,而且,質量低劣,高價出售,發「瘟疫財」,發「災難財」。有人明知自己來自重災疫區,卻隱瞞大眾,日日穿梭於聚會與人群,最終,因其一人確診感染,導致成百上千的他人需要隔離。有人在醫院,因為病床或藥物缺乏,沒有被及時提供,就當面向醫務人員吐口水,以洩心中不滿,說:「我活不了,也不讓你們活」。有人明知野生動物可能帶有極大危害人類的病毒,新冠肺炎很大可能就來自它們,但他們,在疫情期間,竟然還在交易野生動物。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說,人性就是佛性,所以,人人本來都是好人,都可成聖。而這些人,只因後天汙染,汙染了貪嗔痴慢疑等,才致醜惡畢現,為此,也受到應有的懲罰,果報現前,希望他們,知恥而後勇。因為,有時,苦難是愛,讓誰苦難,是因為愛誰。


佛學常說,禍福相倚。疫情發生,固然是件壞事,但也給予了人類很多很大的啟示。由於疫情兇猛,「封城」的「封城」,「封省」的「封省」,「閉門」的「閉門」,「閉戶」的「閉戶」。這期間,有一個詞使用率很高,那就是「隔離」。「隔離」,使城市安靜了,使社區安寧了,沒有了往日的車水馬龍,沒有了往日的人聲鼎沸。因為隔離,人與人交流少了,物與物交集少了。雖然,疫不容情,病毒就是敵人。但是,隔離的是病毒,隔離的不是慈悲。隔離的是危險災禍,隔離的不是平安健康。隔離的是距離,隔離的不是親情。隔離的是死亡,隔離的不是生命。因為隔離,父母更牽念兒女了,老師更擔心學生了,丈夫更掛念妻女了,醫生更擔憂患者了。因為隔離,大家的出行不便了,生活不便了,工作不便了,交往不便了,這反而,令大家醒悟到,在平時,能夠自由出行,能夠多彩生活,能有工作機會,能有交往平臺,那是多麼的幸運呀!那是多麼的幸福啊!那是多麼值得珍惜的呀!是多麼應該為之高興的啊!


佛學講因果,有果必有因。疫情兇猛,許多人在找原因。專家普遍認為,此次疫情病毒來自野生動物。當然,也有人大膽猜測,可能來自某實驗室的洩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年一臺階,階階日上,尤其,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更是發展迅速,而今,可謂國強民富。許多人富了,生活好了,但品德未跟上,操守未跟上,而是欲望高了,尋刺激的心大了,什麼都敢吃,什麼都敢玩,就如吃野生動物,蝙蝠之類。世界總是這樣,有來有往。這些野生動物,多有漫長的衍化歷程,充滿靈性,也充滿不可預見的各類病毒,人類今天吃它了,它們是要報復的。比如「非典」,還有今天的新冠肺炎爆發。這幾十年來,我們的世界,惡疾頻現,如愛滋病、伊波拉傳染病等,專家們也將此惡疾源頭,歸之於野生動物。而各種的癌症患者,其數量也不斷地攀升。由於人類違背自然規律,汙染了空氣、水源、土地,甚至心靈,地球村才變成了癌症村。


因為服務於福建省佛教協會與福建佛學院等原因,為了不致於自己昏昏,而且使人昏昏,所以,也時常關注世界大事與國家要事。2020年以來,世界似乎不太平安,不說人禍,只談天災。您看,澳大利亞山林之火燒了幾個月還未息滅,多少動物因火而亡,幸運活下來的,也無處生棲,只能衝向都市與村莊,甚至襲擊人類,包括難以估量數字的蝙蝠,與人類爭奪生存空間。在非洲,蝗蟲之災,令人恐怖,它們如風過草偃,如雲過雨來,它們如大軍團大風暴大烏雲橫掃而過,農作物片甲不留,成赤裸殘兵敗將。而在中國,新冠肺炎突襲,中國14億人民,幾乎為此「閉關」,國際震撼,世界緊張。在美國,流感侵襲,已兩千多萬人感染,一萬多人喪生,至今,還未找出合適預防這種流感的疫苗。其實,這些,都是人類與自然界與動物界與生物界的平衡和諧受到嚴重破壞的惡果。哲人說,誰要改變未來,就得改變現在,誰要改變世界,就得改變自己。人類要改變類似禍端,我想,就得從中好好反思:人類的生活,是否應當及時作些什麼樣的改變?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國恩。我是一個僧人,疫情襲來,第一時間,吾想到了海通和尚,他為了救度來往船隻及人員的安全,發起開鑿樂山大佛,經90年完成。我想到了寶松和尚,為了救度缺醫少藥的百姓,他於福州開元寺發起創辦了福建佛教醫院,救死扶傷。為了服從大局,配合當局,為了百姓的安全,信眾的健康,為了防止人員因為聚集而發生病毒的交叉感染。也為了忠誠於自己的信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於除夕夜,於正月初一,於正月十五,以及其間,直至今天,我們常住的寶剎,始終停止對外開放,山門緊閉,出入禁止。曾經的人潮,轉化成了空曠,曾經的聲潮,轉化成了空寂。這時,有些僧侶,覺得不習慣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善用如今的「封寺」,隨緣如今的「閉關」,好好反省一下,自省一下,有願貫日月,無力度蒼生,慚愧自己的不足,懺悔自己之缺點,感恩諸佛菩薩與祖師聖賢長期之加被保佑,感恩仁翁善長與領導師尊長期之指導賜教,感恩四眾弟子與各界人士長期之關愛護持,感恩天地萬物與宇宙眾生長期之隨喜成就,那麼,將會是個多好的時節因緣呀。同時,如果我們,能夠善用與隨緣如今的時節因緣,攝心守意,安心靜意,好好地學修,認真地辦道,念佛誦經,持咒坐禪,修行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精勤修證,覺醒生命,將功德回向予正在苦難之中的眾生,祈願災難消滅,民災消除,那將是多麼功德無量的法務與佛事呀。就如中國佛協,指導全國佛教界,疫情期間,要「四宜四不宜」,即宜閉不宜開,宜散不宜聚,宜靜不宜動,宜修不宜逸。當然,我們,更可以隨緣如今的因緣,好好地回顧一下,我們的昨天來時之路,好好地思考一下,我們的明天去時之途。也就是,回顧一下過去,展望一下未來。想一想,接著,我們的道路,我們的方向,我們的旗幟,我們的車馬,乃至,我們可能結緣的山河大地與石樹花草。想一想,如何更好地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如何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如何更好地走好人間佛教道路,如何更好地發揚漢傳佛教的農禪並重、學術研究與對外交流這三大優良傳統,如何更好地愛國愛教、守法持戒、服務社會與助益百姓,如何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宗教和睦與維護世界和平,如何更好地建章立制、加強管理;教書育人、辦好教育;內外兼修、提高素質;慈善公益、救濟蒼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佛學的核心理念是因緣法。因緣法意味著聯繫法,因果法,共生法。因緣的世界,從來就是共同體的世界,新冠肺炎,這傳染病,它的肆虐,橫行,及其結果,驗證了我們佛教和合共生的真理,也告訴了我們,人類唯有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才可共贏雙利,一榮俱榮。誰想只利己而不利人,那是違背規律的。疫情當前,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這麼一個神聖的大道理,從一個戴口罩的小事件中,就可以體悟出來。活人,就是活己呀!活己,就是活人呀。武漢人民的命運,牽著湖北人民的命運;湖北人民的命運,牽著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牽著世界人民的命運。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道理,就是如此。一樣,中國勝,則世界才勝。也就是,世界是個共同體,人類是個共同體,甚至,人類與自然,人類與動物,都是命運與共,休戚相關。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這場抗疫戰爭中,中國每一天的戰果,無論勝負,進退,都引起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時刻關注著中國的抗疫之戰,並對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的全力抗疫給予高度的評價。在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疫中,世界各國或各地區有良知的人們,都本著人溺己溺,或者說,人道主義精神,或關心支持,或理解同情,或參與共苦,投身其中。日本有個小女孩,穿著旗袍,抱著捐款箱,躬著身,風立大街邊,就為了為中國人民的抗疫募款。日本捐來中國疫區的抗疫物品箱上,有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有寫著「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有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而韓國,在捐贈給中國的抗疫品外包裝上,寫著「兄弟同心,其力斷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韓國駐華使館打出橫幅,上面寫著:「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伊朗外長在社交媒體上,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以此表達伊朗與中國,共同抗疫的袍澤之情。而在斯裡蘭卡,總理率先,百萬人於各佛寺為中國的抗疫祈禱。哪怕是宗教之國梵蒂岡,也關心中國的抗疫之戰,支持梵蒂岡有關單位與個人向中國疫區捐贈口罩100萬隻。如此事例,數不勝舉。有福同享,有難同擔,共同抗疫,共渡時艱,我們又收穫了友誼,又見證了友愛。


可是,滿樹的桃子,總有腐爛的。總有一些偏見者、傲慢者、無知者,甚至是邪惡者,他們樂於與理性為敵,與良知為敵,與善美為敵。比如: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有意以《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為題,惡毒攻擊中國。德國《明鏡》周刊惡毒地將新冠肺炎病毒稱為「中國製造」。丹麥《尼德蘭郵報》惡毒地將五星紅旗繪成病毒的模樣,侮辱中國國旗。加拿大的《省報》,惡毒地將新冠肺炎病毒,故意稱作「中國病毒」。這些集團,或機構,或個人,在瘟疫面前,宣揚種族歧視,推崇種族主義,他們的思想,比病毒更可怕。他們自以為自己的言行佔了中國的便宜,卻不知為世人所不齒,將被永遠刻在人類抗擊疫情的某根恥辱柱上。


記得,中國古語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又說: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是呀,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儘管滄海桑田,總是生生不息。從古以來,華夏兒女,就有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等壯舉。因此,這場疫情,雖是災難,但之於歷經磨難的偉大中國人民,只是毛毛小雨,中國列車,還將不可阻擋地滾滾向前。這期間,國內外有些集團與個人,以陰暗的心理,幸災樂禍地想看中國笑話,想看中國倒下。其實,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與黃粱一夢而已。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想想看,一周就可以創建一座現代化千人床位醫院的社會與組織,是一場傳染病就可以打散的嗎?一聲令下,14億人民,就可以自覺有序地相互隔離的民族與國家,是一場傳染病就可以打垮的嗎?一處一省有難,全國各地各省就無條件地馳援的文化與制度,是一場傳染病就可以打倒的嗎?越是艱險,就越是衝鋒在前的政黨與軍隊,是一場傳染病就可以打敗的嗎?相反,這場兇猛疫情,又一次鍛造了新時代中華民族之魂,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民族與國家,這種文化與制度,這個社會與組織,這個政黨與軍隊的光明未來與亮麗希望。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大堅忍大團結,這個國家的大剛強大力量,這種文化的大格局大高度,這種制度的大先進大優勝,這種社會的大慈愛大溫暖,這個組織的大效率大朝氣,這個政黨的大無私大奮力,這批軍隊的大犧牲大奉獻。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作者簡介: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佛學院院長 釋本性)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導語春節前夕到現在,全國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世界好像都變成了灰白的顏色。在這次疫情大背景下,引發了人們對人性的性善以及性惡的思考。應奮不顧身為大局著想?還是為了一己私慾對他人置之不理?今天,我們就疫情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對當今時代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進行探索。
  • 痛苦源於不通人性,照見真如本性,業障都是空的
    通人性,不做虧心事,人就不會有兇禍突然臨頭,但凡懂一點因果的人,就不會輕易殺生害命。因為做這種事,現報最快。今年天災人禍,來得非常兇猛,非常時期朝聖五臺山的人特別多,每天都突破歷史記錄。人心不古,良知淡薄,這就是人類災難的根源。修好的人身上遍吉祥,頭上都有光,這就是人的智慧德相的顯現。
  • 永遠不要試圖去考驗人性,因為人性從來都經不起考驗
    做不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種人丟掉了「人性」,已經不屬於「人」的範疇。老闆自覺地認為這個下屬會選一套80平米的小戶型,沒想到下屬居然沒有按照自己的設想來,經受不住考驗。下屬聽到老闆那麼說自己以後,心裡逐漸不滿,開始消極怠工,心思也不在公司了,後來找到機會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而這位老闆失去了一位好員工。02國外有位著名的醫學家,是諾貝爾獎的得主。
  • 3部病毒疫情災難電影,揭露更深層次的人性!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硬科幻電影,大量涉及生物學、病毒學、量子學理論等。當然,對於zhen治陰謀,人性,科幻,懸疑,生化攻擊,應該有的都有了。本片題材其實挺新穎,到底這個細菌或者病菌是未來人送回現代人的警示,還是過去的人存放在太空留給未來的種子?或者說它是為了警示對於過去的現代人不要為了一己私利過度地開採大自然吧,還是帶有一些環保的理念,值得一看!
  • 『幹 貨』電影《流感》:災難背景下的人性解讀
    突發的疫情來臨時,從國家到家庭、從團體到個人,都是抗擊疫情的主體。雖然每個人承擔的責任、扮演的角色不同, 但都是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的士兵,都是抗擊疫情的主體。關於這場災難,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有許多話想說,但是一時間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於是,電影便成為很好的情緒出口。
  • 疫情正失去控制,美國又面臨另一場災難,考驗川普的時候到了
    作者:尋陽編輯:坤守印度政府在需要解決疫情問題的同時,還需要面對蝗災、洪水等自然災害,並且還要處理邊境爭端。和印度一樣,美國現在也面臨諸多讓人頭痛的問題,疫情狀況比印度更加糟糕,失去控制的同時,美國又面臨另一場災難,考驗川普的時候到了。但還有種族歧視問題爆發,總統大選需要操心,川普恐怕應接不暇,無法顧及到方方面面了。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災難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一個家庭是脆弱的,但每個中國人的力量匯聚起來,方可聚沙成塔,眾志成城。「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 戰爭,疾病,災難,貧窮,教育,人性:多麼痛的領悟!
    它們分別是:戰爭,疾病,災難,貧窮,教育,人性。03災難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永遠都是渺小的!貧窮,乃是上天給全人類帶來的最艱難的考驗!!!05教育迄今為止,我們人類已經構建了非常完善的知識系統和教育體系。
  • 心懷「國之大者」,鍛造「政治三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於擔當、善於作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  人之大德,莫過於忠。
  • 《我們這一家》第三集:鍛造·凝鋼鐵之魂_新華網
    《我們這一家》第三集:鍛造·凝鋼鐵之魂_新華網在鞍鋼集團,有這樣一家人,爺爺馬長春、父親馬玉成、兒子馬詩颺三代人分別參與、見證了鞍鋼集團70年的發展歷程及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時代變遷。靈動模板專題V2系統《我們這一家》第三集:鍛造·凝鋼鐵之魂
  • 推薦8部韓國高分災難片:災難前人性展露無遺,最後一部最真實!
    二、《流感》 (2013)由於這次新型肺炎疫情的爆發,面對一個新型的病毒,人類真的很渺小,開始都會束手無策,這次疫情導致國內各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最終人類還是會戰勝病毒,重新回到正軌。就像這部電影一樣,面對外來豬流感病毒的感染,期間展現了人性的善惡美醜。
  • 鍛造鷹之大志,發揚大將軍魂
    |《冠軍教練》主講:連年創下破億神話的行動教育上海分校校長 郝珊麗老師分享內容:冠軍的四大基因與特質,冠軍培養五部曲;選拔幹部選四有,鍛造幹部四步走賽:敢打能勝,鍛造大將軍魂最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結合各團隊的方案成果、互動表現等,積累各環節分數,評出前三團隊,予以重磅激勵。
  • 《致命復活》定檔 災難題材電影「引爆」影院
    面對院線電影空窗期許久的情侶檔,該影片作為疫情過後首部災難電影,熱度極高。定檔海報壓抑驚悚 中國版《釜山行》再現奪命疫情《釜山行》、《流感》作為曾經的現象級災難電影,不僅勝在技術層面,還契合了韓國電影對於心理恐懼和人性的精準把控,另外也有它的政治寓意。
  • 不朽「中華魂」 | 獲獎者洪櫻演講《強大了!我的國!》
    有一種魂,它凝於華夏大地,立於世界東方,這就是我們的中華魂!近日,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圓滿落幕!活動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北京市廣大師生的關注和熱捧。北京市關工委將持續推出《不朽「中華魂」》演講展示專欄,我們將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新時代首都孩子們的風採!2020年初,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孩子們通過在家錄製演講視頻進行線上展示的形式參與本次活動。
  • 疫情,讓我們於痛苦的陰霾中洞見人性的彩虹,感受愛的溫度
    面對這場災難,祖國舉國之力與之抗衡,為受災民眾提供了堅強的後盾,有很多人心繫家國,心繫他人,從細微處著手儘自己所能為深處冰冷疫情中的人送去溫暖,還有很多人從自身出發,居家自我隔離,為自己尋得心中的一份淨土,學會了珍視自我。有一種愛叫做,家國情懷何為「家國情懷」?百度百科中是這樣解釋的:所謂的「家國情懷」,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認同,並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
  • 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容易暴露本性?莊子揭秘赤裸裸的人性
    那麼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透過偽裝,看透一個人的本性呢?道家的大神級人物莊子,在他的《莊子·列禦寇》中談到了這個問題,揭秘了赤裸裸的人性。他認為,在下面幾種情況下,一個人最容易暴露本性。一、看一個人忠誠嗎?莊子說:遠使之而觀其忠。一個人你看他忠誠不忠誠,就是把放到一個不受監督的地方或位置去。
  • 我們愛看災難片 是因為想超越對災難的恐懼
    新冠疫情暴發,很多人會聯想到《釜山行》《我是傳奇》《後天》《2012》等災難片中的場景,4月9日,「人文清華雲講壇」第四場開講,著名影視理論評論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講授《向死而生:傳染病災難電影分析》。
  • 《武林怪獸》影評,一切生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世間一切,萬物有靈,萬物可愛,一切生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可怕的人心,人性的泯滅似乎比一切怪物都可怕。沒想到這個舉動卻給馴獸師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整個武林也在懸賞重金去抓捕這個怪獸。這個怪獸自己一個人生活在山洞裡,在這個山洞裡,它學會了獨家武功,當他知道馴獸師有危險的時候會去救他。東廠的主公喪盡天良,製造出來了很多殺人利器,一群武林人也在和這個主公鬥爭著,但是這群人好像鬥不過,在最後的關頭,是這隻怪獸招財救了所有人。
  • 拉美至少10國確診過萬,專家:疫情恐帶來人道主義災難
    他認為,在經濟原本就很脆弱的一些拉美國家,疫情的「次生災害」是否會波及成為人道主義災難,已經成為一些國際組織的擔憂。若醫療衛生、復工就業等問題處理不當,恐將帶來更深層次的社會危機。巴西:病毒與歐洲、北美極為相似2月26日,巴西出現首例確診病例,新冠肺炎才正式登陸拉美,比歐洲和美國晚了一個月。
  • 疫情面前藥店在裸奔!大發國難財!政府一招可拍死蚊子!
    2020年,這個春節註定是災難的,比03年非典更加難以對付的武漢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就這麼突兀的出現,隨之愈演愈烈!全國人民嚴陣以待,各地陸續封城,村莊封路,拜年取消,靜待家中防止疫情擴散!疫情面前有大愛,鍾南山院士和醫護人員24小時不間斷始終堅持奮戰在一線,基層幹部也對各自負責的區域兢兢業業,穩定了咱中國老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