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的上一篇文章,題為《我愛你,簡單的三個字,用林夕的歌詞怎麼說出來》,甄選了5首林夕最愛的填詞,《約定》、《暗湧》、《假如讓我說下去》、《下一站天國》和《相愛很難》,擷取出歌詞裡的那句「我愛你」。
但是,林夕講過得情話,卻遠不止這些。。。
林夕說「我寫了很多詞,但最終贏不到一個人。」
董小姐每念及此,都是打心底裡感到慶幸,正是應了歌詞裡的那句「得不到的從來矜貴」,因為有個讓林夕」贏不到「的人,才會鞭策著他文思不絕,寫下了傾國傾城,最美的情話。
一次電臺節目上,主持人把林夕創作過的歌詞比作一個餅,問他分給最喜歡的幾個歌手各幾分之幾,他都一一作答,當主持人問及黃耀明的時候,林夕講,他是我這張「餅」的起源...
林夕所作得每一首歌詞,都可以看成是他講給明哥的情話。黃耀明之於林夕,即是創作靈感的源泉。這些美麗的情話,雖然沒能讓他最終牽手明哥,卻驚豔了世人。
明年今日,雖然只一年,但這一年卻如過六十年一樣難熬。看似非常灑脫風趣的唱出「但願能認得出你的子女」,又深刻的反襯其中不舍之情。一句"惶惑地等待你出現",單就「惶惑」二字,這心裡的枝枝蔓蔓,就足矣讓人勾芡許久。
董小姐一直覺得,每個人的愛都是有限的,就像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揮霍完了就真的沒有了。即便是將來在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也提不起勁頭去愛了,因為額度已經用完,只剩下一具「愛無能」的軀體。
董小姐的觀點,跟林夕的這段金句不謀而合。但是他講得更悽美、決絕。
有生之年,遇到你的那個瞬間,同時竟也花光了所有的運氣。這電石火光的一剎那,是要用多少生生世世的回眸來磨鍊。須臾間就要學會承受失戀,相比起來,勇敢得生存並不難,因為前者還需要發願!
國語版的《十年》,則是另外一個故事一番風味。網絡上流傳著關於這兩支歌的段子,雖然已經無從探究真假,但是董小姐相信你看過之後,也不免唏噓。
香港男孩和北京女孩在陳奕迅的演唱會上相遇並迅速相戀。而一星期後兩人已在機場告別,男孩參加了無國界醫生要去非洲原始部族工作。臨行前他送女孩一個音樂盒,裡面的曲子是明年今日。到時我會回來,男孩說。一年後男孩回國,女孩已嫁人。對不起,女孩對來找她的男孩說,我以為你是要我等十年。
分開多年的戀人,憧憬著時間改變了我們,但沒改變愛,希望感情可以一如從前。但是再見面的時候,究竟會是怎樣的感受,林夕寫的《不如不見》,道出了最真實的情境。
原來我想見的並不是現在的這個你,而是曾經的那個你,還有沉醉在記憶中的笑臉。今次的會面卻只是一番成熟的表演,再也回不到中間隔著的十年前。與其這樣,倒不如永遠都別再見面,這樣至少還可以保留一份美好的回憶,在我的腦海裡面。
經歷了久未謀面的歲月洗禮,情人們重聚,大抵都是這般心境吧。感慨時光易逝的同時,我們往往忽略了物是人非的變遷。再見,亦只是空餘悲。既然不能相濡以沫,又不甘心相忘於江湖,不如將這一切沉澱到記憶深處,引為你終將逝去青春的墓志銘。
臺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一 一》中,有一段戀人重逢的故事讓董小姐印象深刻,分別的時候,他對她說:我這一生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這句話當真是字字錐心,但是作為觀眾的董小姐寧願他不要說出口,有些事情,就是用來深埋的。
幾百年前的納蘭性德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這般悵惘。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好久不見,不如不見,與其相見,不如懷念。
寫歌這件事情,平凡處才最見功力,這樣瑣碎的事情都能被林夕作成金句,總算是沒有愧對他的名字,夢——林夕,他筆下的情話確實很夢幻。這首被太多人唱到爛俗的歌,每聽一遍,都還是會感動。
歌詞都讓他作成了情詩,再配上天后林憶蓮的聲音,簡直妙極。李宗盛講過」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但是後來他又在歌裡寫道「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不知道分開後的兩人,心裡有沒有冒出過這首歌,緬懷他們曾經的一段情。
直到後來看到一張黃耀明拍的廣告照片,董小姐才恍然大悟:原來真的有一種感情,情至骨髓!
MP3右下角,看到了嗎
這首歌、這句話,就是林夕對明哥感情的真實寫照,至少還有你!
有人說這首歌的名字,綿綿和明明在粵語裡的發音一樣,是林夕寫給明哥最直白的一首歌,董小姐不會講粵語,所以不敢妄下結論。但這首歌的靈感出自亦舒作的短篇小說《重逢》,卻是有據可考。
小說裡的女主人公,名字就叫綿綿,她講
我喜歡聽男子說他們的愛情故事,一往情深,分外動人。女人的愛情都是小題大做,誇張的,女人愛念泛濫,沒有戀愛,沒有存在。
於是林夕作了這首《綿綿》。「從前為了不想失約,連病都不敢痛」,每每聽到,心間都會泛起波瀾,這句詞最真實質樸也最扎人心。
愛一個人要有多卑微?從來未愛你,綿綿。其實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情話。矛盾的心理騙得了自己卻逃不過曾經很認真愛過你的事實。這些,只有自己的心裡最清楚。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聽歌的我們,都在他人的故事裡哭自己。
和這首歌對應的,還有的國語版的《愛情轉移》,Eason用傷懷婉轉的唱腔,把這兩首歌都演繹得非常完美。但是從歌詞層面來講,《富士山下》明顯要更勝一籌。
這首歌,還有《如果東京不快樂》、《再見二丁目》,都是林夕和黃耀明一起去日本旅行時候,記錄當時心境的歌曲。
初聽之下,會覺得《富士山下》晦澀。但是,那些想要孤獨一生的人,聽到這些深情入心的話,簡直要淚流成河。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林夕究竟花了多大的氣力,才能將一段情話寫到如此境地。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其實哪裡有你想的那麼好?林夕用這首歌,推出了他的「富士山愛情論」
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試問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據為己有,或許一件陳年風褸,就能為你解咒。
這首歌的作曲是哥哥張國榮,在拍攝電影《藍江傳》的時候,他承諾要給搭檔他的女主角周慧敏寫歌,填詞的工作交給了林夕。彼時恰逢林夕初識黃耀明,被明哥的風採折服,心心念念的想著他,寫出了這首歌的詞。
誰想到這樣凝望你,竟看不到認同。明知我心裡苦衷,仍放任我做好夢。難得你這個朋友,極陶醉,但痛!通過林夕的行文,我們可以窺探到當初他開始戀上明哥時內心的掙扎。
作為回饋,明哥也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演繹過這首歌,林夕的苦衷,其實他都懂,可是硬要裝作什麼都不明白。
後來,林夕又寫了很多他的「苦衷」,讓人一看便知。
明哥曾講過他最愛的是紅色,於是他便寫了一首《忘》交給何韻詩唱,其中的那句「黃是你的姓紅是你愛的,就當做常識。」在這裡就能對上號了。還有他寫給楊千嬅的《藍與黑》中「然後得到這姓黃伴侶紅著臉背著黃燈淺睡」。當然還是指得黃耀明了,這種小心思,在他寫得歌裡面,簡直俯拾即是。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臺灣電影《滾滾紅塵》創作的,在香港發行時找林夕填了一版粵語歌詞。羅大佑的滾滾紅塵,是快意恩愁後的繁華落幕過盡千帆,而林夕的滾滾紅塵,則是求而不得天下皆知的隱秘傳聞。
電影講張愛玲,詞也很張愛玲,聞者唏噓。一句令今生不愛我的人,子子孫孫流傳著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如今業已成讖。只是不知道在林夕看來,這究竟是怨、是毒、是榮幸?抑或是情話!
被鮮血染紅的夕陽訴說著愛與恨的悲哀,人世間只求有人陪伴一生的歡笑。張愛玲、三毛或者林夕,他們都是這滾滾紅塵中的執念客,才會用千手千眼去探尋一個緣字。
林夕寫這首歌詞的時候,是在80年代末,他還沒有結識黃耀明。但是後來,明哥卻拿著這句話,兜兜轉轉了幾個輪迴之後,講給了林夕。抱歉,愛人同志!
2007年的平安夜,明哥在上海開唱,林夕則坐在觀眾席認真傾聽。明哥在臺上介紹完「這首歌的歌詞是林夕寫的!」便唱出了《愛人同志》。即便是當時明哥已經有了愛人,林夕也要堅持把這首歌聽完,只為了那一句「抱歉」。
感情的世界裡,沒有誰對誰錯,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祝福他們前進的方向一路坦途。王菲歌裡唱的那句: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林夕和黃耀明,應該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無論如何,都要感謝林夕
用愛的火花燃燒自己,綻放出熾熱美麗的情話。
註:文章原創首發於董小姐的頭條號「好歌獻給你」,系頭條號籤約作者,轉載或約稿請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