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接送孩子,是對孩子的溺愛,網友:這位專家可能沒有孩子

2020-09-22 奶豆育兒

有數據統計,中國每年走失兒童的人數是20-30萬,但是找回來的機率卻不到1%。

孩子可以說是每個家庭的命根子了,每發現一起兒童走失,就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

有人奔波街頭深夜送外賣,有人辭職走遍了幾乎整個中國,都是為了找回自己丟失的孩子。

對孩子的全方位保護

家長們為了家裡這個「命根子」的安全,上學接送、在小區裡玩也看著,可以說在各種方面都進行了「監控式」保護。

商場上廁所門都不敢關,也不管自己尷不尷尬,一直看著孩子才放心。某個大學教授就針對家長接送孩子放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專家認為:家長的接送行為,遲早會毀了孩子

專家從兩方面指出了,接送孩子上學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影響。

❀ 第一,造成當日交通擁堵

一所學校全年級一同放學,家長開車來或者打車來接孩子上下學,很容易導致這一帶交通的擁擠。

這個時候的人流量車流量都很大,一個是影響交通,一個是影響孩子上下學的安全。

❀ 第二,不利於孩子獨立能力和集體意識的培養

孩子被家長接送, 自己回家的機會減少,獨立的能力缺少鍛鍊。

最近能看到許多關於日本教育的觀點,日本鼓勵孩子從小獨立,小學生組隊回家,這樣就能鍛鍊到孩子的集體意識。

家長:看起來說的挺有道理的,但我還是不放心。一看這教授就沒孩子。

關於日式的放學教育

中國和日本的情況就是不同的,放在一起比較顯然不怎麼合理。

➧ 日本學校大多數採用「集體上下學」方法

將住的近的幾個學生分成一組,結伴上學下學。而他們要走的路線也是固定好的。

➧ 日本學校會制定「通學路」

學校會根據學生家到學校之間的路程,設定一段固定的上學放學的路線。在這條路線上,會有明確的指示牌、志願者、引路人看守十字路口。

家長和志願者在必經之路輪流值班,保證學生安全。如果需要乘坐公交車,也會提前安排好必須在哪一站下車換乘。

➧ 日本學校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

學校會經常囑咐學生,馬路上不能打鬧、不能並排行走等。每天值班的家長看到「違規」的小同學會記錄下來,情節嚴重的會被「請家長」。

日本對孩子的態度是很重視的,在安全教育上,不得不說日本做的挺好的。


而日本管理比較方便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他們對「規矩」這個詞是敬畏的,一個就是人口少、好管理。

我國其實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也在逐步展開著,但是家長的擔心又不是沒有道理,那麼家長怎麼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安全呢?

想要孩子上下學更安全,家長怎麼做?

1)鼓勵孩子,結伴上下學

讓同小區的小朋友們結伴而行,囑咐孩子路上不要打鬧、走人行道。

對於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學校其實每年都在做,給孩子看交通事故教育影片是個很好的辦法。

了解才懂得畏懼,看著影片裡真實發生的交通事故,孩子們肯定會心存敬畏。

2)選擇坐校車

大一些的孩子,乘公交地鐵沒什麼問題,但是低年級的小朋友可能會坐錯站。坐校車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臺校車也不會造成交通的擁擠,既能幫助孩子順利到家,又幫家長節省時間,兩全其美的選擇。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了很多,家長們都很忙,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親自接送顯然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

家長對孩子的安全的擔憂並不是一種「溺愛」,孩子作為社會中的「弱小」的存在,還是要在安全方面多上點心才好。

相關焦點

  • 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專家: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
    然而父母的這種對孩子安全焦慮卻被批評為「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這種說法真的合理嗎?01專家怒批:接送孩子是中國父母特有的「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前段時間網上一直流傳著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上下學的對比圖,最明顯的差別是即使僅僅在小學階段,但日本的孩子仍然堅持獨立上下學,而中國的孩子則更多的是由父母接送上下學。
  • 一專家批判接送孩子是溺愛,引家長反對:你自己有小孩嗎?
    但是對於這一現象有一位育兒專家發了一篇長文對其進行批判,他說接送孩子對孩子就是一種溺愛有位家長在家長群當中分享了一篇文章,而文章當中的內容就是有一位育兒專家批判現在普遍接送孩子們的現象。他說家長在學校門口聚集會影響交通,浪費資源,而且開私家車尾氣特別嚴重,對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位專家還說,就像外面的國家孩子們都是自己上學的,還著重表揚了日本、韓國的家庭。
  • 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專家: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
    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尤為關注,尤其是在新聞和影視作品中,報導了關於人販子的事件後,家長們時刻都將視線放在孩子的身上。擔心孩子會在某一個沒有關注的瞬間消失了。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家長們做到了全方位的守護。
  • 接送孩子是溺愛會毀了孩子,專家這樣說,家長們認可嗎?
    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前總會聚集好多家長前來接送孩子。這成了當下學校門口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記得三十多年前我上學那陣,無論家裡到學校有多遠的路,都是我們自己來回跑,風裡來,雨裡去,根本不會有家長前來接送。現在就不同了,孩子上學念書,家長就同時多了一項任務,接送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甚至持續到高中。當然,接送孩子上學以幼兒園和小學最多。
  • 專家: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安排好的溺愛」,媽媽怒懟:無知
    這同樣為許多父母敲響了警鐘:為了孩子的安全,上下學接送孩子成為了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這種看起來「迫不得已」的選擇在最近一段時間成為了證明中國人溺愛孩子的證據,招來了不少專家的詬病。有記者就這個問題請教了在教育專家的意見,專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言語間表露出對於中國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擔憂。專家指出:接送孩子可能會導致出現交通的擁堵,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安全。
  • 專家:接送孩子是中國父母毀掉孩子的表現,家長怒批:你沒孩子?
    然而父母的這種對孩子安全焦慮卻被批評為「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這種說法真的合理嗎?專家怒批:接送孩子是中國父母特有的「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前段時間網上一直流傳著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上下學的對比圖,最明顯的差別是即使僅僅在小學階段,但日本的孩子仍然堅持獨立上下學
  • 接送孩子是溺愛?專家發文批評接送現象被懟,你難道不接孩子嗎
    與其擔驚受怕的培養孩子的所謂的「獨立能力」,還不如直接過去接送孩子呢!畢竟所謂的能力培養,再重要也比不過孩子的安全健康啊!再比如有人覺得,這是在溺愛孩子,容易毀了下一代。之前就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育兒專家寫的,他大肆的批判爸爸媽媽接孩子這件事,說什麼人家日本韓國都是孩子自己上學自己回家的,所以才造就了獨立自主的性格,而我們呢,一直給孩子密不透風的保護,看上去是愛孩子,實際上卻是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甚至有害。遭到了很多爸爸媽媽的反對,甚至有爸爸媽媽們直接懟這個專家,你難道不接孩子嗎?那麼,對於接送孩子這件事情,您是怎麼看的呢?
  • 專家指出接送孩子是溺愛引眾怒,家長:關你啥事
    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孩子們放學回家一般都是由家長接送的,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雖然家長接送孩子會在上下班造成交通擁堵。但是很多人也都習以為常了。而就在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專家指出,接送孩子是不對的,不僅阻礙了交通,耽誤時間,而且還不利於孩子的獨立自主行為
  •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何被家長們怒懟、真的只是溺愛嗎?
    ,奶奶直接抱怨說「你就是挑,想當初你爸爸連自行車都沒有坐的,也從來都沒有過接送都是自己上學,你就是被你爸媽給慣壞了」。說到這裡,腦海裡就不由地浮現「專家批判接送孩子上下學」 事件了,到底該不該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件事情,近年來一直存在比較大的爭議,其中有孩子的家長表現的反響最大,為什麼呢?因為若放得下心誰願意擠著時間去配合學校的上下學時間呢?有多少家庭因為要接送孩子上下學而耽誤了工作,放棄了一份又一份待遇豐厚的工作?
  • 專家怒批家長接送孩子現象,直言會毀了孩子,網友:你沒孩子嗎
    網上有一位專家怒批家長接送孩子造成道路擁擠的看法受到網友熱議,並稱應該像日本教育學習,讓孩子從下學會獨立上下學,父母接送孩子就是在溺愛孩子,。直言父母這樣做會毀了孩子。對此,不少家長表示,這些大學教授站著說話不腰疼,接送孩子上下學,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因此,網友反懟道,你沒有孩子嗎?
  • 專家抨擊家長接送孩子會毀了他,家長: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沒孩子
    文丨飯飯媽看到一個所謂育兒專家的人,在網上抨擊了部分家長接送孩子上學的現象,從而引發了許多家長的熱烈討論。這位所謂的專家稱: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將會嚴重的浪費交通資源,而且私家車的尾氣排放也會對環境造成很嚴重的汙染。另外,這種經常接送孩子上學的行為,還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是溺愛孩子的一種表現。
  • 專家怒批「家長接送孩子」行為,反遭網友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位專家是這麼認為的,家長總是去接送孩子,那麼一到孩子放學的時候,道路上就會聚集很多家長,這就會很容易造成交通障礙。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的話,就會使得大家浪費了屬於自己的時間,而且還會變得不效率。而且這位專家還覺得,如果總是選擇接送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獨立的一面根本就沒有辦法培養出來。
  • 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中國,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在普通不過的場景了,無論在哪個城市,早高峰浩浩蕩蕩的車流中,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佔了絕大多數;晚高峰稍微好一點,但各個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們的家長們,也是給交通造成了不小的負擔。01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 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中國,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在普通不過的場景了,無論在哪個城市,早高峰浩浩蕩蕩的車流中,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佔了絕大多數;晚高峰稍微好一點,但各個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們的家長們,也是給交通造成了不小的負擔。01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 專家指責接送孩子現象,稱這是變相毀了孩子,家長完全不同意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對比圖火了,圖片中顯示中國孩子父母接送的比例較高,而日本的孩子們一直獨立上下學,即使是處於小學階段的日本學生,也大都結伴上下學,同學之間相互結伴。基於這種現狀,一些教育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當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很容易造成學校附近路段的擁堵,這種擁堵可能造成孩子上學遲到,也會帶來放學時的安全隱患。
  • 專家稱接孩子就是「溺愛」,家長看後很無語:你家沒孩子吧
    家長很多行為都被指出是對孩子的「溺愛」,但有些並非如此,家長也有著自己的原因,大家發現國外的孩子都從小自己上下學,但國內並非如此,孩子都已經上六年級了,家長仍然在接孩子放學。01專家稱接孩子放學就是「溺愛」,家長看後卻很是無語很多專家對於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件事情都產生了擔憂,覺得家長用私家車接送孩子
  • 寶馬:娃上學,我一天接送8趟!專家: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
    接送孩子的家長堵在校門口,甚至毫不在意地站在馬路上,人多車多根本走不通。一、我一天接送孩子來回八趟,什麼事都不能做!寶媽美美在網上吐槽,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級了,每天走路去學校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可是美美還是不放心。接送一天來回八趟,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給孩子做飯、接他回來吃飯,這就是美美一天的生活。不止是美美,很多寶媽都有相同的感受,自己每天都盯著時間,生怕去晚了孩子沒人接。
  • 育兒專家:「不顧事實」指責中國家長接送孩子
    中國女人一旦結婚生子了,不管以前有多自信獨立,婚後也會圍著家裡的孩子轉。對中國媽媽來說,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這樣的:媽媽早上5點起床為孩子做早飯,讓孩子起床吃東西,送孩子上學,然後下班去接孩子。小孩再大,上小學,父母就會去來回接送,這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種現象。
  • 育兒專家:「不顧事實」指責中國家長接送孩子!
    中國女人一旦結婚生子了,不管以前有多自信獨立,婚後也會圍著家裡的孩子轉。對中國媽媽來說,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這樣的:媽媽早上5點起床為孩子做早飯,讓孩子起床吃東西,送孩子上學,然後下班去接孩子。小孩再大,上小學,父母就會去來回接送,這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種現象。
  • 家長接送孩子,是太溺愛影響孩子獨立嗎?看看現實情況如何
    一大學教授說到:日本的中小學不存在家長接送孩子的現象,孩子都是自己坐大巴或者步行上學。中國孩子都要接送,學校門口車水馬龍。新生入學,居然有6個家長送孩子。太溺愛影響孩子獨立,未來沒有希望!看到幾個旅居日本的媽媽拍的視頻,都表示孩子獨立上學,不用送,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都是如此。孩子們上學時自動排成一排,很安靜、很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