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劉延麗 通訊員崔會芹)「你們從哪裡回來的?」「坐火車還是自駕?」「你們周邊有沒有確診病例?」……這幾天,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展開,外地返回社區的人員多起來,這些問題,石家莊市新華區前太保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利斌不知問了多少遍。
「不能掉以輕心,越是這時候越得繃緊弦。」劉利斌說,前太保社區是「村改居」工程,轄區內有前太保新區和前太保村,40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他們守護的範圍,必須對居民負責。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疫情發生後,劉利斌與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展地毯式入戶摸排,了解每戶每人的相關情況,建立臺帳,有時要忙到深夜。
劉利斌(左一)正在給居民測溫。前太保社區供圖
測溫、登記、消毒、宣傳防疫知識……從早到晚,劉利斌不停地穿梭在新區和舊村之間,每天要走近兩萬步。在他的帶領下,社區幹部職工近50人奮戰一線,24小時輪班值守。
前太保新區主要有10多名物業人員日夜盯班,劉利斌把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居委會、治保會工作人員重點安排在舊村的防控工作中。
「舊村482戶,90%多是外來租住戶,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通過摸排了解到,有750人留在村裡過的年。」劉利斌考慮到,舊村外來人口居多,且村南緊挨民心河,橋上通道和河沿邊需要嚴守,這也給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挑戰。
劉利斌說,疫情防控還沒結束,提醒大家不能鬆懈。視頻截圖
「疫情防控初期,有人嫌村口過檢麻煩,就從橋上的大門欄杆上攀爬進來。」封堵村裡的出入口時,劉利斌安排人員連夜在門上焊接鐵絲網加高加寬加固,並在河邊設圍擋布下嚴密防線。
生活必需品是基本的民生。為方便村裡居民生活,讓他們少與外界接觸,劉利斌協調幾家在村裡沒走的商戶開門經營,並再三叮囑商戶和居民,戴好口罩,不能聚群,注意防護。
前幾天,看到有的工作人員和居民心理上有所放鬆,劉利斌立即和兩委班子成員商議,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作出提醒:疫情防控沒有結束,各個崗位職責規定要嚴格執行,鬆懈大意,前期工作都將白費,寧可現在受埋怨,不讓百姓後悔哭,堅持再堅持。
前太保村口,工作人員正在為居民登記。記者 劉延麗 攝
連日來的勞累上火,一遍遍地宣傳、提醒,劉利斌的咽炎犯了,嗓子也啞了。
社區工作人員王麗敏說,書記帶頭堅守一線很辛苦,「他一直在新區和舊村兩邊跑,白天忙完,晚上也去盯守,只不定到幾點了。」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劉利斌退伍不褪色。分包該社區工作的趙陵鋪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勇稱讚他:「雷厲風行,有擔當,執行力強,疫情發生後帶領班子成員迅速開展工作,而且講究方法,很人性化。」
社區工作人員堅守一線。視頻截圖
2月26日,來自河南的小趙和愛人想要返回出租房。為確保安全,夫妻倆需要居家隔離觀察,但其出租房不具備隔離條件,劉利斌緊急想辦法把他們安置在一處獨院。
「防控要嚴,也要暖。有的住戶大老遠回來了,還是要妥善安排。」劉利斌說。目前,該社區居家隔離觀察的有9戶,隔離不隔「愛」,他安排相關人員在生活方面給予隔離人員更多的關心照顧。
噴消毒水。記者 劉延麗 攝
這些天來,看到社區居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劉利斌非常感動:黨員們積極提出,志願加入執勤隊伍出一份力;企業和個人送來消毒液、方便麵等愛心物資;社區居民自發捐款給武漢……
「相信大家共同努力,很快會戰勝疫情。」劉利斌說,作為書記,他會一如既往衝在前面,為居民安全健康保駕護航,「這是我的使命,責無旁貸。」
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記者 劉延麗 攝
消毒。前太保社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