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主辦,陽光文化基金會、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今日美術館協辦,北京嘉禾國際拍賣公司、麗娟實驗藝術教育機構和「關注影像」提供了無償支持的 「We Are the Children—我們心中的孩子」大型公益主題活動暨義拍活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溫暖起航。這個在社會公眾中倡導藝術教育,關注流動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公益主題活動得到了中國美術界各門類不同流派藝術家的鼎力支持與集體響應,捐贈作品中不但云集了包括韓美林、江明賢、紀連彬、王穎生、於光華、王永亮、劉建、孔紫等在內的一批中國國畫界學院派功底深厚的藝術家作品,方力鈞、閆平、王克舉、向京、沈敬東、黃鋼等一批頗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的捐贈作品也赫然在目,他們中的不少捐贈藝術家還親自到現場用自己的藝術人生經歷現身說法,為在流動兒童青少年人群中開展藝術教育吶喊加油。
活動現場還看到了李小璐、龔琳娜、艾敬、柯藍、秋微等文藝圈中具有熱心公益口碑的明星親身參與,雅昌集團董事長萬捷、俏江南集團董事張蘭等企業家,原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趙汝蘅、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資深媒體策劃人蔣昌建教授等各界名人也紛紛到場支持,可為2015開年之初第一場由公益基金會發起,美術界慷慨奉獻,社會公益力量積極響應的愛心公益大會。
作為這次公益活動的主辦方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的理事長楊瀾女士表示,在當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常常讓成年人在忙碌中失衡,兒童教育也被知識的灌輸所綁架,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審美教育被忽視;更有大量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不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資源。這次的主題為「我們心中的孩子」的原因,就是要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曾經充滿幻想與愛的孩子,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幫助缺少機會的孩子健康成長。
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先生在預展現場
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先生在預展現場
萬捷先生作為助拍嘉賓助力兒童藝術夢想
120人的「奇妙屋」,喚醒我們心中的孩子
與常見的明星秀場公益活動不同的是,這場活動的公益主題性鮮明突出,令現場來賓的參與感十足,活動現場的氛圍仿佛是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奇妙屋」。
活動中的120位來賓都在印有基金會資助的流動兒童項目學校的孩子們天真畫作的明信片上親手寫上各自祝福和鼓勵的話語,貼上郵票,投遞在郵筒中,120張新年明信片將乘著愛的翅膀抵達120位來自流動家庭的小朋友們手中,帶給孩子們新年驚喜。當看到孩子們的學校、班級、姓名時,很多來賓在現場非常踴躍,寫的投入認真,有的想去看看孩子。
每位來賓都會穿過一條充滿視覺錯位感的時光隧道,讓他們感覺時空錯亂,瞬間找回了絢麗多彩,興奮好奇的童年迷幻感。
《流動兒童藝術教育影像展》則把來賓們帶回真實的生活場景。影像展用鏡頭不僅記錄了受益於公益藝術教育的孩子們沉浸在藝術中專注而生動的稚嫩臉龐,也定格於孩子們雖艱辛卻樂觀的生活的瞬間。影像展由Care Pictures的攝影師趙峰在陽光文化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學校拍攝,並由Getty圖片社的攝影師王身敦(Andrew Wong)擔綱藝術指導。一句「藝術,我一生的朋友」道出了孩子的心聲,也說出了藝術家們的人生感悟。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現場120個不同社會背景的官員、企業家、藝術家暫時放下自己社會身份,重回童年感覺,集體上了一堂奇妙的美術課,120個人集體創作,現場樂趣橫生,情景十分壯觀。當120枚個性不同的畫塊聚合在一起,兩幅巨幅畫作在現場亮相的時候,驚豔全場,很多毫無美術基礎的來賓從沒想過自己居然能參與完成這麼棒的藝術作品,和中國頂級的藝術家一起完成一幅作品更是令很多藝術白丁們相當興奮,感覺太榮幸了。很多人表示從此喜歡上了美術。其中一幅畫作《蜥蜴》的雛形來自於一個十多歲的小朋友,與西班牙藝術大師米羅的作品《愛人》遙相呼應。流露著歡快氣息的《愛人》與威武有力的兒童畫《蜥蜴》共同帶著現場每個人穿過成年人的功利,找回孩提時代的天真。
本次活動發起人楊瀾接受雅昌藝術網專訪
藝術滋潤心靈,讓愛回歸本源
陽光少年口琴團學生鄒媛媛告訴記者,「我是參加的口琴班,剛老北京時,有些內向,不太愛說話,後來加入了口琴團,和團裡的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所以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沒有半途而廢。現在我可以站在舞臺上了,也不會緊張,可以落落大方地為大家吹奏口琴了。」
資深媒體策劃人、主持人蔣昌建教授和《最強大腦》為夢想閉關18天憑記憶繪9米巨幅圖的辛哲也專程趕來為象鄒媛媛一樣的孩子們加油。他們表示,用藝術素養滋潤心靈,讓藝術成為孩子的夥伴,讓藝術豐富我們的表達。呼籲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對兒童藝術教育的隊伍中,多給孩子們的夢想鼓勵。此外,由項目學校紅蓮小學合唱團小朋友們帶來的一首充滿東歐風情的三聲部兒童合唱《庫斯克郵車》,充滿童趣和生機的演唱則讓我們看到基金會在藝術教育領域踏實耕耘的成績。
據楊瀾女士介紹,目前在北京地區,截止到2014年,已建成19個陽光藝術教室和9個陽光少年藝術團,為1.6萬流動兒童提供了20多門、共20萬小時的專業藝術課程。基金會還資助11場芭蕾演出,為7000名流動青少年提供距離接觸到高雅藝術芭蕾舞的機會,共舉辦超過30次的兒童藝術活動,組織2萬多兒童觀摩藝術表演和觀看展覽。未來,2015年「陽光藝術教室」項目計劃增加資助7所學校,屆時受陽光資助的流動兒童學校將達到27所。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將著力開發校外教育增能的新項目,與政府合作激活公共空間,聯動藝術院校豐厚的教學資源,建立公益藝術教育中心。2015年計劃建起第一個校外藝術教育增能項目試點,與藝術教育的實踐者們共同探索一個可複製推廣、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模式。
作為陽光文化基金會的姊妹基金會,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由中國知名媒體人楊瀾女士發起,立足於過去8年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將藝術教育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專注於藝術教育的探索和創新。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為缺乏機會的青少年兒童帶來更為豐富多元的藝術體驗,同時提升自身抗逆力,為未來順利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無論彈琴、畫畫,還是唱歌,都應該應順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而藝術教育本身,的確會給孩子帶來心靈的營養和創造力的發展。這是人類文明的延續,在中國社會轉型的今天,對社會和諧也是非常有益的。」——這是楊瀾對藝術教育的解答,也是對這個社會的回應。
楊瀾和「我們心中的孩子」
自我喚醒,用藝術啟發愛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藝術家、藝術教育和公益領域的學者專家們表示,為缺乏機會的青少年兒童提供接觸藝術做點事是他們的心願,而定位於藝術教育的公益基金會國內還很少,他們會鼎力支持。
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的價值觀是「人的價值,沒有貧富,只有豐富」,而此次公益主題活動「We Are the Children」正是對「自我的喚醒」。楊瀾表示 「我們每一個人,哪怕是成年人,心中都會住著一個天真的孩子。這個孩子會用純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由於忙碌,人們常常會遺忘這個孩子。所以是時候喚醒我們自己心裡住著的那個孩子了。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些流動青少年,希望通過類似的活動,喚起社會,特別是社會裡相對主流的人群,對於這些在城市邊緣生活,流動兒童青少年的關注。」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希望為孩子們用藝術打開那扇看似被關閉的門,讓孩子們乘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翅膀,在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翱翔。
李小璐、龔琳娜等也呼籲更多人加入公益事業,讓更多的兒童可以感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並且幫助義拍了展出的19位藝術家無償捐贈的藝術作品,引起現場嘉賓熱烈回應。「義拍」讓冬日變成最暖心的一場傳遞愛的互動,並評出年度愛心藝術家和年度榮譽資助人,頒布年度捐贈藝術家榮譽證書。這場「義拍」籌集的所有善款將悉數用於現有的藝術項目如「陽光藝術教室和藝術團」,以及新建面向流動兒童社區的藝術活動中心,並舉辦流動兒童藝術節和藝術創作展,組織更多的孩子們去劇院和美術館觀摩頂尖的演出和展覽,讓孩子們能夠見識更多地大師作品,有機會感受真正的藝術。
此次活動是一次相信藝術教育,凝聚公益力量的愛心聚會。回顧這八年的成長,基金會還將繼續在藝術教育領域進行持續的探索,通過藝術教育的手段為缺乏機會的少年兒童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機會,促進他們在身體、心靈、情感、智力、社會融入等方面的全面均衡發展。藝術教育是一扇窗,打開孩子豐富的想像;藝術教育是一座橋,搭建孩子與美好世界的通道;藝術教育更是一縷陽光,照亮孩子彩色的未來。
本次「We Are the Children」公益主題活動義拍的收入將悉數用於支持基金會所有的藝術教育項目,以推動基金會藝術教育的長期發展。此次活動的協辦方為「今日美術館」和「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北京嘉禾國際拍賣公司」、「麗娟實驗藝術教育機構」和「關注影像」提供了無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