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虔誠禮佛,但是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有一次,去南嶽山拜佛,實在上不去就只能在山腳下燒燒香。這時,路過一位穿著粗布衣服,瘦削的高僧,對我奶奶說,其實如果有心禮佛,並不一定要來寺廟,佛無處不在,只要按照一定的規矩來,在家禮佛也是一樣會得到佛菩薩的看顧。
第一條規矩:要敬佛,先敬父母
高僧說,佛祖絕對不會保佑惡人。所以那些不敬父母,為非作歹心地險惡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得到佛菩薩的庇佑。所謂心誠則靈,這一個「誠」字,不僅僅是禮佛之心要誠,而是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情,都要做到誠心正意。而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最好的表現,就是對待父母恭敬有禮。
也就是說,如果要禮佛,首先就要自己做好一個好人。因為佛祖普度眾生慈悲為懷,要跟隨他修行,首先就要有這個慧根。而有慧根之人,無一例外都是天下蒼生懷有慈悲之念。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書生,禮佛非常虔誠,在家裡供養了很多佛像,每天燒香三跪九叩,佛經也天天念著。但是家道卻一天不如一天,自己的身體也慢慢出現了問題。書生迷惑不解,一日在街頭遇到一個僧人正想開口詢問,結果僧人看到他扭頭就走。書生於是上前拉住僧人不放,僧人這才解釋道:這位書生不敬80老母,任由妻子每日責罵老母親,這樣的人沒有佛緣,於是扭頭就走。書生回家後,立即訓斥了妻子,和老母親抱頭痛哭重歸於好。不久之後,書生身體日漸好轉,家裡也興旺起來。
第二條規矩:佛龕要潔淨,不要亂擺很多物件
佛門之中,最講潔淨。所以如果禮佛之心虔誠,就一定要把佛龕打掃乾淨。雖然沉積的香灰不用隨便擾動,但是各種供養的水果、菜品要保持新鮮和乾淨,及時更換和保鮮。葷腥之類的食物,千萬不能隨便擺放在佛龕上。其它各種副食品,最好也看看配料表,有沒有明顯的葷腥成分。
如果家中有多種信仰,最好不要把各種偶像擺放在一處。雖然佛門有萬千方便法門,原本並不忌諱,但是最好把這些其它偶像,擺放在別處。一個佛龕,也不要擺放大大小小各種佛像、顯得凌亂,不整潔。
第三條規矩:佛像不要放到臥室
臥室之中,頗多私人生活,非常不方便。最好不要把佛龕放到臥室,而是要安置在客廳中間,採光好的地方。平時不拜的時候,要將佛像勤拂拭,以免沾染灰塵。
如果只有一間屋子,那麼平時給佛像蓋上綢布。需要禮佛的時候,要把床鋪都給收拾乾淨,整齊。一般情況下,不要在床上打坐,如果實在沒有別的地方,那就先把被褥都先搬開,保持開闊。
第四條規矩:不要在佛面前妄言
在家禮佛,其實也是給自己加了一層修行的要求。因為家裡有佛像,所以每天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妄言,不能說髒話,不能出口傷人。
家庭成員若有矛盾,也需平心靜氣解決,萬萬不可在佛前爭吵。人生七苦之一,就是怨憎會。本來將佛菩薩請到自己家中,是為了平安吉祥,但如果為了自己洩憤,卻吵得佛不得安寧,那就大大有違禮佛的本意。請佛的福氣,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高僧說,虔誠禮佛,不在於佛像是否鍍金,也不在於佛龕是否精美,甚至和每天燒多少香,磕多少頭也沒有關係。最關鍵的就是心中有佛,每天日常生活中,多想想別人,再想想自己,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平靜慈和。好好做個好人,吉祥如意自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