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和武大的那些人和事兒

2021-02-16 科學網

歡迎點擊「科學網」↑關注我們!

話說中國的大學,最美麗的應該是武漢大學!珞珈山旁,東湖畔,那漫天的櫻花飛舞,不用親臨其境,只需想想都讓您心醉。最著名的大學自然是非北大莫屬,別的不說,光是抬出那些大師的名字都足以令人生畏。在我去過的幾十所大學裡,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大和武大,就來讓我隨意聊聊北大和武大的那些人和事兒吧!

北大、蔡元培and我

對北大的印象深刻,是因為對北大在武林中地位的敬重和對她深厚人文底蘊的折服。記得第一次去北大瞻仰大名鼎鼎的未名湖,正是初冬季節,不寬的湖面結著一層淺淺的薄冰,湖的四周多數是掉光了葉子的樹和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北方的草,總之,離想像中的小橋流水,鍾亭島閣,流水長廊,飛簷走扇差的太遠。我不但沒有感受到燕園分毫之美,北方獨有的寒冷還讓我招架不做,由於內急的關係,我在校園中豕突狼奔,四處亂竄,像一隻落荒而逃的狗。正在我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我突然發現一尊銅像,那銅像面前擺放著不知是遊人還是學生敬獻的鮮花,說不上偉岸,但是別有一種莊嚴,讓我頓時肅然起敬,我走近才發現居然是蔡元培先生的銅像。說也奇怪,見到蔡元培先生銅像後,我突然覺得肚子也不疼了,身上也不冷了,我恭恭敬敬的鞠了三個躬,然後懷著敬意告別了蔡元培先生的銅像,順利在附近公廁裡解決了燃眉之急,優哉遊哉的離開了北大校園。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有較多到帝都出差的機會,只要抽得出時間,我都會去北大逛逛,去未名湖邊坐坐,去蔡老先生銅像前站站,站著的時候我就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等靈魂出竅歸來,我就對蔡老先生銅像恭敬的鞠三下躬再離去,每次都是如此。對門的清華,我是一次都沒去過,有一次下定決心去清華找學生聊聊,結果陰差陽錯又進錯了北大的門,於是不了了之了。

武大的那些事兒

我因為工作關係生平醉酒只有一次,這唯一的一次就是因為去武大出差。不知道是武大景色太美,還是我在東湖遊覽時旁邊坐著中山大學那個絕色美女的緣故,那一整天我就心神不寧,開會時候總也靈魂出竅,居然後來做發言的時候超常發揮,受到各兄弟高校年輕朋友抬愛,投票我為發言人中第二名,第一名是我雅安老鄉,北大科研部一年輕美女。就因為這第二名的關係,晚上喝酒的時候我就成了眾矢之的,我左右抵擋,奈何火力密集,根本招架不住,醉眼朦朧中,居然端起酒杯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的要與武大李曉紅校長喝酒,結果李曉紅校長知曉我來自何方後只說了一句話:「我跟你們X院長是同學,你既然是他的手下,你就把這杯酒倒滿幹了……」,我的乖乖,我端的杯子是啤酒杯,最少也是二兩,我騎虎難下,一飲而盡之後就是昏天黑地,不省人事。

那次之所以喝的如此盡興還因為結交了兩位肝膽相投的好兄弟,實話講,跟曉紅校長的酒喝了也就喝了,除了我自己印象深刻外,曉紅校長估計是連我姓甚名誰都早已忘記,但是那天陪我的兩個武大兄弟我卻終生難忘。其中有一個兄弟上周五來川大開會,我兩年沒見他,而且兩年前我們也只見了一面,但是兩年前我們一見如故,雖然久未謀面,依然阻擋不了兄弟情深,結果那天晚上我又是爛醉如泥……。

我一直很奇妙人一生的際遇和緣分,這麼多年,除了讀書時候的同學,一起留校工作的同級好兄弟,我感覺能夠在工作中認識而又深交的朋友越來越少,這個世界大家都分外忙碌,忙碌的都沒空與陌生人分享彼此的心情。對於這個完全「因公」而認識的朋友,我卻感覺到說不出的對胃口。周六我駕車陪他去映秀地震災區,去水磨古鎮,一路講不完的話,直到後來大家都嗓子沙啞,人生難得一知己,何況我們如今相隔千裡,見面不易。

在他告訴我的許多故事中,我記下這樣一個。他說,李曉紅校長來到武大後,做了三件事,就收穫了武大人的心。其中的第二件事,最有勇氣,最讓人佩服,李曉紅校長親自登門拜訪劉道玉老校長,請劉道玉老校長為武大發展出謀劃策,武大官方媒體給予公開報導!「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曉紅校長這樣做,彰顯了作為一個985大學校長的良知和勇氣,如果您是武大人,您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需要下多大的決心。我聽完這個故事後,對我那兄弟說:「我早知道曉紅校長是這樣一個人,那天晚上別說是一杯酒,就是一瓶酒我也喝了呀!」

我還有一個交往不深,聯繫不多但是我尊敬無比的朋友,湖北人,北大畢業,2013年南都周刊中國溫度榜年度人物,在中國多個省份偏遠的農村中小學靠社會募捐辦了十多所鄉村圖書館,還籌辦過一所最終未成形的民間大學,聘請劉道玉做名譽校長。

有的時候,我厭倦自己的幼稚,厭倦自己的理想主義,但是我改變不了我自己。在我導師50歲生日的時候,導師的愛人,一個我十分尊敬的藝術家,學者對我說:「我喜歡你的純粹。」我覺得,這是對我最高的褒揚和評價。

李俠老師說:「你還能寫這樣的文章?還願意寫這樣的文章?」我想對李俠老師說:「是的,我還能寫,也還願意寫,不是為我的現實,是為我的靈魂,為了我的生命。」


相關焦點

  • 漫談武大與北大的歷史淵源(中)
    面對李達校長的盛情邀請,有幾位老先生大概是因為年事已高,不是很樂意前往武大任教,於是,李達便將引才的重點放在了一批30歲上下的中青年才俊身上。在他相中的那些年輕學者中,有個別人一開始也不大願意來武大,但最終還是被李達求賢若渴的誠意與熱忱所打動。
  • 漫談武大與北大的歷史淵源(上)
    於是,他便選擇了「加盟」武大,成為武漢大學「校董」,後來又出任了武大該地校友會的創始會長。這位北大校友在與湖北地區的幾位北大、武大校友談及兩校之間的親密關係時,大家一致認為,北大與武大在「情懷、氣質、學風等等方面都像」,他們還一起總結出了幾條共性,比如「胸懷天下、自由的學風、篤志弘毅的精神」,等等。
  • 致青春:北大法律系的人和事 強世功
    不過,更噁心的還在最後,一個女同學畢業分配到最高人民法院,但是,一封匿名信也到了最高法院的政治部,說這名同學生活作風有問題,政治部為此專門到法律系來調查。 這就是北大93研法學班的公共生活,常常是經濟法班的嘲笑對象,經濟法班的獎學金沒有人申請,大家忙著辦公司、做律師,相互團結還來不及呢。
  • 2019考研:17名北大學子保研到武大?武大法學究竟有多牛?!
    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四系分別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現如今,「五院」基本上都升級為了大學,其中中南政法學院被合併為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大學的發展也呈現出了此消彼長的趨勢。今天要重點說一下的就是武漢大學法律系。
  • 武大法學院推免,9個北大、2個清華真牛
    不過也並非都是如此,武大最近公布了推免的名單,來武大讀書的名校生,那可真的都不少。來看法學院的推免名單,從上到下幾乎全部都是985/211大學,有少數幾個不是的,也是西政這種行業內的頂尖名校,論實力完全是不虛任何大學。更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還有來自清北的學生,有九個北大的,還有兩個清華的。
  • 如果清華北大退出C9高校聯盟,是否會有武大和華科的位置?
    C9是我國第一個頂尖大學高校聯盟,包括清華北大、華東五校(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哈工大,於2009年啟動,旨在加強交流學習,優勢互補,被稱為「中國常青藤」。題主提出清北退出,再添兩位成員,會不會有武大和華科的位置?下面,修改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 無緣清華北大的白湘菱,申請了香港大學,為何沒選北師大和武大?
    原來,白湘菱雖然文科總分第一,但是選測的歷史卻是B+,這讓她與清華北大無緣,因為這兩所高校在江蘇的招錄要求是選測A+、A,而王雅迪雖然比白湘菱少一分,成績為429分,但是她的政治和歷史都是A+,在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中,王雅迪可以隨意選。
  • 武大校花,廈大校花,北大校花,浙大校花,都不及清華大學的她!
    武大校花,廈大校花,北大校花,浙大校花,都不及清華大學的她!2.廈門大學校花程熙媛,精通鋼琴、琵琶和古琴等各種樂器,真是無所不能啊!古箏順利通過了10級考試,漂亮的得讓人窒息。3.北京服裝學院校花張琳藝,氣質獨特,給人不一樣的氣息!武大校花,廈大校花,北大校花,浙大校花,都不及清華大學的她!
  • 那些年,被清華北大「耽誤」了的孩子們
    想起一位高中校長講的事兒:暑假裡她回老家時聽鄉親們都在議論村裡有個孩子今年考上了北大。她十分好奇:這麼大的事兒,自己離得這麼近怎麼沒有聽說?於是親自上門求教,發現這個孩子其實是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學,三本院校。
  • 講英語做新聞彈鋼琴演電影樣樣行 武大才女保研北大
    5歲提前上學,小學跳級,中學直升,大學保送,專業排名第一——江安吉的學霸之路比普通人早,不到16歲就成了武大本科生。進入大學,她仍在引領同齡人甚至同輩人。   大一開始「蹭聽」博導課程   大一入校時,江安吉按照網上的推介想要選修「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導戴德錚的課程,但沒有選上。
  • 江蘇文科第一無緣清華北大南京大學,武大南開隔空喊話,終選港大
    江蘇淮安女生白湘菱在2020高考中以430分高分奪得江蘇省文科第一名,卻因歷史科目等級為B+,白湘菱無緣北大清華南京大學,雖然武大南開等大學隔空喊話,白湘菱最終還是選擇了香港大學。狸狸認為北大清華南京大學的招生規定和白湘菱的選擇沒有對錯,無可厚非。
  • 武大學霸:他是賽場上的「黃金四辯」,踏實、自律,保研北大!
    而舞臺之下,他是保送北大的「學霸」,是雷軍獎學金得主,是活躍於各類社團與班級活動的「學生工作達人」,是拿到無數獎項榮譽的「三好學生」……一路的磨礪和淬鍊造就了他今日的鋒芒——他就是崔磊,功夫不負有心人,九月底,他收穫了北大、復旦、武大三所高校的錄取通知。作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崔磊說他並未預料到有今天的成績,只覺得「對得起自己就好」。但細數他成長中的點滴,會發現這些看似沒有想到的「幸運瞬間」都來源於「不求幸運」的踏實積累。
  • 「未名揚帆·珞珈英才」北大武大港澳臺青年雲端成長營舉行
    5月2日至5月10日,「未名揚帆·珞珈英才」北大武大港澳臺青年雲端成長營在線上舉行。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兩校港澳臺辦公室共同發起,兩校港澳臺第二班集體「未名揚帆班」「珞珈英才班」近50名優秀本科學生攜手參與,探討疫情防控、重溫五四精神與北大歷史,共同為湖北小學、福利院繪製《公益愛心讀本》,利用網絡開展了一系列學習、運動、聯誼主題活動,為兩校交流、京漢聯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北大、復旦,武大2020高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13所文理見長的綜合性大學以文理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小編在這歸結為13所985高校,分別是北大、復旦、武大今天我們來看看前三所高校:北大、復旦和武大。、經濟學和醫學等方面。從北大各省錄取分數線可以看出,全國一卷的9省份分數線都相對較低,而全國二卷、三卷和新高考省份分數線都相對較高,從這看出全國一卷省份考試試卷難度還是要大於其他組別,這也是年年一卷省份如河南省說難的一部分原因。
  • 法碩考研分析:北大、吉大、武大、人大
    因此,想要通過統考進入北大法學院,無疑是一場「硬戰」。 3. 不過,相對於北大本部巨大的競爭來說,北大深圳國際法學院的競爭則明顯要小於本部,分數線也有明顯的差距,如果外語水平較好,能夠適應深圳國際法學院英文授課的模式且沒有經濟壓力的話,報考深圳國際法學院或許也是圓「北大夢」的不錯選擇。
  • 北大、武大、復旦三校馬院研究生開展線上主題交流活動
    復旦馬院博士生嚴哲文作為應屆畢業生和黨支書,分享了特殊時期同學們在論文寫作與求職中互幫互助的經驗;武大馬院碩士生項元順介紹了疫情期間,學院導師開展防控網絡調查與積極傳播正能量的事例;北大馬院碩士生韓翌暘介紹了學院老師幫助同學們寄送學習資料,為湖北籍學生寄送防疫物資等工作,分享了自己參加無償獻血、阿拉伯語翻譯等志願服務活動。
  • 14種語言同唱《Stay with you》,來自北大武大同濟青年
    14種語言同唱《Stay with you》,來自北大武大同濟青年 2020-05-06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緣清華北大,無意南開武大,白湘菱的選擇你意外嗎
    無緣清華北大,無意南開武大,白湘菱的選擇你意外嗎?從高考成績公布到現在,各省的高考狀元們可謂紅極一時,可惜也都是熱搜上的曇花一現。唯有白湘菱這位頗有爭議的「高考狀元」,一直備受網友們的關注。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女孩,卻因為選修歷史科目B+的成績,與清華北大痛失交臂,被一些985名校而嫌棄。為此,網友紛紛喊話清華北大,希望清北可以破格錄取白湘菱,只可惜未果。
  • 北大、武大兩校信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我想對你說———致防疫...
    北大信管與武大信管聯合舉辦「我想對你說」活動「我想對你說」活動一經推出,兩院系師生參與熱情高漲。北大信管黨委副書記張妙妙、武大信管黨委副書記代茜、北大信管團委書記李派、武大信管團委書記陳孝禹都寫下了致前線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 北大687分,華科644分,武大641
    由此我們看出,清華和北大在湖北的理工類和文史類的投檔線基本上持平。這也反映在清華和北大作為我國的兩所頂尖學府,實力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無論考上哪一所,都是光宗耀祖之事。再來看看復旦、交大在湖北的投檔線情況。復旦大學普通類的理工類投檔線為683分,文史類投檔線為635分。上海交通大學普通類的理工類投檔線為683分,文史類投檔線為6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