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係是指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關係,是教育活動中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師生關係會以單選、多選、簡答、論述、案例分析全題型進行考察,具體考點如下。
一、師生關係概述(多選、單選)
師生關係外在表現為四種形式:社會關係、教育關係(基本關係)、心理關係、倫理關係(最高層次),整體多選,兩個地位單選。社會關係側重權利與義務關係,教育關係指教育活動中教與學的關係,心理關係側重於情感聯繫,倫理關係側重於輩分關係,注意定義型反選。師生關係內在表現(內容)包括三種關係:教學上的授受關係(教師是傳授者和領導者)、人格上的平等關係以及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係,常考多選題。
二、師生關係類型(單選、多選)
勒溫將師生關係分為放任型、專制型和民主型三種,注意多選備考。
放任型師生關係模式的特徵是無序、隨意和放縱,教師屬於「我不管你,你愛咋樣咋樣」型領導方式;專制型師生關係模式的特徵是命令、和疏遠,教師屬於「你必須聽我的,不能違背我的命令」型領導方式;民主型師生關係模式的特徵是開放、平等和互助,教師屬於「我們一起商量,共同進步」型領導方式。注意特徵型反選。
專制型師生關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是最好的,但不穩定;民主型師生關係模式對學生的發展最有利,學生成績是比較穩定的,容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新課程理念倡導的師生關係應當為民主型師生關係模式,注意單選考察。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單選、多選、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良好的師生關係即新課改倡導的新型師生關係,包括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及建立途徑兩個考點。
(一)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
新型師生關係包括四個特徵:尊師愛生(人際關係;強調相互性)、民主平等(社會關係;包括師生平等、生生平等)、教學相長(教育關係)、心理相容(心理關係;強調情感關係)。注意多選備考。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途徑)
良好師生關係建立的基礎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平等,但在師生關係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因此,重點掌握教師在良好師生關係建立過程中的做法,作多選、簡答、案例分析備考。教師方面,簡稱「一生二師三交往」。一生即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二師即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建立教師威信(教師威望和信譽),三交往即發揚教育民主(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善於與學生交往、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一般來講,如考察簡答,只答教師方面的途徑即可,但如考論述或材料分析,可以補充其他方面的途徑。如學生方面,要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學校方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學風教育,完善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環境;家庭方面,家長要理解教師,多與教師溝通聯繫,正向引導學生;社會方面,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風氣等。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