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是我國眾多高校當中的重點大學,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綜合實力上都要高於普通院校。不少同學從進入高中開始,就給自己定下了非985、211不考的目標。因為如今大學生數量呈上升趨勢,對於普通大學生而言,就業壓力一直都在增大。為了能讓自己畢業後的含金量增大,就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儘量讓自己考上一所重點大學。
想上985一般來說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高考考上了一所985大學,另外一種情況是考研究生考上一所985。那麼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含金量又是如何?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好好討論。
—— 考試難度有差別
首先,高考讀985和考研讀985,在考試難度上有差別。高考,是在全國考生中選拔優勝者,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研,有難有易,但總體上,給人的感覺沒有高考那麼刻骨銘心。總體而言,高考壓力更大,需要付出的心血更多。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想要在高考階段自學成才,難度非常大。但是,在考研大軍中,很大一部分考生都以自習為主。當然,自我學習並不意味著考研簡單,但至少可以證明,考研,依靠考生自己一個人是可以搞定的。
—— 進入通道有差別
高考上大學,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高考這個渠道來實現目的。高考也有保送生,名額往往不多。但是,在考研階段,通過免推生政策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人數,遠超過通過保送等途徑考上985名校本科生的數量。與此同時,高考上大學,讀的是全日制本科。但是,考研,不一定都是全日制。一部分研究生屬於在職研究生,不管是錄取分數還是學習難度,相對更輕鬆一些。而且,985高校,有時候也和地方籤訂協議定向培養研究生,更容易考上。
—— 文憑含金量有差別
985本科生文憑含金量毋庸置疑,甚至比普通本科文憑+985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都高!
985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就有區別了。同樣是985研究生,學碩和專碩有區別,全日制和在職研究生有區別。985本科生和985研究生文憑的區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北大全日制本科生和北大在職研究生相比,前者文憑含金量普遍更高。如果大家都是全日制文憑,都憑真才實學考進北大,則可能還要具體區分專業難易程度和專業含金量。找工作時,北大歷史學碩士不一定比北大經濟學本科生更受歡迎。
總之,985名校本科生,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高考通道進來的,文憑更過硬。985研究生,在類別上有學碩和專碩之分、在學制上有全日制和在職之分,導致985研究生文憑含金量不一定就比本科文憑強。
河南全封閉集訓高中:13323718522
有人說考研可難了,班裡大部分人都沒考上;可也有人說考研其實不難,平均錄取比例有33%……倘若把考研跟高考來做對比,究竟哪個難?
—— 客觀上說,考研比高考要簡單
從試題難度上看,高考的難度是遠遠高於考研的。高考的考試內容無論是從知識涵蓋面還是科目數量來說都遠遠多於考研,高考六科--語數外文理綜,而大多數研究生考試往往只有四門課,甚至三門,從知識體系來看,高考難度更大。
從競爭對手的角度看,考研的競爭遠沒有高考激烈。談到競爭對手,那就涉及到錄取率的問題,高考以省為單位來看,十幾萬考生,能夠上一本的只佔其中的5%左右,而考研以專業為單位來看,無論是從考生數量還是錄取率來看,高考競爭更激烈。
從公平性上來看,高考的區域公平性遠沒有考研做得好。這個方面主要涉及教育資源的分布,越是偏遠的地方能夠考上大學的機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則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資源獲取的渠道也突破了個人區位的限制。
—— 從實際的準備當中看,考研卻比高考要難得多
從複習時間上看,高考的準備時間是整整三年,而考研的準備時間頂多區區一年。
從心態上來說,高考的心態是背水一戰,拼勁足,而考研則誘惑太多,身邊同學的狀態對考研影響大,要做到&34;很難。
從學習環境上來說,高考的學習環境是非常單純和積極向上的,考研的學習環境則視個人狀態而定,想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為不易。
從信息獲取上說,高考相對公平而考研則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這樣的信息不對稱更多是針對跨考生而言,由於三跨,想要獲得和別人一樣的信息和資源,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 學長學姐說
@A君:當然是考研難!高考的時候心無雜念差點拼死,現在無聊的心思多了去了,找不到曾經的拼勁
@B君:高考只拼實力,但是考研除了拼實力,還有拼運氣,人脈關係,甚至還要拼母校!我因英語單科線一分之差,無緣理想中的大學,如今狼狽調劑~無論是考研還是找工作,學習成績很重要,學習成績很重要,學習成績很重要,我說三遍。
@C君:光錄取率一條就比高考低太多了,何況高考錄取率裡有好多不打算學習的人頭基數,而考研的人群又有幾個不好好看書複習的呢。
@D君:好學校高考難,但是高考準備考600的結果考了個570/580也能有學上而且沒比目標差太多。考研準備考350結果考了個340可能就game over了。
@E君:高考不分985、211,但考研對985、211的重視程度超乎想像。學校美名其曰,是優化生源結構。很多學校會為985.211的學生留專有名額,最直接的感受是,現在調劑你不是985、211,真的會很難的。
@F君:我自己覺得高考難,為何這麼說,由於從心態上說,高考時的壓力太大了,而考研相對就小許多。就我的生長環境來看,周圍沒有高中畢業不上大學的小夥伴,沒有,一個都沒有,所以,考上大學是我僅有的挑選,所面對的壓力可想而之。考研的時分就感受輕鬆許多了,由於即使考不上,還能夠挑選工作,有退路,心態天然要好一些。
保研,是指推薦少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為碩士研究生。關於大學保研率,國家是這樣規定的:
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保送研究生名額一般按該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5%左右確定。
對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要求一般要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5%左右確定。
經教育部確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養基地的高等學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數的50%左右,單獨增加推免生名額,由學校統籌安排;對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適當增加推免生名額。
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接收該校推免生的人數,不得超過該校推免生總數的65%,其中地處西部省份或軍工、礦業、石油、地質、農林等特殊類型的高等學校,上述比例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75%。
全國366所推免資格高校完整名單
河南全封閉集訓高中:13323718522
河南全封閉集訓高中:13323718522
河南全封閉集訓高中:13323718522
數據分析:此前,全國 2631 所高校中僅有313所高校具備推薦免試資格,這些高校多數是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代表的 985、211 重點高校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
2017年新增了54所具備推免資格的高校,除了一些新成立的實力派高校,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還有特色鮮明的地方重點大學,如福建省的集美大學等。
*數據來源於軟科,若有錯漏,歡迎指正
從統計結果看:相比於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數據顯示,北京大學的保研率遙遙領先,超過了50%,這意味著北大本科生中有一半都能獲得保研資格。
復旦大學保研率近40%,上海交通大學35.64%,北師大30.41%,同濟、南開、浙大、西工大保研率也在25%以上,均為排名比較靠前的學校。可見如果本科就考取了這些學校的同學,讀研的道路也會更加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