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因我國人口基數之龐大,我國把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了,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鼓勵年輕人只生一個好。這項政策對緩解我國人口問題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如今人口老齡化加快,生育率逐漸下降,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
據社科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獨生子女數量約為1.45億。如今計劃生育政策時期誕生的獨生子女們,年齡較長的大多30歲了。三十而立,這些獨生子女慢慢要到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頂天立地」養家的時候了。現在生活成本增加,房價已經讓年輕人很難了,而獨生子女通常需要獨自贍養兩個老人,雙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就更不容易了,兩個人同時贍養四位老人。往往年輕人更加不想生孩子,唯恐自己背上又添重擔。而這個時候國家也制定了補償政策來幫助獨生子女們減輕負擔。
各省市、各地區的獨生子女補貼政策是不相同的。只有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才能享受這項補貼的。據《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導,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補貼政策,而補助標準開始提高。有地區一個月領取100元,也有地區是200元每月,所在地區不同,補助金額也是不一樣的。符合領取條件的領取人可以一直領取到亡故。
廣州市規定,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生育或依法收養子女的,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擁有廣州市戶口且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每月可領150元獎勵;武漢市的規定中,還沒有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每個人可以領取3500元的補貼,父母正常退休的話,小家庭能一次性領取7000元的補助,也不是一筆小錢了;北京市則是到退休年齡,每個人能享受不少於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上海出臺的相關政策也是一次性領取的,補貼高達5000元。當然,能領取這些補貼的前提都是要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
而其中山東省和遼寧省大連市的規定又和其他省市可以直接領取補貼的情況不一樣。根據大連市計劃生育的管理辦法中提到,在大連市凡是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每月增加5元的退休金,由所在單位支付;企業職工退休後,則有企業支付,一次性發放1000元。而當地人民政府將對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民予以照顧。山東省計劃生育的條例中規定:企業職工凡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所在單位應該按照所在區市的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給退休職工發放一次性補貼。
多個省份又出臺了新的暖心政策,獨生女可享受更多的產假,有的地區也增加了獨生子女護理假。比如河南的政策,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後,在住院期間,其子女可以享受年累計不超過20天的護理假,護理期間應視為出勤。這些政策的出臺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獨生子女的燃眉之急。若請假照顧父母,扣掉的工資也是筆不小的費用,而請護工現在亦是按小時計費,在看病期間恐怕任何能省下來的錢都是咬牙省一省的。這些政策如果能夠順利運行,獨生子女的壓力也不會有這麼大了。
除此之外還有父母獎勵補貼、父母生活養老補貼、子女教育補助等,父母獎勵補貼由雙方所在的單位承擔,兩個單位平均分攤,每年約領幾百元的補貼,具體數額由所在地規定。而父母生活養老補助每天發放一次,每人每月能領不低於960元的補貼。國家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若子女考上大學,每人能領3000元-5000元左右的補助,具體金額還是要看所在地規定。所有補貼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上萬元了,可見國家對獨生子女的壓力也是看在眼裡,並且實實在在的提供了措施補貼。
贍養困難遠遠不是只有獨生子女面對的問題,生活成本增高的情況下,贍養義務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筆不小的擔子。幸運的是國家的補貼和暖心政策能確切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獨生子女的問題,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人千萬不要忘記領取自己應得的補貼,這可是來自國家的獎勵,為你們貫徹國家精神和為國家做的貢獻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