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人物描寫

2020-08-27 楊老師講語文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景物描寫在作文中的作用。今天楊老師給大家講講如何對人物進行描寫。


常見的人物描寫方法有:外貌(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除此之外,還有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生活中的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細節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複雜的情感,暗示人物身份,表明人物關係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個性的人物形象。沒有細節描寫,我們的作文就猶如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活力。它就像空氣一樣,穿插在各個描寫方法裡,無處不在。而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都缺乏細節描寫。



下面就舉數個名家的作品,一起來感受描寫方法帶來的奇妙變化:


在講解描寫方法之前,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挨過打嗎?如果讓你描寫你挨打的過程,你會如何寫呢?咱們來看看林海音小時候挨打的經歷吧!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望著大雨,心裡愁得了不得。我上學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夾襖(是在夏天!),拖著不合腳的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麼不舒服的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來了。(心理描寫)


過了一會,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床,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神態描寫)


「媽,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學了吧?」(語言描寫)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來,瞪著我:


「怎麼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語言描寫)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麼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心理描寫)


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右看,結果從桌上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動作描寫)


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後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上學。(動作描寫、比喻)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裡,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最怕被同學恥笑。」(動作描寫、外貌描寫)



大家喜歡哪一段的描寫呢?


記得當我給我的學生講這幾段內容時,大家在「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這一段笑出了聲。這段描寫太形象了,不是嗎?動作描寫加景物描寫加比喻的修辭,生動有趣。


除此以外,語言描寫很精練,「晚了,爸!」三個字,你能感受到作者的無奈與絕望嗎?「起」一個起字表現了爸爸的堅決和威嚴不容侵犯。我們在寫作文時,難免會有語言描寫,但是我們往往寫的冗長又囉嗦,給人感覺寫成了流水帳。這樣的人物對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者的這次挨打對於她來說記憶猶新,因此在描寫挨打的過程時,很形象,猶如演電影一般展現在你的眼前,這樣的描寫就是成功的。


以後再寫挨打的過程,你能寫得比林海音更形象嗎?相信你也可以做到。



再問大家第二個問題:你偷過錢嗎?怎麼楊老師總問你難以啟齒的問題?其實這就是生活,生活中的事情寫出來,不僅真實,還有意義。楊老師小時候就偷過錢,被媽媽狠狠地打了一頓。三毛(臺灣著名作家)小時候也有過偷錢的經歷,就是比老師幸運的多。


對著那張靜靜躺著的紅票子,我的呼吸開始急促起來,兩手握得緊緊的,眼光離不開它。(擬人、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當我再有知覺的時候,已經站在花園的桂花樹下,摸摸口袋,那張票子隨著出來了,在口袋裡。(動作描寫)


沒敢回房間去,沒敢去買東西,沒敢跟任何人講話,悄悄地蹲在院子裡玩泥巴。母親喊吃中飯,勉勉強強上了桌。才喝了一口湯呢,便聽母親喃喃自語:「奇怪,才擱的一張5元錢怎麼不見了。」姐姐和弟弟乖乖地吃飯,沒有搭理,我卻說了:「是不是你忘了地方,根本沒有拿出來?」母親說不可能的,我接觸到父親的眼光,一口滾湯咽下去,燙得臉都紅了。(排比、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星期天的孩子是要被強迫睡午覺的,我從來不想睡,又沒有理由出去,再說了那些寶貝也不好突然拿回來,當天晚上是要整理書包的--在父母面前。(心理描寫)還是被捉到床上去了,母親不準我穿長褲去睡,硬要來脫我的褲子,當她的手碰到我的長褲口袋時,我呼的一下又漲紅了臉,掙扎著翻了一個身,喊說頭痛頭痛,不肯她碰我。(動作描寫、神態描寫)那個樣子的確像在發燒,口袋裡的5元錢就如湯裡面滾燙的大排骨一樣,時時刻刻燙著我的腿。(比喻、誇張)


偷錢後緊張的心理從「握」、「摸」、「掙扎」、「漲」等動作描寫和多種修辭的運用中表現出來。



三毛的《膽小鬼》最精彩之處就是心理描寫,這符合偷錢這件事所需要的描寫方法。幸運的是,她的媽媽並沒有揭穿頭偷錢的事。所以才留給我們這樣精彩的文章。


第三個問題來了,你寫過有趣的活動嗎?你會怎樣寫一次有趣的活動呢?魯迅先生在他的《朝花夕拾》中回憶了自己雪地捕鳥的事情,精彩的動作描寫是其中的亮點: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覆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將捕鳥全過程寫的詳細又形象。我們在寫自己做飯、掃地、釣魚、拔河比賽等事情時,是不是可以用上一系列細緻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呢?



下一個問題來了,你在描寫人物外貌時,是不是總是這樣寫的:「彎彎的眉毛,長長的頭髮,黑珍珠一樣的眼睛,櫻桃小口」。毫無新意,大家都這樣寫,就顯得極其普通了。一起來看看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寫的《列夫·託爾斯泰》吧!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濃密的鬍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髮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像米開朗琪羅畫的摩西一樣,託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於他那天父般的猶如捲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第一段就對託爾斯泰進行了肖像描寫。並沒有把頭部所有的器官進行全面的描寫,而是抓住了託爾斯泰的鬍子的特點,著重來寫,當然也運用了形象的比喻的修辭。


這段描寫告訴我們:寫人物的樣貌,沒必要面面俱到,抓住這個人物的特點,運用細節描寫和多種修辭手法,這個人物的形象就富有立體感了。


最後說說細節描寫吧!我們一起看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過幾次寫父親的背影,刻畫了一個感人的慈父形象,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而幾次背影中,最精彩的就是買橘子的那一段: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紅色字體部分就是細節描寫,再加上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將父親肥胖的形象寫了出來。為什麼一定要說父親胖呢?更能襯託出父親攀爬月臺的不容易,作者當時已經20歲了,是個大小夥子,完全可以自己去買橘子,可父親那麼費勁的攀爬月臺也不讓兒子去,更能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細節描寫有助於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內容更形象生動。還給了我們一個提示,作者通過「背影」來表達父愛,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呢?比如「手、眼睛、頭髮由黑變白」等等,都可以。


細心的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要想把作文寫好,各種描寫方法和細節描寫,一樣離不開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幫忙。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


歡迎推薦楊老師的文章!

END

相關焦點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我們先總結一下前面所學內容: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首先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在文中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在有人物描寫時,要在這些描寫方法中插入細節描寫。能夠適當地運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或烘託人物心情是最好 的,語言要簡練、優美,最後來一個漂亮的結尾,有力地收束全文。除此之外,還要立意新穎。什麼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據題目來確定主題,而主題就是作者的情感和中心思想。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景物描寫
    我們從這篇文章開始,要講描寫方法和細節描寫在作文中的運用。首先要知道,常用的五大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描寫和抒情。所謂表達方式就是作者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所採用的方法和形式。有關這五種表達方式,考試時會經常遇到,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考試。而描寫又包括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這是有關學習寫作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了。我們先總結一下前面所學內容: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首先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在文中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在有人物描寫時,要在這些描寫方法中插入細節描寫。能夠適當地運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或烘託人物心情是最好 的,語言要簡練、優美,最後來一個漂亮的結尾,有力地收束全文。
  • 《名家名篇裡的寫作密碼》:一部教會孩子寫作的童話
    這套書一共上中下三冊,書名叫做:《名家名篇裡的寫作密碼》,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之一張祖慶是浙江省特級教師,一直致力於兒童閱讀與寫作的研究,著有大量關於學生作文的作品,如《張祖慶講語文》、《童年不可錯過的文學課》等作品。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寫作手法
    表達方式上次提到過,包括:記敘(敘述)、議論、說明、描寫和抒情。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方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託物言志(託物喻人)、欲揚先抑、襯託、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對比、象徵等。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開頭
    總結:1、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以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方面的描寫。例如: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爸爸的花落了》(節選自《城南舊事》):「新建的大禮堂裡,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裡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上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
  •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修辭
    我們在日常寫作時,總能聽到老師對你說,所寫內容不生動形象,或者說內容空洞,不能吸引讀者。對事物的特點描寫的非常準確,這也離不開平時細心觀察生活。再來欣賞孫犁的《蘆花蕩》:文中的主要人物老頭子護送兩個女孩去葦塘裡休息,路上大菱被敵人的炮火打傷了,老頭要為大菱報仇,痛打鬼子的故事。「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說的是他很瘦,可到底有多瘦呢?把他比喻成老了的魚鷹,就很形象了。
  • 小學生作文《小小動物園》,掌握這4個寫作方法,學會描寫人物
    這篇作文雖然讀起來中間有很多錯別字和語句表達的錯誤,但是整體的想法和對家長的特點描寫還是不錯的,至少可以得到及格是沒問題的。那麼怎麼能寫好這篇《小小動物園》,學會描寫人物呢?三、選擇典型事件刻畫人物特點描寫人物特點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描寫典型事件的方式刻畫人物特點,通過一件事情中家長的表現、做出的選擇展現他身上與某種動物同樣的特點。
  • 英語寫作:人物描寫有絕招
    說到寫作,大多數學生都會頭皮發麻,覺得很難把握,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的確,由於初中生詞彙量的有限,有時又受到漢語思維的幹擾,所以就不能正確的遣詞造句,切中題意,久而久之就懼怕寫作了。但是,在英語學習中,寫的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能力。他是通過書面形式來表達作者的思想、觀點,從而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
  • 側面描寫烘託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是指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描繪其他人物或環境的方法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它不僅是對正面描寫的一種補充,還是塑造人物,增強立體感的重要手段。如在《軍神》的教學片段中,聚焦作者的寫法,把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條線合併起來,從文章表述側重於沃克醫生的表象中,解析作者烘託劉伯承高大形象的表達密碼,讓學生了解側面描寫烘託正面形象的寫法,為學生的語言運用做準備。
  • 讀文章學寫作|以點帶面,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形象
    每周五,《讀文章學寫作》欄目將邀請一線語文老師從閱讀和寫作的角度,詳細解析雜誌文章裡的精彩段落。
  • 寫作技巧方法: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描寫和敘述的方法,常常是結合在一起運用、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記敘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我們這裡主要講記敘文的描寫方法。在人物描寫裡著重講講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然後再綜合介紹一下環境描寫。
  • 在寫作中,如何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讓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這就得歸功於我們常說的肖像描寫,一讀出來就知道寫的是誰。肖像簡言之就是人的外貌,人的外部特徵,包括人的容顏、著裝、姿態、情態等等。那麼在寫作中我們如何通過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讓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起來呢?第一、抓住眼睛的特點。
  • 小說寫作丨怎樣可以把人物描寫得更飽滿?人物描寫範例
    怎樣把人物描寫的更立體、飽滿? 這裡我個人總結了個經驗,就是不要使用 「思想動詞」,這裡的動詞不是我們常說的動詞,如:打架、開車、走等等。什麼是思想動詞呢?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對人物的描寫,沒有什麼捷徑,要想人飽滿、立體,只能描寫感官上的細節,由五感出發。一般,很多作者都將「思想動詞」作為一個鋪墊陳述,用他們來搭建描述對象的框架,然後再用細節進行填充。
  • 網絡小說寫作技巧(之六)人物的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小說和影視劇的重點,尤其小說可以分為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敘述語言就是作者的寫作語言,相當於影視劇的旁白,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風格。但是,某些作品裡的所有人物語言都很像一個人在說話,都是作者在說話,這是文章最大的弊病。
  • 小學生如何進行人物描寫?案例分析+指導,輔導孩子寫作不再發愁
    很多同學和家長在跟我討論寫作文方面的困惑時,都會提到每次在寫人的時候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對人物進行描述這一點。其實在作文寫作中,人物描寫的運用很普遍。人物描寫應力求具體生動,能做到繪聲繪色地再現「人物」,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那麼如果想要解決在這一方面的問題,還是那句老話,也還要要多看多讀多背,多去看相關的範文,多去背名家作品,最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樣才是學有所用。為此,今天就以人物描寫五大類的素材賞析,以賞析的方式帶同學和家長們一起學習人物描寫應該怎麼來寫,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之後描寫人物寫作能力上有顯著的提升!
  • 三年級人物作文寫作技巧:只要掌握細節描寫的規律,都是優秀作文
    儘管老師會反覆強調,課後的練寫要求是寫同學,在第二天交來的語文作業裡,還是有不少同學寫爸爸媽媽的。讀不懂題目要求,是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個比較常見的「攔路虎」。只有我們在習作練習中,不斷地去理解老師的要求,作業的要求,揣摩這其中的不同,才能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描寫同學的細作要求,也是從這個角度進行切入,用簡單又準確的文字,來描寫人物。
  • 小說寫作丨人物外貌描寫,終結攻略
    今天開始,我們總結關於人物相關要素的描寫,本節講人物的外貌描寫。現代網絡文學創作中,對人物描寫的比重越來越少,更多是描寫故事情節。那麼,小說中人物外貌描寫重要嗎?若是只對網絡文學而言,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 小學作文寫作要點:怎樣寫人?掌握外貌描寫和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小學作文寫作要點:怎樣寫人?掌握外貌描寫和人物心理描寫的方法。1、掌握外貌描寫的方法介紹一個人,首先要把這個人的外貌特徵說清楚。外貌特徵,一般是指人的長相、衣著、身材、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人物外貌時,一定要寫出人物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 語文老師:描寫人物的好詞好句好段,建議收藏,寫作栩栩如生!
    語文老師:描寫人物的好詞好句好段,建議收藏,寫作栩栩如生!寫作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是語文不可分割的部分。不僅考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平時對素材知識點掌握運用。在學習中,很多老師只需看孩子寫的作文,就可以大概判斷孩子的學習情況,雖然沒有什麼依據,但是從側方面反映了作文寫作的好壞對於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篇優秀的作文不僅可以體現出文學底蘊,還能把所學知識全方面的去運用表達。想要寫好作文,肯定離不開平時的素材積累以及練習,如果腦海裡沒有知識儲備,再簡單的寫作來寫的話都是枯燥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