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家中的清掃組合應該是掃地機器人+無線吸塵器+溼拖器的三巨頭組合,我現在家中主要就是靠無線吸塵器和溼拖器來清潔地面,問題是每次都要先吸後拖,效率太低,而我前幾年買的無線吸塵器性能真的落後了,有時吸著吸著就「嘔」了。
我覺得是時候換一個新的無線吸塵器了,所以在我從小米那邊的好兄弟要來了他們剛發布的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在國慶期間我用了一段時間,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體驗。
先說外觀設計,如果接觸過米家之前發布的無線吸塵器,你應該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米家無線吸塵器K10整體的設計邏輯是具有一定延續的,在設計上與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1C基本一致,白色+橙色的配色組合也帶來了一種簡約科技的風格,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很喜歡這種配色。
至於這次為什麼突然更換了命名方式,我資訊了小米的工作人員,他們說這次小米是希望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可以讓用戶感到這款吸塵器是一把可以解決日常清潔的「萬能鑰匙」和強大吸力的「吸塵之王」所以「K」可以理解為是「King」和「Key」,而「10」代表全面的意思。
上手後,我感覺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在握持手感上對手腕的壓力、平衡性控制的都不錯,啟動開關也有一定的阻尼感,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不易誤觸。
而在整個設計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尾部新增了 LCD 高清彩屏,在這塊屏幕上可以實時顯示當前吸塵器的狀態,模式、剩餘電量、是否有故障等信息,另外通過鎖定鍵在清潔時,不需要一直按住啟動鍵即可連續工作,對手指的壓力更友好。
性能是無線吸塵器的核心,米家無線吸塵器K10這次用上了全新升級的馬達,新馬達可以做到12.5萬轉/分鐘,吸入功率為150AW。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地毯、地板縫隙、床被褥深處的汙垢灰塵都能輕鬆吸入集塵桶中。
另外這次還用上了目前超行業標準的12錐旋風設計,由此可以分離空氣中直徑更小的顆粒物,防止 HEPA 濾芯堵塞,提升使用壽命。官方表示米家無線吸塵器K10的過濾效率堪比過濾器,能夠實現過濾99.97%過濾小至0.3微米的微塵,減少更換清洗濾芯的頻率。當然,如果濾芯髒了還是需要清洗的,清洗後需24小時曬晾乾後可再次使用,經過我的實測,在完成一次100平米房子的清潔後,濾芯變化不大。
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包裝中附送了4種刷頭:智能感應地刷、高速除蟎刷、扁嘴吸頭以及二合一寬嘴吸頭。
智能感應地刷是我認為這次提升最明顯的刷頭,現在可以智能識別不同地面材質,比如很多人家裡會在客廳鋪上地毯,通過智能感應地刷就可以自動判斷吸塵器處於哪種材質,從而調整吸力檔位,在地板上基本會維持在標準模式,地毯則會自動切換到強力模式,這種自動化的切換方式還可以減少額外耗電,一氣呵成。
米家無線吸塵器K10終於解決了我頭疼的問題——如何提高清潔效率。打開包裝中附送的磁吸式水箱,將拖布粘至底部,就可以實現吸拖一體了。拖布包邊也進行了人性化設計,可以高效清潔地面、牆角的汙垢。水箱共有250ml容量,可根據情況自行調節滲水,還是比較方便的。
國慶期間在家裡我吃的比較多,像水果、零食這些基本上天天都有,尤其是柚子這類水果,在扒開吃的時候容易掉落一些果肉和果核,我實際使用米家無線吸塵器K10清潔的客廳地面,對於我家來說,基本就是做到了一次清的節奏,我很滿意。
如果家裡有寵物的小夥伴應該比較頭疼的是寵物掉落的毛髮,粘在沙發上或者被子上真的很難清潔,此外還有衣服、被子、床單上的蟎蟲。此時附送的高刷除蟎刷頭就派上用場了,通過拍打的方式可以將深層的灰塵蟎蟲擊打出來,再被吸入集塵桶,未來如果可以推出紫外線除蟎刷頭就更完美了。
實測確實吸出了特別多的灰塵,其中應該就有蟎蟲。
扁嘴吸頭可以清潔狹窄縫隙裡的灰塵,桌面、沙發、椅子的縫隙裡的灰塵都可以輕鬆吸出。
二合一寬嘴吸頭應用場景比較多,刷毛支持上下調節,我一般用的最多的場景就是清理鍵盤,裡面的灰塵殘渣實在太多了,效果確實不錯,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這次在包裝中還附送了掛壁式充電架,支持多刷頭收納,另外也可以選擇傳統的充電方式。
續航表現上,米家無線吸塵器K10內置3000mAh大容量電芯,在持久模式下可以堅持65分鐘、標準模式下30分鐘、強力模式下10分鐘,我家不算太大一次充電在自動模式下足夠使用,續航好壞與使用率有關。
總結:看了一些各大電商類似的無線吸塵器,售價基本都比米家無線吸塵器K10的1499元(零售價格),首發手價格1299元要貴,而且在我使用這些天下來,吸拖的一體清潔體驗可以很明顯的提升清潔效率,多種刷頭的組合也更全面,對各種場景都能滿足需求。如果是為了追求超高性價比,同時還要超標準的體驗,我覺得這款無線吸塵器絕對夠你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