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不會造成血液功能弱化
專家告訴記者,獻血400毫升以內不會造成身體缺氧。在人的身體裡,參與循環的血液只佔全部血容量的80%,剩下20%約1000毫升血液儲備於脾臟、肝臟的血竇裡。人體的需氧量是由循環血液提供的,在不影響循環血量的前提下,人體是不會缺氧的。個別獻血者在獻血後頭暈,只是由於精神緊張和對血液敏感而導致的暈血,不是因血液減少而導致的缺氧。
獻血減少白細胞會降低免疫力的說法不正確。白細胞中對機體防禦和抵抗病原菌侵襲起重要作用的是粒細胞,正常情況下一部分儲存於儲存池內,在機體受到感染和其他應激反應時,可釋放進入循環血液。同時,進入外周血的粒細胞黏附於血管壁,很少隨血液而循環,受到其他因素如運動、感染、創傷等影響時,粒細胞可在趨化因子的影響下向感染、創傷部位聚集。感染後,在特定抗原刺激下,特定的白細胞才會迅速大量增生。
白血病是因血小板減少而導致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白血病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機體防禦系統缺陷造成對異常細胞清除率降低所致,白血病的發生與血小板減少無關,更與獻血沒有關係。造血幹細胞日常就在不斷新陳代謝,其功能的降低和獻血沒有關係,只與人的年齡有關係,因獻血而減少的血細胞根本不需要刺激造血幹細胞來補充,僅動員儲存池的部分血細胞就足夠了。
總的來說,由於人體骨髓具有強大的代償功能,一個健康人每天會生成紅細胞約2000億個,血小板1200億個,一般獻血後1-2小時可恢復血容量,7-10天可恢復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幾天內可恢復血小板,因此,獻血不僅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還能促進血液新陳代謝,有利於血液的更新。
獻血不會讓人成癮
針對網帖稱,獻血會導致獻血者上癮一說,專家的觀點很明確——不可能。造血功能強化僅表現在獻血後的很短時間內,獻血後血液補足後即恢復正常,不會出現血管膨脹的不適感,定期獻血僅是獻血者自身對社會責任的一種擔當,絕非成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獻血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專家同樣給予了否定。酸性成分只有在組織器官嚴重缺血缺氧而沒有得到及時糾正的情況下才會產生,目前國家規定每次獻血量不超過400毫升,不會出現嚴重缺血缺氧情況,更不可能造成反應遲鈍、思維敏捷性降低。
同時,器官老化也不會影響造血功能。人體骨髓的代償功能是不會隨年齡大小而改變的,體內每天都會有約1/120的紅細胞(即20億個紅細胞)衰老、死亡,特別是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平均壽命只有7-14天和7-9天,所以骨髓每天都在造血,當出血時,造血功能更會強化及時補充血液,與年齡大小沒有關係。人的體重增加與遺傳基因、自身體質、飲食等諸多因素有關,不獻血的人體重也時刻都在改變,所以體重的增加與獻血無任何關係。 (記者 石小宏)
責任編輯: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