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租公寓行業遭遇「資本寒冬」,行業普遍經營困境,越來越多的運營機構爆倉。長租公寓的頭部企業蛋殼公寓也未能逃過此劫。就在今年11月,大量的租客因房東未收到租金而被迫搬離甚至驅逐,包括斷網、欠租、無法退租等問題。
筆者的朋友小張不幸成為受害者住戶中的一員,我聽著他訴說自己在蛋殼的租房經歷,一方面對小張的遭遇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也發現他租房的過程有一些認知的偏差,跟我們常講的投資行為的偏差有相似指出。
小張要去北京實習,需要租房,於是尋求在北京工作的同學的建議。
一位同學推薦了蛋殼公寓,和租金貸年付的方式。小張雖然心有疑慮,但是同學說蛋殼是上市公司,也就沒再多想,但考慮自己實習時間短,還是選擇了現金季付的方式租房。
但過了不到一個月,在小張還在欣喜自己能租到合適的房子時,一個個違約風波就像壓死駱駝的稻草,使蛋殼公寓就此徹底倒下。
隨之而來的,是小張無盡憂愁,好在當時沒有選擇租金貸,加上房東良好的止損意識,介入較早,在小張和房東兩方的協商下最終達成一個較好的共識,小張最終逃過一劫。
小張逃過一劫,但其在租房的過程中的許多行為也映射了我們在投資過程中容易陷入的一些誤區。
「眼見為實」和「從眾效應」
小張在自己不熟悉租房業務的時候,僅僅憑同學的描述和自己看到的表象(蛋殼公寓沒有出現大規模暴雷,又是上市公司)認可了蛋殼公寓。
就像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說的,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做決定的方式,而本次小張出於信任主要運用了「系統1」快速的做出了租房的選擇,並未讓「系統2」慢思維做出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如果小張願意花點時間做一點深入的調查,就會發現蛋殼公寓在其10月份要租房的時候早已搖搖欲墜,除了股價的不如意之外,蛋殼公寓自年初以來接連陷入負面新聞,欠薪、被投訴,還遭到多地政府約談,僅僅一個上市公司的表象是不足以支撐起小張再去租下蛋殼公寓的房子。
信任朋友無可厚非,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還是應當有所警覺呀,由於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和事物的發展性,「系統1」過於依賴情感、經驗容易草率的做出判斷,如果我們不發揮「系統2」來做深度的分析和判斷,那麼就容易存在「眼見為實」的偏見,從而陷入「從眾效應」的誤區。
投資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有時候盲目的相信公開信息、依賴「專家」,沒有對獲得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過度依賴「系統1」快速做出決策,造成了「眼見為實「的偏見,存在較多的投資盲區,最終陷入誤區遭受損失。
未來是很難預測的,投資者更應該致力於去了解企業的內在價值,以及市場上大多數人存在的誤區,從而做出投資決策。
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人性的缺點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投資陷阱,一方面我們要時刻警惕投資風險,要學會避開誤區,另一方面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投資意識,一旦意識到自己陷入誤區時,要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