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已經越來越深入職場生活,甚至形成一種職場現象。不迷信它,不神化它,只是把它當作活躍職場氣氛的「調味劑」和同事關係的「潤滑劑」——這也許就是「星座」存在於職場的意義
記者 張藜藜
有些公司在面試應聘者時,會問及對方的星座。優先的星座們眉開眼笑,被拒絕的星座們一萬個想不通:為什麼呀?光憑星座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這個崗位嗎?
想不通是對的。你們想想,一年就12個星座,職場上的人就分12種類型?同星座的人那麼多,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都差不多?顯然,提出「某星座優先」的應聘條件,確實有違常理。
不過,職場上的「星座說」,也有它存在的理由,至少,它是一種很好的「調味劑」。茶餘飯後、午休時光不聊煩人的任務指標,不議論同事的隱私八卦,大家一起聊聊星座,倒也是拉近同事之間距離、活躍辦公室氣氛的一個好辦法。
因為「星座」相衝,他換掉了自己的貼身秘書
把同事按星座進行歸類,並貼上某些莫須有的標籤,這是不成熟的做法
今年29歲的慎英喬是一家家族企業的新任掌門人。「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我都喜歡,比如:搖滾,網遊,當然還有佔星。」慎英喬說,他是一個「很相信星座的人」。他說,自己大學時,找論文導師要悄悄打聽星座合不合;去相親,還沒有見到對方先問問星座是什麼;現在,身為年輕的「總裁」,公司招人的時候,他也要設置一個額外的門檻:星座。
「我研究星座有一段時間了,發現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火象星座比較適合一些開創性的崗位。那些與人打交道比較多的崗位,比如公關啦之類的,風象星座就很合適。土象星座的人比較有執行力,是做實事的類型。」所以,慎英喬特意在每次招人時都叮囑人力資源部經理:讓對方填寫自己的星座,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某些崗位,某些星座的可以優先錄用。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慎英喬的看法——
有一天,慎英喬帶著辦公室主任小何參加一個行業會議的晚宴。席間,大家談起了星座,慎英喬也第一次得知了小何的星座。「當時我心裡一驚,我們倆的星座正好有點衝。」慎英喬說,小何進公司已經有些年頭了,辦公室主任也做了將近6年,一直很出色。「但不知道為什麼,自從我知道我們星座相衝之後,我總覺得他跟我配合不好,不夠默契。而且,他的身份相當於我半個秘書,這麼親近的崗位,怎麼能放一個跟我相衝的人呢?」晚宴結束後一個月不到,小何就被調離了辦公室主任的崗位。
事實上,接連兩個「後來者」雖然經過了嚴格的「星座審查」,但都沒有能夠在這個崗位上做長久。「做得最好、最熟悉業務的還是小何。」終於,慎英喬明白過來。「現在想來,之前我對『星座說』的迷信實在有點可笑。包括後來看小何左右不順眼,完全是我的心理作用,是一種心魔。」
[上班建議]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章:哪類星座容易升遷?什麼星座是你的職場貴人?什麼星座是你的職場絆腳石?一般看到這樣的標題,出於好奇,點進去看看倒也無妨,娛樂娛樂嘛。但如果「迷信」這些,真的想用這個作為職場上的「指引」,那就真不靠譜了。案例中的年輕總裁就犯了這個錯誤:一個手下幹得好好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他的星座跟自己相衝,於是就把他給換了。當然,他最終是明白過來了:不是對方真的不好,而是自己的心理在起作用。慎英喬自己稱之為「心魔」,其實就是不好的心理暗示。給人貼上一些莫須有的標籤,或者按照星座進行歸類,這都是不成熟的做法,職場人士應該避免。
因為同屬一個「星座」,原本內向的她變得活躍起來
「星座說」活躍了職場氣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要注意不能按照星座分類形成「小團體」
「我不想討論『星座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確有道理,我只想通過我的親身體驗告訴你們:『星座』拉近了我和同事之間的距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的人際關係。」今年25歲的程晨是一家IT企業的文員。剛進公司的時候,程晨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跟同事之間少有交流。
「後來,不知道是誰,在內網上建了一個處女座群,我正好也是處女座,就加進去了。」程晨說,群裡經常有一些聚餐活動,「大家既是同事又同星座,經常在一起吃吃飯、唱唱歌,感覺也挺好的。」慢慢地,程晨的性格也變得活躍起來,跟大家開始說說笑笑了。「偶爾,我表現得沉默一點,大家也為我開脫,說處女座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呵呵!」
不僅是程晨,還有很多新進公司的年輕人,也從「星座」開始融入了這個集體。「大家起先都不熟悉,互相之間都有一層陌生感,坐在一起吃飯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幸好有『星座』這個話題。聊著聊著,陌生感就蕩然無存了。」
「但我不相信那些所謂『相剋』、「水火不容」的說法,說什麼星座是什麼星座的剋星,什麼星座碰到什麼星座要倒黴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無稽之談。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同樣的星座、性格上大相逕庭的人也比比皆是,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同事與同事之間的和諧靠的是真誠,而不是按照『星座』去歸類。」
[上班建議]
的確,就像程晨說的那樣,陌生的同事之間可以用「星座」作為茶餘飯後聊天的開場白,「星座」在職場上有一個重要的存在意義:它是一個共同的話題,並且,幾乎每個年輕人都懂一些、了解一些,不必過多解釋,是一個拿起來就可以直接進入討論的話題。「星座說」直接活躍了職場氣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要注意:不能迷信星座,更不能按照星座分類形成「小團體」,這與「星座」存在於職場的意義就相悖了。所以,我們認為,職場上的「星座說」,就是一種供大家娛樂的「調味劑」,當然也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
QQ群號61442576
♀主持人/張藜藜
星座,打開客戶的心靈
梧桐:我覺得了解一些星座、屬相、血型方面的知識挺好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社交話題。我有個同事特別喜歡研究星座,我們都稱她星座達人。一說到星座她就很投入,諸如什麼星座職場潛力最大,十二星座受老闆喜歡程度排名,絕配星座工作搭檔,十二星座職場生存之道……簡直是如數家珍。尤其她還特別喜歡把這一招用在客戶身上,用她的話說「這可是打開客戶心靈的一把鑰匙」。比如在她和客戶聯繫時,她會很自然地提起對方星座的本月運勢分析,這一分析兩分析,彼此的距離就拉近了,然後在這種閒聊中她會獲得很多信息,客戶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擔心什麼,關注什麼,然後投其所好。所以,她的潛在客戶轉化為正式客戶的比例幾乎是部門裡最高的,而正式客戶幫她帶動別的客戶以及自己成為穩定客戶的比例也特別高。
屬相不合,躺著也「中槍」
天涯:以前我有個上司,對待其他同事挺親切,惟獨對我很冷淡。我很納悶,自己壓根沒做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怎麼就和我這麼不對盤呢?好不容易才知道真相,說是有個算命先生說他的生肖和屬雞、蛇的人犯衝,不宜婚配。於是很不幸,這位領導就把這「不宜婚配」的範圍擴大到了職場,直接就先入為主帶著對我這屬蛇人的惡感,和我不兼容,你們說我冤不冤?更鬱悶的是還有一次,我去一個單位應聘,對方問我什麼星座,我說我不知道,他把我的生日一查,然後很誠懇地說了句讓我瞠目結舌的話:「不好意思,據說我們老闆以前做生意時吃過你這個星座的虧,我們不錄用這個星座的人」。蒼天啊大地啊,你們碰到過這樣的事情麼?真是怎麼著都要中槍,這世界實在太玄幻了。
可以了解,但不要迷信
暖聽箏:聽我同學說他們老總特別喜歡三個屬相的員工:一個是屬猴的,因為他有個屬猴的讀到博士的弟弟,他認為生肖猴的員工比較聰明;一個是屬狗的,老總認為這類人特別忠誠;老總還喜歡屬豬的人,說他們特別有福氣,會給公司帶來好運!他們老總還要求人力招聘專員要了解各種血型、星座的特質,說在工作中考察一個人的時候有用處。我感覺這種屬相、星座、血型之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契合度,越來越深入職場生活,已經形成一種職場現象,網上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分析等等。我覺得對這事情應該持一種開放態度,只要不把它們神話,不迷信,完全不必反對和排斥。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多了解星座、血型等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