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打仗時,為何總背一個大包袱?包袱裡裝的是啥

2020-12-24 格子說歷史

引言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一句出自於木蘭詩,講出了戰場之悲慘,以及士兵馬革裹屍的悲壯。

的確在古代戰場上,雖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但是每一次作戰的卻不是那些君主,而是普通的百姓。每一次的是非成敗轉頭空,背後不僅僅有君王的悲哀,還有很多士兵的屍骨。

正如秦惠文王所說,將軍們知戰之利也知戰之苦,這句話說的很正確,可謂是說破了戰爭的悽涼。因此在歷史上有很多的人抗拒戰爭,甚至在隋煬帝時期為了反抗兵役,大家都進行自殘。當年,因為君主的無限制索取,打仗成為了老百姓最大的悲哀。

不過日本人對此卻有不同看法,在相當多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軍人崇尚玉碎精神,每每出戰,必須強調戰死。而且這之中中佼佼者,就是那些武士,他們不僅作戰十分英勇,而且特別好戰不怕死,曾經在嘉靖萬曆朝帶給中國無限的壓力。不過怪異的是,這些剽悍的戰士們,卻老喜歡背著個大包袱,看起來滑稽的東西,其實背後蘊含大秘密,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一、喜歡背東西的日本武士

在講武士背後的大包袱之前,首先要來了解一下日本人的文化特色,如果大家看過很多日本電影,就會知道日本女人的和服經常喜歡在背後背個枕頭。記得早些年人們就調侃,日本女人之所以被這個東西,其實就是為了做某些事情方便,在當年戰國人口大規模減少,這是政府提倡的多生育行為。

但其實這只是一個很誇張的說法,事實上日本女性背著一個枕頭是有文化內涵。首先第一點我們要肯定,這個東西不是枕頭而是腰帶結它最大的作用是起到美觀。當然在中國人看來可能覺得有些多餘,其實這東西和蝴蝶結一樣,但日本女人走路的時候,感覺自己宛如飛蝶一般,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覺,而且配上她們輕盈的步伐和木屐的響聲,會帶給人一種另類的美感。

此外,腰帶結的背後其實還有著身份的變化,如果背後打成一個蝴蝶結,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女子是一個未婚少女,因此大家可以自由交往,甚至可以去追求。但假如這個女子將腰帶結打成方形的,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女子已經是人妻,那就不能隨意打擾了。因此日本人的文化就是這樣,喜歡在身上背東西,不僅僅是一個裝飾,而且蘊含著重要的內涵。

不過與日本女人不同的是日本男人,特別是日本武士,他們不再是背著一個腰結帶,而是背著一個大包袱,這個大包袱看起來一點都不美觀,甚至還有點笨重,不過也同樣是蘊含著內涵,甚至還是一種榮譽。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二、母衣

按照官方的說法,日本武士背的那個大包袱,其實名字叫做母衣,是一種輔助性的戰爭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這一東西起源於平安時代末期,當年日軍的衝突都是小規模的戰爭,而且那時候的武士都流行騎馬打仗。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武士往往要披著一個長長的布條,然後發起衝鋒。這種長條在奔跑的時候,不會像披風一樣非常拉風,但是卻會在背後鼓起一個包,據說這麼做可以抵擋流矢的攻擊。

此後到了戰國時代,戰爭的規模已經不斷的擴大,原先的長披風就顯得有些累贅,因為四面八方都是人,披風太長容易被別人給扯下馬。於是人們又進行了改進,他們發明了一種,通過母衣鼓和母衣串做的竹籠子套在自己身上,然後在外面罩上一個披風

經過這麼一改造以後,這個母衣的防禦措施變得更好,一般來說背後如果有敵人偷襲,將會減少更大的損失,而且讓士兵得以反應過來,靈活面對後方敵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大家看過日本戰國時期的作品就會發現,這種東西太過於拉風顯眼,整個人就好像馬上的烏龜一樣,因此會惹得很多人重點攻擊他。因此雖然這個東西防禦措施變得更好的,但也更加引人注目,亂軍叢中也是非常危險。

不過隨著歷史的變遷,曾經這種母衣慢慢地由原先的預防手段變成了榮譽。例如在史書記載中,織田信長就把它當成一種榮譽裝,不僅他自己穿著塑造了雕塑,而且還在自己的手底下組織了兩支著名的母衣眾,這支部隊包括赤母衣眾以及黑母衣眾,每支人數各10人。

這支部隊是榮譽的象徵,而且要的就是這種拉風的效果,因為他們要負責在戰場上傳遞命令,每一次的來來往往都會極大的鼓舞士兵的士氣,並且教導他們該向何處發起進攻。

因此曾經的危險反而變成了最顯眼的鼓舞手段,可見母衣的變化有多大?但一般來說,當時的母衣眾成為了榮譽的象徵,如果能夠穿上母衣,就代表著已經進入了軍隊的上層,可以與主公貼身作戰。

三、母衣背後的秘密

有學者從這一事物推演,認為日本人作戰不怕死的玉碎精神其實也可以從此看到端倪,因為穿母衣進行衝鋒往往代表著全軍覆沒,因為作戰太不方便了,而且太顯眼了。但日本人就是在這樣的傳統之中不斷的衝鋒,來彰顯自己的勇敢,可見他們後來打仗不怕死,並且求死的心是由來已久的。

但大家也不要過度的高看日本武士,因為如果對於母衣進行深層次的解讀又會發現,原來不怕死的背後也是有著無奈。因為母衣本身的含義並非是鼓勵人們以命相搏,而是蘊含著母親的子宮的含義,這就意味著每一個穿上母衣的士兵猶如在母親的懷抱之中,他們不是不怕死,而是非常害怕死亡,希望能夠一直與生命並存。因此這些剽悍的日本武士,其實也有恐懼的一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些士兵發動衝鋒之時非常的愛惜生命,為什麼他們還要表現得如此不怕死呢?這或許就和日本人矛盾的心理有關,一方面日本人對於生命非常重視,而且面對多災多難的環境,更容易懂得團結。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男人特別注重大男子主義精神,而且後來得到了陽明心學的補充以後,他們更是認為,死就應該死得有價值,片面的截取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內涵,於是就變成了一群玉碎衝鋒隊。

因此後來美國人在研究日本人的時候也是感慨萬千,認為這些封建時代的日本人,非常瘋狂,但是又很矛盾。

結語

所以回首來看當年的歷史,還是能從日本武士身上看到一些歷史文化。這個國度一直想要追求一種自尊自信,並且一直在苦難之中苦苦的掙扎。

但可惜的是,他們在追求自尊自信的過程中,走了錯路,一方面他們對於生命十分愛惜,因此十分想要霸佔別人的東西來養活自己,但另一方面又十分的大男子主義,做什麼事情都十分的呆板,每次都是鑽了死胡同不回頭,就好像當年的張鼓峰戰役一樣,覺得血肉之軀可以硬撼鋼鐵坦克。因此日本歷史上走了很多的彎路,甚至差點沒能再站起來,都是受到了當年一些傳統的影響。

如今的日本人民更加的熱愛生命,更加的追求民主。或許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像武士的母衣一樣,他們其實也並不想打仗,也不想要玉碎衝鋒,他們只想躺在媽媽的懷抱裡面,享受片刻的恬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武士打仗時背的大包袱是啥?答案讓你起雞皮疙瘩
    文/快哉風日本古裝電影裡,經常見到這一幕:騎馬衝鋒的日本武士們,背上有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袱,看上去很是怪異。圖:電影中的日本騎馬武士這個球一樣的大包袱是什麼神秘東西?圖:日本古代武士的畫像咳咳,因為日本女人走路都背個枕頭,所以日本男人要背床被子……當然,這是玩笑話。日本女人和服後面的「枕頭」其實是腰帶結,作用是美觀束腰,而日本武士背著的大包袱,名叫「母衣」,是一種輔助武具。
  • 為何女人背個小枕頭,而武士卻背個大包袱?原因並非你想的那樣
    為何女人背個小枕頭,而武士卻背個大包袱?原因並非你想的那樣說日本是個奇怪的國家這一點都不為過,如果你身處在日本你會覺得特別的不適應,因為在我們看來,雖然同在亞洲,兩國之間相距也不是很遠,卻在行為處事審美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 為什麼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 日本武士個個背個「大包袱」
    我們在日本的古裝電影裡,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幕:騎馬衝鋒的日本武士,手拿武器,殺氣騰騰,背上卻有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袱,樣子很是怪異。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日本女人穿戴的和服,後面為什麼會綁個「小枕頭」呢?其實,那個枕頭並無特別之處,只是個腰帶而已,作用是美觀束腰,日本人把它叫做「帶」,只不過日本人窮講究,要把腰帶系出花來,所以才會在腰際打上不同的花結,在和服中標準的名字應該叫「帶枕」。而日本武士背著的大包袱,名叫「母衣」,是一種輔助器具,起保護武士的作用。「母衣」起源於平安時代末期,最早叫做「幌」或「保侶衣」。
  • 為什麼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在後背都會背一個包?是做什麼用的呢?
    為什麼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在後背都會背一個包?是做什麼用的呢?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就是日本人所穿的和服上都會有一個包,而武士身上都會背一個大包袱,女子身上則會背著一個小枕頭一樣的東西,那麼為什麼他們會背這樣一個包呢?這種包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 為什麼日本小朋友周歲抓周,還要背個2公斤包袱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周歲抓周的習慣,日本也有,而且小朋友在抓周的時候要背著2公斤的包袱,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日本小朋友抓周也是在1周歲的時候,根據傳統,小孩子要背上一個叫「一升餅」的包袱。一升餅是由一升糯米做成的一個大餅,(約2公斤重),然後包在布裡做成包袱讓小朋友背在身上。為什麼要背那麼重呢,其實也是有講究的。「一升」在日語裡的發音和「一生」是一樣的,一升糯米約1.8公斤,製成餅差不多2公斤,所以背上這麼一個大餅,如果1歲的寶寶可以站起來走兩步的話就寓意著:孩子可以一生無少食之憂,一生都可以健康地度過。
  • 為什麼日本小朋友周歲抓周,還要背個2公斤包袱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周歲抓周的習慣,日本也有,而且小朋友在抓周的時候要背著2公斤的包袱,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一升餅」的包袱,一升餅是由一升糯米做成的一個大餅約2公斤,然後包在布裡做成包袱讓小朋友背在身上。
  • 如何卸下包袱
    文章裡,都是我自己寫給自己的話。「怎麼弄得跟搞推銷的似的,他怎麼就不明白,光憑他這麼瞎碰,是不可能有機會的」今天看到馮唐的這段話:知道自己。這像句廢話,但知道自己是不容易的。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潛力,要從不自信開始,不裝、不騙、不走捷徑。
  • 二戰時日本士兵都會背個包,他們的包裡都裝了些什麼?為何不離身
    「朝廷不使餓兵,目下邊報警急,若要打仗,我們是不去的。」李漁《奈何天·密籌》引言日本人此前發動了非正義的侵華戰爭,而這場戰爭中,日軍離開本土來到我國,到處燒殺搶虐。中國人民對這樣的為行為恨之入骨,最終全民族一致抗日,將作惡多端的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
    現在市面上有現成的機械列印錢紙買,省去了許多事。二、怎樣接送與祭祀祖先1、接先祖。 三、怎樣寫包袱在中元節期間,要為先人準確一些金錢財物,如金條、元寶、冥錢、鈔票、衣帽、鞋襪、日用品管。現在還有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汽車、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物品,陰家也與時俱進了。這些東要用用包袱包起來,便於攜帶與郵寄。有的用籠箱裝起來,顯得更客氣。
  • 200年前的一個小「包袱」
    從唐代開始,瓷器都是以表面光滑無比的形式出現,而包袱瓶有一種美妙的層次感,就像是在瓷器上繫上了一個大蝴蝶結,顯得體態柔美,華容婀娜,構思奇特,精美嬌豔,器物顯得更加生動活潑,令人觀之愛不釋手。比如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雙龍耳銜環描金連體紅釉包袱瓶的器形為一高一矮兩個不同形體的瓶粘接而成,並用「包袱」包裹在一起,造型奇特。兩個獨立的瓶子高度相差約 16.8釐米,外部看連成一體,器裡相通,但高瓶內部從口部插入一根瓷質的空心泥柱,直通瓶底,估計是防止高瓶彎曲變形。
  • 《扒馬褂》這段相聲裡有多少「包袱」?最好笑的是哪個「包袱」?
    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很高興地今天準時和大家再次重逢在我們的娛樂內容裡面,也很感謝大家點進這篇文章,小編一定每天用最大的努力為大家帶來最快最新最優質的娛樂消息,專註解說娛樂內容,長期更新,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轉發給您的朋友看哦,讓你也在你的朋友裡面做一個娛樂小先鋒吧!
  • 熱門話題漢譯英87:包袱
    「包袱」的第一個意思是「包衣服等東西用的布」,也稱「包袱皮兒」。英語可以譯為cloth wrapper。例如:1.小女孩抱著一個洋娃娃,裹在一個包袱皮兒裡。The little girl carried a doll in her arms, which was tucked in a cloth wrapper.
  • 每日一句|Baggage 包袱
    當你出去旅行時,你會帶許多東西,然後將它們裝進包或者手提箱。All those things are called "baggage". 這些東西就稱為baggage。Carrying too much baggage on a trip makes traveling difficult.
  • 「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順秋反秋啥意思?秋後熱多久?
    也就是說,至少在處暑暑節氣前,這段時間裡還得很熱,尤其中午特別炎熱。聽村裡老輩人講,立秋有很多說法,比如,早秋、晚秋;公秋、母秋;順秋、反秋;秋包袱、伏包袱。這些關於立秋的說法,都與秋後氣候變化、秋糧收成等有關。一、什麼叫「順秋」、「反秋」?在民間,立秋有「順秋」和「反秋」說法。
  • 一分鐘英語|Baggage 包袱
    當你出去旅行時,你會帶許多東西,然後將它們裝進包或者手提箱。All those things are called "baggage". Baggage.這些東西就稱為baggage。包袱How is your friend Lily doing? I haven't seen her lately.你的朋友麗麗怎麼樣?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19世紀的日本武士1853年,美國佩裡艦隊叩關,日本國門大開,淪為西方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日本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武士階層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絕境。此後,大久保利通等人以鐵腕手段推行明治維新,將日本引入了近代化的軌道。明治維新是一場深入靈魂的改革,改革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也會激起既得利益者——武士階層的瘋狂反撲。02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共有約270個藩,各藩武士連同其家人,約有200萬人,佔當時日本總人口的6~10%。
  • 日本女性穿的和服,背後的「包袱」幹什麼用的?還有「隱藏」作用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並且民族之間的穿衣風格也是略有不同的,各個民族之間尚有這樣的差距,那麼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有很大的穿衣差距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日本的和服。提到日本的和服的時候,人們可能都會對他背後的那個小包袱非常的感興趣,很多人會比較好奇,日本女性所穿的和服背後的包袱是幹什麼用的呢?和服其實和我們古代唐朝的衣服還有一定的淵源。日本女性穿的和服,背後的「包袱」幹什麼用的?
  • 好好吃飯成奢望 臺灣進口日本海藻驗出有毒!【臺灣包袱鋪】
    這兩天灣灣最愛的日本送給他們一份「大禮」:有朋友要問了無機砷是個啥?吃了很嚴重嗎?單蠢的墩er一直以為灣灣與日本是「相親相愛」呢。這一千億元(新臺幣,以下都是)的觀光逆差真是叫一個讓人大吃一驚。臺灣「立法委員」王育敏也為雙方不平等來往抱不平:
  • 嘻哈包袱鋪封箱大典,高曉攀團隊牛了,範冰冰、吳秀波成相聲包袱
    嘻哈包袱鋪封箱大典,高曉攀團隊牛了,範冰冰、吳秀波成相聲包袱文|閒雲年關臨近,各大相聲團體都進入了封箱階段,也就是意味著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場演出,這個原本戲劇屆的術語,因為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火爆,而被眾人所熟知
  • 嘻哈包袱鋪獨家入駐歡樂DOU包袱,高曉攀首播欲單挑抖音「宇宙」
    「嘻哈包袱鋪」——這一屬於80後年輕一代相聲演員的喜劇廠牌,正式獨家入駐抖音直播打造的喜劇IP「歡樂DOU包袱」。班主高曉攀將於3月28日開啟直播首秀,隨後尤憲超、劉釗、孫超、李財、丁鳴君、楊明華、馮啟南、程浩洋等多名相聲演員也將相繼開播,預計半年內奉上近百場次的「雲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