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高中,部分地區新高一開學會組織分班考試。新高一的同學一定要抓住開學前這一段時間,好好準備分班考試。
大部分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會在新高一開學前對全體新生進行摸底考試,名為分班考試。其目的為選拔實驗班學生,並讓所有學生在入學前有緊張感,順利步入高中。
一般來說,高中分班主要依據學生的中考和分班考成績,有些學校更側重於這次分班考試,完全不看中考成績。有些學校則是分班考試和中考成績各佔一定的比例。也有不搞分班考試的學校,原因是覺得分班考的成績並不準確,有些能力強、有後勁的孩子篩選不出來,所以先按照中考成績分班,隨後再每隔幾次大型考試按照成績往上選拔孩子進實驗班。
分班考試,本質上,相當於高中學段的第一次「擇優」考試,是學校劃分實驗班(也有叫尖刀班、火箭班、A班的)和普通班(也叫平行班或B班、C班)的一項標準。這就意味著,很多學校的分班考試內容並不等同於中考,內容上可能會更偏向於檢查學生功底與快速接受知識的能力:所出題目難度較大,知識點涉及廣泛,題目風格與中考截然不同,且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
1.帶來壓力,對於剛剛結束中考的孩子們,特別是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的孩子,無論是學業還是心態上都會呈放鬆的狀態,那麼可能會有「假期綜合症」,也可能因為「懶散」丟掉自己本身的優勢,而開學即考試,可以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是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狀態的一種手段。
2.「分班考」其實是老師對學生的初印象,老師通過成績對學生有了初步了解,這也是後期老師因材施教的劃分標準。
3.我們口中所謂的「好學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好生源,再加上優質的教育資源(師資、教學硬體等)的優勢,「好學校」就越來越好。那麼學校自然而然會「優中選優」,選出「實驗班」,最好的資源將傾向他們。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這麼重視「分班考」。考試結果一定程度決定學生能否進入「實驗班」,能否獲得更好的師資和教育資源,對於高中3年的整體學習都存在極大的影響。在一些高中的實驗班,高考一本上線率幾乎達到100%,能在實驗班的孩子,基本就等於拿著重點大學的敲門磚。
相對於學校,分班考對學生個人的意義顯得更為重要。
一是取得學習信心,激勵孩子將優秀堅持下去。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新階段的第一次考試,如果是一次理想的開端,就可以給孩子樹立信心,讓孩子有了努力的方向,從內心上對學習有興趣,更願意投入,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二是教學資源傾斜。分班考作為進入高中的第一次檢測,老師們也會比較關注。考取好的成績,老師也會更加注意孩子。甚至說一些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會擁有更多競賽參賽的機會。為孩子多面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是良好的學習氛圍。重點班意味著整個班都是「學神」「學霸」,無論是多努力的孩子,都可能有鬆懈的瞬間,一個非常緊張且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是良好的外部環境,當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孩子也會堅持下去。
高中時期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段,如果這個時期孩子周圍的同學和朋友都是積極向上努力的學霸,也是互相成就優秀的過程!
「分班考」考試科目根據學校選拔目的的不同而異,考試難度較大,考試範圍不定,一般對外說法考察內容都為初中知識。試卷一般都不外洩,市面上很少能見到「真題」。那麼「分班考」到底考什麼?據統計,「分班考」主要有數、英、理化三科。
數學:一般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考前先講課,考察內容包括初中知識與高中知識。重點高中一般採取這樣的模式,因為他們的學生基礎都比較好,接受能力快。如在北京人大附中、清華附中採取先授課再考試的形式,在考試中涉及高中知識,難度較大,接近競賽難度。一些題目的複雜度接近高中考題。
第二類,僅考察初中知識,題目綜合性強。普通高中多數學校屬於第二類。學校考試以初中知識和中考難度為基準,題量會較大。
英語:分班考試在題型上分為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寫作、聽力,其中寫作與聽力為個別學校的考察內容。英語考試普遍體現考察範圍廣、考試題量大、考察詞彙量大、題目難度高等特點,對學生的英語實力與課外積累有較高的要求。
理化:物理和化學在初中只是基礎學習,但是上了高中後,就變成了重要學科,且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重難學科。
所以不少學校考察會側重初中及初高中銜接的知識點,難度較大,接近競賽難度。但是也要看所在地區,如果中考理化佔比較少,可能也有學校並不考察這兩個科目。
1.每天堅持學習,加深初中或鞏固高中,不要失去對題的感覺;
2.聯繫師兄師姐,翻閱學校資料,詢問查找去年考試方向;
3.分科目對所考查知識做系統複習,適當拓展知識,堅持不懈;
4.歷年真題試卷練習,一向是最快的提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