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葉錦添:用符號和花紋跟觀眾對話的藝術玩家

2020-12-25 劇研社

導語

所有藝術形式的表現,都是我對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我把戲劇結構用到服裝上,用符號和花紋跟觀眾對話。——葉錦添

年代大戲《那年花開月正圓》收官在即。比起探討演員演技和劇情脈絡,相信不少觀眾跟小編一樣,注意力自始至終都被劇中精美的服裝造型所吸引並為之讚嘆。

不同於傳統古裝劇的造型展現,這部劇充滿著大量構思精巧的花紋設計、貼合劇情的色彩搭配。伴隨著人物成長,通過服裝細節展現出不同的性格變化和情感表達,從而讓整部作品傳遞出不一樣的質感。因此讓不少人感慨:國產劇的服裝終於「會說話」了。

在整部劇350多套精美的服裝設計背後,美術指導葉錦添的印記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中國內地觀眾而言,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從《大明宮詞》時期在內地影視市場一鳴驚人,到《臥虎藏龍》時期的名聲大噪,再到此後《橘子紅了》《新紅樓夢》《赤壁》《夜宴》等,他的設計源源不絕傳遞出濃鬱又新穎的東方色彩,從不會令人失望。以至於在《那年花開月正圓》首播發布會上介紹到葉錦添的名字時,臺下不約而同發出連連讚嘆。

如今,越來越多的觀眾習慣看他給影視作品錦上添花,於他而言,這是他在藝術世界的又一次嘗試和碰撞。

1

《那年花開月正圓》是建立在服裝上的戲劇結構

談起此番與《那年花開月正圓》團隊合作,葉錦添稱之為順其自然的緣分。

在絡繹不絕的邀約面前,這個劇組讓葉錦添感受到了難得的真誠和投入。丁黑導演帶來的這個「清末傳奇女商人」的故事和演員孫儷直爽又溫暖的性格,也觸動了葉錦添的創作靈感。從外界收集感覺,並把演員性格和角色情感代入到設計當中,這是葉錦添一直以來的創作方法之一。

葉錦添說,丁黑導演一直想在這部劇中強調年輕化,所以這次他要做的就是在歷史研究的基礎上增加新鮮元素。所以雖然觀眾看到的每件衣服都是清朝服飾的輪廓,但其實在細節上介入了很多新的手法和元素。「比如沈星移的衣服,剪裁已經非常像現代服裝,胡詠梅的服裝,在細節上也增加了蕾絲設計和當時歐洲的色彩。」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幕後紀錄片中,葉錦添說,其實這部戲並沒有要做葉錦添的東西,而應該做丁黑的東西,因為到最後跟觀眾講話的是導演。話雖如此,但他有著獨特的與觀眾交流的方式,被稱為「建立在服裝上的戲劇結構」。「我都是用符號和花紋跟觀眾對話,就好像寫劇本一樣,每個人的性格建造,每個人的顏色、材料、整體的審美會產生一種獨特性,正是這種獨特性可以讓觀眾在了解角色的時候增加視覺記憶。」

因此,觀眾在這部劇中得以見到一個色彩跳脫、飄逸灑脫的沈星移,一個色彩單一、剪裁貼身的趙白石,以及通過服裝色彩可以讓女主周瑩的性格變化和成長一目了然:剛進吳家時大家閨秀的少奶奶裝;吳家沒落後,色彩轉暗款式偏重務實;吳家振興起後,用色再度轉為明亮。

美,是葉錦添的服裝帶來的最直觀印象,更重要的是服裝的戲劇功能。「我不停留在表面層次,我對感情層次、靈魂層次比較有興趣。所以可能你看到其他東西漂亮,跟你看我的東西漂亮還是不一樣,因為我的東西是有情感的,我使用的色彩會讓你激動,細節又會讓你安靜下來,中間還蘊含著一種品格,是一種傳統中國精氣神的表達。」

2

我的美學是對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

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認識葉錦添是通過熒幕上的一部部作品。但對於葉錦添來說,為影視作品做服裝設計,僅僅是他藝術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

9月9日晚,歌劇《紅樓夢》北京站巡演完美落幕。這場由舊金山歌劇院製作、由葉錦添擔任藝術指導、舞臺美術及舞臺造型設計的作品,讓劇場迴蕩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這場中西兼容的作品中,新東方主義美學下的布景和服化道美輪美奐,榮國府和大觀園的極盡奢華自不必說,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大篇幅運用飄逸舞動的紅色服裝、黛玉焚詩時手書《葬花吟》幕布虛實之間的交錯處理,都帶給了觀眾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

相對影視劇而言,歌劇可能並不是大眾作品,一部作品的成功並不能獲得更廣泛層面的觀眾熟知。但《紅樓夢》作為美國舊金山歌劇院的大製作,從開始創作時被笑稱為「唐人街風格」,到2016年在美國首演時的大獲成功,並被譽為第二部在美國大獲成功的東方題材歌劇,這也讓葉錦添對歌劇《紅樓夢》的意義另眼相看。

在葉錦添的藝術世界裡,舞臺設計是更能讓他如魚得水的地方。因為在舞臺上,除了成就感,他更能獲得更純粹、更順暢的藝術表達。「因為我現在對舞臺的空間掌握,已經跳出了最基礎的技術性,純粹是在做觀念性的東西。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幹擾的情況下,更容易接觸到高一個層面的東西。」

入行三十年來,葉錦添一直在視覺藝術家、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幾個身份之間遊走。但在他的作品中,卻一直能捕捉到一種既融合又具有獨立性的美感。

日前,《迷宮·葉錦添》藝術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這是一場集多媒體、裝置、影像藝術為一體的藝術作品展,匯集了他在電影、舞臺和個人獨立創作領域的服裝共51件。在服裝之外,還展示了他創作的雕塑、多媒體影像以及命名為「Lili」的系列裝置作品。

「我的美術到最後可能是一種真理的呈現,它是我對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因為它不會受這些外在的故事的影響,當你把它擺在那邊,它本身就是在詮釋著真實世界,這是它好看的原因。」

3

我不會變 並始終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

在未接觸到葉錦添本人時,他身上附加的諸多標籤和光環,往往會產生一種來自「藝術家」的距離感。但交流過後卻又恍然發現,這是一位隨和、通透的長者,並且會為他在潛移默化中流露出的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情所感染。

甚至有時會覺得,他仿佛只是一個在藝術世界裡自由玩耍的孩子,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十足的好奇和熱情。雖然每天忙碌穿梭在各種藝術展、影視項目之中,但他始終樂在其中,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對他來說已經足夠。「我一定要有很多東西玩,還有好多東西還沒玩過,給到我十倍時間我都可以很忙。」甚至對於外界標榜最多的「新東方主義美學」,他也只是很輕鬆地解釋說,「我是最沒有主義的,這是我自己拋出來的一個東西,一個好玩的東西。」

不同於大多藝術家喜歡保持高高在上的神秘感,葉錦添未曾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什麼特別,也不願意被架到「把藝術融入生活」的高度。因為在他看來這只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其實我的作品都是從生活生出來的,就像喝茶要杯子一樣,沒有杯子怎么喝茶呢?」

在榮獲了很多獎項之後,不可避免地很多雙眼睛開始盯在他身上。葉錦添被問到最多的就是,如何突破?下一個獎在哪裡?

不同於大部分人成功後就不再敢於嘗試,或者因為商業而迷失自我。葉錦添坦言,雖然會面對很多壓力,但依然清醒地堅持自我表達,並嘗試和挑戰一些對他來講可能存在危險的東西。「比如說我做現代藝術,這是一個忠於自己的做法,雖然身邊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我對現代藝術是有想法的。現在應該往東方走,往內在走,往更遠走,把中國古老的東西變成無限的未來。」

「現在會更享受這種獨立性更高的表達方式嗎?」

「我很自然地來吧。我不會受很多這些東西影響,我也不會變,我會很好奇。我的美術是設計給你的靈魂看的,是直擊你內心最神秘的東西。」

註:文中使用 歌劇《紅樓夢》圖片版權Cory Weaver/San Francisco Opera

相關焦點

  • 李少紅&葉錦添&白雪對談電影藝術與美學 「不動聲色光影季」線下...
    時光網訊 日前,「不動聲色光影季」線下活動「光影之夜」在北京798藝術區愛馬思藝術中心舉辦。導演李少紅,視覺藝術家葉錦添,青年導演白雪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已開幕兩周的「不動聲色光影季」系列活動運用科技與藝術手段,將汽車之美與電影藝術相結合,通過主題展覽和佳片展映,打造時間與空間對話的隧道,使觀眾置身其中,體驗光影流動的純粹之美以及汽車飛馳之間的動人之感。      現場,導演李少紅,視覺藝術家葉錦添及導演白雪聯合為到場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對談分享會。
  • 在阿那亞的海邊,陳嘉映、葉錦添、班宇...如何進行一場社交實驗?
    來往行人皆可進入,在其中敞開心扉,與親人、朋友或是陌生人展開對話。這其中,有當代哲學家陳嘉映、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葉錦添、小說家班宇、藝術家彭薇、電臺主持人春曉等,也有路過的情侶,在海邊散步的母子,和忙著拍照的姐妹…… 難以預計的演員和觀眾,上演了一幕幕戲劇化的社交實驗。
  • 羽管鍵琴和小提琴對話 給高素質觀眾帶來心靈共鳴
    演出後馬漢跟廣州觀眾對談,他認為,羽管鍵琴和小提琴是對話式的樂器,適合高素質觀眾在室內環境下聆聽、體會和感受,「這種對話式樂器,往往給人帶來更多心靈層次上的共鳴」。場外:50萬觀眾在線賞樂感覺「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晚羽管鍵琴和小提琴的對話演出,除了現場觀眾能看到外,網絡上騰訊藝術頻道還對音樂會進行了直播。記者了解到,當晚,網絡上有50萬名觀眾在線,跟現場觀眾同時賞樂。
  • 《頭號玩家》:潮流符號與商業元素結合的恰到好處,不過仍被過譽
    筆者的回答是,電影是一種產業,並且有投資風險的產業,藝術不過是這個產業的附屬品(可有可無)。所以一部電影在誕生之初,資本這張大手已經將它定形。毫無疑問史匹柏的商業電影和時代符號的對接非常融洽,在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之間的平衡很出色,這部《頭號玩家》是他對商業片進一步的探索。《頭號玩家》改編於美國作家恩斯特·克萊恩的一部反烏託邦科幻小說《玩家一號》。如果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劇情,一個廢宅玩家在綠洲打敗職業玩家,成為遊戲界大佬的故事。
  • 一場放大鏡下的展覽:緙絲與當代藝術如何對話?
    一場放大鏡下的展覽:緙絲與當代藝術如何對話?   「經緯——緙絲與當代藝術的對話」展覽現場,此為黃淵青作品《無題》與緙絲機。
  • 楊麗萍聯手葉錦添,德雲社,陳佩斯……這個劇院秋天起很熱鬧
    上海保利大劇院成立五年來不斷拓展演出內容,27個國家和地區的540多個演出院團近2萬名演員登上舞臺,舉辦1569場演出,平均上座率達74%,為超過百萬人次觀眾奉上了文藝大餐。以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春之祭》為基礎,舞蹈家楊麗萍與知名視覺藝術家葉錦添等眾位藝術家合作,以東方審美、東方智慧、東方哲學全新演繹,為這齣舞劇注入神秘的東方元素,開啟探索生命密碼的偉大冒險。小提琴家呂思清將在新一季中再次與上海保利大劇院結緣,為觀眾奏響名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來自捷克的傑出交響樂團布拉格廣播交響樂團則由亞歷山大·李伯利希執棒,與小提琴家曾宇謙合作。
  • 《傳奇來了》骨灰級玩家專訪
    天南地北的玩家聚集在遊戲中一起刷怪打寶,一起攻城PK,享受那份最純正的熱血兄弟情!無兄弟不傳奇,今天《傳奇來了》就採訪到了兩位骨灰級玩家,他們分別是來自不刪檔1服的「再戰輝煌」和不刪檔4服的「姚高興」,聽說他們在遊戲裡不僅是骨灰級玩家,而且還是「領導」級玩家喔,就讓小編帶大家去領略一下他們的風採吧。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三期:當代藝術攝影的符號意欲如何?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藝術中國」——魏達維的藝術世界
    《MIND》對話魏達維——藝術當隨時代改變,2018年5月,第82——85頁。託伊拉克《迷戀》出自「新時代」系列和王廣義《偉大的資本主義系列:可口可樂》是中古兩國在國際舞臺上最成功的藝術作品,皆為西方觀眾展現出了鮮明的中國特性或古巴特性。谷文達和徐冰都將中國漢字作為他們的表現媒介。許多傑出的全球藝術作品,為了取悅世界各國觀眾,都極力標榜各自的文化身份。文化混合的面貌,反諷和身份的公開展示是符合西方觀眾口味的。
  • 直播預告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二期——規約與反規約的博弈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如何從符號學定義藝術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0:皮爾斯符號學與藝術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專訪賓果頭獎玩家 快樂遊戲 獎勵無限
    賓果大獎好不好拿,看中獎玩家怎麼說!8月15日,賓果封測,8月16日,賓果玩家「快樂蜈蚣」即登上當日排行榜首位,贏得了賓果大獎:愛國者MP5。在接下來的幾天,她又連續多日進入排行榜前十名。正當很多玩家都還在驚呼不會玩的時候,她已經在賓果世界玩得風生水起,熟練掌控數字間的神秘規律。
  • 王者榮耀名字花紋複製方法 喜歡的小夥伴趕緊領走啦
    :原標題:王者榮耀名字花紋複製方法 喜歡的小夥伴趕緊領走啦 王者榮耀名字上帶花紋怎麼打出來?王者榮耀名字花紋怎麼加上去的?不少玩家都想給自己弄一個名字花紋!下面,就隨18183小編來看一下吧! 王者榮耀名字上帶花紋怎麼打出來?
  • 用藝術打造國家文化符號
    原標題:用藝術打造國家文化符號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智慧和文化是需要我們去深度思考的問題,而西方要了解中國的文化也不能望文生義,需要深入體驗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大型藝術品《絲路金橋》成為論壇主會場唯一的景觀性建築。
  • 小漢斯:通過對話建造種子星球
    在專訪中,小漢斯對於策展人、各學科與藝術的關聯、當代藝術等等,均有其獨到的見解。《21世紀》:相較於恆久流溢(permanent emanation)的傳統繪畫形式,你更偏愛於能夠與當下發生對話的藝術行為。相較於「藝術創作是個體的探索和完成」的傳統觀點,你是否更傾向於藝術全程的交互作用?你如何看待觀眾的非專業性削弱藝術成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