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在前天的文章裡,我分享了最近跟兩個孩子一起玩的腦筋急轉彎,有很多人都問我,這些遊戲看上去都好難啊,到底適合幾歲的小朋友?
▲ Joshua和Eric的猜謎日常
的確,有不少的謎題在解答的時候,其實是需要用到運算、邏輯思考和基本常識的,因此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具備基礎的數學計算能力、沒有嘗試過思維訓練,以及缺乏生活經驗和詞彙量,是很難回答出來的。
再者,現在市面和網絡上我們可以搜到的很多謎語和腦筋急轉彎,純粹是為了「出其不意」而「強行解釋」,並不是真的幫助孩子通過邏輯思考,來對答案進行合理的推斷。這些參差不齊的題目,有時候連大人有時候都很難回答得上來,更別說孩子了。
所以,今天我打算從提高中英文詞彙量、視覺數學啟蒙這兩個角度,來跟大家談談,應該怎麼跟低幼的孩子玩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要跟孩子玩謎語?
猜謎和腦筋急轉彎真的是一項很便捷又有趣的遊戲,玩的過程中我們幾乎不需要藉助任何的輔助工具,只要動動我們的大腦和嘴巴就可以了,隨時隨地能玩起來,甚至在遊戲中跟孩子互相出題,也是完全沒壓力的。而對於低幼孩子來說,這些遊戲除了思維訓練之外,其實還有下面這4點好處:
如何用謎語遊戲提高詞彙量?
其實在謎語遊戲中,最離不開的就是「文字」。總的來說,不管是作為出題還是猜題的一方,擁有較多詞彙量的一方都會更有優勢。舉個例子:「世界上哪個貴重物品最容易不翼而飛?」能飛的東西無非就幾樣,常見的有鳥類、風箏、氣球、飛機等等,其中貴重物品只有飛機,但飛機是有機翼的,那還有什麼呢?
這裡的答案,是人造衛星,因為它是靠地球的引力在持續飛行。如果不知道人造衛星的運作機制,或者根本不知道這個詞語的存在,孩子是不可能回答上來的。所以跟低幼孩子玩謎語的時候,其實也是讓我們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詞彙量的一個契機。
比如下面這一題:
Q. 我有5個手指頭,但卻不是活著的物體,那我會是什麼?
A. 手套(gloves)
這種類型的題目,更適合結合實物來跟孩子一起玩,如果孩子並不知道手套是什麼,或者實在想不到,可以適當的把三四樣物品放到一起作為提示,讓孩子從中選出正確的答案。
再比如這一題:
Q. 什麼東西只要一直待在同一個角落,就可以環遊世界?
A. 郵票(stamps)
跟上一題不同,孩子能從數出5個手指的物品中,辨認出手套是答案,而郵票對孩子來說全新的詞語,更無法直接從幾樣實物中選出正確答案,所以這在理解新詞彙的程度上等於更深了一個層次。
但從這道謎語中,孩子除了認識了郵票這個新單詞,更能通過我們的解釋去進一步理解郵票的職能,也是早期認知啟蒙的一種方式。也許現在科技的發達早已讓人們忘卻了過去的很多生活方式,但我們依然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讓我們的孩子記住歷史,以及理解過去人們所產生聯結、表達思念的方式。
而對於具備一定詞彙量,但仍不能進行具體分類或者還沒接觸過分類知識的孩子,我們也可以出類似這樣的題目:
Q. 貓和豬有什麼區別?
A. 一個是寵物,一個是食物。
如果家裡有動物和植物的認知圖卡,也可以用不同的謎題來考考孩子,一一進行分類。(感覺這個環節我要動的腦比他倆還多)
說完中文,再來說說英文吧。對於剛開始學26個英文字母,還沒接觸到單詞的孩子來說,有一類謎題特別適合:
Q. 在一分鐘(minute)裡出現了一次,在一個時刻(moment)裡出現了兩次,卻從未出現在一千年(thousand)裡的是什麼?
A. 字母M。
仔細看的話,這道題裡其實包含了三種元素:時間概念、數學計數、英語單詞。乍看之下,好像是要在三種不同的時間概念中找出異同,實際上是要孩子通過括號中提示的英文單詞,找到出現次數相對應的字母。到這裡你們可能已經發現,當我把這道英語的謎題翻譯成中文之後,實際上最終目的就從單純的數數,變成了多加認識minute和moment這兩個單詞。
在結合英語啟蒙和數學算數上,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謎題:
Q. 這裡一共有15根火柴,需要刪除6根火柴才能得到10,需要移動哪幾根呢?
A. 拼出TEN就可以了。
其實很多時候給孩子出謎題,都是來自我的突發奇想或者靈機一動,但如何讓題目變得更豐富、多元化和合理,也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琢磨出來的。通過我們的精心設計,每一道題的寓意和目的都可以變得不一樣,甚至更具思考和學習的價值。
空間思維能力可以這樣提升
可能大家也有發現,在上面我提到的腦筋急轉彎很多都跟數學啟蒙有關,比如計算字母出現的次數、加減火柴等等,但其實除了計數,腦筋急轉彎還能發展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之前我在《空間思維的提升從3D形狀開始,給孩子可感的摺疊世界》裡提到過,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其實是孩子數學能力的基礎之一,但是從平面圖形再到立體圖形的認識,對於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我們找到適當有效的辦法。
在深入接觸了視覺類腦筋急轉彎後,我發現這些視覺遊戲就是幫助孩子培養空間思維能力的好辦法。接下來就列舉幾個我覺得比較經典的,也是玩法比較多的視覺謎題,大家可以一起來想一想呀。
在這個視覺腦筋急轉彎中,孩子需要算出圖片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的三角形由兩種不同顏色組成,排列順序也不一樣,而且每四個三角形就組合成一個正方形。
其實,這樣的設計是有目的的,能夠鍛鍊到孩子對平面圖形的學習能力,下面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怎麼玩。
1)加強形狀認知
比如在數三角形前,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明三角形的定義:儘管顏色不同,但是由3條線組成3個角的圖形,就是「三角形」,這樣會加深孩子對三角形的認知。
另外,也可以順便跟孩子提一下,每4個三角形就能組成1個正方形,而正方形其實是一個由4條邊和4個角組成的圖形,這能讓孩子對正方形有所了解,避免算錯。
2)多種數數方式
除了讓孩子直接數出三角形的所有數量以外,其實還有一種玩法,就是讓孩子數出黃綠兩種三角形的各自數量。像這樣在數數的過程中,還可以鍛鍊到孩子對顏色的辨別能力,以及提高專注力和觀察力。
下面這道腦筋急轉彎,需要孩子算出這個3D塔有多少方塊。▼
這裡測試的是孩子的空間視覺,以及他們學習三維特徵的能力,可能這對於一些低齡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但我們也可以適當用一些方法來降低難度。
比如針對這道題目,我們可以設計「場景還原」,用小積木之類的立體小玩具組成圖中的3D塔,讓孩子真實感受到每個一個小積木的擺放位置,將想像變為具體事物,這對孩子空間思維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當然,我們也可以進行適當延展,增加積木數量或者改變積木位置,讓孩子通過反覆訓練,不斷鍛鍊空間思維感,等到孩子能夠直接通過想像還原3D圖片時,那就證明他的空間思維有了很大的進步。
從平面到立體的學習,對孩子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我們不能抱著「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的想法,更多的是讓他們去體驗和感受圖形變化的奧妙,在玩樂中感受知識的趣味。
萌芽有話說
其實和孩子玩腦筋急轉彎,我們很容易發現,背後考察的就是綜合性的思維能力。孩子思維靈活,小腦袋就轉得很快。
不過想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因為這類智力遊戲,我們自己設計時,需要花費不少腦細胞,既要適合孩子又要孩子喜歡。我每次和大家分享這類的話題,也特別有感觸,很擔心自己講得複雜,給大家帶去壓力。
還好,現在因為大家對思維訓練越來越重視,也有一些優秀的教輔書可以協助我們。對這類書我的標準是題型設計要有效果,也要有趣,還要看起來簡單實則包羅很多知識點,讓孩子們願意去鍛鍊,我們輔導起來才沒有壓力。
要求這麼多,導致我很久才能選出來一套,昨天的那套《波爾加幼兒頭腦多維訓練》,就是我找了兩個多月的團品,趣味故事+N種孩子喜歡的遊戲方式,讓孩子們樂與沉迷其中,想要加強思維訓練的你們記得試一試。
▲戳圖片就可以直接購買
另外,因為前天整理的資料包比較簡單,而且不少朋友在留言裡反映全英的看不懂,所以今天我另外給大家搜集了一份中文版的腦筋急轉彎和一些視覺類謎題,裡面從難到易的題目都有,大家可以挑著來給孩子出題哈。在公號消息框回復關鍵詞「思維謎題」就可以獲得啦,下載列印或者存檔到手機裡,沒事就可以翻出來跟孩子玩一玩。
好啦,我們明天見!
資|源|推|薦
回復「星標「,送你一本萌芽收藏的好書
如果你希望系統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親子早教啟蒙方法,可以購買萌芽領銜的研發團隊開發,適合0-6歲寶寶家庭的「小芽啟萌·優陪會員計劃」,掃碼即可免費試聽。
△ 掃碼即可進入試聽和購買通道
喜歡文章就點個「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