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到春天,大多數孩子的作文會是這樣的:
春天的景色: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春天的動物:鳥語花香、鶯歌燕舞
春天的天氣:風和日麗、和風細雨
春天的心情:春意盎然、暖意融融
乍一看,都是好詞好句,但是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觀察和想法。這些詞語缺少生動的動詞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沒有體現個人的獨特感受,顯得不活躍、沒有靈魂。
今天我們邀請「少年寫作營」的丁丁老師教大家寫春天這類寫景作文的正確打開方式!
寫景小技法1:開頭的方法
不要用「一個……的清晨」這樣的開頭因為這樣的開頭太慢,沒有抓住最精彩的部分。
對比下面兩個開頭——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聽到了一陣鳥叫聲。×
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傳來,我推窗,眼前的美景震住了我。√
可以明顯感受到,第二個開頭,由鳥叫聲引入窗外的美景,讓讀者的視角也跟著文字進行轉換,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
不要用「伴隨著」這樣的被動句式,不如主動有力量。伴隨著一聲鳥叫聲,我感覺到春天來了。×
伴隨著清脆的鈴聲,上課時間開始了。×
聽到一陣歡快的鳥叫聲,我忍不住往窗外看去,這才發現,原來外面的小草已經發芽了,顯得毛茸茸的,撓得人心裡痒痒。春天,已經來了。√
對比發現,前兩個句子,缺少主人公「我」的真情實感,所以顯得非常平淡、沒有文採。而第三個句子,則通過主動句式把「我」的感受細膩地表達了出來,讓人感受到了春天撲面而來的喜悅感。
寫景小技法2:五官去觀察
寫春天,如果你都沒走出去觀察一下春天的景色,純靠想像,絕對寫不出生動的文字。
怎麼去感受一處景色
抓特點抓住春天最有感觸的一點進行描寫,比如下面這個片段——
多感官作文第一步是觀察,觀察可不僅指用眼睛看,而是要五官齊用,比拼著來。我們不學會觀察,就不可能寫出生動的作文。
(1)眼睛看——視覺
(2)耳朵聽——聽覺
(3)鼻子聞——嗅覺
(4)手去摸——觸覺
(5)嘴巴嘗——味覺
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想像
有感情,有深度觀察中會帶著情緒,如喜歡或厭惡,這類情緒可以直白地說出來。要是在情緒之外還能悟出一點道理,那就有了思想的深度。
其實,萬事萬物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就是用自己的形態和經歷給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的道理,只是這個道理需要靜心才能體會到。
比如,觀察雲霧的千奇百變,你會感悟出生活就是一個魔法師,給人以莫名的驚愕和喜悅。
寫景小技法3:用詞的方法
不用成語很多家長和老師肯定要問:難道不鼓勵用成語?寫成語不是可以讓文章顯得更有文採嗎?
確實,丁丁老師提倡能不用成語的地方儘量不用成語。很多時候,孩子文章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而且,一用成語,文章的細節都沒有了。
我們應該讓孩子還原自己真實的感受,把成語的意思用觀察到的動作、神情,清晰地表達出來。
成語是高度濃縮的語言,每個成語背後都是一個故事,一種狀態。小學階段的孩子,不要去模仿大人的濃縮,而是要儘量去舒展。因為此時的孩子寫作文最容易感覺沒話可說,再用成語這種濃縮性的語言,文章就更寫不長了。所以,要訓練他們用更具體的描述性語言來替代成語,把文章拉長。
寫出真情實感不要單純為了寫景而寫景。景中如果沒有人物,就是冰冷和孤立的。
景中一旦有了人,就有了生機,有了與人之間的情感。
就像你寫春天,光有景色描寫還不夠,你還可以寫寫你在草地上和爸爸媽媽一起放風箏,一家人欣賞著明媚的春光,春天的溫暖就仿佛融進了眼裡、心裡,這樣,你的作文就有了生氣,有了人情味兒。
寫景小技法4:故事
單純寫景沒意思,要有故事先看下面這段作文:
《春天》錢欣彤 五年級清晨,一聲清脆的鳥叫聲驚醒了我。我走出門一看,哇!春天像魔法師一樣神奇,它把厚厚的積雪變的無影無蹤。春天像一個可愛的小淘氣,它為大地增添了許多的生機。春天還像一位畫家,它為大自然增添了許多色彩。你聽!「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鳥在電線桿上叫著,小鳥明亮的叫聲使人心曠神怡。你聞!「櫻花大道」裡,到處都幽香撲鼻,但這種香是有層次的香,起初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再後來,這種香加深了,成了醉人的香。最後,這種香成了比香水還要香的自然香。你摸!小草嫩嫩的葉子,好像嬰兒的肌膚一樣柔軟,讓人摸的好是舒服。你看!那一叢茶花,有的在枝頭蕩著鞦韆,有的藏在綠葉中,像是害羞的小姑娘,還有像包菜一樣,一層包裹著另一層的小花苞,有趣極了。春天生機勃勃,讓人非常喜愛。春天真美啊!
乍一看,作文描寫了春天的美景,富有美感,不失為一篇佳作。但是裡面有花、有鳥、有小草,就是沒有人物,沒有故事,因此顯得有些單調,不夠靈動。很多孩子在寫作文時,都會把景色作為單純的寫景作文來寫,沒有人物在裡面活動,寫起來很散、很空洞。
寫景也是配合寫人寫事而真正的作文,特別是應試作文裡,寫景其實都是為寫人寫事服務的,考試也不會專門出一道寫景作文題。
那麼怎麼在寫景時寫出故事呢?且看下面這個片段:
《春天的角落》(節選)潘宇航 四年級我和姐姐湊近看,鼻子對著花蕊,仔細聞聞,一股恬淡的氣息,直衝鼻子裡,使全身神清氣爽......用手摸摸,軟軟的,慢慢收縮,上面還有細細的毛,摸起來痒痒的。幾隻鳥飛來,站在樹枝上,嘰嘰喳喳,也許,它們也被這景色沉醉了吧,正在為春天歌頌!姐姐突發奇想,撿起一片花瓣,摸了摸,放進包裡,又彎腰,撿起許多花瓣,放進包裡……我實在不懂,抓了抓頭,問:「你在幹嘛呀?」姐姐笑了笑,將包裡的花瓣拿出來,雙手捧著一堆花瓣,她向上一扔,「譁」,櫻花瓣像雨一樣,一瓣一瓣,灑落在空中,有一些花瓣,還落到了頭上!我豁然開朗!也和姐姐一樣,灑著花瓣!在花落的時候,笑聲也傳開了……春天的角落,依然快樂......
在這個片段裡,小作者在景色中帶著故事,故事中帶著景色,通過「撒花瓣」這件事,春天仿佛在孩子的歡聲笑語中「活」了過來,文字也一下子擁有了溫度。
丁丁老師:師範專業畢業。小學作文研究專家、楚才作文專家評委、作家、資深媒體人,提倡讓學生寫出「會呼吸的作文」。著有《思維導圖作文——看得見的寫作》《思維導圖閱讀——能模仿的寫作》《作文真經:教你寫出會呼吸的作文》《丁丁老師創意作文課——教你寫出有個性的作文》《丁丁老師創意作文課——教你寫出會思考的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