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不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型導演,更是一名不缺乏商業頭腦的人才。《阿凡達》(Avatar)上映前就聽說二十世紀福克斯砸下了1.5億美金給詹姆斯·卡梅隆用作前期宣傳,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吃驚數字。
電影《阿凡達》海報
(文/哈利-波菜)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不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型導演,更是一名不缺乏商業頭腦的人才。《阿凡達》(Avatar)上映前就聽說二十世紀福克斯砸下了1.5億美金給詹姆斯·卡梅隆用作前期宣傳,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吃驚數字。而當下《阿凡達》的高票房也確實和這1.5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除影片本身外,電影周邊的推廣力度也是驚人。就音樂來說,從去年年初就開始逐漸顯露風聲,到上映前數月前的主題曲首發,唱片預購,最後再到作曲家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頻繁地在各大媒體露臉為音樂宣傳造勢等近些年好萊塢電影音樂業內鮮有的宣傳手段上看來,詹姆斯·卡梅隆的目的可想而知,那就是力爭為《阿凡達》的配樂再造一個《鐵達尼號》式的神話。
不過《阿凡達》音樂的整體商業包裝儼然是在按照《鐵達尼號》的模式進行:主題歌脫胎於配樂旋律,啟用當紅歌手演繹,而且不論怎麼聽都能在主題旋律裡聽到《我心永恆》的影子。但《鐵達尼號》音樂的成功顯然是難以被《阿凡達》複製的,一個是基於當時宣傳手段有限,《鐵達尼號》的成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連詹姆斯·卡梅隆自己都沒料到音樂會如此大賣;其次,原聲帶的熱銷主要原因是是在於席琳·迪翁(Celine Dion)那首銷魂的《我心永恆》,而配樂並不是引發人們購買的主導因素,《阿凡達》的主題曲《我看見你》(I See You)在被提前揭露廬山真面目後,其新鮮感早就蕩然無存;再者,《鐵達尼號》有著千萬級的原聲帶銷量——這更是一道難以越過的鴻溝。而那些讓人倍感「刻意」的營銷手段則正好是音樂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道阻礙。
再撇開以上的商業化問題不談,在《鐵達尼號》的大紅大紫後,霍納也似乎很長時間都沒有多少能拿出手的佳作了,而這次與卡梅隆第三次攜手無疑是又給了他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潛心近兩年的創作就是為了在聽覺上還原導演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巧的是,詹姆斯·霍納的音樂風格屬於暖色系,因此正好能為潘多拉星球多彩世界抹上濃重的一筆。但是真正看過了《阿凡達》,你就會很驚奇的發現這次的音樂構架基本是介於此前霍納的《啟示》(Apocalypto)和《新世界》(The New World)這兩部同樣是描寫原生態群體的作品之間:配樂裡既存在一絲《啟示》裡的野性色彩,又不乏《新世界》裡絢爛的一面,略多的只是音樂中對人類野蠻行徑的詮釋。很多人把霍納定義為是一位始終無法跳出自我的配樂家。自創作了名噪一時的《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heart),《鐵達尼號》(Titanic)等作品後,霍納在音樂中發揮個性潛力的空間基本蕩然無存,大量作品都帶有高度識別性。但詹姆斯·霍納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擅長拿捏住以往作品的精華部分並雜糅到一起做加工處理。《阿凡達》就是極具該特色的配樂作品——在給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卻散發著揮之不去的霍納氣。
說到耳目一新,對《阿凡達》音樂配器的精細考究是霍納作品最近幾年來少見的。尤其是音樂在對潘多拉星球的刻畫上採用了大量電子合成器和一些物理樂器的改造來發出頗具奇異效果的音色;除此之外,配樂還採用了大量世界性音樂曲調,又兼具新世紀元素;音樂裡的打擊樂音型也頗為豐富,並不讓人覺得單調,沉悶;音樂中的人聲運用也同樣是多元化的,包括納美(Na'vi)語和原始人聲的切換以及曾在《變形金剛2》配樂中獻聲過女歌手利斯貝絲·斯科特(Lisbeth Scott)等等。不過這些看似華麗的外表卻讓音樂如散沙般有形無神,配樂想要交待內容實在太多,導致音樂主題間的銜接平衡被打破。霍納拼了命的玩新花樣,卻又失去了他先前作品裡最本質也是最精華的質樸情感。不僅如此,霍納對特定音樂情緒的把握也非常有限,音樂中再次出現的已經被他用爛過的四音動機讓人倍感頭疼,而蕭也是繼《燃情歲月》後的再一次粉末登場,我想本片若是還能與英倫背景扯上關係,他是不是依舊會拉出看家的蘇格蘭風笛?
在以特效為支柱的《阿凡達》中,音樂的確在電影中作出了很多犧牲。雖然有著對音樂極其看重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撐腰,但配樂依舊不免因視覺效果而失色不少,絢爛的3D技術早就將當年《終結者》系列和《鐵達尼號》那樣的音樂神韻擠壓了下去。不過看在去年好萊塢電影配樂整體疲軟的份上,《阿凡達》拿到一個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的問題應該不大,畢竟如此大的投入所換來的回報還是相當可觀的,霍納的付出也是相當艱辛的。但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如果《阿凡達》少了配樂,那麼也僅僅是少了那個《阿凡達》的配樂而已,既然成為神話在目前看來是不大可能了,那麼就暫且把它當作是一個傳說吧。網易娛樂獨家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專欄作者簡介:
哈利-波菜:從小聽著約翰-威廉士的音樂長大,也拜威廉士所賜,在十八歲那年成為了正式的原聲愛好者。通吃是現代好萊塢商業片異或黃金時代,白金時代的經典配樂,最近也逐漸開始對國內的電影音樂做一點小小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