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了幾個月,升龍道第一次出行總結即將結束。逛完了「龍尾」,最後要在這條線的交通樞紐名古屋轉轉了。小佳繼續拉來策劃師,給大家總結總結,名古屋那些值得去的地方~
自三重縣返回名古屋,所剩時間並不多,除了買些必備用品外,只有小半天的時間。鑑於名古屋城還在修,我把目標放在了熱田神宮上。
在伊勢神宮篇和大家科普過,日本叫神社的不少,叫神宮的就特別少。除了伊勢神宮對日本人而言較為特殊外,位於大都市裡的熱田神宮,也是很多日本人敬畏的地方。
日本神話中,除了描述那些神明的故事,和各種戰爭外,三大神器從神話到現實裡,都是異常重要的存在。兩千年來作為日本皇室的信物,這三大神器不僅象徵了權位,還代表著神話中那些力量的傳承。而在這三大神器裡,草薙劍是當中最具力量的存在。熱田神宮最初,就是為了鎮守草薙劍而創立的。
自上而下依次為:八咫之鏡、草薙劍、八尺瓊之勾玉
從名古屋站到熱田神宮還是很方便的。出了地鐵,巨大的引路牌和「歡迎到熱田神宮」的字樣,讓人能找到直接過去的路。
看著面積不大的熱田神宮,實則佔地有6萬坪(約19萬平方米),逛一圈下來還是相當考驗體力的。除去要去參拜的本宮、八劍宮及寶物館在大道外,其他的各個神社之類的都藏在小路裡。
這裡的布局,包括鳥居,都和伊勢神宮有異曲同工之處。年久泛青的巨大鳥居,側柱上綁著經過洗禮青枝和白色的籤,寓意自此門進入,就進入了被神靈保護的領地。
雖說熱田神宮地處大都市,和建在深山中的伊勢神宮相比,少了些神秘感,但這不妨礙人們將TA打造成都市內的一處世外桃源。隨處可見的參天大樹,將神宮和外側的主幹道分離開來,也將那些都市的喧鬧聲擋在門外。有些百年老樹樹幹粗到需要幾個人手拉手圍起來才能抱住,自然也被一些虔誠的人們祭拜起來。
既然都叫「神宮」,那從待遇上來說應該差不多。和伊勢神宮的建築風格相似,熱田神宮的主殿也採取了同樣的內外「三間套」設計。最外側是門,中間有一道圍牆,院落內還有一棟小建築橫在主建築前側。而為了對神明尊重,這裡同樣禁止拍照。沒有了照片可參考,對外國遊客來說,好奇心要大於敬畏心。
雖說這裡供奉的是草薙劍,但從本質上來說,這裡供奉的,是附在草薙劍上的天照大神。既然同樣供奉天照大神,從級別上看,和伊勢神宮還是不相上下。但,對日本人來說,代表皇室,且天皇年年參拜的伊勢神宮,要比供奉三大神器之一的熱田神宮,多了些崇拜,又加了些其他成分在裡面,參拜人數自然是差了許多。
除了主殿供奉的熱田大神外,偏殿供奉的神明香火也很旺
參拜完主殿,另一和主殿平級的別宮八劍宮也是很值得參拜的。古時武家曾在日本史上佔據了半壁輝煌,自織田信長開始,拜武家的重要程度,和拜天照大神不相上下。別宮雖然從位置到建築上都不如主殿那麼醒目張揚,但從佔地到地位上來說,能看出古時將軍們的偏心。
熱田神宮內,另一個要看的就是寶物館了。雖說值得看,但吸引的往往只是對日本武家、戰國史感興趣的人,所以在參觀時,同層的遊客一隻手就能數過來。有對小情侶,進門看了眼作為門面的長刀,就默默走了。多數遊客都和他們一樣,只進門但不逛館。
因館內藏品較多,年頭又長,出於各種考慮很多地方不能拍照。雖說遺憾,但也成為了去打卡遊覽的最好理由。其中最值得看的是武家留存的各類刀劍展品。
圖片來自熱田神宮官網
倘若時間充裕,在神宮內轉一圈,也會有很多別樣收穫。合掌造型的茶室、安靜的庭院,或者拜一拜學問神,總有一個,能讓你駐足片刻。而當你選擇回程時,只要踏出那個代表分界線的鳥居,都市的繁華,片刻就將你從靜謐中拉回喧囂,這也是熱田神宮的獨特魅力之一吧。
結束了熱田神宮的行程,剩下不多的時間,留給了買東西。作為市中心的名古屋站和榮,大都市該有的擁擠、喧鬧、冷淡,這裡一樣不缺。不太愛湊熱鬧的我,選了個離機場近點的目的地-常滑的永旺。
對於怕麻煩又怕人多的我來說,永旺的一站式購物解決了我的所有問題。常滑的這家永旺,有從機場直接接送的免費班車,從存行李到吃飯都能解決,所以經常有國內購物團把這裡當成日本行的最後一站。日本人的細心,在於就算是以消費為目的購物中心,也要找出那麼些個其他理由,讓你心甘情願的去這裡花錢。
名古屋除了以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聞名外,當地的招財貓也是相當出名。常滑就是靠招財貓,吸引了大批遊客到此。這家永旺也將當地特色融入其中。門裡門外,隨處可見各樣的招財貓。傳統站立招手的,做鬼臉賣萌的,不斷刷新你對招財貓呆板樣式的印象。不過,最受歡迎的,肯定還是常見款,畢竟,招財貓的最大用處,還是要招人人喜歡的鈔票的。
逛吃結束後,我留出了大把時間給機場。並不是永旺不好玩,而是機場太好玩,差點讓我忘了來這裡是坐交通工具的。自名古屋進出的遊客,大部分都是來走升龍道線的,而這其中伊賀忍者又名聲太大,結果就是機場在很多地方融入了忍者元素。自進門見到的巨大忍者宣傳海報,到不經意間抬頭,以為上面飛簷走壁的是真人的驚嚇,這種有融入式體驗的裝飾,還是很讓人覺得驚喜又有趣。
我是抬頭找check in窗口看到的,夜幕下看應該是驚嚇大於驚喜……
日本機場有個統一的特色,是會留出個平臺看飛機起降,多數機場還將此地命名為「目送臺」。名古屋中部機場就不一樣了,叫臺有點委屈TA留出來的面積。別家都是三面牆一面觀景臺,這家是一面出入口剩下都是觀景「臺」。可以360度無死角的觀看飛機由遠及近的升降、配餐、卸行李,眼神好點的還能和剛下飛機的乘客打個招呼。
看日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提到看飛機起降和日落,有個比「目送臺」更適合的地方,且僅限名古屋中部機場。在四層的某個角落裡,有一家集泡湯加餐飲休息一體的小店不容錯過,這在日本諸多的機場裡,也是獨特。主打可以看到飛機起降和日落的這家溫泉,水質還是很不錯的,冷熱湯池、露天池、按摩池一應俱全,想多呆完全沒問題。價格較一般的溫泉而言並不低,約合人民幣大幾十元,但從毛巾到沐浴用品,甚至是化妝品來說,要比一般的大湯池要好上許多。加之行李箱可以寄存,還有休息區,對於要趕夜班飛機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休息地。
門口這個吉祥物還是非常可愛的
洗去一身疲勞,時間若充裕的話,各種小店集市,可以填飽肚子,也可以消耗剩餘的外幣。兩次自中部機場離開,一次趕上九州集市,一次趕上聖誕集市,並不雷同,各具特色。滿足了那些想買點特產送人,又沒有時間去其他地方的人們。
而如果時間再有充裕,距離航站樓有點距離的主題樂園也適合消磨時間。穿越停車樓的走廊,大約走個7-8分鐘,一棟不輸航站樓大小的建築就是了。主打的波音主題樂園,是將一架退役的波音飛機,改造為體驗樂園,在其中可模擬開飛機,或試試當空姐。倘若意猶未盡,在旁邊的波音主題商店裡,採購些飛機相關周邊,留作紀念亦或送人,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此,我的第一趟升龍道之行告一段落。小一周的時間,重點去了沒什麼人去的龍尾,體驗了各種日本文化,有收穫,也有遺憾。不過,這也是我第二次出遊升龍道的原因。畢竟,好玩的那麼多,如若一次全部玩夠,那哪還有藉口再去呢?
第一次升龍道遊記更新完啦,鼓掌撒花*★,°*:.☆( ̄▽ ̄)/$:*.°★* 。
升龍道那麼大,豈是一個禮拜就能玩下來的?策劃師在年末又花了一周時間,來了個升龍道的大巴遊。要說大巴遊是相當刺激,先不說上一趟晚到會影響下一趟的出遊,按分鐘掐點遊的玩法也是考驗出遊人的經驗和體力的……至於大巴遊TA都去了哪裡,看到了啥,且聽小佳之後給大家分享~關注公眾號就不會錯過喲~~
愛大家,麼麼噠(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