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憑著學校通地鐵喜提熱搜
武漢新開的二號線共有五個站直接通到了學校。這波操作實在是除了喊999我已經想像不到其他的形容詞了。
腦補了一下地鐵站裡的到站提示
當「武漢關山口男子職業技術學院」喜提熱搜的同事,吉大的同學,表示:「通個地鐵就把你樂壞了?弟弟,長春315路公交車就和我們校車似得,直接串聯了我們南北的兩個校區。」
雖然說:「大學之大,一個碗裝不下,不對,應該是大學之大,在於大師,而不在大樓」,但是你們都擴建了我不擴建那硬體不就落後了嗎!!落後就要挨打,然後各個大學就開始了擴建之路,現在城裡找地兒、城裡沒地兒了建到隔壁市裡、市裡沒地兒了那就跨省……我國985高校共計38所,但這38所高校,據統計已經運行和擬建的校區達到140個。
明明高考前說好了報一個學校,大學開啟一段甜甜的校園戀愛。結果報完專業後,發現好像還是過成了異地戀。這些「分校區」和「分校區」、「分校」和「分校」之間,其實學問大了。
明明是一個大學見一面卻得兩三個小事
號稱「吉大中有個長春」的吉林大大大大大大學,
至今為止:擁有著6個校區、8個校園,使得長春在吉大中處處可見。
你可還真別覺得「美麗的長春坐落在吉林大學中」,只是一句玩笑話,別問.....來了你就知道,畢竟長春市的區加起來還沒有六個,可是吉林大學有6個校區。
其中前衛校區為吉大的中心校區,
也是老校區的所在地。
●前衛校區
●朝陽校區
●和平校區
●南湖校區
●南嶺校區
●新民校區
江湖上其實還有另外一大勢力,校區能和吉大相比較那就是——山東大學了,「一校三地,八個校園」。和吉大的情況差不多,你要在濟南拉個路人問「山大怎麼走」不精準到某校區,你能聽到好幾個全新的版本。而且長春雖然學校多,好歹地形還是差不多的,到了山大這,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中心、洪家樓、趵突泉等幾個校區在市區,興隆山校區在荒郊野嶺,那兒的學生都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一部分!威海校區有山有海,青島校區一年到頭風呼呼地刮,刮著刮著就出名了。
山大知名校風
我們都知道北京寸土寸金,這就苦了帝都的學校了,地段太貴,根本無法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眾多學校聚在一起想了個招,昌平沙河高教園區就誕生了。
學校擴建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學生們可就苦了啊,09年的時候第一批學生前往新校區就讀,直到現在這兒都還是一片荒蕪,成片成片的玉米地,不少人來了以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要不,回去再考一年?」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北京理工大學的新生們,在大一大二都會到南六環的良鄉校區,兩年之後才會回到本部。所以在新生群泡學弟學妹的你,還成功泡上了,那麼可能得從北四環的本部,跨越到南六環的良鄉校區,啊啊啊~南六環你和北四環差十環~~。
其實以前的吉大和山大也沒這麼大。但是因為校園合併,整合了周邊許多不同類型的學校,才有了今天的吉大和山大。但是學校雖然叫一個名字了,但是校址不好移呀,才變成了如今的多個校區。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一類「分校區」,他們可能只是表兄弟關係,因為分數線上是有區別的。
比如剛說道的在威海的山東大學(威海),還有不遠處的哈工大(威海)和本部的分數線就不一樣。(雖然近年來差距已經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