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開學還沒多久,下個月就到國慶節了,還恰巧和中秋節撞在一起,想想就很美哇,還等啥,抓緊買票吧,啥啥啥?要縮短國慶假期,近日有高校發布調整放假安排的通知,國慶假期縮短,可提前放寒假,看看是哪些高校發布了國慶假期調整的消息吧。
01 縮短國國慶假期 提前或延長寒假
據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發布的調整放假安排的通知,該校國慶假期放假4天,寒假放假時間提前7天。
按照《通知》安排,該校10月1日至4日放假。10月5日至9日正常上班、上課,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正常休息。10月1號(星期四)和2號(星期五)的課程不再安排補課。寒假放假時間由2021年元月18日調整至2021年元月11日。
長春師範大學則將寒假提前一周放假,假期相應延長一周。
中南民族大學將國慶中秋部分節假日調整到寒假中,具體安排為:10月1日(周四)放假,10月2日(周五)上課,10月3-4日(周六、周日)正常雙休,10月5-8日按照正常工作日上課。
可申請周六補課適當提前結課
還有高校表示,秋季學期任課教師可申請周六補課,適當提前結課。
中央財經大學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和冬季流感等防控需要,學校調整相應的教學安排。國慶期間10月1日至4日放假(9月27日按周四課表補課,10月10日按周五課表補課),其他時間正常上課。
秋季學期須在第14教學周之前完成教學任務,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教學需要申請周六補課,適當提前結課,但不能早於第12教學周,第15教學周為考試周。請各教學單位任課教師根據上述要求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完成既定教學目標。
02 大學生放假能否回家 教育部回應
部分地區又發本土病例,不少大學生想問開學怎麼辦?8月13日,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已發布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
秋季開學
8月14日,白巖松在當晚的《新聞1+1》節目中採訪了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回應關切
學生返校需要觀察和隔離嗎?
根據最新發布、修訂後的疫情防控方案,從低風險地區返校的學生,之前不需要進行隔離,但沿途要做好防護,入校後要嚴格按照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項工作。中高風險地區學生如果返校,要集中或者居家14天醫學隔離觀察後,再回到學校。
師生必須要做核酸檢測嗎?
並沒有統一要求,北京市要求所有學生以及老師,返校時都要做核酸檢測,而且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要居家或集中醫學隔離14天。但並不是全國都這樣,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一些要求,比如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老師要做核酸檢測和醫學觀察,來自低風險地區可能不一定必須做核酸檢測,這個還是需要各地和各校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來做出安排。
開學後要封閉式管理?
目前強調的是把好校門關,這和封閉式管理是兩個概念。封閉式管理是學生進入校園後,沒有極特殊情況不允許離開校園。嚴格把控好校門,就是要確保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是健康的,所以進出校門的老師和學生都要查驗身份證件,同時要查驗體溫。因此從校門管控來講,沒有必要不出校門;如果有事情,有工作要做,出校門也是可以的。王登峰還強調,從校園的校門管控來講,對學生和老師是一視同仁的。
開學戴不戴口罩?
根據最新發布的《技術方案》,所有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在校內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考慮到這些情況,常備口罩是必要的:①如果校內出現特殊情況,比如說班上有人突然發燒或者有其他的一些身體異常的情況,可能其他同學也要把口罩戴上。②如果有突發的疫情,應急預案要緊急啟動,可能就要求相關人員採取相應防控措施,其中首先要做到就是佩戴口罩。
學術交流活動是否會減少?
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從原則上來講,各種學術活動不應該限制和禁止,但是所有學術活動的場所,到目前還是有一些明確的疫情防控要求。比如教室、報告廳、實驗室、食堂、宿舍等等場所,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工作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只要符合這些要求,活動都是可以正常開展的。
十一學生可以回家或者旅遊嗎?
實際上可以考慮,如果一個大學生「十一」假期要回家,或者是到外地去旅遊,那麼他回來的時候,其實跟秋季學期剛開學的時候的要求是一樣的,所以這件事情應該還是由各校自己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