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分豎蛋」到「立夏鬥蛋」:人為何熱衷「玩蛋」遊戲?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今日立夏。

江南的初夏,可愛溫婉,梅子青,麥子黃,天氣不冷不熱正正好,日長睡起,一抬頭,能看見「芭蕉分綠與窗紗」。

關於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為:「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之意,是說春天的植物到這時已經長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習俗裡有所謂的「見三新」,就是吃些這個時節長出來的鮮嫩物兒,如典型的「三新」有:櫻桃、蠶豆和竹筍,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換為青梅、麥子、豌豆之類。

除了吃,當然還有玩,甚至還是連吃帶玩,那便是立夏日裡最著名的遊戲:鬥蛋。

立夏:鬥蛋與吃蛋

「立夏蛋,滿街甩」,鬥蛋通常是小孩子們的遊戲。要用熟雞蛋,一般是用白水帶殼煮的囫圇蛋(蛋殼不能破損),經冷水浸過,然後裝在用彩色絲線或絨線編成的網兜裡,讓孩子掛在脖子上。鬥蛋的規則挺簡單,說白了就是「比比誰的蛋殼硬」:大家各自手持雞蛋,尖者為頭,圓處為尾,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鬥破了殼的,認輸,然後把蛋吃掉,而最後留下的那個鬥不破的小強,被尊為「蛋王」。

立夏蛋。

為什麼要鬥蛋?民間的說法是:「立夏胸掛蛋,小人疰(zhù)夏難」。進入夏天后,因感暑熱之氣,有些人,尤其是老幼體弱者,容易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煩氣虛之類的症狀,稱為「疰夏」。雞蛋作為一種簡單易得的營養品,用來為預防疰夏提前「進補」,是個不錯的選擇。而配合孩子們的心性,將吃與玩結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當然,作為一種節令習俗,「立夏蛋」有它的巫術/儀式意義所在。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夏季宜養心,人們認為「心如宿卵」,所以在夏天到來的時候吃蛋,作用是「拄心」。而「吃蛋拄心」,配合上立夏的其他習俗——吃筍,拄腿;吃豆,拄眼——人們因面對著即將到來的酷暑苦夏、身體虧損而生的不安全感,終於在這一整套「以形補形」、支撐體魄康健的儀式中找到了消解之處。

所以,過去的民間俗諺會這樣說:「立夏吃了蛋,力氣大一萬。」儘管,到了不愁營養、唯獨怕胖的當下,那些恨不得抖一抖就瘦三斤的人兒們,會把這句話改成「立夏不吃蛋,瘦得不好看」,也真是沒準兒。

順便介紹一個立夏習俗,也和應對可能發生的「疰夏」和身體消瘦有關——稱人,即立夏時稱體重,到夏季過完的立秋之日再稱一次,若是體重輕減了,那就多吃點肉「貼秋膘」來補一補。這樣的習俗,對於現代「健身教」那些恐懼電子秤的減肥瘦身一族來說,可能內心是會抗拒的。

「玩蛋」遊戲,何止立夏

立夏蛋好玩,但「玩蛋」的遊戲,不止發生在立夏。仔細梳理的話,會發現和蛋有關的民間遊戲,以在春夏之交較為集中。

春分節氣的著名遊戲是:豎蛋。一般選擇一顆生下來不久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據說春分這一天,因為是晝夜等分的日子,地球磁場相對平衡,所以蛋特別容易豎起。但也有科學家指出,蛋能不能立起,跟磁場幾乎沒什麼關係,只要你有足夠的技巧和耐心,任何一天、任意地點都可以把蛋豎起來。有經驗的玩家會告訴你,豎蛋遊戲要用生雞蛋,把雞蛋立起來靜置一會兒,或者甩一甩,讓蛋黃下沉,重心下降,豎蛋目標更易達成。因此,春分豎蛋,與其說探究其跟地球磁場之間的神秘聯繫,倒不如將其視為人們通過遊戲的方式,在這個「平衡均分」的日子裡,向自然界的哲學尋求和諧與順應。這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行為。

「清明節日群」(清明、上巳、寒食)裡有更多的「玩蛋」遊戲。三月三上巳節在上古是個求子的日子,所以,婦女們會玩一個叫做「臨水浮卵」的遊戲,也就是在進行上巳祓禊的水中,爭相撿食浮在水中的雞蛋。此處的雞蛋是生殖的象徵物,吞食雞蛋是為了祈願「得子」。這個古老的遊戲在現代已經式微,但不少地方仍保留有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野菜煮雞蛋。

而在清明之前一兩日的寒食節,《荊楚歲時記》中關於「蛋」有這樣一段記述:

鬥雞,鏤雞子,鬥雞子。按:《玉燭寶典》曰:「此節城市尤多鬥雞卵之戲。」《左傳》有季郈鬥雞。其來遠矣。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管子》曰:「雕卵然後瀹之,所以發積藏,散萬物。」張衡《南都賦》曰:「春卵夏,秋韭冬菁。」便是補益滋味。

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吃蛋,是因為它有營養,「補益滋味」;而吃之前卻要雕琢刻畫一番,「鏤蛋」或者「畫蛋」,也可以視為一種藝術遊戲。這種遊戲直到寒食節依然盛行的唐代,仍舊十分流行,乃至對其精美奇巧程度的追求蔚然成風。白居易詩歌《和春深二十首》之十六中就寫到了這項風俗:「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花。」

唐代之後,寒食逐漸為清明節兼併,鏤刻、染畫雞蛋作為一項民間藝術依然存在。而普通百姓家沒有那麼高超的技藝,未必能把雞蛋做成藝術品,但普通人生活中的「紅蛋」、「茶葉蛋」之類,或可視為「古之豪家,食稱畫卵」的簡約化與平民化。至於「鬥蛋」,《荊楚歲時記》提到在當時(南朝梁)盛行於寒食。現在已無寒食節,而以立夏玩鬥蛋最為突出,但寒食與立夏相去不遠,習俗在相近的時間段內遷延,或者它本就靈活存在於春夏之交這個時間段內,都是有可能的。

「玩蛋」遊戲的意義

蛋,最重要的文化意義是象徵生命,這或許就是眾多「玩蛋」遊戲的終極內涵。

中國的創世與祖先神話裡有「宇宙蛋」和「卵生人」的母題。上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中,天地一片混沌的時候狀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天地開闢,是這個「宇宙蛋」的「陽清」(蛋白)變成了天、「陰濁」(蛋黃)變成了地,人類世界的一切都是由一個「蛋」而來的。「卵生人」神話的典型則當推殷商族祖先契的誕生,《史記·殷本紀》中說簡狄在行浴時「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吞之,因孕生契」。

雞生蛋,蛋再孵出小雞,自然界中生命誕生的現象如此,那麼,初民將「蛋」(或「雞」)視為生殖繁衍的巫術符號,與婦女孕育子嗣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思維便也順理成章。因此,對新生命的渴望與對人類自身生存的焦慮,讓雞蛋進入了人類的許多人生儀式中,尤其是與「新生」相關的,比如婚禮喜慶,嬰兒出生。而當雞蛋進入遊戲,其神秘性、巫術性在遊戲過程中淡化了,而巫術中本就包含的娛樂、教育成分卻在遊戲過程中凸顯了。無論這個蛋怎麼玩,是雕、是畫、是鬥還是吃,人們首先得到了娛樂或審美的滿足,同時,又在此過程中自覺完成了對原始思維的呼應——手中這枚神聖的蛋,能讓你求仁得仁,求子得子,維護生命的圓滿,支撐身體的康健。

白宮的復活節滾彩蛋活動。

有趣的是,這種思維邏輯並非中國獨有。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地區,春天裡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復活節(時間為春分月圓之後的首個周日)——也有關於蛋的遊戲:畫彩蛋、雕彩蛋、互贈彩蛋,還有藏/找彩蛋,以及滾彩蛋。比如在美國,復活節滾彩蛋是個一年一度的大事,白宮的草坪上,總統或總統夫人親自主持,每年都有一場為兒童們舉行的盛大遊戲活動。雞蛋在西方文化中同樣是生命的象徵符號,意味著生命的開始和延續,十分貼合復活節「重生」和春季「新生」的內涵。此外,西方復活節與中國寒食節不僅節期相近,還都有熄滅舊火種、「改換新火」的儀式,這就不得不讓人信服,儘管不同文化之間有著種種差異,但同樣居於北半球的人們,對於季節時間的文化感受是會接近的,關於「蛋」的拜物主義也可以是相通的。在這些相似的「玩蛋」遊戲中,人們反覆展演、肯定、確認著這種古老的象徵思維和生命意識,並通過令人愉悅的方式使之傳承下去。

所以,儘管「遊戲」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荷蘭史學家赫伊津哈在其名作《遊戲的人:文化中遊戲成分的研究》中充分發現並肯定了「遊戲」之於人類文明演進的「酵母」作用。他認為,人類社會通過遊戲表達出對生命和世界的闡釋,文化在遊戲的形態和氛圍中推進展開,「在遊戲與文化的雙生聯合體中,遊戲是第一位的,它是一種可以被客觀認識和具體定義的事實,然而文化只是一個我們的歷史判斷力加給特定情形的術語」。若從「玩蛋」民間遊戲的具象事實去探究相關的文化表徵,那麼遊戲與文化的關係,的確如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立夏習俗鬥蛋的由來 為什麼要鬥蛋?立夏蛋的意義
    所以,江南的立夏習俗裡有所謂的「見三新」,就是吃些這個時節長出來的鮮嫩物兒,如典型的「三新」有:櫻桃、蠶豆和竹筍,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換為青梅、麥子、豌豆之類。  除了吃,當然還有玩,甚至還是連吃帶玩,那便是立夏日裡最著名的遊戲:鬥蛋。立夏:鬥蛋與吃蛋  「立夏蛋,滿街甩」,鬥蛋通常是小孩子們的遊戲。
  • 春分到蛋兒俏 你玩豎蛋遊戲了嗎?
    春分到蛋兒俏 你玩豎蛋遊戲了嗎? 早報記者實驗:10分鐘豎起一個蛋 民間為了迎接春分,有諸多習俗,其中一項便是豎雞蛋,據說是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天府早報記者進行了試驗,只有第一組成功立蛋,其他組以失敗告終。春分有利於豎蛋?  春分豎蛋,也稱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這一天,各地民間流行的「豎蛋遊戲」。據記載,春分豎蛋的傳統起源於四千年前,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
  • 春分豎蛋的原理科學依據是什麼?春分立蛋的意義寓意
    春分豎蛋的起源  春分「節氣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
  • 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 立夏鬥蛋的傳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 立夏鬥蛋的傳說 在這個季節裡會有不同的感受與經歷,夏季的來臨是伴隨著驕陽與雷雨的,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是有跡可循的,而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有哪些呢?立夏鬥蛋的傳說有哪些呢?現在就隨我們進入以下文章中深入了解一下吧!
  • 立夏為什麼要鬥蛋?立夏鬥蛋的玩法
    立夏鬥蛋的規則很簡單,把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分出高低,最後的勝利者就是「蛋王」。  立夏為什麼要鬥蛋  俗話說「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 春分,一個和「蛋」有關的節氣
    春分時節,萬物復甦,地裡的麥子也開始返青,正是需要雨水「長身體」,所以這個時候的「春雨貴如油」,而農民朋友們也陸續開始「春耕」,「春種」,「春灌」。「春分到,蛋兒俏」。為什麼說春分會和蛋有關係呢?其實早在4000年前,我國就有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耕開始,「立蛋」本意是立住雞蛋,還有「馬上添丁」之意,意味著「人丁興旺,代代傳承」。古代人們都是用雞蛋「豎蛋」,這裡的「雞」同「吉」,取「吉利」的意思。那為什麼會選擇「春分這一天「立蛋」」呢?那是因為這一天最容易把蛋「豎」起來,這其中也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 立夏到了,「立夏蛋」要記得吃,「鬥蛋」要記得給孩子玩兒
    其實,「立夏蛋」就是平時人們常吃的茶葉蛋。往往在立夏前一天,人們就開始煮立夏蛋了,吃的時候還會倒上紹酒,灑上些許細鹽,立夏蛋既有茶香又有酒香,香味宜人。 除了吃立夏蛋,還有「鬥蛋」的玩法,而這又通常是小孩子們的遊戲。
  • 春分,與「蛋」有關的一個節氣
    在春分點,一切都恢復了,而且場上的麥子開始變綠,只是雨需要「長身體」,因此此時「春雨貴如油」和朋友們也開始「春耕」,「春種」,「春灌」。「春分到,蛋兒俏」。為什麼春季俱樂部和雞蛋有關?事實上早在前,中國就有「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到來,在春耕的開頭,「立蛋」最初是指站在雞蛋上,「馬上添丁」之意,意思是「人丁興旺,代代傳承」。在古代,人們用雞蛋「豎蛋」,這裡「雞」與「吉」相同,意思是「吉利」。為什麼選擇「春分這一天「立蛋」?這是因為這是最容易讓雞蛋「豎」起來的日子,這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 春分玩傳統"豎蛋"遊戲 趣味習俗源自4000年前
    3月21日迎來「春分」節氣。「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來臨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要舉行「豎蛋」的遊戲或比賽。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春分「豎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
  • 立夏鬥蛋過時了?今年流行的德妃諾扭蛋不容錯過
    明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立夏,即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這也意味著隨著時光的腳步,我們已經踏入了夏天裡。立夏節氣,古來有不少習俗,特別稀奇有趣。春分,有立蛋的趣事。而立夏同樣有關於雞蛋的民俗。
  • 立夏「鬥蛋」趣味多 孩子遊戲中獲得快樂
    原標題:立夏「鬥蛋」趣味多   昨天,是中國傳統節氣立夏,順義祥雲小鎮社區公共活動空間開展「鬥蛋」活動迎接立夏的到來。「鬥蛋」通俗來說就是「比比誰的蛋殼硬」,作為一種節令習俗,在中國南方地區廣泛流傳。
  • 春分習俗:豎蛋,4000年前就出現,如今已成為「世界遊戲」
    春分習俗:豎蛋,4000年前就出現,如今已成為「世界遊戲」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也非常多,各種節日有不同的習俗,而大多數傳統節日的習俗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不過,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這一天的習俗恐怕有些人並不知道吧
  • 春分豎蛋是什麼意思春分為什麼要豎蛋?附春分豎蛋原理與技巧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春分,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不知道為什麼每年春分的時候,雞蛋特別容易豎起來。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現在就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稱重、鬥蛋……立夏習俗,你了解多少?
    遊客體驗桿秤稱重小朋友體驗鬥蛋遊戲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立夏節氣,意味著夏天不再遙遠。圍繞立夏,有不少富有趣味的民俗習慣,比如稱重、鬥蛋。雖然習俗不一,但都代表著人們對於自然、生命節律的尊重。下面,我們來看看立夏稱重和鬥蛋,到底是什麼?
  • 春分立蛋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意思 春分立蛋用生雞蛋還是熟雞蛋
    春分的習俗當中有一個特殊的傳統習俗,那就是立蛋,但很多人對於立蛋的一些相關知識並不是很了解,那麼春分立蛋的意義是什麼呢?春分立蛋生的還是熟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春分立蛋的意義1、表達歡慶春天的喜悅。春分這一天,民間有個立雞蛋的習俗,雖說是個小遊戲,但已經有四千多年歷史了,不可謂不古老。
  • 春分為什麼要豎蛋由來的故事 春分豎蛋是什麼原理怎麼豎蛋?
    春分為什麼要豎蛋?春分豎蛋是當前國內乃至全世界都受到喜愛的小遊戲,那麼春分豎蛋是什麼原理呢?下文小樂哥給大家介紹一下!  春分為什麼要豎蛋?  春分豎蛋是當前國內乃至全世界的小遊戲喲,為什麼要春分豎蛋呢?
  • 春分節氣來玩畫蛋、立蛋遊戲吧
    3月份繼驚蟄節氣之後,又迎來了春分時節,是各種春種作物播種、種植的大忙季節。春分節氣的傳統習俗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豎蛋」了。東大街社區將於3月15日(本周三)下午一點半,帶領東大街小學的學生一起春分畫蛋,做豎蛋實驗。「春分到,蛋兒俏」。
  • 為什麼要過立夏節 立夏稱人鬥蛋習俗是什麼怎麼玩
    對於現代人來說,立夏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但是對於古人來說,立夏是一個節日,那麼為什麼要過立夏節呢?  為什麼要過立夏節?  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
  • 春分玩「豎蛋」 你知道雞蛋為什麼能豎起來嗎
    浙江在線03月21日訊昨天是春分,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流傳著一種「豎蛋遊戲」。  記者了解到,昨天,很多年輕人出於好玩的心態,也都玩起了「豎蛋遊戲」。為了求證「豎蛋」的可行性,記者去超市買了10多個雞蛋,試了試「豎蛋遊戲」。
  • 「豎蛋」還要挑日子?春分日為什麼要豎蛋,原來還有這含義
    豎蛋中國有個古老的說法,就是「春分日豎蛋」。中國人在春分日這天玩豎蛋遊戲,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豎蛋」還要挑日子?春分日為什麼要豎蛋?豎蛋其實豎蛋這樣的事情,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都成。但是選春分日這天,只是因為它的成功率會更高。春分日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春天的一個尋常日子,但是在天文上,可是個特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