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12 張標誌性照片和它們背後的相機

2020-12-22 騰訊網

很多時候,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在一些關鍵的歷史節點,總有一些照片因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或深遠的社會影響,伴隨著那些時刻被一起書寫在歷史中,並在全世界廣泛傳播。雖然有些照片知名度非常高,但若要讓大家說出照片背後拍攝者姓甚名誰,恐怕算得上有些難度,而對拍攝這些標誌性歷史照片的照相機,人們更是知之甚少。下面這些照片,你或許已經在無數場合看到過 n 次了,但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麼相機拍下的嗎?1.《地出》(Earthrise),William Anders,1968年 / 改良的 Hasselblad 500 El

《地出》這張照片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1968 年 12 月 24 日,世界時 16:00,NASA 的阿波羅 8 號飛船正在軌道上繞月飛行。當指揮艙繞倒第 4 圈,到達月球背面時,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突然看到地球正從月球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安德斯趕忙拍下了這張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使用了哈蘇 500EL 相機。相機經過了改裝,裝有一個70毫米膠片盒,使用柯達定製 Ektachrome 膠捲。2.《911 雙子塔大火》,Lyle Owerko,2001 / Fuji 645Zi

2001年《時代》雜誌封面照——911雙子塔大火。拍攝者是 1968 年出生的攝影師萊爾·奧威爾科(Lyle Owerko)。悲劇發生的那一刻,他正好位於雙子塔下並用相機拍攝到了這一幕,這張照片最後成為了《時代》雜誌的封面照片。當時,他使用的相機是富士 645zi,相機使用 120/220 膠捲,配置了 55-90mm(等效 135 畫幅為 34-56 mm)變焦鏡頭,內置彈出式閃光燈。3.《自焚僧人》(Burning Monk),Malcolm Browne, 1963 / Petri

1963 年 6 月 11 日,越南大乘佛教僧侶在繁忙的西貢路口自焚身亡,以抗議南越政府迫害佛教徒。時任《紐約時報》記者馬爾科姆 · 布朗(Malcolm Browne)因拍攝了這張震驚世界的照片獲得當年「世界新聞攝影獎」(荷賽),而這次越戰的報導,更為他贏得了普立茲獎。這張照片也成為了半個世紀以來標誌性照片之一。布朗使用日本生產的百麗(Petri)相機拍攝。4.《阿富汗少女》,Steve McCurry,1984 / Nikon FM2

1984 年 12 月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在巴基斯坦難民營中,拍下了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這張照片於 1985 年登上美國《國家地理》封面。照片中的阿富汗女孩莎爾巴特古拉(Sharbat Gula),直到 2002 年被《國家地理》雜誌重新找到之前,渾然不知自己的肖像引起世人廣大的迴響。5.《移民母親》(Migrant Mother),Dorothea Lange,1936 / Graflex Super D.

照片拍攝於 1936 年 3 月 6 日,拍攝者是聯邦農業安全局的一名攝影師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移民母親》畫面中這位農場女工人身邊依偎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腿上躺著一個熟睡中的嬰兒。她的目光朝向遠方,一隻手輕輕託腮,顯然正在沉思之中。愁雲密布的神情,破爛不堪的衣衫,以及身旁邋遢的孩子,無不昭示著這個家庭和 1930 年代千千萬萬個其他普通家庭一樣,正在經濟蕭條的苦海裡掙扎。6.《D-Day》 , Robert Capa, 1944 / Contax II

《D-Day》是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最經典的照片之一。1944 年 6 月 6 日,卡帕作為唯一一位隨第一批登陸部隊參加諾曼第登陸作戰的攝影記者,攜帶康泰時相機(Contax II)、50mm鏡頭和數卷膠片隨軍在奧馬哈海灘搶灘。當時共拍攝了 106 張底片,但除了 11 張以外,其餘的都在倫敦《生活》雜誌暗房事故中被毀。7.《勝利日之吻》,Alfred Eisenstaedt,1945 / Leica IIIa

《勝利日之吻》描繪的是 1945 年 8 月 14 日在紐約時代廣場,時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一位水兵在時代廣場的歡慶活動中親吻了身旁的一位女護士,這一瞬間被《生活》 雜誌的攝影師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抓拍下來,成為傳世的經典歷史畫面。這張照片的拍攝器材是徠卡 IIIa,1931 年生產。這檯曆經滄桑的相機於 2013 年在維也納被拍賣。最終出價高達 114000 歐元,相當於 90 萬人民幣。8.《國旗插在硫磺島上》,Joe Rosenthal,1945 / Speed Graphic

這是美聯社隨軍記者喬·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於 1945 年 2 月 23 日拍攝的一張標誌性照片,描繪了六位美軍戰士在硫磺島折缽山豎立美國國旗的情形。照片中出現的六人,其中三人不久即陣亡。這幀照片十分受歡迎,旋即成為許多雕塑和繪畫作品的原型,在很多美國電影中都有模仿。它也成為唯一一張當年拍攝當年就奪得普利茲攝影獎的照片。9.披頭四經典專輯《Abbey Road》封面,Iain Macmillan,1969 / Hasselblad

1966 年 11 月 9 日,約翰·列儂(John Lennon)在 Indica 畫廊遇到了小野洋子,後來她將他介紹給了伊恩·麥克米倫(Iain Macmillan)。1969 年,約翰邀請他拍攝艾比路的封面。披頭四樂隊在倫敦聖約翰伍德艾比路的 EMI 工作室錄製了他們的大部分音樂。他們決定在路上命名他們的最後一張專輯。麥克米倫拍攝這張傳奇的艾比路照片,使用哈蘇相機和 50mm 鏡頭,光圈 F22,快門速度 1/500 秒。10.《戰火中的女孩》,黃功吾,1972 / Leica M3

1972 年 6 月 8 日,越南戰爭已接近尾聲。南越一架飛機向南越平民誤投了燃燒彈。從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彈迫使孩子們驚慌的逃命,一個女孩被彈片擊中,不得不扒掉燃燒的衣服,這張極富衝擊力的照片真實反映了越南戰爭的殘酷。美籍越南攝影記者黃功吾的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上,轟動全世界。隨後這張照片獲得 1973 年的普立茲獎。11.《英勇的遊擊隊員》,Alberto Korda,1969 / Leica M2

《英勇的遊擊隊員》由阿爾韋託·科爾達(Alberto Korda)拍攝,這張照片也是切·格瓦拉的標誌性照片。科爾達表示,他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被格瓦拉的面部表情所吸引,表現出「絕對不可容忍」以及憤怒和痛苦。照片拍攝時,格瓦拉 31 歲。12.《救生雲梯斷裂》(Fire Escape Collapse),Stanley Forman, 1975 / Nikon F

《救生雲梯斷裂》由史丹利·弗曼(Stanley Forman)在 1975 年拍攝。當時,19 歲的黛安娜·布萊恩特和 2 歲的蒂亞爾·瓊斯從消防逃生梯墜落。這張照片獲得 1976 年普立茲獎。

·end·

以上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China Photo Network Online

相關焦點

  • 12 張標誌性照片和它們背後的相機
    雖然有些照片知名度非常高,但若要讓大家說出照片背後拍攝者姓甚名誰,恐怕算得上有些難度,而對拍攝這些標誌性歷史照片的照相機,人們更是知之甚少。 下面這些照片,你或許已經在無數場合看到過 n 次了,但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麼相機拍下的嗎? 1.
  • 倫敦的10張標誌性照片
    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位神秘的智利人在與玻利維亞神秘主義者Oscar Ichazo邂逅後,放棄了他的相機,從此過上了冥想和精神修煉的隱居生活。 這張照片是Bresson在1937年喬治六世加冕典禮期間拍攝的一系列肖像中的一張。作為他的典型手法之一,他忽略了實際的加冕儀式,而是專注於現場觀眾的熱情面孔,用幽默和技巧捕捉到了英國愛國主義的典型快照。
  • 普利茲新聞獎背後的10個故事:還記得那張《禿鷲和小女孩》照片嗎
    普利茲新聞獎背後的10個故事:還記得那張《禿鷲和小女孩》照片嗎?雖然大多數圖片講述了一個故事,但被選為獲獎者往往有自己的故事來解釋為什麼或如何拍攝這張照片。這10張照片是普利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獲獎照片:1、禿鷲和小女孩(1994年)在所有普立茲獎獲獎照片中,《禿鷲和小女孩》是最悲慘的一張。
  • 6部相機近2萬張照片 他用鏡頭見證煙臺發展40年
    照片的力量有多強?它強到,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照片定格的瞬間,照片上的風景和背後的故事,永遠地被銘刻於心。改革開放40年,也是蘭培喜攝影的40年。從黑白到彩色,從卡片到單反,他用一張張照片,記錄了煙臺這座城市,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譜寫的壯闊篇章,定格著她從一座小漁村到繁華都市的滄桑變化,同樣也深刻感受著,那些輝煌、美麗、感人瞬間背後,勇立潮頭奮楫爭先的精彩故事。
  • 一張照片的故事:Bruce Gilden與地鐵站聖誕老人
    一張照片的故事:Bruce Gilden與地鐵站聖誕老人 2019-12-26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上最早的10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上)
    現在,阿布達比羅浮宮的一個新展覽匯集了中東,亞洲,非洲和美洲最早的250張照片,其中最古老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842年。標題為「 照片:世界早期專輯」,「這是第一次在著名的法國博物館阿聯前哨舉行的專業攝影展。
  • NASA從太空向地球拍攝的標誌性圖像「暗淡藍點」在21世紀進行更新
    這個照片是由一個科學家carl sagan 發起的一項的活動的成果,該活動旨在說服NASA將航行者1號掉頭,並在它的故事開始的地方的星球拍一張照片。據NASA報導,就在34分鐘之後航空飛船的攝像頭就要關閉了,這樣探測器可以節省電力。在相同的成像序列中,旅行者一號還拍攝了其他五顆行星和太陽的的照片。NASA將這總共60張照片稱為太陽系的全家福。
  • 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拍攝首張照片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已獲得首個3200百萬像素的測試照片。這張照片是由放置在智利正在建設中的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上的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拍攝。這個信息被發布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官方網站上。
  • 老人撿相機洗出照片尋失主12年
    1999年,家住廣東韶關的李伯早上出去跑步時,撿到一部湯姆牌傻瓜照相機,裡面有36張底片。在貼出失物招領沒有下文後,他又從這些底片裡洗出22張照片,希望從中找到些線索,可惜未能如願。12年過去了,李伯已經從韶關搬到廣州,卻仍然收藏著相機和照片,相機的主人是他永遠的「心病」。他四處託朋友、逢人便打聽,「我不要酬謝,只要能夠物歸原主就能放心了」。
  • 六張圖片揭示數據背後的科學
    (圖片來源:oldskool photography / Unsplash, CC BY)作為一個在比分子更小尺度上工作的實驗視頻製作者,我置身於各種各樣的科學可視化環境中。在閱讀關於科學發現的媒體報導時,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說法:一種特定的科學可視化實際上是一張照片,例如:第一張氫原子內部的照片。
  • Flickr 上的照片都是用什麼相機拍攝的
    備受攝影愛好者喜愛的圖片分享網站 Flickr 上有近百億計張照片,而這些照片的主人和拍攝它們所用的相機各不相同,儘管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出幾個主流品牌,但它們的具體排名以及相互之間的差距卻不得而知。現在,就讓我們用 Flickr 提供的「相機探測」功能幫我們找出答案。
  • 小米MIUI 12 AI快門相機功能類似谷歌手機相機「Top Shot」功能
    前不久,小米發布的MIUI 12新出或者更新了不少功能,如暗色模式2.0、超級壁紙、全新的通知欄、AI快門相機功能。其中,AI快門網傳跟google的Pixel上添加的「 Top Shot」功能十分相像。這個名稱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含義,但不如Google的性感。
  • 了不起的你——三張照片背後的淚目故事
    一張張令人淚目的照片在網上刷屏,暖化了無數人的心。記者選取其中三張照片,找尋照片的主人公,講述照片背後的感人故事。  「回頭看這張照片,我真幸運啊!推車的人可比騎車的累多了。」李宗餘笑了笑,說,「這張照片會是我們一生的記憶。」  這張照片火了,李宗餘的父母也知道了。看到網友的集體點讚,爸爸媽媽感到欣慰和自豪,鼓勵兒子堅持下去。  有網友說,從照片上雖然看不到那一張張青春的臉,但他們的樣子真的好帥。
  • 17 張貌似普通的照片,背後故事卻令人起雞皮疙瘩!
    照片可以將時間凝固,讓後人知曉世界的過往。 不過,對許多照片來說,你必須知道它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感受它的魅力。 以下是 BoredPanda 網站收集的部分案例: 01
  • 了不起的你--三張照片背後的淚目故事
    一張張令人淚目的照片在網上刷屏,暖化了無數人的心。記者選取其中三張照片,找尋照片的主人公,講述照片背後的感人故事。  照片一:風雪裡的蹬車少年19歲的大二學生李宗餘就是這組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  「我就是那個蹬車少年。」在電話另一頭,李宗餘笑著跟記者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幫家裡幹活的時候學會了騎電動車。」  「蹬車少年」上任始於2020年12月22日。為防控疫情,大連海洋大學封閉校園,17名平均年齡19歲的學生組成了青年抗疫突擊隊,承擔起每日運送物資的任務。  「那天雪太大了,蹬車可費勁了。」
  • ImageNet締造者:讓冰冷的機器讀懂照片背後的故事
    我們已經造出了超高清的相機, 但我們仍然無法把這些畫面傳遞給盲人。 我們的無人機可以飛躍廣闊的土地, 卻沒有足夠的視覺技術去幫我們追蹤熱帶雨林的變化。 安全攝像頭到處都是, 但當有孩子在泳池裡溺水時它們無法向我們報警。 照片和視頻,已經成為全人類生活裡不可缺少的部分。
  • 世界上最早的10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下)
    安第斯山脈,可能是秘魯或玻利維亞(1849年)已知最早的南美照片之一。這幅安第斯山脈的照片是展覽中最早的照片之一,被認為是美國攝影師羅伯特·h·萬斯的作品。萬斯在美國和智利開設了多家早期攝影畫廊。這一發現意味著以前未分配的照片最終可歸功於印度尼西亞宮廷攝影師和肖像畫家,他們廣泛記錄了爪哇島的文化遺產。雖然凱斯很可能依靠他的助手操作相機,但這可以被認為是「自拍的一個非常早期的例子」。
  • 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幕後製作的30張照片!
    Star-Lord的父親之謎只是使這個故事如此個性化和情感化的新舊角色的一部分。對於一部如此廣闊的電影和具有如此不拘一格的角色的電影,幕後照片提供了對電影製作的罕見見解。這些照片可以揭示一些最重要和最複雜的場景是如何拍攝的。還展示了一些錯綜複雜的化妝,服裝和髮型設計。
  • 揭秘「12億像素」政協開幕照 由數百張照片拼成
    昨天,一張可以看清政協開幕現場每個人在幹什麼的超高清照片,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清晰的政協會議全景,在網上一經發布就引來大批網友的關注,直呼「大開眼界」,紛紛放大圖片自尋亮點。 本報記者 張 筠  放大再放大 能看清每個人的表情  「大家找亮點,億像素政協開幕式照片,可以放大再放大!像是在用偵查衛星啊。
  • 世上最經典的4張照片,每張都有一個故事,圖5很多人每天都會見到
    其實在攝影史上,很多經典的照片都是這樣隨手抓拍下來的,甚至攝影師在拍下它們時,壓根沒想到它們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也正因為如此,這份冷靜和他必然遭受的命運,讓畫面更加富有衝擊力,也讓這張照片成為了9·11最著名的照片之一。 飢餓的蘇丹 這張照片之所以出名,除了它獲得過普立茲獎以外,還因為攝影師凱文·卡特因此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