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談一箱芒果的網購經過,看看農村水果電商做不好的原因。
三農導語:前段時間有不少人在談論,為什麼超市裡面的水果價格那麼高,而農民卻經常出現滯銷的消息呢?有時候即使不滯銷,也買不出一個好的價格。首先我們先看看直銷的原因,既然是滯銷就說明這類農產品,已經是供需失衡的狀態了。市場總共那麼大,而產出的農產品超過需求,自然有一部分是賣出不去的。而商超的價格那麼貴,為什麼採購價會那麼低呢?因為從採購商、運輸、集散、商超這些環節,都會在其中獲利,所以價格變得高了很多。
那麼這個時候電商的出現,貌似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中間既不需要各種環節,還可以直接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那麼自然會賺到不少錢。可是事實卻是銷售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從事電商對於大多數果農來說,根本沒有辦法賺到錢,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談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我的幾次網購水果的經歷。
我有一個同事喜歡吃芒果,說一箱子他自己吃不完,問我願不願意一起買一箱。就這樣我們兩個在電商平臺,找到了一家銷量不錯的商家,從他們那裡購買了一箱。可是下單之後貨物遲遲沒有發貨,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的。問客服她也說不出來一個所以然,一直等到五天之後才收到芒果。可是等到開箱之後,發現有幾個已經爛到發黴,而沒有爛的幾個非常不熟,據有經驗的人說,不熟是正常的放放就行。
後面我同事聯繫客服,說有幾個芒果已經爛掉了,是不是可以按要求退款,而他們的工作人員又是問爛的程度,還能不能吃。又是問一些其他的,直到最後退了幾塊錢紅包,可是搞得大家非常不開心。再有就是芒果的包裝盒,簡陋兩個字已經不能概括了,直接將芒果放到了紙板箱中,而芒果本身就黏,那種場面大家可以腦補。後面小編自己還買過一箱青桔,受到貨物之後壞了一半,包裝也同樣非常差,一點吃下去的胃口都沒有。
這就是現在水果電商的縮影,其中較多的問題是服務、包裝,購買之後沒有二次購買的欲望。而這種結果只能導致,消費者對整個水果電商的失望,以至於他們銷售量上不去。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提高服務和包裝,因為他們的盈利點太低,本來可以依靠電商,直接接觸到消費者,從而拿到較高的利益點。可是因為從業者比較多,只能壓低價格提高競爭力,而導致沒有利益用來提高服務和包裝,進而導致整體銷售量低下。這就是現在水果電商的死結,如果解不開將會一直這樣。
小編有話說:雖然消費者希望價格便宜,但是同樣渴望較高的服務,所以做水果電商並非要一味壓低自己的價格,可以將價格提高至市場價的80%,保證自己的利益點之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提高產品的外包裝。只有這樣才能帶動水果電商,才有可能衝擊傳統水果零售業,才能為果農營造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