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歡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貿學院迎來了首批返校生。闊別8個月,同學們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嶄新的校園裡,隨處可見歡迎學子歸來的橫幅,學子們忙著曬被子、搬行李、整理寢室,體驗食堂新窗口美食……他們的到來讓寂靜許久的校園重新變得熱鬧起來,校園各個角落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嚴格把關進校流程 確保學子安全返校
「來,這位同學,我幫你拿!」9月5號一大早,該校全體校領導來到校門口迎接從全國各地回來的學子。
保安隊員們也早早地換好乾淨整潔的警服,仔細檢查好裝備,準時來到執勤崗位為同學們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關」。
學生返校進入校門時要經歷消毒、掃碼、測溫、登記等各種環節,保安工作人員一步步為同學們核驗身份、測量體溫、為學子辦理登記返校記錄表格,指揮著送孩子上學的車輛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門口停留。看著校門口又恢復了往日的車水馬龍,保安劉文平感慨萬千:「駐守了這麼久,終於等到孩子們開學了,這才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勝利。」
大二學子戴安琪的媽媽送女兒前來報到,因疫情管控家長無法進校,她在門口等候。「去年來到學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則是感謝、感動。」她表示,武漢人民為抗疫作出巨大犧牲,如今城市恢復正常,太不容易,這麼多天來,孩子一直在家上網課,老師們也一直在切切實實關心牽掛孩子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她放心。
認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預約,人性化服務安全又細心。
面對開學後人口跨區域流動性大、人員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戰,學校實施校園、宿舍封閉管理,如非必要不組織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每日對公共區域高頻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於學生來說,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和食堂。對此,該校黨委書記肖坤表示,「我們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從學生立場出發的。」
該校圖書館引入了座位預約系統,學生入館需先預約成功放能進入,進入圖書館前需要通過紅外測溫儀通道測量體溫,入館後立刻採用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館內採取2人一張閱覽桌,錯開就座,閱覽桌椅、電梯、樓梯、歌德觸控螢幕機等經常觸摸的區域,學校都安排了專人定時定點消毒。
與圖書館闊別8個月,再次進入圖書館學習的2019級學生鞠夢欣,心情十分激動:「我一預約到座位就趕過來了,這裡學習氛圍濃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該校圖書館館長唐勁松表示,「我們將根據現有的設備竭盡一切能力,做好清潔、防疫工作,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
「同學你好,歡迎回家」,伴隨著一句句溫馨的問候,同學們再次走進荷香苑食堂,再次來感受「家」的味道,當天下午6點,食堂門前人流就絡繹不絕。
東北手工餃、油炸煎烙各種餅子、蔡明偉熱乾麵、雲南荷葉炒飯、重慶麻辣燙、麻辣香鍋、黃燜雞米飯、成都風味……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實惠的價格。同學們依次有序排隊點著各種美食,並自覺和前後排保持著距離。
除了堂食外,由於考慮到疫情期間人流聚集問題和外面餐館外賣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該校還特意開設了校園食堂外賣服務,食堂的工作人員充當起了學生的「專職外賣員」,學生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校園服務」欄目便可進入外賣窗口選擇美食下單。
「因為要忙著整理行李,我剛剛試了一下這個服務,點了份黃燜雞米飯,量大份足,不到20分鐘就送到我寢室了。」大二學生漆琪邊吃著「外賣」邊說。
私家車「三蹦子」人力齊上陣行李託運正在進行時
因為疫情防控要求,許多開車送孩子返校的家長無法進校,但學生們攜帶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確實繁重,為減輕學子的負擔,學校後勤部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會踩著『三蹦子』在校門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後勤部的工作人員,該校校領導和許多開私家車到校的教師也自告奮勇到學校大門口為學生服務,幫助學生將行李搬運至寢室。
「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當看到學校大門時,內心激動萬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幫我把行李放上三輪車了,學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樸實的方式,等待和歡迎我們。」該校大三學生鄭皓感嘆道。
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院書記熊浩一大早就親自帶著黨員預備隊前往校門口「守株待兔」,幫助同學們搬運行李。
9月的太陽依舊火熱,大家的衣服早已經溼透,卻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著行李,還有的同學剛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這次志願服務中。大二的顏世超同學從早上7點多就在校門口幫忙,從校門口到各樓棟宿舍來回數趟,運動步數過萬。愛心接力的志願者越來越多,晚上10點多,還有兩位同學跑步加入了志願服務隊伍中,龍舟隊的老成員,朱德鳳和劉順兩位同學,在配合後勤處的老師們完成校園主幹道的衝洗工作後也立即加入到搬運行李大軍中。
新變化新驚喜無處不在 校園重回煙火氣
宿舍樓下的晾衣繩,路邊的健身單槓、球場的桌球桌,綠茵茵的草坪上……出現了曬被子的壯觀,五顏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鋪在了一切能曬到太陽的地方,校園裡一派新鮮熱鬧的煙火氣景象。
「八月未住,寢室居然是那麼乾淨,連洗手臺上很難清除的汙垢都沒有了!」大二學生劉子怡在朋友圈發文說。
「幸好幸好,我的綠蘿也活得生氣勃勃的!」剛剛返校的藝術學院學子程心池邊忙著晾曬被子邊笑著和室友說。
校園裡因學子增多而熱鬧起來,學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回憶著因疫情而分離的特殊記憶,暢想著新學期的校園生活。
新的校園也因學子歸來而被「點亮」,校道兩旁新鋪設的橙紅色地磚和會發夜光的宣傳牆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鴻博樓前新栽種的櫻花樹樹影婆娑,清涼襲人;行政樓新建的跨專業綜合實訓室虛擬仿真教學,服務於財務管理、金融、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經管類專業為核心的全校師生,充滿著科技智慧;新設的快遞點集中統一,分類一目了然,還細心搭設了雨棚;校醫院提檔升級,疫情防控納入常規服務工作;校園宿舍圍牆全部修繕一新;校園主幹道新開設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學期、新起點、新校園,無處不在的新變化讓返校學子們都驚喜萬分。
校門口,林蔭大道上,操場上,宿舍,食堂,圖書館……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該校校長陳卓國和其他領導們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學子們,並叮囑大家返校後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儘快適應環境與學習方式的轉換,珍惜在校學習的美好時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和校園生活之中。
據悉,截至9月7日,學校完成了近萬名學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這萬名學生還迎來了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奮力書寫青春答卷」。(文/張利胡文鳳 圖/ 顏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