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藍馳創投陳維廣:新能源市場存在泡沫 但市場才剛開始

2020-12-24 網易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21日報導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板塊。

  不僅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相繼上市,並與蔚來汽車在資本市場上股價屢創新高。特斯拉市值也突破6500億美元。

  最近,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特斯拉也先後進行增發,4家企業在資本市場共募資超過百億美元;若算上全年募資,則超過數百億美元。

  理想汽車投資方,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和朱天宇日前接受雷帝網專訪時表示,新能源市場存在泡沫,市場可能存在階段性調整。

  陳維廣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基數還很低,市場剛剛開始,未來成長空間很大,即便市值高如特斯拉,有可能出現20%調整,但出現超過50%調整不太容易,除非出現巨大的競爭對手。

  在智能汽車及載具領域,藍馳創投不僅投資了理想汽車,還投了雲聖無人機、宏景智駕、高仙機器人、維智、宜買車、雲途半導體等公司。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慧核心的應用場景,包括汽車在內的載具(vehicle,運載工具,簡稱載具)能很好融合感知層、決策層、控制層,這是第三方輔助駕駛的方案商很難做到的。所以藍馳創投在2016年決定在A輪投資理想汽車,並且在此後連續4次加注。

  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是智能化。因為智能化是需求驅動,新能源化是供給驅動。新的能源供給形式疊加智能,對於載具產生了巨大影響。智能化的革命,對於整個人流和物流在全世界範圍內整個空間內的流動方式,都可能帶來一次重新定義的機會。

  作為一家長期關注中國市場的早期投資機構,陳維廣認為,雖然移動網際網路紅利逐步減少,但消費領域依然會有新的品牌、圍繞新人群和模式的渠道出現,一定會有新的優秀企業跑出來。在智能製造和企業服務領域,除了智能出行,其他很多場景也都孕育著巨大的機會。從底層晶片、計算通訊網絡、存儲、到PaaS層工具、SaaS層應用,都會重新來一遍。

  以下是專訪藍馳創投實錄:

  雷建平: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消失,傳統的消費網際網路投資機會大幅減少,您怎麼看待現在這種現象?

  陳維廣:沒這個感覺。我覺得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挺多的。常年佔據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產品都會逐漸被本土品牌重做一遍,新的中國品牌會跑出來。國內會誕生一批新的企業,大家機會依然很多。

  IT基礎設施和產業網際網路機會也很多,比如,基於應用導向的雲計算2.0,結合容器、雲原生和開源,從PaaS層工具到SaaS層應用,都會有不少創新。

  做投資要保持好奇心和洞察力

  雷建平:藍馳創投來中國也有很多年了,基本上屬於基業常青的狀態,其實投資人行業變化特別快,您覺得能保持這麼多年永立橋頭的基點在哪裡?

  陳維廣:保持好奇心。早期投資掙的是認知差的錢,要有更高的認知,還要提早洞察變化。比如,隨著雲化企業服務領域從底層到應用層必定會刷新一遍。這個趨勢在美國也是正在發生中。

  朱天宇:如何在「變化」還沒有變得路人皆知之前就開始投資布局,是很重要的。就像新能源汽車,我們在2016年,市場還沒火起來的時候就投資了理想汽車。當時我們已經看到了變化:除了新能源化趨勢,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一定是智能化,是軟體定義。

  因為,在我們看來,智能化是需求驅動的,而新能源化是供給驅動。新的能源形式疊加智能化,就能對載具(vehicle,運載工具,簡稱載具,比如車)產生巨大影響。智能化的革命,對於人流和物流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方式,都可能帶來一次重新定義的機會。

  以車為例,當車從傳統的出行工具變成更智能化的產品時,有大腦、有小腦、有眼睛、有耳朵,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幫助人類去延伸他感知體系,把整個空間進一步數位化的新工具。

  但問題在於,過去一百多年,汽車產業非常分散,每一個小部件都有一個ECU。所以,傳統車企現階段普遍面臨挑戰:分散式的架構和協作體系,無法適應智能時代需要的集中控制、集中研發、快速迭代的架構協作體系。

  而新造車勢力在起步之初便搭載了更先進的協作體系。以理想汽車為例,剛創業時,李想就想清楚了如何將不同生產力組合起來,掌握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才能在新的迭代中掌握主動權。

  這個非常打動我們,也是我們從早期開始就連續4次投資他的原因。因為他構建的新組織體系,擁有比傳統主機廠商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可以在迭代速度上掌握主動權。

  過去一百年,汽車產業是機械工程師主導的。未來一百年,可能是軟體架構師主導的。

  雷建平:2020年新能源市場非常火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相繼上市,各家新能源企業股價持續創新高,此外,特斯拉和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在持續做增發,您怎麼看待新能源市場這一輪的變化?

  陳維廣:我們覺得,首先是擴產能。中國目前的電動汽車滲透率少於3%。最近政府「十四五」計劃,調到了15%。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需求不是問題了。電池也會越來越便宜,續航公裡數也會越來越長,關鍵點就是能否有穩定的供應鏈並能持續擴產能和交付。

  另外,中國汽車市場不只有一線城市,二、三線市場有更多潛力。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很難滲透到下沉市場,因為之前還是靠4S店模式。可是你看理想、小鵬,都是網際網路的打法,有點像美團,下沉到二、三線城市的效率更高。

  通過線上推廣,獲客方式、速度和成本相比傳統4S店大幅提升,這裡的想像空間很大。所以我們覺得,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才剛開始。

  新能源市場有泡沫

  雷建平:特斯拉最高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一度是豐田的3倍了。新能源三寶現在市值也屢創新高,而銷量相比傳統企業廠商來說,要少得多。

  陳維廣:新能源市場是有泡沫的。但不能提泡沫色變,高增長有變革的賽道有一定的泡沫是市場規律,要理性看待。

  雷建平:您覺得市場什麼時候會恢復相對的冷靜?

  陳維廣:還需要幾年,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基數還很低。十年前,你能想到現在亞馬遜、騰訊、阿里的市值嗎,能想像到後來者拼多多京東現在的市值嗎?我覺得當年我們根本也想不到。

  所以,新能源汽車也許會有階段性調整,比如特斯拉,可能會出現稍調;但不太會有超過50%的大幅度調整,除非出現巨大的競爭對手或新的技術變革。

  特斯拉已經擁有非常大的規模效應,短期內很難再出現一個足夠厲害的企業挑戰特斯拉。

  雷建平:您剛才說了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具體在藍馳角度來說,你們投資策略會不會改變?

  陳維廣:策略不會改變,我們會持續洞察新的變化。

  比如,圍繞車這個大市場會有新的變化,我們投資理想汽車只是其中之一。載具上,還投了雲聖無人機、高仙機器人等。其他與整機或智能出行相關的,還有宏景智駕、維智、雲途半導體等。

  我們也投了瓜子二手車、宜買車等聚焦渠道創新的項目。因為汽車市場的變量不僅局限在主機廠,各種渠道也會有大變化。

  比如,傳統整車廠涉及上萬零部件和極其複雜的供應商、銷售渠道,而電動汽車的零部件少很多。所以,之前依靠傳統汽油車維修的4S店模式會有巨大的變化,因為電動車出現問題的概率比機械化汽車低很多。維修、保險、銷售,所有環節都會有新的變革。有變化就有我們的投資機會。

  此外,未來的車會越來越智能。要實現Elon Musk一直在說的中央電腦就意味著車裡的存儲、通訊,都要能夠支持更大的算力需求,這就會有一波新的變化,這也是新的機會。

  很多商業場景或工廠會被機器人逐漸取代

  雷建平:最近,slack被Salesforce以270多億美元收購。您曾說,藍馳投的青雲這一類to B行業可能需要大概十年時間,您怎麼看待國內to B市場發展?

  陳維廣:國內TO B市場未來會比前幾年利好,但路徑跟國外不一樣。因為,國內的大企業比較保守,SaaS要起來還是要靠中小企業。但國內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年,最多3年,而國外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年,國內的企業客戶付費能力弱,續費率低。

  而且,國內沒有健全的 SaaS 分發渠道,大多靠地方代理和集成商做銷售和定製化方案。因此,TO B的創業公司要盈利、要做大規模就更難。所以,青雲的差異化就在於做以大企業客戶為主的混合雲服務。在巨頭林立的雲市場,青雲用較高的技術能力構築較強的客戶壁壘。

  此外,國內大量企業客戶為了省開支,更願意考慮有補貼帶流量的大廠產品。這就導致,企服創業企業活得很難。所以,在國內做 SaaS 還需要時間,與其做通用型軟體、大廠很容易複製的產品,不如根據行業需求,做垂直於行業的SaaS,比如醫療SaaS、工業SaaS。

  雖然國內企業服務市場的客戶路徑和盈利模式跟國外不一樣,但我們對這個市場還是長期看好。

  投資企業服務,除了看企業的需求,我們還要看企業面臨的挑戰。如今,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工供給,現在工廠和服務業招不到人,這和人口紅利消失有關係。低端重複性的工作對現在的年輕人已失去了吸引力。

  未來,雲計算2.0將雲化傳統企業軟體,自動化趨勢將逐漸取代傳統用工市場,比如智能化的樓宇清潔機器人就會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得到運用。很多商業場景、工業場景將有比較大變化。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藍馳創投陳維廣獲評The Mida List「全球最佳創投人」Top50
    其中,共有超過20位中國市場投資人也進入榜單,分別來自紅杉中國基金,啟明創投,GGV紀源資本,真格基金,光速中國,IDG資本,高榕資本,金沙江創投,源碼資本等多家中國頂級VC機構。關於The Midas List《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誕生於2001年,以專業、權威和嚴謹性著稱,因此又被稱為創投界的「奧斯卡」。
  • 短住科技獲得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藍馳創投
    短住科技獲得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藍馳創投
  • 宏景智駕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由藍馳創投領投
    宏景智駕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由藍馳創投領投
  • 老虎證券專訪羅傑斯:美股不存在泡沫,看好俄羅斯、中國ETF
    【科技訊】3月10日消息,3月4日,在2017吉姆·羅傑斯經濟論壇上,華人地區知名美股券商老虎證券對羅傑斯進行了專訪。羅傑斯表示,美股現在不存在泡沫,看好俄羅斯和中國的美股ETF。川普總統上任後有利於改善美 【科技訊】3月10日消息,3月4日,在「2017吉姆·羅傑斯經濟論壇」上,華人地區知名美股券商老虎證券對羅傑斯進行了專訪。羅傑斯表示,美股現在不存在泡沫,看好俄羅斯和中國的美股ETF。川普總統上任後有利於改善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是一個巨大利好。
  •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2020-12-04 14:09: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佚名 |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 爭議新能源汽車泡沫
    傳統車企與新能源汽車估值上呈現明顯分野,背後折現不同的行業前景和業績增長空間,但是也隱約透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估值泡沫。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對於傳統燃油車來說絕非好消息,雙方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以中國市場為例,今年10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104.5%,同期全國燃油車市場增長速度要慢於新能源車。從全球來看,也是這樣的趨勢。以歐洲為例,今年10月,歐洲市場汽車銷量下滑7.85%,但是同期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則近乎翻番。
  • 【創客100】專訪大河創投劉志碩:「腐朽」孕育偉大公司
    【創客100】專訪大河創投劉志碩:「腐朽」孕育偉大公司 【創客100專訪】9月18日上午,在創客100第一期投資人早餐會上,創客100記者對本次早餐會的主講嘉賓劉志碩先生進行了專訪。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陳維廣、春雨醫生、百洋醫藥集團、聯影
    「人物:陳維廣、孫聚民、劉道志」藍馳創投陳維廣:數字醫療充滿未來,早期投資人要有耐心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表示,2017年有4個變化:①很多公司從2C到2B;②想做線下診所的人在減少;③大家都在想如何獲取線下紅利;④付費率在漲,2C應用發展需要時間。今年好多的創業公司忽然冒出來,說是做AI的,用AI來解決醫療問題。
  • 專訪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市場總監陳家黨
    太平洋汽車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太平洋汽車網專訪節目,今天榮幸邀請到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市場總監陳家黨。陳總您好!陳家黨:您好!網友好!太平洋汽車網:在本次北京車展,吉利展臺將有哪些新的產品亮相,有哪些新的發展方向?陳家黨:我簡單介紹一下。
  • 一級市場打響千億巨鯨收割戰
    極速上市、神級造富:當前,二級市場的狂熱和一級市場的冷靜,堪稱天壤之別。「看到了這個趨勢,90後、95後都紛紛開始炒股了。」吳穎林笑稱。「二級市場頻繁出現千億市值的公司和二級市場的特性和階段有關係,目前國內二級市場熱度持續增高、資金持續入場推高了股市。」騰業創投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孫敬偉認可這一趨勢的到來。
  • 南京創投集團:助企發展勇爭先,新能源汽車築高地
    汽車新能源時代風起雲湧,老牌「汽車城」南京積極轉型謀發展,正將新能源汽車打造為新的城市名片。作為南京市級創新投資平臺,市創投集團果斷拿出擔當,扛起責任,不斷為南京打造新能源產業地標註入活力與動力。  誕生於南京的高增長性企業T3出行,專注新能源汽車車載充電器的桐潤新能源,專注汽車充電裝置研發的南京國信能源,蔚來汽車XPT零部件項目……發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無論直投還是基金,市創投集團都有著亮眼表現。
  • 中國創投市場整體回調
    在金融海嘯陰霾的籠罩之下,2009年世界經濟艱難前行,受此影響,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整體走低。  文 / 桂小筍  縱觀2009年全年,由於金融危機的持續衝擊,全球經濟形勢尚不明朗,創投行業也面臨複雜嚴峻的市場環境。在此背景之下,多數創投機構調整投資策略,放緩投資步調,更多關注已投企業,幫助企業走出經濟寒冬。
  • 「嬌生慣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真的在茁壯成長嗎?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13年放量以來,至今已經年銷過百萬輛。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27萬輛和125.6萬輛,分別增長59.9%和61.7%,從規模和增速上看,均排在世界前列。
  • 專訪|青銳創投吳斌:「識人」坑很多,投資最極致的創業者
    品牌創業者因此可以相對容易地找到代工廠來合作,而不需要一開始就投入大資金自建工廠。這進一步降低了創業門檻,讓消費品創業公司能像雨後春筍一樣大量誕生。 03、消費領域的投資泡沫新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的背後,離不開投資機構頻頻出手的資本助力。
  • 愛康鄒承慧的新能源「生意經」看新能源大佬如何撬動千億市場
    四個篇章分別闡述了愛康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和行業目標,愛康將繼續加大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實現靈活、多樣、清潔、充足的能源供給;投資建設增量配網與智能微網,開展商用儲能與新能源汽車運營;建設大數據系統和能源雲平臺,充分發掘區塊鏈技術,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與數據處理及其增值業務;結合新能源、配電網和大數據等,開展售電業務,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增值服務內容與創新服務與新金融服務。
  • 2020,新能源市場的冰與火之歌_易車網
    而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產能、消費的率先復甦,中國新能源市場終於在「跌跌不休」的走勢中,走出了一條「逆勢增長」的曲線。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也呈現出一個低開高走的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該細分市場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增長15.9%,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 有人賺千萬、有人跑進場……新能源車的資本泡沫誰先破?
    2008年金融危機中倒閉的雷曼兄弟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經在多個公開場合講過一句話,「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他認為,風口行業因為資本湧入難免產生泡沫,有泡沫不代表是壞事。但看到如此瘋狂的場景,很多人也在擔憂,萬一泡沫破滅,很多財富將會瞬間蒸發。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新浪科技,市場看好汽車行業向新能源企業的轉型,而新能源車企在技術、設計方面有標誌性的創新,所以市場給予較高估值。「這其中一部分來自於對前景的溢價,所以即使目前交付量低,技術投入大,造車新勢力還是會出現持續暴漲。」柏文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