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錦繡未央》第42、43集預告分集劇情介紹:李未央痛失白芷 發現李常茹真面目
第28集
李常茹拎著親手做的點心去見拓跋餘,她決定試探拓跋餘對未央到底是何居心。常茹故意在拓跋餘面前提起昭儀娘娘要為拓跋餘選妃一事,拓跋餘告訴常茹,情愛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更看重的是「忠心」,常茹不快,她說之前在府中聽到殿下有意求娶未央,以未央的脾氣要對殿下「忠心」似乎不太可能。拓跋餘話鋒一轉,稱李未央有李未央的價值,但論「忠心」李未央根本無法和常茹相比,在自己心中,常茹是不一樣的。
常茹回府取出之前從李敏峰處撿回的北涼公主畫像查看,雖然畫像的面容被未央毀了,但畫上北涼公主的左臂上赫然與未央有著一模一樣的胎記,由此斷定未央就是心兒公主,她知道此消息一旦散播出去,未央必死無疑。
李長樂去太子府陪太子妃抄經,又故意在太子妃的貼身侍女秋儀面前和檀香討論為何不將在圍場救了拓跋浚之事告訴太子妃,聽了秋儀的轉述,太子妃更是將媳婦人選鎖定了李長樂,決定拓跋浚平安歸來後就求皇上賜婚。
敏德和君桃日夜不休不眠地尋找未央的下落卻依舊沒有線索,焦統領將查到的未央的行蹤告訴敏德,敏德到達茅屋時正見未央與拓跋浚親密無間,心中直犯酸意,顧不上與未央打招呼,一人狂奔在樹林裡。
拓跋浚平安回來,太子妃提出讓皇上給拓跋浚、李長樂賜婚,拓跋浚不答應。兩人當著皇上的面吵了起來,太子妃說李長樂秀外慧中,溫婉賢淑,皇上覺得這與自己了解的李長樂不同,他又想起孫兒在自己面前提過有一個求而不得的女子莫非正是李未央?拓跋浚笑著說未央並非心中沒有他,皇上提出見過李長樂再決定。
未央歸府,府中眾人都是各有想法,老夫人和七姨娘自是欣慰非常,而李常喜姐妹則不禁嘀咕從這麼高的懸崖摔下來居然都沒死,可真是命大,李常茹假意關心,趁機查看了未央的蓮花胎記,又旁敲側擊了未央對南安王的看法,直到聽到未央對南安王根本無意之後才放下心來。
太子妃鐵了心要兒子娶李長樂,不管拓跋浚如何懇求、撒嬌她都不改主意。李長樂來到太子府看望拓跋浚,太子妃打發兒子好好陪陪長樂,長樂取出一枚平安符,說是看到殿下最近意外頻出,特意去廟裡求的,希望能保殿下平安,拓跋浚說他這輩子恐怕都是要辜負李姑娘的一片心意了,平安符萬不敢收。
李敏德打算履行承諾隨焦統領回柔然,臨行前他向未央討要了她髮髻上別著的玉簪留作紀念,未央不知內情還以為敏德是有了心上人,想把玉簪送紀念品心愛之人呢。九公主無意中聽到李敏德的身世,被焦統領發現一定要將她殺了,李敏德護著公主,公主也發誓一定不會讓別人知道李敏德是柔然皇子之事。
惺惺作態的李長樂在皇上面前裝出一付溫婉可人的模樣,還有叱雲南和太子妃在旁添油加醋,皇上不禁開始改變對李長樂的看法。李長樂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了皇上和太子妃的支持,離她成為皇孫妃指日可待,她讓病榻上的母親一定要好好養病,親眼看著她嫁給拓跋浚。
拓跋浚帶著未央來到他兒時的熱土,那裡處處體現著看似嚴厲不苟言笑的太子對兒子的默默守護,拓跋浚今日就是讓父王的在天神靈好好看看他心愛的女子。
第29集
承德喜歡君桃,卻害怕君桃兇巴巴的樣子,一時心慌就說漏了嘴,稱幸虧他們殿下要娶的不是君桃的小姐,君桃一聽這話可不得了,立即持劍去找拓跋浚要個說法。拓跋浚坦然稱娶李長樂是他母妃的意思,而他一心要娶的自然是李未央,雖然母妃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但顯然父王是支持他們的,母妃一直拗不過父王,所以他有信心得到母妃的首肯。
太子妃突然在花園暈倒,太醫診斷的結果是憂慮過度引起的心疾,拓跋浚擔心母妃的身體,太子妃卻趁機提出讓兒子離開李未央,娶李長樂為妻。
劉宋大軍突然來犯,魏帝想聽聽眾臣的意見,拓睃翰主戰,其餘大臣皆因朝廷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災,當下應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大動幹戈,紛紛主和。
叱雲南暗示親信大臣提出派公主和親,拓跋浚提出反對意見,他說大魏和劉宋開戰是早晚的事,那麼到時這位和親公主便是九死一生,叱雲南趁機提出可以派京中貴女前往即可,屆時一個貴女的生命可以換取大魏休養生息的時間,那麼就算死也是死得其所,連和親的人選他都已經想好那就是李未央。拓跋浚強烈反對,更是在眾臣面前說,自己要娶未央為妻。皇上龍顏大怒,現場封安平縣主為安平公主,出使劉宋和親。
為了顧全大局,未央說自己一定會去劉宋和親,但並不表示自己會老老實實受人擺布,到了那邊自己一定會逃回來的。敏德讓未央放心,讓她只管跟著和親隊伍前往劉宋,到時他自有辦法救她。
未央拜別老祖母和七姨娘,來到宮裡準備和親事宜。未央在宮裡碰到九公主,聽說拓跋浚依然在請求皇上改變主意,未央擔心拓跋浚會激怒皇上,她求九公主帶話給拓跋浚「和親路上如有意外,寧死不辱」。拓跋浚再三請求皇爺爺三思,稱叱雲南在朝堂之上提出和親並指定人選,表面上看是為社稷和百姓考慮,實際上是為了置李未央於死地,劉宋一向狼子野心,他們決不可能為了和親而讓自己無功而返。魏帝怒極,稱這個皇長孫為了兒女私情居然敢再三再四地頂撞自己,御前太監眼看皇上動了真怒,趕緊以禁軍演練即將開始為由將皇上帶走,沒想到拓跋浚橫下一條心追到了練兵場,聲稱若皇爺爺不收回成命,他就長跪不起。
敏德命焦統領在兩國交界處劫和親隊伍,欲帶未央與自己同歸柔然。焦統領稱此一來必將同時得罪大魏和劉宋,但敏德心意已決。
李常茹親手替南安王做了一條腰帶,迫不及待地連夜送到南安王手中,南安王表面與常茹虛與委蛇,稱常茹小姐的情意他很明白,腰帶也很喜歡,會日夜帶在身邊的,當常茹一出門,南安王將腰帶隨手一扔,滿臉的不屑。
南安王作為皇上親封的送婚使護送李未央前往劉宋和親。
第30集
拓跋浚一直跪在練兵場祈求皇爺爺收回成命,經多日暴曬雨淋終於體力不支暈倒在地,太醫稱湯藥或許可以醫治表症,但高陽王殿下的心結依然難解。拓跋浚請求母妃讓他在和親路上送未央一程,但太子妃堅持不允,還讓手下嚴加看管不許高陽王殿擅自行動。
拓跋浚心意已決,他佯裝病情轉重,讓承德召太醫醫治,這實為他的金蟬脫殼之計,拓跋浚制住太醫穿上太醫的衣服混出太子府,與承德一起去追未央。魏帝得知拓跋浚居然膽敢逃離太子府大怒,下令將拓跋浚貶為庶人,終生不得回平城。
接親大使張大人一路藉口身體不舒服一直走走停停,明明一個月的路程硬是走成了兩個月,南安王決定靜觀其變,白芷奇怪這麼多天過去了,為什麼高陽王一直沒有追來?未央慨嘆拓跋浚不來也好,來了也只會受到傷害。
張大人藉口因自己身體原因耽誤大家行程為由宴請魏兵,魏兵飲酒後紛紛倒地。原來宋國出兵伐魏勢在必行,魏帝提出和親後,宋帝打算偽造送親使拓跋餘迷戀公主,偷襲宋軍的假象,正大光明提出開戰。
張大人命人殺死君桃、白芷,企圖強暴未央。早就知道宋人在酒中下藥,並未真正飲酒的拓跋餘一直在外觀察事態的進展,幹鈞一發之際,拓跋浚及時趕到殺死張大人救了未央。拓跋餘則若無其事繼續回到酒桌前裝暈,等待拓跋浚趕來將他們救起,醒來大罵劉宋的卑鄙行徑。
未央跟著拓跋餘等人押著俘虜的宋兵回京,拓跋浚知道魏國邊境危險,急忙趕去邊關守城。行至半路未央發現拓跋浚根本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她堅持要下車找拓跋浚,拓跋餘告訴她現在最重要是安全回平城稟告軍情,其他的事他無能為力。說話間大批的宋軍追了上來,拓跋餘見全隊脫圍已不可能,毅然拉過未央翻身上馬試圖單獨脫圍,行至一處農舍加上拓跋餘身中箭傷,未央拉拓跋餘進入一處暗格藏身,沒想到暗室引起了南安王童年痛苦的回憶,未央看出了南安王的恐懼無助,她的無聲安慰讓拓跋餘安定了下來,終於追兵離開了,心神鬆懈下來的南安王暈倒在地。
拓跋浚趕到邊關,發現宋兵已經於昨晚攻城,城守大人率兵拼死守城才擋住攻勢,但如今城中僅有五千士兵,兵器不足,糧草不足,最嚴重的是士氣受到了嚴重打擊無心應戰。
敏德與焦統領久等和親隊伍不至,敏德擔心出事,騎馬趕了回去。
宋軍二十萬大軍再次攻城,拓跋浚力排眾議下令開城殺敵,背水一戰。一時間士氣高漲,拓跋浚率軍抗擊宋軍大獲全勝,魏軍撤回城內等待抵擋第三波攻擊,拓跋浚號令大家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要保住這個城,因為在他們的身後是千萬百姓的命。
未央聽聞拓跋浚情況危急,決定去滑臺幫助拓跋浚,拓跋餘欲阻攔,告訴未央就算再有情有義也不能拿性命開玩笑,但未央只想與拓跋浚一起面對生死的考驗。
(責編:李忠雙、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