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本人也和身邊的朋友們討論過很多次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剖腹產和順產兩者的比較。這個問題真的是廣泛地存在於我們大部分孕媽媽的心中,仿佛科學也並不能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
其實,最科學,最多人認可的觀點還是最中肯的「剖腹和順產各有優劣」。順產能夠減少對於孩子的傷害,而且花費低,產後恢復快,對孩子的發育也有好處,但同時有風險,而且容易造成孕媽的盆底功能受損。
而剖腹產則安全得多,不過弊端也很明顯,首先就是對於孩子的發育不如順產一樣有好處,而且產後恢復明顯要困難很多,而且還有那一道那難以消除的刀疤。
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婦因為孕期體重過高,只能被迫的選擇剖腹產來保證安全,而能夠順產的媽媽們也有很多因為對於劇痛的恐懼,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考慮而選擇剖腹產。
不過,依舊有很多媽媽不害怕疼痛,為了更健康、更聰明的寶寶想要選擇順產,卻又被告知「胎位不正」,那麼懷孕期間,怎樣做能夠為順產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呢?
表妹是一個堅定的「順產信徒」,她很堅定地相信順產生出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而且在得知體重過高就不能順產的之後,表妹非常小心謹慎的度過了整個孕期,難得的做到了既保證營養攝入足夠,又保持了沒有增重太多,在懷孕期間保持適量運動,鍛鍊身體,飲食等方面都相當精緻科學。
在我得知表妹的這個決定以後,很認真地給她講了順產將要面對的十級疼痛究竟有多可怕,我很想讓她知難而退,真的不忍心讓她去受那份苦。不過表妹是相當堅定的,我廢了多少口水也沒有讓她有絲毫的動搖。
時間荏苒,終於到了表妹快要「卸貨」的時間,表妹做好了一切準備,來到醫院,卻被醫生和現實潑了盆涼水,表妹肚子裡的孩子胎位不正,順產有很大的風險,只能選擇剖腹產。
❀ 堅持適量的運動
順產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孕媽媽不能體重過高,而且需要寶媽有較好的體力條件,綜合二者,孕媽媽準備順產的很重要的、很有意義的一個好習慣就是適量的運動。
我認識的寶媽有做做孕婦操的、孕婦瑜伽、每天堅持走步……有很多很多的運動方式都可以選擇,最重要的就是適量、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 注意飲食
飲食是我們獲取營養的最重要的渠道,孕婦要想為順產做準備,就需要控制好營養的攝入,不能不足也不能不夠,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調整飲食,科學合理的安排飲食,保證營養的同時防止自身過胖,也要防止寶寶過大。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孩子體重超過4000克也就是八斤,那麼順產通過媽媽的骨盆時就會有困難,容易出現問題,也就不適合順產。
1)胎位正
孕婦能否順產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胎兒的胎位正不正,這就需要媽媽經常做好檢查,準確把握胎兒胎位的變化,如果在七個月發現胎位不正,還是可以矯正的。胎位正了才能順產。
2)產道條件好
胎兒從媽媽的產道中產出,要經過軟產道和骨產道兩個部分,其中骨產道就是由骨盆決定的,如果骨盆狹窄或者胎兒過大,就會導致胎兒的頭出不來,也就是難產,接下來就很容易出現危險。
所以順產或者剖腹產的選擇,一定要考慮產道條件。
3)胎兒大小合適
根據醫學研究,胎兒的雙頂徑在出生時應該在9.3釐米左右,而媽媽的骨盆最狹窄處徑長在十釐米左右,如果孩子的雙頂徑達到十釐米,那麼順產就有很大的難度,孩子的頭部大於媽媽的骨盆出口橫徑,就會出現難產現象。
有利於保持身材,增強體能,提高肌肉力量,減輕腰酸腿痛的症狀。有利於心肺健康,降低發生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促進新陳代謝,保持正常代謝,防止妊娠糖尿病。促進消化,減少便秘的發生。有利於增強體能,保持體重,有利於降低順產的難度,有利於促進產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