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無奈剖腹,準媽媽要想順產,這幾個方面合適就可以

2020-08-17 奶豆育兒

其實我本人也和身邊的朋友們討論過很多次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剖腹產和順產兩者的比較。這個問題真的是廣泛地存在於我們大部分孕媽媽的心中,仿佛科學也並不能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

其實,最科學,最多人認可的觀點還是最中肯的「剖腹和順產各有優劣」。順產能夠減少對於孩子的傷害,而且花費低,產恢復快,對孩子的發育也有好處,但同時有風險,而且容易造成孕媽的盆底功能受損。

而剖腹產則安全得多,不過弊端也很明顯,首先就是對於孩子的發育不如順產一樣有好處,而且產後恢復明顯要困難很多,而且還有那一道那難以消除的刀疤。

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婦因為孕期體重過高,只能被迫的選擇剖腹產來保證安全,而能夠順產的媽媽們也有很多因為對於劇痛的恐懼,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考慮而選擇剖腹產。

不過,依舊有很多媽媽不害怕疼痛,為了更健康、更聰明的寶寶想要選擇順產,卻又被告知「胎位不正」,那麼懷孕期間,怎樣做能夠為順產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呢?

胎位不正,「被選擇」剖腹產

表妹是一個堅定的「順產信徒」,她很堅定地相信順產生出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而且在得知體重過高就不能順產的之後,表妹非常小心謹慎的度過了整個孕期,難得的做到了既保證營養攝入足夠,又保持了沒有增重太多,在懷孕期間保持適量運動,鍛鍊身體,飲食等方面都相當精緻科學。

在我得知表妹的這個決定以後,很認真地給她講了順產將要面對的十級疼痛究竟有多可怕,我很想讓她知難而退,真的不忍心讓她去受那份苦。不過表妹是相當堅定的,我廢了多少口水也沒有讓她有絲毫的動搖。

時間荏苒,終於到了表妹快要「卸貨」的時間,表妹做好了一切準備,來到醫院,卻被醫生和現實潑了盆涼水,表妹肚子裡的孩子胎位不正,順產有很大的風險,只能選擇剖腹產。

準備順產應該保持什麼好習慣

❀ 堅持適量的運動

順產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孕媽媽不能體重過高,而且需要寶媽有較好的體力條件,綜合二者,孕媽媽準備順產的很重要的、很有意義的一個好習慣就是適量的運動。

我認識的寶媽有做做孕婦操的、孕婦瑜伽、每天堅持走步……有很多很多的運動方式都可以選擇,最重要的就是適量、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 注意飲食

飲食是我們獲取營養的最重要的渠道,孕婦要想為順產做準備,就需要控制好營養的攝入,不能不足也不能不夠,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調整飲食,科學合理的安排飲食,保證營養的同時防止自身過胖,也要防止寶寶過大。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孩子體重超過4000克也就是八斤,那麼順產通過媽媽的骨盆時就會有困難,容易出現問題,也就不適合順產。

什麼孕婦適合順產

1)胎位正

孕婦能否順產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胎兒的胎位正不正,這就需要媽媽經常做好檢查,準確把握胎兒胎位的變化,如果在七個月發現胎位不正,還是可以矯正的。胎位正了才能順產。

2)產道條件好

胎兒從媽媽的產道中產出,要經過軟產道和骨產道兩個部分,其中骨產道就是由骨盆決定的,如果骨盆狹窄或者胎兒過大,就會導致胎兒的頭出不來,也就是難產,接下來就很容易出現危險。

所以順產或者剖腹產的選擇,一定要考慮產道條件。

3)胎兒大小合適

根據醫學研究,胎兒的雙頂徑在出生時應該在9.3釐米左右,而媽媽的骨盆最狹窄處徑長在十釐米左右,如果孩子的雙頂徑達到十釐米,那麼順產就有很大的難度,孩子的頭部大於媽媽的骨盆出口橫徑,就會出現難產現象。

擴展閱讀:孕期運動有什麼好處

有利於保持身材,增強體能,提高肌肉力量,減輕腰酸腿痛的症狀。有利於心肺健康,降低發生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促進新陳代謝,保持正常代謝,防止妊娠糖尿病。促進消化,減少便秘的發生。有利於增強體能,保持體重,有利於降低順產的難度,有利於促進產後恢復。

相關焦點

  • 準媽媽如何判斷自己能否順產?要想順產,需要滿足這4個條件
    是否順產需要看以下幾個條件:1、胎位是否正常胎位,是決定產婦是否順利生產的一個關鍵因素。正常的胎位應該是頭朝下屁股朝上,如果胎位不正的話,就會增加順產的難度,也會造成難產,甚至威脅到胎寶寶和產婦的生命。
  •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產科醫生是這樣說的
    雖然順產比剖腹產疼,但仍然有不少準媽媽願意選擇順產,順產對自己和對寶寶都好。許多準媽媽都在為順產而努力著,比如孕晚期控制體重防止胎寶寶的頭部過大,比如適當運動增強體力有助提高順產的產力,比如胎位不正,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調整胎位。
  • 想快速順產、不撕裂,孕晚期要做到這4點,準媽媽該清楚
    不光如此,對產婦自身來說,順產是想先苦後甜的體驗。產後恢復快,不用多長時間就可以下地行走了,不會在身體上留下疤痕,想生二胎也不用擔心子宮瘢痕、粘連等各種問題。但是,並不是每個產婦都具備順產條件的,順產能否順利是影響他們做出選擇的最大因素。
  • 孕晚期發現胎位不正,想要順產的準媽媽,「武林高手」能幫你!
    但偏偏這時候產檢發現寶寶「胎位不正」,這讓準備順產的準媽媽有點措手不及。都說胎位不正可能影響到順產,這可如何是好呢?無論從產後恢復還是寶寶的健康考慮,順產都有著更多優勢,這也是很多媽媽下定決心要順產的原因。但能否順產,首先就要考慮寶寶的臨產姿勢是否已就調整好。如果胎兒是臀位或者橫位的話,順產可能就沒那麼順利了!
  • 4個影響胎位不正的原因,準媽媽一起來看看,最好儘量避免
    4個影響胎位不正的原因,準媽媽一起來看看,最好儘量避免在懷孕期間,很多女性都擔心自己會有胎位不正的情況發生,怕對胎兒和自己都有影響,特別是想通過順產的女性一定要避免這樣的情況,這樣才能順利產下小寶貝。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幾種常見影響胎位不正的原因,一起來了解一下,儘量避免這幾點!1、羊水不正常導致胎位不正。很多孕婦出現胎位不正大多都是因為羊水不正常所致,羊水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太多會使得胎兒隨意翻滾,而過少就會無法滿足胎兒翻轉,總之都會對胎兒有影響,嚴重的話就造成胎位不正。所以孕婦一定要定期產檢,避免羊水不正常。
  • 怎樣才能順產?這幾個方面能達到要求就可以啦
    >產力、產道、胎兒大小、胎位,媽媽的心理狀態……那麼這些因素來說,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懷孕期間準媽媽都很重視飲食營養,如果不注意控制體重,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過量就會造成腹中胎兒發育過大。
  • 順產孕婦遇胎位不正,醫生手轉胎位成功分娩!順產4個條件不可少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有的孕媽媽本身想順產,但是在順產的過程中卻遇到意外情況,最終導致順產失敗。順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 擔心「胎位不正」影響順產,想要分娩順利,孕媽日常行為要注意!
    順產還是剖宮產,是很多準媽媽孕期就開始糾結的問題。明知道各有優劣,但似乎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總想找到一個最優的方法。還有的準媽媽本來是下定決心要順產的,結果看了一些孕產知識後反倒是越來越沒底了。到底能不能順產,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媽媽的身體狀況、胎兒大小、分娩前媽媽和寶寶的各項體徵、分娩指徵等。「胎位不正」應該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可能影響順產的因素。一般來說,孕36周左右的時候會檢查胎位是否正常。因為,胎兒發育到這個階段,各方面都已基本成熟,寶寶已長得白白胖胖,在子宮腔的活動範圍逐漸縮小,寶寶一旦找到最合適的姿勢之後基本不會再發生變化。
  • 想順產,胎位不正咋辦?
    胎位不正,這樣做就對了! 「醫生,胎位不正,還有可能順產嗎?」 「醫生,我這種情況現在糾正胎位還來得及嗎?」 …… 孕晚期產檢時,被檢查出胎位不正的孕媽媽常有二三,特別是那些抱著順產決心的孕媽媽就會格外的焦慮。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一聊胎位不正這件事。 胎位正/胎位不正
  • 如果產婦想順產,要通過4個「門檻」,不然母子可能都有危險
    但是,前提必須是宮縮正常才可以,要有足夠的收縮力,才能保證順產的順利進行。若是在宮縮開始時,發現宮縮不正常,千萬別勉強順產,不然,就是害了肚子裡的寶寶。在寶寶發動時,羊水會先破,這也是給媽媽們一個預示:要生了!可整個過程卻需要一定的時間,若羊水不足,羊水質量不行,寶寶就會多一份危險,如果寶媽產程過久,那就算再想順產,也只能接受「挨一刀」的命運了。
  • 順產和剖腹產生娃哪個好?從各個方面綜合分析,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生孩子幾乎是所有女性都要經歷的過程,更能上升到家庭大事,如果說生幾個還能牽扯到基本國策《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由於老齡化社會日漸嚴重,我國生育法最新規定:鼓勵育齡夫婦生二胎,如果滿足一定的條件還可以生三胎或多胎……
  • 寶寶在懷孕30周後胎位會固定,為避免胎位不正,這幾件事要做好
    懷孕期間,孕媽媽會遇到很多狀況。尤其是孕期滿30周,如此時胎兒的位置出現異常,便可能造成胎位不正。準媽媽需要時刻注意孕期的各種注意事項,才能夠保證一切順利進行。然而大部分孕媽媽都希望寶寶能夠順產,如若出現胎位不正,難免會有所擔心。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胎位不正會有什麼危害?
  • 要看這幾個條件,準媽媽要注意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產婦方面1.骨盆結構異常正常順產的步驟裡,胎兒是頭部進入骨盆,即「入盆」,然後進入「產道」,如果是骨盆結構異常,比如骨盆狹窄,有過骨折,以及胎頭與骨盆不對稱等,都不能讓胎兒順利娩出,為了母親和胎兒的安全,需要剖腹產。
  • 70%產婦不能順產多因胎兒胎位不正,想順產孕婦如何提前矯正
    準媽咪在孕育寶寶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到一個問題,採用哪種方式生產?大多數準媽咪了解了順產不僅對自己對寶寶有更多的好處後,都願意選擇順產。隨之而來的就是另外一個擔憂,那就是胎位不正的問題。最近有專家指出,孕晚期準媽咪精神過於緊張會增加胎兒胎位不正的概率。尤其是對懷孕8個月之後的準媽咪,畢竟身邊聽到了太多關於胎位不正不能順產的例子。
  • 胎位不正就只能剖腹產?這2種糾正胎位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老一輩兒思想都認為,剖腹產生下來的孩子沒有順產生下來的孩子聰明,但經過醫學和科學的認證後,證實了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對孩子都沒任何影響,孩子不會因為生產方式不同,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可如果胎位不正,順產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會出現難產、或者胎兒缺氧窒息的情況),所以醫生會建議胎位不正的孕媽進行剖腹產。但大部分孕媽還是希望能順產寶寶,畢竟順產才是「自然」的方式,而且也不會留下「難看」的傷疤。所以,如果你有胎位不正但還想順產寶寶,那你不妨試試這2種方法,說不定還來得及改變胎位,讓你如願順產寶寶。
  • 胎位不正,啥時候糾正最好?
    胎位不正,對於想要順產的準媽媽們來說如五雷轟頂,但是請準媽媽們放心,胎位不正並不像孕媽媽們想像的那樣可怕。什麼是胎位不正?胎位異常一般指妊娠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正,較常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胎位異常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等。以臀位多見,而橫位危害母嬰最劇。
  • 哪些情況下不能順產生,需要選擇剖腹?
    什麼情況下不能順產。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數不勝數,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選擇自然分娩的時候還是不要太過執著的好,我們應該聽取醫生的意見,那麼哪些情況不能順產生,需要選擇剖腹?  要從母親、胎兒和胎盤三個方面綜合考慮生產方式的影響因素。
  • 懷孕幾個月能確定是順產還是剖腹產?「三看」原則,孕媽提前了解
    一般來說,懷孕40周之前醫生都是建議「儘量順產」,只要準媽媽產檢時一切正常,那就是順產;如果在孕期準媽媽出現了剖腹產指徵,那醫生也會持續觀察,看在懷孕的最後幾周時,剖腹產指徵是否消除,要是還存在的話,那麼就只能剖腹產了。
  • 剖腹產後想懷二胎?這幾個問題要注意!
    是「一次剖腹,終身剖腹」!也就是說,如果第一胎是剖腹的,那麼第二胎往往是會選擇再次剖腹的。這是因為:第一胎剖腹產後,由於子宮的瘢痕,肌纖維的破壞,使子宮耐受張力的情況明顯降低,這就導致第二胎順產的風險變高,很可能會出現子宮破裂等。因此,通常醫生會建議剖腹。
  • 準媽媽能不能順產,身高決定不了,而是取決於這個部位
    「個子高的女人,屁股大好生養」,不管生沒生過孩子,都聽過民間這句流言吧。不管是老一輩的人說的,還是電視上看的,真的有這話裡說的這麼絕對嗎?難道矮個子的準媽媽生產時都不好生?本菌的麻麻就是這樣一枚小不點(麻麻你不要怪我都是她們逼我的),難道順產是本菌自己憑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