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播出的《是真的嗎》節目中,工作人員走訪廣東肇慶的學校、書店,發現學生使用的英語課本中夾著廣告。23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回應;「教科書內不得有宣傳廣告內容。」目前,教育部正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對此事進行核查處理。記者走訪鄭州最大的兩個圖書集散地,未發現節目中所說的夾著廣告的英語課本。其實廣告植入課本,10年前已有先例,且一直爭議不斷。
東方今報記者 奚春山/文 邱琦/圖
楔子
教材風波:
144頁的英語課本竟有6頁是廣告
繼知名職業培訓機構—藍翔技校之後,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10月21日,在央視播出的一期《是真的嗎》節目中,一位廣東肇慶的網友在論壇上發帖稱,自己讀初一的女兒開學領到的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出版的英語課本裡,出現了大量廣告內容。
工作人員走訪廣東肇慶的學校、書店,發現學生使用的英語課本中夾著廣告,144頁的教材中有6頁廣告。廣告紙上印著多種英語產品的宣傳資料,有教科書錄音帶、教材講解材料等。據媒體披露,在課本的封底頁中也包含了大量叢書的宣傳信息。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勇回應說那是一種售後服務。
教育部回應:
教材中不得有廣告,正核查此事
據了解,教育部日前印發《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針對近期媒體報導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寫的初中英語教材出現廣告內容,教育部23日表示,教育部對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有嚴格規定,《關於啟動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修訂送審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教科書內不得有宣傳廣告內容。」目前,教育部正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對此事進行核查處理。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1日起徵求意見的《廣告法(修訂草案)》也規定: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幼兒的教科書、教輔材料、練習冊、校服、校車等發布廣告。
記者調查
河南也有廣告英語課本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在鄭州最大的兩個圖書集散地—人民路上的新華書店、伏牛路上的鄭州圖書城均未發現仁愛版課本。
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武女士說,課本選擇權在各縣區教育部門,但是鄭州包括其他縣域,這些年用的都是人教版英語課本,從沒有用過仁愛版和其他版本的課本。
但是,鄭州沒有,不代表河南其他地區沒有仁愛版英語課本。
河南偃師市某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劉先生透露,4年前,他們學校開始使用仁愛版英語課本,當時就發現了夾帶廣告現象,但沒有學生家長投訴。
令劉先生不解的是,管轄偃師的洛陽市學生用的都是人教版英語課本。而不論是人教版還是仁愛版課本,按照國家政策,都是由財政買單。
專業英語教師劉先生說,全國主要有四種英語課本,分別是湘(湖南)教版、蘇(江蘇)教版、人教版、仁愛版。這四種英語課本是由教育部核定,可以供中國內地任何學校使用。
仁愛版和人教版英語課本質量孰優孰劣?劉先生說,各有千秋,仁愛版偏重對話和口語訓練,人教版偏重語法。而仁愛版英語課本比人教版課本貴。同時仁愛版課本配套有大量的教輔讀物,教輔讀物財政是不買單的,而人教版沒有任何配套教輔讀物。
那些年孩子們讀過的廣告
記者梳理課本植入廣告的新聞發現,早在10年前,就有課本涉嫌廣告。
2004年8月,《新京報》報導說,人教版英語課本被網友質疑為某相機做廣告。
網友所稱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第三冊。其第14單元shopping(購物)中的54課shopping online(網上)的課文內容是講一個叫「美代子」的日本女學生要到中國旅遊,想買一臺數位相機。她與她的父親在網上搜索兩個小時,看到了佳能的廣告以及其他品牌相機的廣告,他倆否定了其他選擇,認定選佳能是個好的決定,並稱該品牌相機是「物超所值」(原文:This camer a seemed to offer the most atthebestprice)。
通讀這則課文,多次提及這種品牌相機,並多次給予正面評價。同時,在文章上部的顯著位置,還配有一部相機的照片,可清楚地看到品牌商標。
2012年,再次有網友發帖反映,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語文課本封面插畫上,一幢醫院大樓上赫然顯示四個字:「博愛醫院」,認為這是植入廣告,引得媒體連篇累牘報導。而根據東方今報記者手頭掌握的資料,除了「博愛醫院」,「KFC」「高露潔」「耐克」「李寧」等品牌都曾在各地的課本中出現。
聲音
廣告植入課本:投毒還是創新?
專家:別在孩子身上賺昧心錢
圍繞著仁愛版英語課本植入廣告引發的輿論軒然大波,出現了「投毒」還是創新的尖銳爭議。
《濟南日報》評論認為,讓商業廣告「打包」進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不啻是在拿「有毒的精神食糧」汙染、毒害孩子的大腦。而《深圳商報》評論認為:「不能用傳統的視角和有色眼鏡看待廣告進教材……要關注的是這些廣告的內容,是害人的,還是有好處的?好廣告哪裡都需要……」
作為教育界資深人士,河南省創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明魁認為,這是個廣告植入遍地開花的年代,中學生是將來的購買主力,課本中出現產品宣傳,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部分學生相信書本裡的都是「真理」。如果任由廣告植入課本,那就不一定能保證教材的科學性、正確性和真實性。
選用仁愛版英語課本的某些地區,是否會存在權錢交易等貓膩?這也是媒體聚焦的重點。
語文出版社社長、前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呼籲有關部門嚴厲查處教材中夾帶廣告的惡劣現象,無論從愛護孩子、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還是從捍衛常識、守住良知的角度,不要在孩子們身上賺昧心錢,不在教材上打歪主意,道理很簡單,教材太重要,教材中夾帶廣告這類行為實在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