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個朋友推薦,說剛剛團購的畫畫試聽課很划算,9.9元有2次在線課,還有5次視頻課。
另外,還送12色的品牌馬克筆。
倆娃兒報倆套,東西要double。
雖然年齡差的多,但是桃姐對弟弟的課也很感興趣。
本來開學不久,疫情期間的各種網課已經把我折磨的不行了,實在不想搞這個東東。
無奈桃姐的學校裡面最近流行玩「馬克筆」,雖然她有一箱子的畫筆工具箱,她還是想趕流行。
我10年前學室內設計的馬克筆都幹透了,所以想著9.9能買12色的馬克筆,還挺划算的,就註冊報名了。
課程排在上周六和周日的6:50。
我忙忙呵呵的,周五晚上才終於想起來在筆記本電腦上安裝客戶端,測試了多年不用的攝像頭,居然都ok。
桃姐很期待,第一次上課之前的半小時,桃姐就把需要的用品都準備好:A4紙,黑色勾線筆,水彩筆。
桃姐第一個進到教室裡,和老師積極互動,並且課前就跟我說,她要做畫得最好的那個。
的確,課程結束,她得到最多的獎盃,作品不僅按照老師要求,還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這節課是畫印第安帳篷,桃姐在帳篷外面加上打架的印第安人,還加了逃跑的隧道和儲存食物的倉庫。
因為是小班課,一節有4-6個小朋友,所以後來人一多,網絡就各種卡,但是這樣,也沒有打消桃姐上課的興致。
上完課桃姐很開心,和回訪的課程顧問都聊好半天,講自己的創作過程和想法。
但是,我沒有給桃姐報名大課。
這麼多年,我什麼堅持不給桃姐報名畫畫班呢? 主要就是擔心她的「創造力」被磨滅。
中國人誇孩子畫畫好,總喜歡說:畫得真像!
但是,畫得像就是畫得好麼?
我不贊同,我覺得畫畫是一件有創造力的行為,所以「原創思維」最值錢!
桃姐小時候的早教班(一歲半左右)裡面有「美術課」,那個就是隨意塗鴉,怎麼開心怎麼來。
讓小朋友認識顏料、感受顏料,
用工具畫,或者直接用手畫,都隨意。
畫畫作品也沒有啥要求,哪怕最後是一個點、一條線,都被會掛起來,下課展示給家長看。
這個模式是我喜歡的。
畫水母,桃姐加了潛水員。桃姐的想法總是很多。
3歲之後,桃姐再試聽的一些畫畫課, 就不是這樣的了。
為了追求課後給家長的效果,上課過程中老師代勞的過多。
再一個,就是,老師們也是傳統方式下教育出來的美術老師,潛意識裡也總有個「畫得像」的標準。
她們有意無意,要求小朋友照著畫,小朋友也會比誰「畫得像」。
我是覺得,畫畫的技巧啊,線條啊,都是可以在成年後訓練的。
但是想像力,真的要在小時候好好呵護。所以,我一直沒有給桃姐報名畫畫班。
曾經她也跟我說過,她們班誰誰誰,美術作業總是被老師表揚。
的確,我見過那些好看的作業,作品的確好看,尤其色彩搭配。
但是,我還是最最喜歡我家桃姐的畫畫作品,那是因為她的作品充滿「想像力」。
她的畫,經常沒有上色,但是特別有內容。
她還創作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那麼多小人兒,那麼多情景,
尤其原創思維,太令我這個也「在學畫畫的媽媽」羨慕了。
桃姐還未完成的,她自己創作的「清明上河圖」
我從三個點來保護桃姐的原創思維:
1、不能太早開始所謂的畫畫課,尤其臨摹的那種。如果是學素描,不要低於四年級。
2、小時候不要描《兒童簡筆畫》的那種書,我就是受害者。
3、多給孩子看大師級的繪本,各種風格的大師,不要把風格固化。
哦,對了,補充一下洽弟對試聽課的感受。
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這種形式的網課,他就是不感冒。
有姐姐陪著還好,畫了線稿,就是不肯定塗色,自己跑開玩去了。
所以呢,暫時也不會給他報名大課啦。
* 我是「寫畫時光」的麵包樹,百家號的「桃洽媽」。* 目前跟著大俠老師學畫畫、寫頭條。* 用平凡的字,記錄平凡的生活!歡迎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