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新城(羅嶼新城)安置區 林昇輝 攝
東南網5月31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黃漢業 林清)近日,莆田市委市政府出臺《莆田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重點攻堅項目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快媽祖城、健康城、北江新城連片開發,拓展高鐵片區向灣島集聚輻射,把湄洲灣濱海新區打造成為莆田城市次中心。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力量蓄勢待發、動能日趨強勁』的良好態勢。」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林修嵐說。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岸開發區有4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莆田第一,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02億元,增長9.5%;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48億元,增長2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04億元,增長23.7%;外貿出口總額完成1.11億元,增長322.7%。
山亭鎮東烏垞村海上遊樂場(資料圖)
謀篇布局 開啟智慧港城
站在媽祖國際健康城啟動區地塊上,一臺巨大的打樁機正轟轟作響。媽祖國際健康城項目總規劃面積約168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1000億元。按「一區、一校、一園、一地」的空間布局,致力打造「東方醫療矽谷」「中國第一康城」。
今年來,北岸開發區先後與美國醫生集團、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新研國際醫療集團及國際瓦立安醫療設備集團等多家「國際大咖」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也標誌著媽祖國際健康城招商運營進入了實質階段,並為申報國家級「兩岸醫療健康產業合作試驗區」夯實基礎。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開發區經濟發展邁入『起飛階段』、跨越趕超奮勇走在前列的關鍵一年。隨著媽祖國際健康城的快速建設,北岸必將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矚目的新經濟增長極,這也必然成為我們擔當使命苦幹實幹、對標一流追趕跨越的堅強動力和力量源泉。」林修嵐說。
按照「東城西港」的思路,北岸開發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堅持產城融合,推動產業與東部媽祖城、媽祖健康城、北江新城融合發展,在西部則構建以東吳臨港產業園為核心的臨港產業集群。
「羅嶼島整體搬遷安居工程,總投資13.1348億元,目前已建成多層聯排住宅536單元、2棟高層安居套房及小學、社區、幼兒園、中心綠地公園等配套設施,且大部分均交付使用,正在進行項目掃尾施工。」莆田市濱海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舜義介紹道。
在媽祖健康城的另一頭,是莆田市媽祖城。媽祖城項目總佔地面積約5.68平方公裡,區位環境獨特,負陰抱陽、藏風聚氣,擁有「外環內網、互聯互通」的交通優勢, 距寶島臺灣臺中港僅72海裡,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優勢顯著。
三城相連,一道貫之,共同構成了濱海新區的大框架,「智慧港城、美麗北岸」的新藍圖已經越來越清晰。
東仙村紫霄洞公園一角 王雪玉 攝
環境整治 保護開發並舉
東仙村位於北岸開發區的最南端,東臨平海灣,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是莆田「祈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作為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今年來,紫霄洞公園修建起停車場、人行步道,並配備了服務區、公廁及10餘個涼亭。正在規劃建設的「靖海樓」與媽祖閣東西呼應,將成為遊客登高望遠,飽覽美景的又一聖地。
「到了兩三天了,待得很舒服。相較北方而言,這裡的海更加秀氣好看。」來自山東臨沂的遊客劉洪超對記者說。
離開東仙,驅車10餘分鐘到達東烏垞村,在海防執勤道上停下,放眼全是整齊高大的洋樓別墅,似無限向前延伸。作為今年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美麗鄉村試點之一,東烏垞村正展示它的美麗蛻變。
這片規劃齊整的土地整治安置區佔地90畝,將建成45棟洋樓別墅。被拆除的舊房用地現已全部復墾。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眼見的一切,竟都是從片片垃圾池內破土而出。據該村黨支部書記黃石強介紹,幾年前,村裡開展「全面清理垃圾死角」行動時,光是在安置區的口袋公園舊址上,就清理出了100多噸垃圾。
安置區的正對面,是村裡合資建設的「福建強創遊樂園」,這個海上樂園陸域佔地20畝,水域佔地240畝,且能利用潮汐動能更換泳池內水。該園還擁有全區唯一一個恆溫水上泳池,今年「六一」將正式開放。園中,滑梯、旋轉木馬、服務區、休憩處一應俱全。
「目前,海上樂園的日均遊客量大約是300人次,收益的10%歸村集體收入,恆溫泳池今後還將作為當地學生體育中考的遊泳練習場地。」黃石強說。
據悉,這兩個村莊,僅是北岸打造美麗鄉村畫卷中的一個縮影。自2013年至2017年底,該區已建設美麗鄉村15個,佔全區村莊比例39.5%,累計投資額1.5億元,並已全部通過省宜居環境建設年終考核驗收。
賢良港天后祖祠 許武 攝
古村提升 文化魅力彰顯
驅車穿過平坦開闊的朝聖路,很快便來到位於山亭鎮港裡村的天后祖祠。作為「媽祖故裡」,近年來,到此朝聖的海內外媽祖信眾絡繹不絕,每年已突破100萬人次。
25日下午,記者見到一部挖掘機正在天后祖祠前方的海岸邊施工,幾隻小舟正悠閒地泊在一處。據了解,此處原是一片低矮的舊民房,現已全部拆遷,等待新生。
「我們致力於通過『港裡小鎮』的創建,推動媽祖故裡——港裡古村落及濱海旅遊業開發。」北岸開發區住建局局長許春富告訴記者,港裡小鎮項目位於港裡小鎮4A景區的核心區域內,與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湄洲島隔海相望。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3.5平方公裡,其中包括媽祖閣森林公園及周邊用地,以及媽祖城內水域及水岸兩側綠地。
正在建設的是天后祖祠的一進廣場(下廣場),總面積8100平方米,預計總造價4000多萬元,包括一進牌坊、戲臺、連廊、角樓等多個項目,直接將祖祠的範圍拓至海岸線沿邊。
莆禧古城是一座歷史上因軍民團結浴血抗倭而彪炳史冊的文化古城,也是福建省現存的明代三大抗倭古城之一。為保留古城風貌及周邊的文物、遺蹟,北岸開發區借力媽祖城項目,規劃將媽祖祖祠、莆禧古城、宋代古碼頭等融入媽祖城,相得益彰,共同構建文化古蹟風貌區。
「考慮到北岸的今後經濟發展方式和主要增長結構,在環境友好和綠色發展的前提下,以文化傳承和文化繁榮為目的,利用文化旅遊的方式,引領北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因此,我們將文化作為內在動力,積極打造北岸經濟新增長極。」許春富說。